其他

WeChat ID shmhedu Intro 旨在成为“闵行区教育资讯发布的载体,与民沟通的桥梁、群众工作的窗口,展示形象的平台”。 上周,“小学升初中”(简称小升初)的录取工作基本结束,而网络上一大波关于教育的话题再次被频频刷屏,引发家长的共鸣和焦虑。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的孩子,每逢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每一关似乎都不亚于高考,也都愁煞了家长。  中国式教育难道真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在同样的环境下,有没有不焦虑的家长?他们又是怎么想的?  我们展现一些相对不焦虑家长的心路历程,试图为中国式教育,提供另一种思考。 理智型家长:人生的路还很长   成绩能起到的作用,越发比不上个人综合实力来得更加重要。起跑线不算什么,人生的路还很长,一切都充满变化和未知 徐阳的孩子读的是公办小学,一直实行“快乐教育”。小学五年级时,班上50%的学生都在外面学奥数,徐阳左顾右盼,还是给孩子报了一个数学课外班。  但这点负担其实不算什么,儿子只需要每周末去上一门课,一次两三小时,对比大部分五年级同学,他已经好很多。  坦率说,完全不被现在的焦虑氛围影响,很难。  曾经有一回,和一位家长聊完教育,徐阳回头就忍不住给儿子报了新概念英语班。后来发现儿子英语实在跟不上,他渐渐恢复理智,决定作罢。“读出厌恶情绪,反而不好。”  儿子喜欢体育,在学校里是篮球运动员,每天都要进行训练,在体育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远比奥数和英语更辛苦。但儿子喜欢,很少抱怨。  几个月前,临近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徐阳翻开家长群,发现群里弥漫着可怕的焦虑情绪,大部分家长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没有读上好的初中,就此输在起跑线上。  妻子也开始焦虑起来。这时,他反过来安慰妻子,不能以当下教育政策的甄选结果,来判定孩子的人生。  “未来的路还很长。”徐阳这样告诉妻子,“我相信以我们孩子的素质,只要他将来不迷茫,哪怕没有高学历,没有上名牌大学,只要他做事情有计划有目标,在从事的领域获得认可和幸福感,那就可以了。”  其实,很多人已经普遍意识到,走上社会后班里最出色的,往往不是当年成绩最好的那个。起跑线上的学习成绩并不意味着什么,“此时成绩跑得越往前,说不定未来跌得越惨”。徐阳有时候会这样想,何况儿子的成绩还不差。  不相信输在起跑线上的,还有孟恬。  孟恬的老家有做生意的传统。她和丈夫两个人,是村里难得的大学生。然而,身边的老乡们拿着并不高的学历,却因为做生意等原因,“个个赚得比我们多,活得比我们滋润”。有一次,老乡来上海看望夫妻俩,还调侃他们说:“看你们忙里忙外,也没赚大钱。”  在夫妻俩的成长圈子里,学历和当下的收入、成就相关性不大。反倒身为上海白领的孟恬,在亲友圈里“收入算低的”。当她难得给儿子报名补习班时,还会反过来被亲朋好友指责说:“你让小孩子读那么苦干嘛?有什么用?”  事实让她坚信,孩子成绩即使读到最好,也未必拥有一个所谓最好的未来。她甚至分析说,未来那一代,面临的环境已经和我们这一代不同。经过经济高速发展期,年轻人的工资很可能不再年年都会涨。这样的背景下,成绩能起到的作用,越发比不上个人综合实力来得更加重要。  “我与其逼孩子,不如逼我自己。”孟恬相信,只要夫妻俩能赚得一份不错的家底,未来孩子的日子就不会过得太差。那时候,儿子可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开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起跑线不算什么,人生的路还很长,一切都充满变化和未知。”徐阳也这样说。 从众型家长:不是焦虑,是困惑   如今有一些培训机构宣扬“胡说八道的理论”,家长们信以为真,一听就慌,以讹传讹,最后集体散播焦虑     有家长表示,自己从小就是沿着读书、考试、揣着文凭找工作的独木桥模式一路拼杀出来,他们没有看到这条路以外的成功方式。  有人在论坛上写道:你有看到孩子因为喜欢画画,成为画家了?因为喜欢摄影,成为名导演了?我们看不到未来在哪里,又怎么敢让孩子这样选?  相对来说,成绩好、学校好、上名校,至少有一个保底的未来,这条路径的尽头是清晰可见的。  但如果孩子真的不是读书的料,这条“逼上梁山”之路,真的比从事他们擅长的兴趣爱好更好走吗?  纪敏是一位大学教授,第一次见到好友的妹妹时,他特别意外。好友从小是位学霸,个性开朗,但他的妹妹正好相反,读书成绩一直很差,再怎么努力都徒劳无用,整个人非常自卑,见人唯唯诺诺,始终抬不起头。中考失败后,好友的妹妹上了一所中专。  直到有一次,纪敏意外发现,小姑娘喜爱画画,只是一直不敢说出口。纪敏立即请来一位画家朋友教她。画家朋友一开始担心教不会,没想到上了几周课后,反而兴奋地告诉纪敏:“这孩子确实有天分,我能教。”此后,凭借美术特长,好友的妹妹考入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  几年过去了,纪敏再次遇见好友妹妹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整个人变得自信飞扬。回头看,当年如果没有纪敏的引领,而是在读书这条路上死磕到底,她未必会有今天的成就。  可像何迪他们那样“想通的家长”毕竟是少数。  有一回,何迪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带孩子去动物园的视频。一位妈妈留言道:后妈。  原来,打了鸡血一样的妈妈才叫“亲妈”,带小孩出去玩的被称为“后妈”。  可事实上,“鸡血家长”不是特别多。真正占大多数的,是困惑的家长。他们有时候也会想:我干嘛非要把孩子逼得那么累?我是不是做错了?可一旦听到周围各种“不补课不行,会跟不上进度”“你这样太悠闲不对,将来会来不及”等声音,他们就慌了,从了。  究竟该怎么做才对?  何迪说,“我相信言传不如身教。我自己喜欢看书,我的两个孩子从小也喜欢看书。我一直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孩子也会被我的态度感染,觉得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有时候反思孩子,不如家长反思自己。  沈奕斐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奕斐有话说”里写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想跟孩子说“哎,你努把力,努把力就能进什么什么学校时”,这句话请留给你自己。  作为教育学者,她曾在2009年做过一项中美教育比较研究。看了无数案例后,她发现美国孩子如果出现问题,背后常常有一对不靠谱的父母,忙于赚钱不顾孩子。而中国孩子如果出现问题,背后常常有一对“特别靠谱”的父母,甚至牺牲自己,把所有的精力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可是方向错了,结果越用力,孩子状态越糟糕。  沈奕斐发现,如今有一些培训机构宣扬“胡说八道的理论”,家长们信以为真,一听就慌,以讹传讹,最后集体散播焦虑。教育被商业捆绑,导致家长们学的“理论”越多,孩子越辛苦。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则见多了焦虑的家长如何“言传身教”。  她说,和焦虑的人呆在一起,旁人也会一起焦虑。比如焦虑的人一回到家,常常会说:这个电视机怎么还开着?那个作业怎么还没做好?孩子一听,也变得焦虑,学习只会越学越差。  陈默形容,焦虑的家长喜欢用鞭子抽,一旦抽得过分,孩子的体质受不了,可能索性停下来不走了。“我手里经常有不去上学的孩子,一问,一般背后都有一堆格外焦虑的长辈,把读书看得比天还大。找我咨询的,基本都符合这条规律。”  陈默对两代人的冲突,有一套自己的分析。她认为,今天的中国家长,当年奋斗时正处在集聚财富的初级阶段,凡事都靠自己争取,对社会资源特别敏感,习惯竞争,自己也由此成为社会精英。他们同样希望下一代成为自己认知上的精英,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但今天的孩子出生在一个不愁吃穿的环境下,时代不同,需求不同。下一代孩子可能需要的不是财富、地位,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孩子告诉陈默说: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卖掉一套上海的房子,去非洲做志愿者,“把我的一生奉献给需要我的人”。  这种更高层次的精英,家长不懂。  面对时代的变换、未来的不确定,家长能做什么呢?采访时,几乎所有保持自己节奏、相对不焦虑的家长,都说了一句相似的话:为什么要从众?是他们不正常。 (文中除沈奕斐和陈默外,其余均为化名) 来源:上海教育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Reward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