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8年10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冰冰你交了钱就能撒欢了^^小崔一声长叹一声雷!


来源:小崔读书汇

看看当初冯小刚多嘴硬、刘震云多矫情、范冰冰多委屈……

他们认识税务局的、公安局的、证监会的……

我坚信,有一天,这天下还是兄弟们的,只是这个秋天例外。

网友们喊我去领赏钱,汉朝给四亿,而今给十万,我一点心情没有。钱多少先放一边,实在看不了税务总局的一张张脸。

第一次去,给看了证件倒了热茶,相对仔细地看了证据。和(大轰炸)有关的她的证据就是这次提供的。

第二次去,提供的全是华谊兄弟的证据,相当一部分税务总局看不懂。

第三次是突然被叫去的,多了两张陌生的面孔,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出示证件。对我补充提供的阴阳合同证据看都不看。

拐弯抹角地询问我是从哪里弄到的(大轰炸)的合同。一高一矮两位越问越急,终于原形毕露,这是俩蛮横的警察。


我知道原因在于(大轰炸)。参与这次大欺诈的既有演艺界大腕也有上海经侦的警察。

曾经当着我的面,他们喝两万一瓶的酒,抽一千一条的烟,几十万的现金用个书包就提走。

就这样,我的危险来自四面八方。

崔永元,你怎么会把一手好牌打成这样?

昨晚,梦见了远在天堂的父亲,他说,记住三个字:不能退。


白岩松:一定要认清崔永元!

台上台下,我们都需要读一个真实的小崔。

有人看到《严肃的崔永元》这个小标题,一定会有些异样的反应:

“白岩松这小子哗众取宠,怎么把严肃和崔永元画上了等号?”

但我还是想以此提醒诸位,千万别被表象所迷惑。

笑声背后的崔永元,与屏幕上的白岩松有共通之处。

而严肃背后的白岩松,可能也有屏幕上小崔的幽默风趣,因为没有不复杂的人。

记忆力,有一次出差。

晚饭后空闲,我和小崔在屋里等人从别的屋拿牌来玩,电视上正放着老片子《城南旧事》。

小崔细心地看了一会儿然后用观众并不熟悉的严肃表情发表了感慨:

“现在不知道谁还能静下心来搞这么好的东西。”

我们都没有接话,不过这时小崔的严肃是我熟悉的。

虽然闲暇时也是嘻嘻哈哈段子不断,但还是听到小崔很多严肃的故事。

比如两次出去采访,都是艰苦地带,最后小崔都是被担架抬了回来,从采访地到医院,这样的路小崔并不陌生。

小崔还是个煽情的高手,他曾经给我们细致地讲过他去青藏高原采访那些驻守军人的故事,我印象很深的有两个。

一个是,一辆军车在冰坡上下滑,没想到迎面来了另一辆军车,这个司机想都没想,一打方向盘开进了万丈深渊。

另一个是,小崔去看高山上的哨兵,可道路已不通,于是哨兵用望远镜看小崔他们,小崔他们用望远镜看哨兵,一个在这边哭,一个在那边哭。

而我之所以记住这两个故事,我想正是因为小崔带感情的讲述。

小崔爱哭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做那期《感受坚强》,他劝了半天大家要笑别哭,可一开场他说了没几句话自己就先忍不住了。

我现在都能回忆起,为克制自己不哭,小崔用力抓话筒的那只手…

像这样让小崔掉泪并不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人前欢声笑语的小崔,人后是一个最容易被感动的人。

可能在很长时间里,小崔都会继续以幽默的风格面对观众,然而细心的观众一定会从他的“斜眼歪嘴的坏笑”后面看出他的严肃来。

幽默只是小崔的手段,而严肃才是他笑容后面的目的。

他们,特别是女生们希望我谈谈他们所关心的几位男主持人。

当谈到崔永元时,男生女生都会心一笑,一个个变得眼神柔和,表情放松,饶有兴致,好像我提到的是他哥。

崔永元的确有股自己人的劲儿,在他面前,人们不知不觉就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那天,我爸我妈去看《实话实说》录像,看到屏幕下的小崔,原本就觉得近乎,这回更不见外了。

我妈亲热地用手拍着小崔的后背,眼睛炯炯发光:“我们都喜欢你!”

小崔的亲和力不分男女老少,他的笑有点特别。

而最让人动心的还不是小崔的笑,而是他的哭。

在《继母》那期节目里,当眼泪就要流下来的时候,他低下了头,他转身擦泪的镜头后来被编辑删掉了。

看得出小崔在抑制着自己的感情,他的眼圈红了。

那忍住的泪,倒让我掉下泪来。男儿有泪,也挺感人的。

有意思的是,小崔哭时,让人觉得他挺好。而小崔笑时,倒往往让人觉得他有点坏。

现在经常听到各界人士谈论小崔。

有一位说话特别刻薄的记者在对众主持人一顿褒贬之后说:“崔永元‘让说话回到从前’。”

那位自己不笑专让别人笑的葛优被问到:“有没有你看得上的主持人?”

葛优沉思片刻:“嗯,有。有一丫姓崔的,根本不像丫主持人哪!”

话是糙点儿,那京味儿的前缀可能是葛优对喜欢的人的昵称吧。

有一电视资深专家说:“小崔刚出来,看着好像哪儿不对,有点痞,可又总惦记着到了星期天看他,越看越想看他了。”

这现象用行话来说,就叫“观众期待心理”。

观众一进《实话实说》演播室,就被撩拨得想说话。

自己会说话,也许不算什么,引得别人想说话,这是主持人的功夫。

也许是自己越没有的,越喜欢。对小崔的主持,我就是这样的感觉。

看小崔录像,那是一乐儿。

我常常不把自己当外人地坐在观众席上看小崔如何实话实说,每当小崔说出什么妙语,我就会觉得自己挺不会说话的。

小崔离开中央电视台的时候,我们没有说再见。

他在哪儿,他都是小崔,我不太在意他属于哪个“单位”。就算属于哪儿,也不那么重要。

只是常常想,小崔干什么呢?于是就在马年夏天回母校去看看他。

在研究中心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意外地看到小崔的画:

“一只战斗状态的黑公鸡,面对一只蟋蟀,题字写着‘有得一拼’。”

我在那画前琢磨,小崔有时真是蛮拼的!

他太较真了,他的失眠、他的纠结,恐怕都和较真有关——为节目、为话语空间、为公众利益、为他所坚持的原则。

他用心制作的节目没有通过,他会一天一天缠着审片人,一点一点地磨,直到播出。

《实话实说》最有反思意味的节目《老师,对不起》就经历了这样的较真过程。

他办的培训乡村教师的公益项目,出现了官员冒充教师的事,他一追到底,毫不留情,直到公布真相,退回善款。

为了说不清的“转基因”,小崔非要说清楚,他和方舟子吵,和农大校长辩,在互联网上播放他的调研纪录片,在政协会上用提案表达要求。

他做娱乐节目的时候,我以为他这回该不太较真了吧。后来知道,他在问:“当我们在制造笑料的时候,是不是传递了一些不正确的信息和声音?”

当电视一片热闹的时候,他说:“我想象的电视不是一个农贸市场,我想象的电视是跟哲学有关的这么一个地方,它是传递思想的,它甚至是产生思想的。”

如今,小崔用另一种方式传递思想。

如果国人谈起小崔,大家都会像谈起自己的熟人,不用多说。

如果老外问我,小崔是什么人,我怎么说呢?

他是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最好的作品是《实话实说》和《电影传奇》。

他是个公益人,从乡村教师培训到山里孩子脚上的鞋、碗里的菜,他都关注。

他是个斗士,常常直面纠结麻烦冲将过去,那不是他的个人利益,而他不管不顾,有得一拼。

他是一个无党派、有责任的政协委员。

他是一个教师。

他是一个知识分子。

他还是电视人。

他是一个认真、较真的人。

不管怎样,他还是小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