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的村民,为什么要含泪拆掉一座珍贵的北宋木建?

2016-02-29 杨杰 老家山西


有没有一张老照片,会突然拨动你的心弦?


1937年,山西省榆次县,雨花宫。

 

时在盛夏,晌午,光线明暗掩映出古庙的沧桑,宽敞前檐下,几方古碑,或粤稽历史,或万善同归,记载的都是过去。板凳上放着行李和外套,旁边是工具包,装着测绘工具。一个女子挽着素白衬衫的衣袖,斜倚在柱子上,手里拿着图板,眼睛静看前方……

 

照片中的女子是林徽因,她是民国著名的才女。


林徽因,福建闽侯人,父亲林长民是民国司法总长,叔叔林觉民、林尹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她的公公是梁启超,丈夫是梁思成,朋友徐志摩、金岳霖。

 

她出生时,父亲给她取名“林徽音”,出自《诗经》:“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希望她像周文王的妻子太姒一样,百子多福……后来因为和作家“林微音”的名字很像,遂改“林徽因”。

 

林徽因长大后,和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一同在美国宾州大学留学。那时候的官员余财不多,林长民又突然惨遭横祸,因此林徽因决定打工赚学费。梁思成知道后说:“不用了,我供你吧……”两人后结为夫妻。


20世纪初,日本学者有一个著名的论断,认为在中国大地上已经不存在唐代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彼时梁林夫妇已学成归来,作为科学家,他们深信日本汉学家的知识素养;但作为中国人,他们又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于是他们打算先去附近的山西做实地调研,试图先从那里寻找中国早期的木结构建筑。

 

民国时期的教育尚有士林情怀,所以那时候理科生也能写出非常优美的调查笔记,宛如散文。1934年,林徽因考察山西汾阳、文水一带寺庙时,曾写下这样唯美的文字:……山西的庙宇,砖筑或石砌物,斑彩淳和,多带红黄色,在日光里与山冈原野同醉,浓艳夺人,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砖石如染,远近殷红映照,绮丽特甚。进到庙里,空无一人,蔓草晚照,伴着殿庑石级,静穆神秘,如在画中……


拍摄于山西汾阳,灵岩寺

 

你有低眉慈悲,我自温婉无语。

静默好似对话,凝望已然千年……


1937年,梁林夫妇再一次踏上了山西古建筑考察的行程,在乘坐石太铁路火车路过榆次的途中,他们突然惊讶地看到路边一座古朴庙宇,殿宇巨大的斗拱仿佛都要伸到火车上方……从专业角度很容易判断这是一座早期的木结构建筑。于是当火车停靠在太原,他们便急匆匆地返回榆次进行考察。

    

到了原址,寺叫永寿寺,最初看到的那座建筑叫“雨花宫”。寺里有些建筑已经拆毁,加之时间有限,他们临时勘测了那座巨大的雨花宫,画完图纸便匆匆离去,原打算再返回时做剩余工作。没想到回去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来的计划最终无从实施……

雨花宫断面测绘图

雨花宫正面测绘图


林徽因1955年逝世,永寿寺雨花宫梁林测绘后的岁月里也被拆毁。但那年夏天林徽因挽着袖子倚靠雨花宫檐柱上的照片却永远留存下来……我们知道雨花宫是一座非常古老的木建筑,梁林在调查时发现梁架上木板写着:“旹大宋大中祥符元年岁次柒月巳未朔拾捌日丙子重建佛殿记”;另一方面,同治《榆次县志》记载北宋名相文彦博在担任榆次知县的时候,曾写过一首《登楼望月》的诗,其中有两句“黄昏尚倚危楼望,反照南荣野梵高。”文彦博是北宋天圣年间当的榆次知县,说明那个时候永寿寺就早已存在了。

 

永寿寺雨花宫如果还健在的话,年龄可以排进中国现存木结构建筑的最前列。可是它到底毁在什么时候,却成了一个谜题……在朋友的文章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毁坏在抗战中间;另一种说毁坏于百废待兴的1955年前后。


雨花宫


去年年末,曾和朋友去榆次的西长凝游玩,回来时天色尚早,便决意去寻找那座常在梦中出现的雨花宫……

 

据记载,雨花宫是永寿寺中的一座大殿,永寿寺坐落在榆次东南五里的源涡村。源涡是一个很大的村子,如今已然和城市连为一起,村的名字读作yuanguo,这里曾经是阎锡山时代晋华纺织厂的发电厂所在,如今矗立在村边的那个烟囱也快一百岁了。

 

寻着烟囱,源涡村很好找。进村逢人便打听雨花宫的所在,却不论老幼都说没有听过。后来一个大姐颇热心,指着村子东边的方向,说顺着铁路一直走就能看到。我们想到当年梁林就是在铁路边上看到雨花宫,便深信不疑。一直顺着铁路走出村子,上了土岗,却看见一个干涸的池塘和一座近年修复的庙宇。寺中有僧人,交谈中才知道这里是著名榆次古八景之一的“源池荷花”,新修复的庙宇是龙王堂,并不是雨花宫。


1966年五龙池的跳水比赛


后来干涸的五龙池


便又折返回村中。走到村口,遇到一位和蔼的老人,眉须皆白,问可知雨花宫?老人说他今年八十多了,没有听说过雨花宫。我们再问村里以前可有一座大庙?老人哈哈一笑,说大庙是有的,已经拆了,位置就在现在村委会附近铁路的北边……再问细节,老人说记不得了,可以去村中找一个叫“臭小”的人,他比较熟悉。我们说臭小是个小伙子吗?老人说“臭小”不小了,可能比他小二三十岁,也是半个老头了,大名叫做张云生……

 

我们一再感谢,老人又哈哈一笑,健步而去……


村口遇到的老人


去往村委会的路上,又遇见一位老人,颤颤巍巍拄着拐杖,询问大庙,老人也说见过,指的位置也是相同。再问哪一年拆除?老人回忆了一下,说:哪年拆的记不得了,只记得那一年大旱,村里人从大庙里抬神仙求雨,本来炮竹放多少是有数的,结果百姓旱得害了怕,就多放了些,雨一下子求过了,早起求雨半晌就开始下,大雨不停。那一年潇河水涨,淹了很多村子……记得从那次求完雨不久,大庙就拆了。


村中问耆老


我们顺着两位老人指的方向往北,穿过铁路桥洞,望见路东的一处高地,那就是大庙也就是永寿寺的遗址了。为了确认,我们敲门走进最近的一家院子,女主人迎了出来,说明来意,女主人说:就是院子西边这个土台子,你们没见那块地荒着、没人建房也没人耕种?庙里的地不能动啊。我们说您家房子不就建在跟前?女主人憨厚一笑,说当年我们是迁来的,房子都盖好了才有人告诉占得是以前庙里的地,还为此担心了好多年,如今子女都已经长大,也就不再忧愁。我们说,您是好人,神仙庇佑。

 

告别完女主人,我们出门登上那个高出地面的土台,这里如今闲置,已经成了村里的垃圾场,荒草丛生,一阵风吹便是一阵萧瑟,紧紧地毗邻着如今还在使用的石太铁路。火车时时呼啸而过,只是再也没有雨花宫,也就不会再有人往这里张望了。

 

寻找逝去的雨花宫,却没想到美好不再,荒凉却是永恒。岁月竟然如此薄情……

雨花宫旧址在铁路北侧

雨花宫原址的垃圾堆


我们回到村中,去寻找“臭小”张云生。

 

傍晚,张云生还在榆次城里,听闻就赶紧回来了。

 

张大叔说:你们来寻找雨花宫,可知道“双猫戏掸瓶”?我们说不知道,大叔便开始缓缓讲述:双猫戏掸瓶,是雨花宫上面的脊兽,雨花宫有多大呢?房顶上陶泥烧的两个猫儿,每个都有一头牛大,尾巴就有碗口粗,两只猫的尾巴都翘起来插在房脊正中间的宝瓶中。这就叫做双猫戏掸瓶。

 

大叔说的双猫戏掸瓶,实际上就是古建筑房顶上的吻兽和宝刹,只是民间的说法比较生动有趣……我们问那双猫戏掸瓶怎么了?大叔说:被法国人抢走了。这石太铁路本来是法国人设计修的,他们路过时看上了村里这个宝贝,就抢回法国的博物馆去了。1917年拆的那一天,从附近雇了二三百老百姓,石太铁路都停运一天,拆下来放到火车上拉走了。我们为了防止有传说的成分,就跟大叔再三确认,大叔说:没错,跟当年谁家赁的绳子,我父亲都给我讲过。

 

张大叔说:如果有人再去法国,看看这个双猫戏掸瓶就好了,那可是咱们的东西啊……说完低下头沉默。

 

我们问:雨花宫是哪一年拆的?大叔说:1948年。

 

这是我们此行最关注的问题,便问:为什么?


张云生


大叔说:我是个老生子,我父亲属蛇,生在1905年,还是大清朝的人,五十一岁时生下我,他在时老跟我讲这些,所以估计村里也只有我能说清楚了。为什么是1948年拆的?那一年村里过兵,榆次已经解放,太原被徐向前的部队团团围住,共产党的兵去打太原城,整整过了七天七夜。兵过完,就摊派下来任务,让各村出木料拉到太原修工事,源涡村拿不出木料,就把雨花宫拆了。

 

大叔顿了顿,继续说:拆的时候是我父亲拆的。那一两年我家一下死了好几口,我的两个哥哥、我妈,还有一头骡子……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困惑,说:死的是我前面的那个妈,那年头,骡子也算家里一口。我的父亲正在伤心处,村里摊派下来任务让去拆庙,他便心灰意冷不愿去,说这样的作孽犯不起。但他是闾班长不去又不行,便召集木匠进了庙里。推开庙门一进大殿便落了泪,心想这都上千年了哪里下得了手,便给木匠说:不拆不行,咱们先清点个数。

 

清点了一个早上,下午时便托病不再去……庙是在下午开始拆的。

 

一座建造在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的巨大木构,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出现在宰相文彦博的诗词歌赋里,也用巨大的斗拱迎来梁思成和林徽因……一瞬间轰然倒塌。


雨花宫碑

雨花宫草图


我们把这些记录下来,以便厘清和确认雨花宫准确的拆除时间。

 

一,求完雨不久,大庙就拆除了,这说明是在1949年之前。1949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破除封建迷信会道门,老百姓是断然不敢随意求雨的。那一年潇河还发了大水,查《榆次区志》,正是在1948年。

 

二,榆次先于省会解放,此后太原围城开始,解放战争中伤亡最惨烈的攻城战役拉开帷幕。村里过兵去攻打太原,军事资料记载很清晰,也是在1948年。

 

三,张云生大叔家里接连去世了很多人,所以他的父亲记忆很清楚,后来讲给他,那一年是民国三十七年,也就是1948年。

 

雨花宫可以确认拆除在1948年,夏秋之际。


雨花宫


我们希望张大叔能够按照他父亲的讲述,回忆出永寿寺里的格局。大叔说永寿寺刚开始是一个山门,坐北朝南,山门在修石太铁路时削了一半,没有顶子,四大天王都淋了雨……进了山门,是个前院,两边钟鼓二楼东西厢房,正殿就是雨花宫。穿过前院,雨花宫后背上是个戏台,后院两边也有厢房,厢房里是阎王殿,里面的牛头马面做有机关,天色晚一点的时候就不敢进去了。二进院和戏台正对的主殿是几孔窑洞,窑洞里悬塑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窑洞上方是台子,台子上列木头雕的神仙,全是封神榜里的人物,每个神仙都有一人多高,后来这些神仙就被埋在原来那块地下了。二进院后面还有藏经楼,还有塔……

 

张云生大叔的描述与当年梁思成的平面图完全一致。



雨花宫平面图


我们感谢他的这些记忆,起身告辞准备离开,大叔说:永寿寺以前很大,庙西还有“四十亩桃花坪”,四十亩桃花坪上桃花盛开,满是各朝各代的石碑雕刻,如果还在的话,应该就是咱们山西的碑林了吧?

 

对于这种残忍的历史假设,我们无法回答。走到门口,天已经是暮色,张云生大叔念了一首诗,是说这源涡村过去的美好:

 

榆次往东第一村,

二十六庙三乐亭。

村东天生泉一泓,

出过活佛生过龙。

 

车回太原的路上,夜幕总是让人感慨……风吹萧瑟,厚土无声。




源涡村的四句诗



补述

作者对雨花宫的拆除的原因、经过和具体时间都作了详细的考察论证,将雨花宫拆除时间确定到了1948年夏秋之际。


与此同时,来自微平台“爱塔传奇”的文章《寻找雨花宫》,也作了相关的考察,老乡们感兴趣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两者的观点有些区别,孰是孰非,相信读者自有标准。


老家头条实行付酬制,详情长按二维码,添加老家客服微信,咨询客服小西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