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石介联赏南画诗 | 唐寅:林泉啸傲自天真

2017-12-28 介子平 石云 老家山西


石介联赏南画诗,是诗人、书法家石云先生赏读中国南派文人画的古体诗作与文人介子平先生赏读石云之赏的评析文章的合集。今天我们刊出他们赏读的南派画家唐寅。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画


唐寅《苇渚醉渔图》

石云赏画



唐寅《苇渚醉渔图》

五十年来未举竿,几时清梦到槐安。

好风明月常相伴,摇动乌船远涨滩。



介子平评析:画渔夫而不见渔夫


唐寅《苇渚醉渔图》所绘,渔父卧醉于舟,撑舟之蒿插于水,所穿蓑衣挂于上。近、中、远景分明,近景为芦苇坡岸,中景为渔舟及沙渚,远景为山峦,近、中、远景之间相互映衬。笔墨施用上,取细笔淡墨,近景处芦苇等复以重墨勾写,既与中、远景拉开空间层次,也在突出画境。中、远景之间留白,远山仅数笔勾写山头,呈现缥缈苍茫之气。水的处理,以留白处理,仅在渔舟处勾写少量水纹。整幅画作笔墨精练,留白处理十分大胆。


画渔夫而不见渔夫,惟见月影朦胧,江雾迷离。有有我之境,江柳摇村,积雪浮云,有无我之境,疏声漏月,缥缈孤影。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乙稿序》认为:“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此所以情景交融,也所以情景不交融之缘由也。明人汤传楹《闲余笔话》云:“极意作诗,不必得诗。穷形作画,不必入画。深于诗画者,正于不著笔处遇之。予尝登楼远眺,见树顶藏鸦,山岚滴翠,便如身在画图中。又尝扃户静思,见竹影摇窗,茶烟袅日,辄觉诗情落纸上。乃悟:坐即有诗,行即有画。简文所云:‘会心处不在远’,东坡所云:‘时于此间得少佳处也’。但不堪向莽汉饶舌,恐减吾辈清福耳。”澄心定意,观照事理,洪钟来去,渊默无声,此所谓生命之融入,情感之沉醉耳。


玉屑缤纷,卧醉于舟,诗与画之结合,实则意与境之融通;小楫夜泊,冷月无声,虚与实之相间,实则技与道之外象。上题一诗:“插篙苇渚系舴艋,三更月上当篙顶。老渔烂醉唤不醒,起来霜印蓑衣影。”诗言有尽而画意无穷,画幅虽窄而诗情溢外。故落潮见平沙,月涌大江流,为诗易,波上寒烟翠,沧浪清可爱,入画难;远峰带雨色,层峦枕碧溪,为诗易,谷深松翠冷,气卷万山来,入画难。毕竟二度空间的画,与四维伸张的诗不同。诗中布局,犹画中设色,须浓淡疏密,相适相宜。诗中位置之经营,在于何者景物宜入诗,何者景物不宜入诗,何者先述,何者后提。


其绘画风格多变,画作一般无时间标注,故难以按时间划分其画风变化进程,与之人生经历有关。钟声悠扬,夜半到渔船,为船中卧醉人接听,顿生惆怅;雁字南飞,以为旧相识,三杯两盏淡酒下肚,捕捉伤心。声似花粉,只对敏感者反应,雁字高过,只勾有心思者的苦闷。


寂寞是感觉,孤独是状态,孤独是种状态,与人无法分享。唐寅是位身不单者,且始终被过分关注,不同的是,他能在孤独中不断提炼自为,深刻自我。富贵功名,门内沧桑事,荣枯得丧,隐痛不忍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五十年来未举竿,几时清梦到槐安。好风明月常相伴,摇动乌船远涨滩”所述是其暮年状况,五十四岁殁。


独钓寒江,岂止为了那条鱼。表现的是当时普遍弥漫着的远离政治、逃避现实心态。



石云赏画


画作《苇渚醉渔图》见文首,各位老乡可自行翻阅。



读唐寅

六如石上参生境,媚女何曾入素心。

粉蝶飞花知是梦,林泉啸傲自天真。

介子平评析:林泉啸傲自天真


绘画是唐寅众多艺术造诣中,最为突出者,画风既有吴门诗画家的柔美隽秀,又有其独特的雄浑之气。其以仕女人物名,面貌以工细艳丽,尤以“三白法”染仕女面部,突出其的浓施艳抹,衣纹用细劲流畅,服饰施以浓艳色彩,显得绮罗绚烂。另一类脱胎于南宋院体,笔墨流动爽利,转笔方劲,线条抑扬起伏,由工丽变为简逸。后期重水墨写意,线条细景流畅,风格洒脱,注重人物神情描绘。


“六如石上参生境,媚女何曾入素心。粉蝶飞花知是梦,林泉啸傲自天真”中的“媚女”即指仕女,“林泉啸傲”则指其山水画。


其山水画作并不多。早期曾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远攻李唐,近交沈周”,布局多以“两段式”的前后结构,为吴门画派典型风格,笔锋苍劲活泼,整体细润秀雅。后期拜周臣为师,画作多表现崇山峻岭、楼阁溪桥,笔法劲健,墨色淋漓,也有亭榭园林之类,意在表现文人的雅士悠闲生活。其曾为周臣代笔,后来唐之画艺远在周上,祝允明曾问周臣,老师成就何以不及学生,周对曰:“只少唐生数千卷书耳。”


晚年居桃花坞,写过著名的《桃花庵》:“桃花场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句句不离“桃”。此时的绘画以细笔山水居多,构图简洁明了,用笔细劲中锋,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刚柔并济。


画之外,诗也精,但题画诗常以口语入句,意境清新且有况味,其《戏题爱菜词》便写道:“我爱菜,我爱菜,做珍馐,欺鼎鼐。多吃也无妙,少吃也无奈。我爱菜,我爱菜,肉多不入圣人腹,厨中有碗黄芥粥,三生自有清闲福。”《画鸡》写道:“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与画的深层结构有相似之处,两厢营养可以相互汲取,但诗境画境毕竟有别。西哲莱辛在《拉奥孔》中也指出:“诗和画固然都是摹仿的艺术,出于摹仿概念的一切规律固然同样适用于诗和画,但是二者用来摹仿的媒介或手段却完全不同。这方面的差别就产生出它们各自的特殊规律。”红禅室主人于永森《后二十四诗品》阐述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画为极,在诗尚亏。同为取长,分为雄雌。不可以妻,画中蛾眉。情为憔悴,之子云痴。纵横世俗,非画能持。”方薰《山静居画论》云:“画境异乎诗境,诗题中不关主意者,一二字点过。画图中具名者必逐物措置,惟诗有不能状之类,则画能见之。”苏东坡《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则举例云:“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其诗与文,好者益寡。有好其德,如好其画者乎?悲夫!”陆机所言“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也此意。


王维认为“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其笔先之意,乃诗意而非画意。王原祁《画论十则》之释为:“意在笔先,为画之要诀。作画于搦管时,须要安闲恬适,扫尽俗肠,默对素描,凝神静气,看高下,审左右,幅内幅外,来路去路,胸有成竹,然后濡毫吮墨,先定气势,次分间架,次布疏密,次别浓淡,转换敲击,东呼西应,自然水到渠成,天然凑拍,其为淋漓尽致无疑矣。”



介子平简介

介子平,男,1964年生人。供职于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兼任《编辑之友》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出版有《青灯》(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烟霏云敛》(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版)、《少年文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2月版)、《消失的民艺——年画》、《褪色的记忆——连环画》(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版)、《雕刻王家大院》(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年8月版)、《风华丹青》《大韵书法》(三晋出版社2015年7月版)、《田园将芫》《苦酒微甘》《此间少年》(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年9月版)、《民国文事》(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10月版)等。

石云简介



石云,原名任建国,别署易简、枣庐。1964年生,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硕士生导师。先后师从董锦璋、梁归智、李元茂诸先生。著有《周鼎唐香清韵袅——古典文学赏会》《石云诗草》《石云诗书》等。有"月滿耕山"诗句名世。




本文编辑:苏苏



直接点击下方文章名字即可阅读,好看的文章,总是百看不厌!

↓↓↓

跨界时空的智性对话

继续贺石云诗书大展

金汝平:论石云诗

慎勉石云先生的诗和书法

书家亦有气节

他自己造出了诗和远方

石介联赏南画诗 | 陈洪绶:繁华落尽 老莲不谢

石介联赏南画诗 | 恽南田:胸中逸气简约笔

石介联赏南画诗 |  吴历:枯木枯石枯心情

石介联赏南画诗 | 八大山人:八大是个重病号

石介联赏南画诗 | 董其昌:万变不离禅

石介联赏南画诗 | 意趣在笔 逍遥在心

石介联赏南画诗 | 我行我素游于意

石介联赏南画诗 | 林泉啸傲自天真

石介联赏南画诗 | 安之若素 淡之成禅

石介联赏南画诗 | 南派山水由此变

石介联赏南画诗 | 云林亭下虽无人

介子平赏析石云读南画诗 | 孤洁高表梅道人

艺术 | 石云、介子平联袂《江山行吟》

石介联赏南画诗 | 龚贤:黑墨团中天地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