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展示
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今年暑期,我院青年学子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暑期社会实践当中去。“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在感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院青年学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完成了任务,同时开拓了视野,增强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思想觉悟。在各个实践地点留下了属于东林学子的足迹,展示着东林人的独特风采。
我们是红色历史寻访小队,我们团队由东北林业大学七位2020级本科生组成,我们的指导老师是经济管理学院的端木沛衍老师。团队成员具体有漆婷凤 刘佳豪 刘梓琪 李丽 游玄叶 程伟鹏 于香喆。我们的实践活动从8月23号开始至8月27号结束。因疫情要求实行线上实践,分别在新疆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辽宁省,江西省等地展开对于红色历史景点的调查,致力于利用假期时间学习党史,探访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文化,为红色精神的传承贡献出一份力量 。实践成果具体为个人心得七篇,社会实践纪实公众号推文一篇,实践视频一个和实践图片三十余张,调研报告两篇,个人实践心得三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2021年8月9日至16日,探红访绿小分队姜颖琪等9名成员在朱洪革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吉林省白山市杨靖宇烈士殉国地进行实地瞻仰学习;接着队员们来到安徽省潜山市,在林业局的协助下前往各乡镇林业站开展进行生态护林员工作职责与义务的相关培训,并采访最美生态护林员。实践形成调研报告3篇,中青网、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6篇,照片30余张,剪辑视频1段。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以高素质的公民为基石。2020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要“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公众生态环境素养,即公众素养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公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表现。
本次调查重点考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众对生态环境知识的掌握、生态环境意识和行为取向,以及公众在部分生态环境领域的行动特征。佳木斯市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区域城市之一,在黑龙江省乃至于中国北部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佳木斯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总体上看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次实践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为主题,实地实践从7月15日开始,到8月1日结束,历时15天。为了让广大市民了解生态保护对于我们的意义,让广大市民在保护生态文明的熏染中更好地生活,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本团队选择了佳木斯市中心和下属县城等人流聚集的地方,通过宣讲、交流、发放问卷、发放资料、访谈调研等多种方式向市民、学生调查了关于生态保护的知识,以及国家在环保方面所制定的政策了解度和满意度。通过这次实践,能够促进普通民众对保护环境就是保卫家园观念的认知和认同,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绿色出行,健康生活,对于生态文明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意义深远,实地实践基本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并获得了省级三等奖的奖项。
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团队开展了针对佳木斯地区生态文明的调研,半个月的调研活动在我们小组成员的辛苦努力下圆满开展。这次活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巨大作用,个人能力毕竟有限,团队合作使我们事半功倍。小组成员学以致用,从理论到实际两者有机结合,发挥专业优势,真正提高了我们的兴趣。充分发挥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加体会到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形成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现在做起。实践活动内容的感悟让我们团队成员难以忘怀。
为帮助城市里的家长们解决暑期“孩子看护难”的问题,7月16-22日,东北林业大学的东林启明星小分队联合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举办爱心暑托班,为社区里的中小学生提供托管类志愿服务。团队由十名来自学校不同专业的优秀的志愿者构成,分别是孙欣宁、蒋红艳、贾宇超、瞿子玉、曾子珈、李婉娇、任世星、霍清清和方艺霖,指导老师为曹颖。团队志愿者为孩子们开展作业功课辅导、趣味活动、课外拓展课堂(包括安全防护、心理健康、红色故事、科学普及等)以及陪伴孩子们参观社区附近的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给孩子们带来一个别样的暑假。东林启明星小分队完成到梦空间日志打卡7天,全员累积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20小时,道里区抚顺街道公众号“抚顺先锋”推送3篇,东林启明星社团公众号推送5篇,东林经管团委推送1篇,东林团委做过相关报道,中青校园图片稿1篇,完成实践调研报告2篇。团队全员尽职尽责,团结协作,圆满完成本次实践,并获得社区及家长的鼓励与支持,取得丰硕成果。
团队成员:王一冰,李丹,万深玮,张勇花,刘嘉,李佳轩,董晨宇,石连生
指导老师:丁华
实践主题:“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党史学习教育主题
2021年7月16日至20日,东北林业大学聚星小队团队前往吉林省白山市,采用深度访谈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岔子林业局三道湖临场的林户进行调研。7月21日至26日,团队通过线上发布调查问卷,在全国范围展开调研,研究围绕公众的碳汇认知及碳汇支付意愿展开,探索影响公众碳汇支付意愿的因素。问卷从基本情况、碳汇认知、支付意愿三个方面对公众进行调研,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公众对碳汇的认知情况及支付意愿,探究公众碳汇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团队共发放55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15份,问卷有效率93.6%。实践期间,团队成员每天按时发布日志,定时召开总结会,每个成员都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悟心得。社会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进行整理数据和影像资料等必要工作,同时进行实践新闻稿的撰写工作,积极投稿,对实践进行了大量宣传,先后在东林经管团委、中华网和人民日报上成功发表,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还完成了两篇调研报告的撰写。
经济管理学院国有林区绿色脱贫小分队,队长郭馨瑜,团队成员顾媛媛、蔡文杰、陈雨荷、高雅媛和柳菁。指导教师朱震锋老师,实践时间7月21日-8月1日,地点黑龙江省伊春市和鹤岗市,主题是“国情观察主题实践”,实践团队共获得112份有效问卷,并经过数据处理与2020全国脱贫标准进行对比,了解实践地区林业工作者的工资收入水平。媒体报道情况:中青校园2篇,校团委1篇。
7.晋说普通话
主题:“百支团队三下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其他专项社会实践(团中央普通话专项)
团队成员:高渊,贾子悦,张继月,王宇芳,闫肃,胡锦鼎,代瑞,刘照豫,乔雅,侯若涵。团队共10名成员,由经济管理学院的2019级、2020级本科生组成。团队成员各有所长,多为院校级组织的核心人员,拥有丰富的活动组织经验。且曾多次参加院校级比赛并获奖,社会实践经历丰富,知识储备涉及领域宽泛。
指导教师:傅晶(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副教授)
实践地点: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宁化村
实践成果:“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晋说普通话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参加暑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以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宁化村为例,组织村民开展普通话学习宣讲会,并与当地基层村干部了解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了解农村地区普通话推广具体状况,并以语言文化扶贫的视角助力乡村特色旅游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当地推普工作和乡村经济发展研究对策。收集到100余份问卷结果,利用STATA,SPSS等多种软件制作丰富统计图表,为实践报告打好数据基石。并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会,与同学们分享实践过程与成果。实践报告:(2篇)必选:“百支团队三下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传扬红色经典文化》实践报告 自选:其他专项社会实践——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普通话推广调研助力乡村特色旅游发展——以忻州市宁化村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研究》实践报告
新闻投稿情况:(8篇)在《中青网》上成功投稿两篇、在《中华网》和《人民日报周刊》国家级门户网站各投稿一篇共计两篇、在《中国共青团杂志》官方微博上投稿两篇、在东林团委、东林经管团委官方公众号各推送一篇。(以上均为官方账号投稿)
团队实践视频:(1部)《青春力量、语言赋能齐下乡,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在抖音、视频号、微博等自媒体视频平台发布,获得累计3000余次播放量。
探索森林家园社会实践团队,由王海飙老师带队,由田昊言,于佳琪,丁晨洋,三名团队成员组成。2021年7月20日-25日,团队前往大兴安岭地区,以“百支团队三下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和“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为主题,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成员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收集线上有效调查问卷130份;进行线下访谈,收获线下访谈资料20份;参观拜访加格达奇林业局,旅游局,水文水资源局和林管局。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大兴安岭生态文明发展现状,了解了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收获了相关访谈调研经验。重走红色足迹,重温红色历史,团队成员线下参观了铁道兵纪念碑,抗联烈士纪念碑和地委党校党史纪念馆。经过团队成员整理和撰写,共获得两份调研报告,一份社会实践活动视频,一份社会实践活动展板,数张活动实践照片等。实践活动成果报道在东林马院公众号和今日头条。
为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作为青年大学生,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的胡桢旎、徐佳宁、黄琪琪、侯睿婕、汤镇瑀同学以及来自奥林学院的荆一博同学积极响应号召并邀请了卢宏亮老师作为指导教师,组成了一支东林社会主义生产大队,团队选取“百支团队三下乡”党史教育主题实践作为必选实践主题,乡村振兴主题实践作为自选实践主题。团队于2021年7月14日——7月17日集体前往哈尔滨市延寿县,着重调研了延寿县的大米特色产业发展对于该地脱贫的贡献和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宣传党史,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团队成果有团队实践报告2份 个人心得六份 个人实践论文两份 实践照片十余张 调研报告一份,媒体宣传情况:校级公众号一次、东林经管团委一篇和今日头条一篇。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林业补贴政策影响下林区居民生活的改善情况,培养宣传大学生奉献林区的积极意识,2021年7月19日至7月23日,由东北林业大学贾子悦、张继月、王宇芳、刘欣、赵金浩、李茗予、高渊、刘婷婷、万深玮组成的牛牛下乡小分队,在指导教师朱洪革副教授指导下,深入黑龙江省伊春森工和龙江森工,展开了为期5天的以“重点国有林区林业补贴政策”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黑龙江省部分林区,了解了林区民生情况和林业补贴政策对当地民生的影响,并结合实地调查结果,探究林业补贴政策对林区民生发展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的建议。本次实践发表中国共青团杂志(国家级)一篇,东林经管团委公众号推送一篇,林研学人公众号推送一篇。
根正苗红小分队(经济管理学院)由万深玮、刘婷婷、姜颖琪、李沐霏等13位同学组成,在朱洪革老师的指导下,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为展示东北林业大学特色,推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关系国家林区民生福祉,展现大学生的新时代责任担当,团队一方面在吉林省白山市寻访了“三代护林员”的姜良处长,另一方面在安徽省潜山市,采用深度走访调查与座谈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安徽省潜山市林业局所管辖的痘姆、梅城、黄铺、王河、五庙、黄柏、塔畈、槎水、龙潭、水吼十个重点乡镇展开了为期15天的“安徽省潜山市生态护林员生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研,生活朴素,财务安排合理,账目清楚。团队以潜山市部分地区重点贫困乡镇的生态护林员为调研对象,通过座谈会培训、深度走访、问卷调查、数据采集等方式(回收有效问卷412份),得到当地林业局开具的实地调研合作证明。运用STATA,SPSS等多种软件制作丰富的统计图表,调研期间内形成两个主题调研报告3篇,核心报告达50000字,形成学术论文一篇。在媒体报道方面。根正苗红小分队发表新闻稿件共计62篇。其中国家中央重点新闻门户,如人民日报周刊,中华网站共计6篇,“中国青年网”相关共计3篇,国家级五大门户类共计9篇,国家级类共计26篇,省市级政府类共计7篇,视频稿件共计3篇,校院级共计6篇,微博大V共计2篇。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了解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促进龙江红色旅游文化的发展。2021年7月16日-7月19日,在彭胜志老师的指导下,宋欣欣、张泳钰、吴真真、谭子琪、崔玥五人组成龙江红旅小分队,以“追寻龙江红色印记,献礼建党百年华诞”为主题,探访哈尔滨市红色革命基地,展开党史教育与红色旅游资源问卷调查,最终根据调研数据完成实践报告,并成功在中国青年网投稿两篇、东林团委推送两篇以及东林经管团委推送一篇。
为推动根河市使鹿鄂温克族这一小少数民族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当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根河梦之队4名成员在内蒙古根河市,采用深度访谈、实地调查、资料交流等方式,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使鹿鄂温克红色故事与浸入式文化旅游模式探索”为主题调研活动。先后走访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民族乡、敖乡党群服务中心、布冬霞狩猎部落、根河市档案史志馆和全域旅游中心五地,分别与鄂温克研究学者谢凤艳、档案史志馆馆长黄春英、文化旅游局局长闫洁等多名同志展开深度交流。根河梦之队发现并总结了一系列营销方式、旅游项目、文化挖掘等发展痛点问题。通过提出一系列营造民族氛围、打造现代营销体系等发展建议,从而探索出浸入式文化旅游模式。此次实践调研传播了鄂温克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的主题,促进了普通民众对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红色文化和旅游特色的认识,助力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族红色故事挖掘、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共筑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取得了预期的基本效果。通过采用问卷法、定性分析法、深度访谈法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将实践所及所感形成文案在大学生网报、校级团委公众号和中国大学生网等媒体平台投稿宣传,并被根河市人民政府报道,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调研小组“玉米联合机收割机大队”由来自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李杉、程靖雯、张祺云、王琪瑶和赵瑜五名同学组成,小组指导老师为吕洁华教授。小组成员于2021年7月17日至2021年7月2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及大庆市展开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解黑龙江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研小组选择了农户及村委干部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调查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调查方法进行线下实践。团队主要实践成果包括团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1篇、媒体报道1篇、实践照片20张、实践视频1个、团队个人心得(5篇)、团队展板1张以及团队实践日志4篇。
队长:陈梓瑜;
团队成员:李华如、孙博文、朱洗蕊、王颖、郭馨瑜、何羿男;
指导老师:卢宏亮;
实践时间:2021年7月20日-2021年7月24日;
地点: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和线上结合;
主题:“百支团队三下乡”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必选),教育关爱服务主题实践(自选);
成果:2篇实践报告;媒体报道:东林团委*1。
16. “传承革命薪火,筑梦时代林海”调研小分队
团队成员:刘斌(队长)、丛淼、浦旎、高雨欣、张艺馨、刘雨声、童洁、杨宇崴、周邵霖
实践地点: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林业局,马永顺林场,马永顺纪念馆(线下),后期线上进行。
实践时间:2021年7月18日-2021年8月25日
指导老师:吕洁华,郭岩。
主题:
自选项目:新时代林业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必选项目:党史主题教育,对哈尔滨烈士陵园,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和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进行了线上学习参观。
成果及媒体报道:基于铁力市林业职工发放问卷数据,形成多份调研报告。基于线上党史学习教育形成一份学习材料以及调研报告。同时团队现阶段已经受到黑龙江省生态文明智库优秀调研报告和优秀调研团队的表彰。
媒体:
中青校园图片稿一篇
东林经管团委推送一篇
东林马院推送一篇
今日头条APP三篇推送报道
东林团委图片展示一篇
团队成员包括八人,队长谭沛霖,队员张文静,李毅浩,王红,李杉,李岩,程靖雯,张祺云;指导教师为郝立丽;实践时间为8月26日到8月28日,地点为线上;主题为“百支团队三下乡党史主题实践”和“教育关爱服务主题实践”;团队形成了两篇团队调研报告“赓续红色血脉,守护红色江山”调研报告,“关爱留守子女,助力教育振兴”报告以及两篇个人社会实践报告和八篇个人实践心得;形成了四十张实践照片和五个团队实践视频;团队在实践过程中被东林经管团委公众号报道一次,最终顺利完成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谷青源、陈燕、高子涵、马滢、符影
指导教师:王海飙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蒙大工业园区
主题:传承红色基因、追寻红色足迹;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蒙大工业园区及其周边农户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
成果及媒体报道:在乌审旗蒙大工业园区走访调研,形成多篇报告。
团队成员:姜欣彤、张琴、高千雅、王洋、孙慧宇
指导教师:王海飙
地点:小兴安岭腹地的黑龙江省伊春市
主题:学习百年党史,重走红色抗联路;“林都”伊春:对待生态如生命、践行生态文明建设
成果及媒体报道:团队形成了两篇团队调研报告和两篇个人调研报告;团队在实践过程中被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各推送一次。
团队成员:迟慧芳、栾煜新、李可、李嗣坤、林雪雨、王骞、李思琦
指导教师:吴翔宇
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新城第三小学
主题:学干结合,从红色研学中汲取奋进力量;家校结合,关爱留守儿童教育主题调研
成果及媒体报道:团队形成了两篇团队调研报告;团队在实践过程中被东林团委微信公众号推送一次。
本次“三下乡·红色筑梦之旅”社会实践扎根湖南红色文化,探索韶山和岳麓山红色资源,东北林业大学寻红觅党湖南支队包括陈雄宇、向志贤、唐洁滢、谷晓阳、周涛、许晴、雷同、陈旺金、许凌云,在卢宏亮老师的指导下,从2021年7月26日开始,到2021年7月28日结束,共历时三天对韶山岳麓山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我们实地考察当地红色资源,以及相关红色故事,利用“云”平台,学习红色文化、故事,努力宣传红色革命、党的历史故事。同时,我们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故居、毛泽东纪念园、岳麓山休息区、爱晚亭、忠烈祠等地进行两天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并做好了相关记录。在此期间,我们邀请到已被保研至浙大马克思主义专业的许凌云学长,让他为我们讲解相关党史,革命史。线下实践结束后,团队立马开始搜集资料,撰写推文、投稿,用六篇情况简报及新闻稿介绍了团队实践情况,为大家展现了韶山、岳麓山的红色资源、红色故事,同时为大家介绍新兴的红色宣传模式,并且有一篇新闻稿在经管院团委得到推送。
团队成员:尚晓雯、刘宇、王含、孙铭馨、管睿宁、孙宏宇、梁开玉、张雯、刘翔
指导教师:端木沛衍
地点:山东省烟台雷神庙战斗纪念馆、山东省烟台杨子荣纪念馆
主题: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成果及媒体报道:团队形成了两篇团队调研报告和两篇个人调研报告。
编好好辑 | 经济管理学院团委实践部
校好好对 | 李一爽
校好好审 | 王海彪 王一帅
值班编委 | 李一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