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课堂丨孩子的懂事绝不是顺从家长 无主见的孩子才更让人担忧!


“我的孩子实在太淘气,多希望自己的孩子懂事一点。”


“我的孩子一点也不知道珍惜,孩子什么时候懂事就好了!”


“真羡慕人家懂事的孩子,我家孩子在学习上从来就没让我省心的时候,家长说的话孩子从来都不认真听。”



又或者你和孩子的沟通有没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度过?


“妈妈,我早晨穿什么?”


“你自己随便选一件就行了”


“可是没有我喜欢的。。。”


已经八岁的女儿每到换衣服的时候都要这样问来问去,面对着衣柜里那一整月换下来都可以不带重样的衣服,你居然敢说没有我喜欢的?!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付出极大的耐心,一次次的压住自己想要喷涌而出的怒火,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根据我们给出的指令执行学习和生活计划,但是,我们的孩子却总要挑战我们的权威。


你渴望你的孩子独立、自主、又有主见、又听话、又懂事?每对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本就面对着不同样的孩子,但说到底,他们期望的都是孩子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好孩子”而已!



关于懂事


“长大了,孩子就懂事了!”


懂事这个词会出现在很多父母的脑海里,我们希望孩子懂事是希望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心,很多事情能够独立主动的完成,可以帮家长分担很多生活的压力,可以不让家长操心……


懂事的背后是需要孩子在生活中不断的积累各种经验(在各种错误中积累经验速度来的更快)。


这种经验的积累可能来自于:


①家长以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说教或者示范;


②在生活中通过和朋友相处获得某些经验;


③来自于书本或者其他的途径获得经验;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孩子懂事,是希望孩子获得越来越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懂事绝对不是对父母“走狗般”的顺从,养出一个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就算受到了委屈,受到了“暗算”,受到了“欺负”,受到了各种不公平待遇都不敢发声的孩子,真的好吗?


什么是真正的懂事?我们认为懂事的孩子应该是这样的:


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这观点在父母眼里是否正确。如果父母认为孩子表达的观点不正确,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②懂得高效的学习,端正的学习态度,懂得合理的利用时间学习。(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可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家长从小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他们不会天生就会学会学习,如果孩子没达到这样的状态,正是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有多少家长理解这一点呢?)


③积极乐观,遇到任何困难都不妥协,勇往直前(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养成,可是需要家长也是积极的“斗士”才行哪)。


④孩子爱学习,能够“听得进去”家长的各种说教(要养成一个爱学习当孩子,家长要花多少功夫,引导+陪伴,如果家长没做到位,就别怪孩子)。



所有的懂事,都是孩子在目前所处的状态中,能够懂得更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学习,而不是对家长的言听计从。


因为真的很多抱怨孩子不懂事的家长,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羡慕别人家的小孩之前,先看看自己做的够不够好。




关于独立、自主



周末带孩子去逛商场买衣服。对着两件衣服问孩子想要哪件,孩子瞄了一眼,只说两个字:“都行。”


家长做主买了件自认为好看的,结果孩子在某次不想穿又被强迫穿的时候吼出,“我不喜欢这件衣服!”


问孩子想学唱歌还是跳舞,孩子不置一词,只说都行。家长又凭着自己的考量给孩子报了兴趣班,孩子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了很久也只是个半吊子。


对这类现象,很多家长都是头疼异常。问选哪个就说都行,帮着给选了又不愿意。


可是,试问我们每一位家长:


· 真的做到真心的考虑孩子的想法了吗?


· 难道家长不是在问孩子之前自己心里已经有了选择吗?


· 难道孩子选择的与家长所选的相悖时,家长会坦然同意孩子的选择吗?



回想一下,哪次孩子选择的与家长不一致,家长不是左劝右劝,一直劝到孩子认同家长的选择为止?


比如你给孩子选的那件衣服,耐着性子问孩子“那天我让你选一件喜欢的,你不是自己选的这件衣服吗?”


“因为我之前喜欢的你不是说贵,就是说不适合我穿。而你选的这两件我都不喜欢,只是另外那件我更不喜欢,所以才说这件可以。”


所以,孩子之所以变成只会说“都行”的“没主见”的孩子,正是因为家长为孩子做了太多的主。


在生活中,家长帮助孩子包办一切,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省得他们走弯路。但人生中有些弯路是一定要走的,孩子自己做出了选择,他才能学习去承担责任、自主思考。




关于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有以下几点建议:


学会给孩子时间和空间

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随着他们渐渐长大,父母要学会帮助孩子创造更多的空间,给孩子更多的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要知道自主能力是从孩子的一点一滴的自我做主开始的。

比如父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划一片区域,告诉孩子这个区域里的所有布置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也可以专门拿出2个小时,告诉孩子这个时间里,孩子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时间,父母绝不干涉。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提出问题,家长通常因为怕麻烦等等就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这样看起来简单又省事,但从小只是接受轻易得来答案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主动思考问题,总希望别人能像小时候的父母那样给自己提供现成答案。

这直接妨碍了孩子在智力劳动上的自主性,不会自己思考问题的孩子,又谈何独立自强。

所以家长要学会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注重孩子抗挫能力的培养

古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孩子,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

现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长应想办法给孩子设置一些小任务,让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求Ta先要尝试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知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适当放些权利给孩子

孩子的自主性在Ta的自主选择上表现最为明显。无论是学习兴趣的选择也好,还是今天午饭吃什么也罢。

家长要习惯性给孩子做主选择的权利,且要保证孩子选择后的执行性,即便Ta的选择很离谱,也要耐心解释为什么不能采纳Ta的想法。

一家人去饭店吃饭,给孩子点菜的权利;想给孩子买件新衣服,让孩子自己选自己觉得漂亮自己喜欢的;想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报或不报,报哪个都尽量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中给孩子权利,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有了主意,才能让孩子从心理上觉得自己是独立的,是有自己的思维的。


当孩子不是按照你心目中的轨迹发展时,不妨停下来想一想,你对孩子陪伴的时间够吗?耐心够吗?方法正确吗?有尊重孩子吗?有认真听孩子说话吗?有没有听过孩子内心世界的声音?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个体,他们不是你的附属品,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对世界的看法。请不要强加你的观念到孩子身上,尊重,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一剂良药!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