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县校园死亡案,真相和谣言谁更强大?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视频版
四川泸县太伏中学学生赵某死亡事件形成新的舆论聚焦点,互联网上出现对赵某死因的各种传言,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他被5名校霸殴打并从楼上推下,而那5名校霸被说成是镇长及校长的儿女,但这一传言受到官方的坚决否认。
赵某4月1日在宿舍楼外死亡,当地公安机关4月2日的通报说,“赵某损伤符合高坠伤特征,现有证据排除他人加害死亡”。
随着事件在互联网上逐渐发酵,形成了对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隐瞒事情真相的质疑。
网上还传出印证这种质疑的很多细节,比如政府私自拉走尸体要进行火化、村民可以签字领取50块钱的封口费,加害的5名学生家长愿意一家赔20万但遭拒绝等等,这些消息后来都被证明是编出来的。
一名官方媒体的记者前往采访,发出一篇似乎带点情绪的报道,标题是:“拿出澄清谣言的事实需要多久”,副标题是“三问四川泸县校园死亡事件”,那篇文章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传播。
这起中学生死亡事件又是发生在中国社会的最基层,但它形成的关注潮再次扣上了当下互联网公共舆论事件的一贯线索,那就是官民之间的信任问题。
查清赵某的死因,应当说并不难。在有上级机关介入后,做到这一点尤其不会是什么问题。但难的是让互联网舆论信服调查结论。以往的公共舆论事件都有这个问题,原本案情比较简单,但是舆论捕捉到能够促使人们认为官方在“隐瞒事实”的迹象,于是各种猜测和谣言大行其道,它们足以将事发当地官方的声音淹没。
客观说,中国基层政府应对公共舆论的能力水平大多不高。而互联网上热衷围观、评论基层纠纷的人,有不少是大城市的舆论积极分子,他们在“修理地方小官僚”方面早已千锤百炼。他们善于对地方官员的话做令舆论愤怒的解读,寻找地方政府处理事情在程序上的破绽。它们以道义支持的高标准对某个偏僻角落的“小芝麻官”进行集体质询,后者则很容易在舆论上被打得落花流水。
一方面,这或许是好事。因为互联网舆论在拉齐中国基层社会的治理标准,每一个基层事件被揪住,晒到互联网上烤,都成了对基层官员上的一堂“公开课”。
但与此同时不难发现,无论怎么要求、鞭挞,“拉齐”基层治理一时半会儿也做不到。尽管“公开课”上了一堂又一堂,但对各种事情“不标准”或者有缺陷的处理还是很容易在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某些草根位置揪出来,突如其来的舆论则很容易打懵那些地方上的小官。
由于更上级的部门已经介入,我相信更加具体、完整的信息很快将通报出来,到时候大家会发现,在这之前有多少并不真实的信息曾经误导了我们。
理性观世界,自信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