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度:你什么时候超过我的?中国:我什么时候落后过?

一勺思想 观视频工作室 2020-02-16

在近代史里,中国和印度可谓是“难兄难弟”,饱受外来侵略者蹂躏,后来也在差不多时候争取来了国家的独立。我们知道,在刚刚建国的时候,印度的基建等方面比中国的底子还要好,可为何最后是中国实现了快速崛起,拉开了与印度的差距呢?


有些人可能通过表象会认为,中国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才拉开了和印度的差距;但翟东升老师认为,中印之间真正决定性的差距,出现在“前30年”……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视频

  


翟老师本期节目内容整理如下:

 

印度的经济增长,在1979年之后,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也有改善,但他们改善的幅度远远不如中国。

 

回过头去看,其实中印之间的竞争,早在1940年代末,20世纪的中叶就开始了,这两个古老文明都经历了被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的这样一个悲剧命运,但到了20世纪中期,差不多同时获得了解放,当然解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中国获得新生的方式是血与火的战争,反复地打,一轮又一轮的革命,社会内部就进行社会革命,先是战争的暴力的革命,然后进行深耕,社会革命,还有文化上的革命。当时的代价、当时那种痛感是非常强烈的,是个刀刃向内的过程。

 

印度社会总体上来讲,似乎没有经历这么大的痛苦,主要是政治领导人起来号召大家绝一下食,不配合。最后弄得英国殖民者没辙了,设计了一个退出。

 

在英国殖民者退出的时候,从很多指标,比如工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用电量等等各种指标上来看,当时的印度好像比当时的中国要强。

 

但现在,中印两国之间的地位出现了明显区别。许多人把这种区别理解成是我们搞了改革开放,而印度没有搞改革开放,我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至少是不完整的。

 

在“第一个30年”,1979年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开启之前,中国就已经甩开印度了,当然那个时候甩开主要不是体现在人均GDP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大国地位上。在20世纪后期的头30年,中国和印度在大国阵营中的博弈策略是明显不一样的。

 

印度的策略主张“骑墙”,他们的逻辑是“两个人打架,第三个人获益”。所以如果我骑墙、中立,跟两边关系都保持一定的关系,那就可以从两边都获益。

 

中国当时是我党即将获得全国胜利的时候,党内有过战略辩论,有很多人也主张说“骑墙”,在美苏两大帝国之间保持一定的中立,两边都得罪不起,最好跟两边都做朋友。

 

最后是毛泽东同志一锤定音说,以中国今天的能力,我们是无法在两大阵营之间扮演第三者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要一边倒。而作为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政权是个红色政权,那毫无疑问,我们首先考虑要倒向苏联。

 

所以我们就明确倒向苏联。当时中苏之间已经签订了条约,苏联承诺对华有大规模的经济、工业、军事援助,但这个条约签完之后,援助迟迟不到,不兑现,什么时候兑现的?最后毛泽东同志抽了好几晚上的烟,最后艰难抉择——参加朝鲜战争。相当于是咱们替斯大林打了一架。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现在朝鲜战场,跟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短兵相接,全面开战之后,苏联对华的援助就源源不断来了。

 

中国从一个相当落后的典型的农业国,由于加入了其中一个阵营,而这个阵营不是用商业利润最大化做逻辑,而是以革命逻辑讨论问题的。所以他们给了我们相当慷慨的援助,就是后来的156项,实际执行了163项。里边有重工业、有军工,人家有全套图纸,全套样品,甚至连螺丝钉都带过来,手把手教你造AK47

 

AK17是二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当时最先进的轻武器。后来我们吸收消化之后,生产出来的产品叫56式半自动步枪,一直配套的56式班用机枪等等,一整套。产出的第一批成建制装备,装备哪儿呢?就装备西南方向。

 

到了1960年代初,中印边境开始出现大规模冲突之后,其实那场冲突现在许多人经常喜欢说,“你看藏南那个地方”……凡是这么讨论的,我觉得要么是有意识地带节奏,要么就是不懂行的。

 

那场边境战争不是为了争夺那一城一池,而是要捍卫我们对西藏的主权,真正的目的是那几十万平方公里,整个青藏高原。那场战争被法国的战略家称为什么?现代战略决策的经典大师之作。

 

如果当年没有156项,那场战争打的效果可能也不是后来我们看到那样,当时中方的年轻士兵手里持有的是56式半自动步枪和班用机枪,清一色56式。印度的老爷兵拿的什么?拿的是一战和二战英国人用过的,后来放弃的这些退役的轻武器。所以从武器装备上就不在一个时代,有时代落差。这是投靠一个阵营和不投靠阵营的差别。

 

等到印度人被击溃之后,美苏双方在古巴导弹危机停止了,我们一看时机不对,赶紧主动后撤20公里,就为了突然之间把整个事儿停下。果然后来整个西方动员起来开始支援印度,更可怕的是连苏联都要拉偏架。

 

苏联明明是我们的签约盟友,但它居然在这里边也保持了一个不利于我们的中立,这种局面下我们就迅速停止。我们打出了不止50年的和平。

 

再往后整个局面又变化了,印度人继续保持相对中立,试图在东西方之间继续游移,自诩为第三大势力,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自大,你根本没有那个实力。

 

中国当时一边倒倒向苏联,我们获得了156项,然后到了1957年,我们利用国防新技术协定获得了导弹和核武器、卫星等等,所以后来我们成为合法的核大国,又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五大国之一。而印度呢?它的这样一种战略上的中立和游移,其实事后证明绩效是很差的。

 

中国后来跟苏联闹翻,中方主动向美国发信号,跟美国开始进行互动。最典型的就是1968年文革高峰期的时候,毛泽东同志要求几个老帅过来研究,谁是中国人民最首要的敌人?当时老帅们肯定说要什么?反右,美帝国是邪恶的敌人。

 

毛泽东同志说你们再想想,又关了一个月。再关一个月之后,老帅来说恐怕苏修才是最主要的敌人。然后我们就开始重新向美帝国发信号,因为你永远需要跟次要的敌人结盟,然后来跟首要敌人对抗。

 

1968101号,毛泽东同志邀请美国记者斯诺在天安门城楼上两人肩并肩检阅游行的群众,第二天《人民日报》登出来的时候,就把旁边的其他人物全给抠掉了,只剩下两位伟大领袖和一位美国记者站在一起。这是我们中国人重要的政治信号,喜欢微言大义。

 

可问题是美国人牛仔出身,不解风情,不理解我们啥意思,所以当时许多信号其实是白放了。后来打乒乓球终于挂上钩了。

 

也就是说中国的战略转向,其实跟毛泽东同志前后两次重大战略选择,包括方式、时机、力度,都是毛泽东同志亲自掌握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他的战略水平比尼赫鲁,比印度王公贵族的决策水平高很多,是血与火中间炼出来的。

 

那么从70年代开始,中国跟美国一步步走近。当然最终双方能够形成正式的外交关系,然后形成紧密的经贸关系,是到了第二代领导集体才实现的,但那个思路是第一代领导定下的。

 

印度融入美国主导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世界市场体系比中国晚了整整10多年。我们从1979年开始到1992年的时候,已经是全面开放,印度人则是1992年苏联垮台之后,才不得不开始靠向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体系,那就晚了,一步晚,步步晚。(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