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存在哪些软肋?
来源: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 作者:左刀
前言
如果一直看我们文章的人都会知道,我们一直是坚定的阿里支持者,从今年3月份开始写文章时,阿里股价仅100美元多一点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唱多到现在。不过,我们今天要尝试写一写阿里巴巴的软肋,目的不是为了唱衰,而是希望中国少数几个未来能够在国际上竞争的企业在之后能走的更好。
背景
国庆长假期间,阿里巴巴并不太平,阿里健康深陷两起抄袭事件,虽然阿里巴巴公开承认文案抄袭并道歉,但当事企业并不买账,认为阿里巴巴“毫无诚意 完全开脱阿里健康责任”。稍早之前,阿里高调成立“游戏事业群”的消息,也掀起了网络上对马云“饿死不做游戏”的鞭尸高潮。
而更早之前,阿里巴巴抄袭微信小程序的事件依然历历在目,而最早报道这则消息的,是阿里巴巴的前员工,离职后一直与阿里撕逼不断的冯大辉。
实际上,与节节攀升的股价相对应的是,2017年以来的阿里巴巴深陷各种负面信息之中,虽然阿里依旧有着出色的战略布局和执行能力,但在媒体中的形象变化已经悄然来临。
打响向阿里开炮第一枪的,是物流和快递巨头顺丰,早在丰巢开办之时,顺丰与阿里之间的裂痕就越来越大,终于到今年618之前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在各种传言中强大如神的阿里攻关团队在顺丰事件中跌落神坛,表现的如丧家之犬,被揍的完全找不着北。
紧接着,京东、美团、网易等等公司打蛇随棍上,纷纷站队顺丰,刘强东直接从3月在《遇见大咖》中骂顺丰没有五险一金,赚的是“耻辱钱”,变成了“我相信顺丰的品质、王卫的为人”,充分说明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而王兴则在财经的访谈中,直接说阿里巴巴:“从战斗力来说,阿里非常强,但如果他们各方面做得更有底线一点,我会更尊敬他们”。这次采访的文章点击量很大,各大媒体纷纷认可王兴的文学和哲学功底,对于“边界”和“核心”掀起了学习的热潮,而“鄙视阿里巴巴”则再度成为了一股潮流。
软肋
我们不去谈谁对谁错,不去谈阿里价值观,这些东西网上以讹传讹的东西太多,并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我们相信,就算是阿里巴巴,如果做错了事情,也一样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我们在这里透过这一两年的各种事件,来看看阿里巴巴的部分软肋。
首先,阿里巴巴在媒体上已经没有任何优势。
根据艾瑞咨询的排行,截止8月份,过千万月活的新闻资讯类APP共有8个,分别是: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新浪新闻、天天快报、搜狐新闻、凤凰新闻、一点资讯。这里面没有一家是阿里巴巴自己的媒体,除了新浪勉强可以算是阿里的同盟之外,其余的基本上和阿里没有关系。甚至,其中部分媒体对于阿里是充满敌意的,凡是写阿里的正面文章基本不让通过,这一点我们的号就遇到了好几次。
有人说,阿里参股或收购了一些垂直媒体,这些媒体成为了阿里的吹鼓手,可事实如此吗?以虎嗅为例,那篇充满了胡说八道的《阿里系创业人“团灭”?淘宝城2.5公里外是创业“坟场”》的文章,是虎嗅中最热门的文章之一,这种对阿里充满了敌意的无脑文章都能入选,先不说虎嗅的选择文章能力,虎嗅难道“反水”了?
再说,阿里收购的这些垂直媒体阅读量才多少?跟上面8家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所以,阿里巴巴在媒体上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弱势群体”,这从今年的丰鸟大战中已经可以看出来,主流媒体和公众号们几乎一边倒的在踩阿里,甚至用什么道家,佛家来写马云和王卫的垃圾文章都能大火,阿里在媒体上的失势可见一斑。
阿里的媒体战目前已经全线告急,竞争对手们不惜投入巨资在这些媒体上与阿里进行互怼,常见的水军体有:“大件上*东,小件上*宝”、“*宝全是假货”、“阿里投资的企业都死了”等等。当然,阿里也会在这些媒体让人回击,无奈不是自家的地盘,被那些职业“网民”们“围殴”已经成为了常态。而这种常态之下,对于形象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对于阿里而言,UC头条的运作并不成功,媒体战方面如果再不重视,后续将会引发更大的问题,毕竟,真真假假的事情中,假话被传了几百万甚至上亿遍之后,就会变成大众眼里的真话。
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阿里的体量不断变大,后续“得罪”的人和公司会越来越多,这里面还包括了一些既得利益群体,而内部的贪腐和类似阿里健康这次的事件将会不断涌现,如何做到公司利益与大部分群众利益的一致,如何做到不会触碰红线,如果做到公司价值观与人性贪婪之间的平衡,对于阿里这样的巨无霸而言,挑战远比媒体战要巨大。
其次,阿里的业务不断膨胀,管理难度大幅提升
关注阿里巴巴的人都知道,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公司里面,算是组织架构调整最为频繁的公司之一了。
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其架构大约是7个事业群,25个事业部的树状模式,但随着公司的不断壮大,公司内部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创新乏力,有想法的人都跳出来创业了;到了2015年,阿里巴巴提出了“小前台、大中台”的架构,把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变成了一个网状的架构,这种架构有点类似于鼓励内部创业,员工以扁平化向事业部最上层汇报工作,得到允许后可以从公共资源中划拨资源建立小组进行项目的运作,大大提高了内部的效率和创新的积极性。其后,阿里巴巴进行了多次的组织变革,但这种“小前台,大中台”的思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实际上,这几年很多大型企业都采取了阿米巴模式的各种变种进行组织改革,以激活组织的创新能力和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并大幅提升员工的积极性。除了阿里巴巴之外,华为,小米,海尔等等公司都借鉴了这种模式。
然而,这种组织架构同样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比如事业部领导的权利如何界定以及部门之间的利益如何划分;权利下放的幅度以及如何控制风险;部门内部不同的小组之间资源如何分配,利益如何分配;如何确保在小组层出不穷的时候,能维持公司的总体价值观并确保管理不失控等等。
实际上,阿里健康的事件是这种架构的一个典型:为了事业部的利益,直接剽窃第三方成果;部门权利过大,松散的小组太多,导致监管失控。
这些年,阿里巴巴以如此大的体量完成了极为快速的增长,甚至涨幅超过了体量小很多的京东,在让人惊叹之余,也要看到在辉煌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因为如果不能及时压住歪风,公司内部“一切向钱看”的风气抬头,势必引发巨大的经营风险和社会法律和道德风险。
第三,阿里巴巴并没有不可被替代的业务
腾讯的微信和QQ属于目前国内很难被替代的产品,虽然未来有可能会被瞬间颠覆,但至少目前这种可能性不大。
而阿里巴巴的各个业务线则都面临着竞争,部分竞争已经非常的激烈。
比如说,微信支付对支付宝的冲击;微众银行对网商银行的对决;猫眼+微影对淘票票的挤兑;美团与饿了么+口碑的竞争;京东与淘宝的撕逼等等。
在阿里系的三条主战线:电商(未来叫新零售)、物流、金融板块中,虽然目前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都并非牢不可破。
比如微信支付出来之前,支付宝一家独大,但微信以红包为切入口,迅速扩大影响力,占领了广大的线下支付份额。时至今日,很多小商贩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支付宝来完成支付,但基本上都会用微信来完成支付。
好在阿里目前的主要业务基本上在国内外都处于空间较大,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暂时看不出太大的问题。比如说支付领域,国内外都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因此虽然份额减少了,但总量仍然是增加的。再比如说云计算领域,虽然腾讯,华为以及三大运营商等对手在追赶,增幅出现了放缓,但由于国内外市场依然很大,因此仍然具有较好的成长空间。但各条战线的增长终归会出现下滑,典型的如电子商务的线上红利,一旦到了存量竞争期,利润和增速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实际上,电商业务占据了阿里营收的80%,更是利润的绝对主要来源,在2年之内,至少利润的来源仍然会以新零售(线上+线下)为主。这里面其实是有风险的:万一线上增长乏力,而线下的新零售战略开拓不利该怎么办?实际上,这不仅仅是阿里的问题,也是所有电商的问题。
而更长远一些,阿里All In 五新战略之后,效果到底会怎么样?谁都无法预料。
写在最后
马云曾经在2016年绿公司年会上说:“我们现在每一天如履薄冰,所有做传统企业的人都觉得互联网企业的日子很好过,其实互联网企业不好过,而且相当的难过,企业越大越难过,所有的企业,小企业最好做,做大了都难过,互联网企业尤其难做,至少我讲实话,我如履薄冰,每一天就像过一年一样难过,每一年过十五年这样的压力。”
到了2017年,在网商大会上,“悔创阿里杰克马”再次表示,真的挺后悔创业,并称如果阿里巴巴如果小一半或者三分之一,这个公司会做起来非常舒服。马云称:“所以呢,就要担当,这个你没办法啊,祸已经闯下了。而且很多人对你有期待,很多人对你有依赖,还有信心”。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马云在“显摆”,就跟王健林的小目标一样,听听就算了,不要太当真。
不过,我们认为其实马云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深切体会了企业经营当中的种种艰难和痛苦——很多时候,如果你不采取进攻的姿态,你就会别人给消灭了,所以,你可以理解宁可背着被骂的风险,阿里也开始做起了游戏。市场从来不同情弱者,企业做大之后,企业家的焦虑可能比最初更多,马云如此,马化腾也是如此,李彦宏更是如此。而任正非曾经得过忧郁症并动过两次癌症手术,刘强东曾经一夜白头的段子也经常见诸报道。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面向未来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中国最大的零售大数据,新零售的广泛布局,极强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包括量子通讯在内的前沿科技布局等等(参见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历史文章《你以为阿里巴巴只想做新零售?其实他要把“五新”都做了!》)。
然而,尽管从历史上来看,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总体上成功概率很大,但并不代表五新的战略就一定能够成功。毕竟,这是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一旦五新的布局成功,阿里巴巴成为世界最顶级的企业将会毫无悬念,而一旦出现较大的失误,则很有可能被新兴的创业者和竞争对手超过,从而迅速落下神坛。
这里面,除了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因素之外,政策因素也非常的重要,毕竟,阿里的体量如此巨大,未来要涉及的产业与国有垄断机构的接轨将越来越多,金融,医药,房地产等等,虽然利益巨大,但风险同样巨大。以金融为例,阿里巴巴高调宣称自己要做的是“Tech Fin”,而不是“Fin Tech”,其实就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但即便如此,动奶酪的事实依然是存在的。
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全球性企业,目前来看依然是有非常良好的基础的,但阿里近年来频频出现的问题,已经暴露了公司在管理和价值观方面的不足。刮骨疗伤可能会有阵痛和损失,但要成为真正受人尊重的企业,就必须正本清源。
阿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 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