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8年,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2018-01-01 榛子 跟大熊玩英语


“新加坡育儿日记”的主角小娃

明天开始,就要上小学了

站在幼小交替的路口

榛子回顾了如何养育一个

健康、快乐、好奇、独立的幼儿

这些要素也是帮助孩子顺利步入小学

拥有安定幸福的一生的基石


文 / 榛子

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新的开端


新年第一天,祝读者朋友们来年万事如意。


对于小娃来说,明天就是她进入小学的第一天,在我们经常性地描述小学生活的诸多诱人之处后,她对于即将来临的新开端充满了期待,新朋友新老师新校园,她也将会有更多自主的事情、更多的权利



之前学校的“新生参观日”(orientation day),她去了,老师领着在校园里各处走走,认认路宣布一点校规,于她而言可算是对这种期待的添砖加瓦


老师说在学校里捡到任何东西都要交回总务室,当天她完成了参观,在校园一角的秋千架玩的时候捡到地上一根橡皮筋,很普通的那种,小娃捡起来献宝似的飞奔去给她刚刚认识几分钟的班主任……


我在旁边看得心里偷笑,可怜的老师……一根橡皮筋呢我的天啊。



这个专栏是一种育儿日记,基本上都是跟随着小娃成长过程而记录,看到什么需要注意的我拿出来讨论,一家之言而已。


这表示,专栏以后的内容会更多的倾向于小学阶段的养育,读者们也能看到更多新加坡本地公立小学的特色,欢迎围观。


1新加坡的教育特色


坦率地说,我没发现新加坡幼儿园有明显的本地特色本地理念,尽管国内为数众多打着这个小小国家旗号的幼儿园吸引家长交费。


小娃所入读的蒙特梭利幼儿园,并不具备新加坡特色,这个教育理念尽管小众但遍及全球,基本跟新加坡特色搭不上边。


除了坚持双语,新加坡各族人民的新年和宗教节日有孩子们汇演的节目,国庆50周年学校办了一个红白两色的 party 以符合其国旗颜色,李光耀去世的当天老师们给孩子讲讲这位建国之父都干了什么比如清理了新加坡河。除此之外在小娃四年的幼儿园生涯里我看不到更多的“新加坡元素”。


据说新加坡中小学基础教育在各种排名中往往位居全球前列,我自己的孩子尚还没有进入这个源流,不能轻易给出附和或者反对的评判。


不过有两件小事大约可以管中窥豹:

 一件是对于纪律的重视 


参观日家长会时被告知,孩子第一次迟到超过3分钟就需要去领一张迟到的票。2次还是3次就会通报教育部,3次还是6次就会被罚社区服务


上学期间需要仪容整齐,对着装有非常细致的要求,裙子必须过膝盖,扎头发的橡皮筋只能有蓝黑两色……我自己也不是一个很遵守一大堆纪律的人,听着就头大。


第二件是从老师处传递的温情 


当天买书买一堆学杂用品,一部分用信用卡付款一部分必须收现金,这里支付系统显然没有国内发达,附近又找不到 ATM 机,一筹莫展之间一个老师跑过来跟我说,她先帮我付款吧我下次还给她就行


280新币(约合人民币1360元)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并不认识她,她显然也是第一次看到我,“那怎么可以,你不认识我,我怎么还给你呢?”


女教师居然说“我不认识你没有关系啊,你总会认识我的,下个月你们会回来参加 workshop 你应该会看到我在台上的。


学校里数百个老师数千个家长,素昧平生她就主动这样做。


那里的老师很自然的弯下腰倾听个头矮小的孩子。


学校专门给父母开讲座,讲述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生活,讲述培养一个儿童健康的人格远胜于学业成绩的优秀,安抚家长焦虑怕输的心。


这样一些小细节不知道为什么,使我对于小娃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涯有一种笃定。




2学龄前的养育目标


作为承前启后的一篇,我想要总结一下学龄前儿童养育过程中那些我做对了的事,也许对你有所启发也说不定。


在我开始写这个专栏的时候小娃已经五岁,这一年多来涉及许多“育”的方面却很少谈到“养”。并不是平时不再注意生活细节上的养育对她健康的影响,而是一旦好习惯养成了随着她认知能力的提高更加偏重“育”罢了


多年前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特殊的机缘使我接触了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


阅读过程中渐渐接受“0-6岁对一个人毕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观点。


0-6岁是一个人人格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需要完成,并不是人们传统上认为的小小孩子什么也不会记得,怎么被对待也无所谓


这其实是我离开自己热爱的职场,回家亲自带孩子最重要的原因。


都说一个孩子照书养两个孩子当猪养,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战战兢兢,也更愿意从他人之处学习,这不是坏事。


1免疫力的提升


幼儿的身体尚在发育过程,许多身体器官神经网络还不成熟,发病的频率是很可能超过成年人许多倍的。所幸小娃算一个颇健康的孩子,很少生病,平时大多数时候都唇红齿白,身高体重脸色旁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很健康活泼的孩子。




免疫力一定需要足够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量运动支撑的。


  • 睡眠:她从小生活就非常规律,不随便更换养育环境、养育人造成任何安全感的缺失,睡眠比同龄的孩子平均多一些,早睡早起,除非特殊情况一般很少在晚上 8:30 之后睡觉的,小时候更早睡。


  • 饮食:什么时候吃啥都相当有规律,六年多的时间里从未积食,拉肚子也只发生过一次应该是在游乐场感染了诺兰病毒。我自己甚至花了好些精力研究如何在保证饮食多样性和营养成分足够前提下,让她从小养成不挑食偏食的好习惯。


  • 运动:每天放学了别的小朋友都去兴趣班,我们娘俩都在到处找人玩嬉闹各种各样的运动,以增加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同时在与不同的人接触交往中增加亲身感受的社会性经验。


孩子少生病,大人孩子都松落。这个问题再怎么强调其重要都不过分。第一次当妈妈的人一定知道这种幼儿一生病大人彻底不敢睡着的胆战心惊。


对于小儿发病,中西医各有各的招数,但我觉得最根本的最强大的武器是幼儿自身机体的免疫力



2选择幼儿园


我很高兴自己替孩子选择了一家“对”的幼儿园,它的教育理念与我的需求吻合,家校一致,儿童不会感到困惑或者因为进入两个不同的环境而久而久之发展出一种两面派,父母跟前一套在家外面一套。


虽然说在0-6岁父母的影响为大,同伴的互动老师的参与都会影响他们的许多行为和想法。这也是我重视幼儿园选择的原因。




新加坡打着蒙特梭利旗号的幼儿园比比皆是,我自己曾经利用不同的时段突然造访幼儿园,总共有40家以上去选出一家,估计很少会有父母像我如此挑剔

选择它的理由是因为它特别忠实的执行蒙老太的教育理念,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给予他们根据自身不同能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进程,给予充分自主性,训练孩子们自律,有礼。


发展他们的感官,对数学有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科学精神哺育极其重视。


还因为它允许家长随时通过单面玻璃观察老师和孩子,且不会打扰正常教学,因为老师和孩子看不见你。


小娃在这个幼儿园的一些收获:

1

她在六岁的时候已经能自己读完原版哈利波特七部曲,其书有些厚达近一寸,她啃得津津有味。中文她也能轻松的自己读完许多中文绘本,厚厚的格林童话365夜故事等等。


这样的阅读能力使得她的知识面极速扩展,求知欲越发旺盛。这里面,有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功劳。

2

她对于色彩和各种不同材质的分辨能力,也使我感到吃惊。她学钢琴的时候我们并不曾日日督促她按时练琴,她竟然在英皇考级里莫名其妙得了一个“卓越”(Distinguished)。


我仔细读过考官的四栏评语,感觉她有这样的进步应该都归功于蒙特梭利幼儿园对她感官的培育,触觉,视觉,听觉(辨音)等等的引导

3

上个月我妹夫开车带着我们和我外甥一起出外,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西沉,小姨父给表弟讲太阳回家了月亮出来后就是傍晚。她突然问了一个问题“那么太阳和月亮可不可以同时出现在一片天空里?”我没吭气,静静的等她自己思考答案。


她在车上叽里哇啦的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自己也自转,月亮绕地球转,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是可以同时出现在天空的,也许太阳太亮遮住了月亮云云。暂且不评论其答案正确与否,七岁不到的孩子这一通分析把小姨父吓了一大跳。这也是幼儿园的功劳。


小娃喜欢这个学校。小时候她不明白周末幼儿园是不开的,总是吵闹着要去上学。


大了快毕业了,她写文章给老师说自己最爱蒙特梭利幼儿园,希望以后还可以回来,校长和老师欣喜至极。她在那里度过了一半以上的学龄前时光。



3培养独处的能力


小娃3-4岁之前大多数时候我们会陪她玩,讲故事做游戏一起唱歌跳舞什么的,她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除非我们特意给她找邻居或者朋友的孩子一起玩,剩下的选择就是我们大人陪她玩了。


她大一些之后,我们有意识的慢慢增加她独自玩耍的时候,也许一本故事书,也许一段音频,也许一盒拼图,也许一个乐高模型,也许一堆玩偶,也许一些画笔和纸,也许几袋磁力棒……


她慢慢的习惯有人陪玩时她尽情撒欢叽叽喳喳个没完,没人陪玩的时候她也能自得其乐,从刚开始的半个小时,到连续几个小时比如她拼一个555小块的拼图花费的那四个小时。




独处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与善于交际毫不相悖。人类虽然是一种特别有社会性的动物,但不表示你时时可以找到同伴,独处的时光里你觉得寂寞而后惶惶不安躁动无比,还是让心渐渐的沉静下来学会享受这一段时间?


独处的时候发呆的时候,你会更容易看见自己,更容易拥有自足的内心世界,这也会进一步改善你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4培养自主的能力


我写了50篇文章归根结底有一大半在阐述儿童自主选择的重要性


它关系到0-6岁儿童人格的养育,说它是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她自己”的关键一点不为过的。


即使谈及一生而不仅仅局限于童年,自主性的高低也与一个人内心的安定幸福感密不可分。


如果我们事无巨细都替孩子做主做选择,凡事不愿意慢半拍等孩子独立思考的结果,或者允许孩子主动要求些与我们意愿不同的选择,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


时间长了孩子并不知道她的意见是会得到尊重的,她的选择可以是对的选择,即使错了也学会替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你不是真的以为,一个从小就依赖父母决定读什么书,决定怎么玩决定要不要上哪个兴趣班,决定读文科读理科,一路父母决定下去的孩子,长大了就会自然而然的:选择对的工作,选择对的人结婚,碰到困境无助的时候知道怎么自己走出来吧?



在学会自主的过程,儿童的自我会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他们还小,所做的决定能错到哪里去?有试错的机会才会有日渐自信的自主能力。


在你不断发出指令的时候,冷静一下退后一步,给孩子多一些空间,这是她的人生,不是你的,她终究要学会如何掌控它的。



5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尽量广泛的不限题材的阅读,它是一个人持续的甚至终身自我学习能力的保障


阅读,是一个人增长见识,扩展自己世界宽度,发展思考能力特别重要的手段,更何况它本身是相当有愉悦感的一件事。


儿童如果从小被给予好的阅读环境,合理的依据其认知能力,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到分级阅读再到无所不读,其终身热爱阅读是一件必定的事。




关于阅读习惯的培养,我曾经专门写过两篇文章细细的描述如何从一点一滴里做起。爱读书,不是一件天生的事,它是父母老师持之以恒言传身教的结果,让孩子在阅读里找到乐趣,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习惯。


六年来小娃读过的书,恐怕有好几千本。大量的输入使得她编起故事来得心应手,词汇丰富而情节曲折,她娘我也自愧不如。一个这么会编故事的孩子,我应该不需要担心她日后的写作能力。



除了这些方面,其实还有很多也非常重要的事。


比如如何设立规则,在自由中求取平衡,尤其过了三岁的孩子,他们正在逐步的社会化,上幼儿园出入更多的公共场所。你肯定不想自己的孩子背后被人骂熊孩子甚至有一天当你的面被他人教训。


这些一点一滴我都曾经在专栏里以一整篇的幅度逐一阐述。读者朋友们有兴趣可以翻出来看。


下一篇文章出街的时候,她应该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



第 51 篇完,待续

作者简介
 

榛子,一位住在新加坡的全职妈妈。女儿今年六岁,出生于新加坡,在一所国际化的纯正蒙特梭利幼儿园就读。她是一个活泼,爱运动,爱臭美,颇具思考能力,啥都想自作主张的小孩。




作者好文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育儿日记合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