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人大代表谢青梅:强化人才培养 助力乡村振兴


清远家禽企业生产技术指导、湛江鸡产业发展规划、家禽抗病育种研究……新春伊始,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谢青梅奔赴清远、湛江等地市的生产一线,为当地提供家禽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同时,深入学校、乡村、企业一线,倾听民声、提出建议。

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长期和“三农”打交道,谢青梅的“三农”情怀深厚,尤其关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建设。今年,谢青梅将继续为乡村振兴发声,聚焦地方农业产业人才的培养出谋划策。她建议,充分发挥地方职业院校教育优势,加大地方农业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立得下脚、留得住心、扎得了根的农业专业人才。
让更多科研成果走进乡村、企业

谢青梅长期从事动物健康养殖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究,围绕产业技术瓶颈问题,突出技术创新,扎实做一名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者,担任十几个畜牧农业龙头企业技术顾问。她担任广东省家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以来,推广新技术、新产品20多项,科技成果突破了我国家禽疫苗减负新技术、水禽业重要疫病防控的瓶颈和家禽产业的绿色养殖。科技成果直接服务我国养殖企业,带动养殖企业健康发展,振兴农村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3年,谢青梅及其团队在家禽抗病育种和家禽新型疫苗研发上取得丰硕的成果。谢青梅介绍,去年在家禽抗病育种领域获授权专利15件,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突出贡献奖。同时,聚焦家禽新型疫苗研发和应用,科研团队和相关企业合作,将成果直接应用在家禽养殖一线,其领衔的“新型疫苗创制工作室”获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相关技术被列为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科技与产业要融合发展,不能形成‘两张皮’,否则科技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一名农业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谢青梅深感坚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她坦言,要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应用到生产一线上,发挥科研成果的最大作用。

作为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谢青梅持续支持和关注清远鸡和湛江鸡百亿产值产业的发展,到清远市、廉江市相关企业技术指导近20次。长期奔走在家禽生产一线指导的谢青梅感受到近年来的新变化:越来越多的专家教授走出实验室,走进农村、企业生产一线,为农林牧渔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乡村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谢青梅也是一名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长期给广西、贵州等地农业、家畜业的发展牵线搭桥和提供技术指导。她充分整合华南农业大学的科技成果资源,与广西马山县、贵州纳雍县开展全面合作,并带领科研团队深入指导马山县里当鸡、纳雍县滚山鸡(乌蒙乌骨鸡和威宁鸡)产业,从品种选育、标准化养殖、疾病控制、种养循环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指导。“我们链接学校各方面的资源,给当地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带动当地农林牧渔业的发展。”谢青梅介绍,通过科技下乡帮扶,助推马山县和纳雍县的地方产业发展,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心中有责任肩上有担当

去年,谢青梅提出“关于加大对广东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的建议”“关于支持创建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的建议”等,这些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我对这些建议的答复非常满意。看到这些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对未来的履职也更有信心了。”谢青梅说,接下来的履职中,自己将不断加强调研走访,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更接地气和可行性的建议。

2023年,谢青梅的履职可谓收获满满。她主持或参与写作了5项建议文章,其中3项被省级及以上部门采纳。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人们对于预制菜的讨论不绝于耳。“社会对预制菜的发展看法不一,例如有人反对预制菜进校园,预制菜的发展有何利弊?”谢青梅介绍,围绕大食物观背景下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带领团队调研走访企业,分析预制菜产业发展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这一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

去年,参加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回来后,谢青梅就马上面向师生和生产一线群众,走进课堂、企业等开展了11场宣讲全国两会精神的活动。此外,她还参加省人大组织的视察活动、省检察院组织的调研等活动,积极履职,建言献策。

科技下乡服务、家禽企业技术指导、解决师生烦心事……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谢青梅越来越在意群众身边的大小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担任代表以来,我更加关注学校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工作、师生烦心事等。”谢青梅表示,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和责任更重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解决民困,为增进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通过地方职业院校培养一批农业产业人才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长期和“三农”打交道,谢青梅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不仅缺技术,更缺人才。今年,她继续关注乡村人才的培养,提出“关于在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中加大农科专业设置和当地农业产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通过地方职业院校培养一批农业产业人才,吸引他们投身振兴县域产业,从而带动镇村经济发展。”谢青梅认为,充分发挥地方职业院校教育优势,培养能够立得下脚、留得住心、扎得了根的农业专业人才,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具有深刻的重要意义。

地方职业院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仍然存在瓶颈,亟须提升农业产业人才的培养。“不少地方院校涉农专业少,农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不完善。”谢青梅前期在清远、阳江等地调研后,发现不少地方农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以下问题:地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匹配度不高,涉农专业偏少;地方职业院校设置当地特色农业专业非常少。

如何加强地方农业人才培养?“地方院校应加大涉农专业的招生,加强地方农业产业人才的培养。”谢青梅建议,一方面,教育部门能会同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地方产业(县域)发展情况,要求地方职业院校适当设置涉农专业;另一方面,加大地方职业院校中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此文章转载自广州日报新花城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叶作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王钰舜
编辑@广州日报·新花城 赵小满
责任编辑@陈欢敏 段晓
审核@李思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