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老师教作文】活用“四字诀”,写好读后感

王华星 王华星小语工作室 2024-03-18

   活用“四字诀”,写好读后感



 

读后感是一种最常见的文体,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但从同学们的实际写作来看,质量并不尽人意。其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写成读后,也就是过多地重复原文中的内容,感想写得太少。


其实,写读后感,也是有章可循的。若活用“引、议、联、结”四字诀,则更容易生效。


  一、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出来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二、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




    三、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写读后感最忌讳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两个部分“藕”断而“丝”连。




    四、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当然要写好读后感,关键还要读透材料,抓准感点。怎样读透材料?一般说,如果是记叙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种品质,最有价值的语言行动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把握中心论点;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领会其深刻的寓意。


此外,读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见解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一篇读后感只能容纳一个感点,其他感点无论多么好,都要忍痛割爱。明智之举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并围绕一个感点,联系实际,谈深谈透。




 

母爱无疆


——读《慈母情深》有感

 

今天读了《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捧着课本,读了一遍又一遍,从中想到了很多很多。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因为母亲支持我看书,喜欢我学习知识,所以不听同事的劝阻,不顾家庭的贫穷和自己的辛劳,给我买了梦寐以求的那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表现了这位平凡的母亲之伟大与无私。




读了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作者的母亲那极其瘦弱,疲惫不堪的身影,当作者向她要钱买书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用龟裂的手指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塞给作者。读到这里,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在乡下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寒来暑往,非常辛苦,回来还要为我的学习和生活操心。


记得去年暑假的一个中午,阳光像火似的直射下来。那时我正在空调房里练琴,准备几天后的考级。突然停电了,不到几分钟,我就热得汗流浃背,便喊道:“热死了!不练了!”妈妈在厨房听见了,急忙拿着扇子跑进来。妈妈坐到我身边,一边给我扇风,一边用另一只手抖动我的衣服。习习凉风吹来,我惬意极了,继续专心弹琴。突然,一滴水滴落在我的脖子上。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额头的汗水!我连忙劝妈妈休息,可她却毫不在意地说:“别担心,妈妈不怕热。你快弹,争取考级拿个好成绩!”听了妈妈的话,我感动极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和课文中的母亲一样,我们每个人享受到的母爱,总是无处不在,总是如影随形,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深沉的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要把这首诗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