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散文】陈师 ‖ 父母的爱,可以拐弯

阳光总在风雨后999 王华星小语工作室 2024-03-18





父母的爱,可以拐弯


太湖县实验小学  陈师








前几天,母亲又打电话来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家,说是想我们了,老是梦见我小时候的样子,她在梦里追着喊我回家。


算算日子,离上次回家已有一个多月了。我曾告诉他们,小孩要上兴趣班学点东西,大孩子高三关键时期,我以后可能回家少些。听过我的话,他俩表示非常理解,父亲讲:“只要你们过得好就行,我俩在家不碍事。”但我从他神情的微妙变化看得出还是有些失落。讲是这么讲,其实从心深处我每到双休日都有回家看看的念头,但懒散的我总是一拖再拖没能行动。


星期五,微信里一篇题为《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的文章,一下子触动了我的心灵。作者回忆父母在世时常回家看看,无论多晚那里有父母在家等待,毫无责备之意,只有满心的高兴和心疼。父母离世后他回老家参加亲戚家的喜宴,走出熟悉又陌生的车站却不知往哪里去。作者感叹道:“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


读罢此文,我如鲠在喉,深感惭愧。父亲69岁,母亲68岁,守着土地一辈子,由于晕车来县城也数得清次数。我和妻子叫他俩来城里住,他俩讲住不习惯,更舍不得庄稼。就这样我在县城,父母在乡下。虽说相距不过四十公里,但回家的次数也少之甚少。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在陪伴下一代的同时又何曾考虑陪伴父母呢?有一天父母远去,你再发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叹还来得及吗? 






昨天上午儿子上完乒乓球课,我和妻子安排完女儿的中餐,就立马刻出发,开车回山里老家了。


每次回家,我都得提前告诉父母一声,免得回家找不到他俩。他俩勤快一辈子,除非生病从没有给自己放过半天假,不是去田里地里就是去山上忙柴,不是放牛就是忙猪吃的。每次听说我们要回家,他俩不管手头有多急的事都会立即放下,一个回家准备饭菜,一个去地里采摘青菜给我带回城里吃。一高兴起来老人家就会昏头转向,抓抓这个,找找那个,忘记这个忘记那个,一样东西要从厨房到房间往返很多次。有时我们到家了,母亲忙得连饭都还没有开始做。


车子刚转过老家对面山脚,就见父亲从屋里迎了出来,大声喊着:“伢几回来啰!”母亲闻声也出来了,她远远地呼喊我们的名字,每一个的名字都要叫到。叫完我们的名字,又大声对着俊贤讲:“俊贤——儿——乖,哪不叫我——”。她一边讲着话,一边把手在围裙上使劲地擦拭,努力把那粗糙的双手擦干净,再弯下腰抱抱孙子。


走进堂厅,桌上已摆放好了洗净的茶杯。父亲又忙着为我们倒茶。我们哪里受得住父亲这样做,我接过水瓶倒上水端给他,问问他最近的身体。说着话,俊贤早就溜出去找他的伙伴去了,妻子已经走进厨房帮母亲烧饭。我则厨房、堂厅两边跑和父亲母亲东一句西一句闲聊。有点空闲时间我都会去屋下各户转转,十几户人家大都出去打工或陪读去了,现在只剩下几个老人和小孩在家守着大本营。


饭桌上都是我们喜欢吃的自家种的青菜,晒的干菜,腌的咸菜,红烧肉、肉片汤是专门因为我们回来加做的。无论怎样急,孙子喜欢吃的火腿肠、煮土鸡蛋,母亲也都是必做的。






吃完饭,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我们稍作休息就要返程了。父亲母亲又是一阵忙,找袋子、盒子装东西,搬东西,茶叶、青菜、干菜、土鸡蛋、红薯、南瓜、菜籽油、大米……这些东西都是他们自己辛勤劳作的收获。土鸡蛋他俩是舍不得吃,要吃就去买些洋鸡蛋吃。每次从家回城都是满载而归。

 


这一天,一向舍不得浪费工夫的父母从接到电话到我们离开,他俩一直都在围着我们转。车子要走了,他俩把我们送到路边还舍不得离去,又走到车窗旁问我们下次什么时候回家,马上就是谁谁谁生日,你们能回来吃餐饭不?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么遥远的诗词怎么就发生在我和我的父母身上呢?我不忍直视两位老人的眼睛,我知道他俩多么想我们在家再待一会儿呀!父母的心思一直用在我们身上,而我们的心思又大都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为老人做的真的远远不够,远远不够!


车子缓缓启动,身后传来母亲的呼唤:“到了,打电话回来……”我知道他俩的目光一直在跟着车子移动,直至车子消失在拐角处。父母的目光无法拐弯追随我们,但父母的爱可以拐弯,追随子女一路前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