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凭什么?丨自驾地理

2018-03-12 婉莹 自驾地理

关注回复“85” 送你 85 条自驾线路



会员服务热线:400-133-2122



-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150 篇 原 创 主 文 -

湖南,最物有所值?


湖南

一个在自驾者眼里不大起眼的省份

论神秘高洁,咱们已有西藏

论大气壮阔,有新疆

论绚丽多姿,有四川

论风花雪月,有云南

......


然而就在去年10月

旅行圣经《孤独星球》公布了

2018年最佳旅行目的地推荐榜单

湖南惊喜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

“2018十大最物有所值旅行地”


为什么会是湖南?

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地叨一叨


山川锦绣

<把眼睛交给奇幻的仙境>


有人是这么评价湖南的:


如果把中国比喻成金字塔,分三层设计,无疑青藏高原是傲立顶层的脑袋;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就是承上启下排列的身躯,他们位于第二层;其余的地方就是中国的两条腿,处于第三层,而湖南就位于第三层的最西部,也就是在大腿位置,好像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如是就成了高低不平的群山丘陵地带。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

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

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湖南整个地貌轮廓很有趣,一个朝东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是大面积的低山和丘陵,北部是洞庭湖冲积平原。


仔细一看,三面腾起的山地像一片卷了边的树叶,将境内无数山川河流囊入怀中;著名的湘、资、沅、澧四水像树叶的经脉,蜿蜒着向北方奔腾而去,汇聚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最后与长江汇合,流入海洋。



底图来源@地之图


跟江汉平原的一马平川不一样,这里山多水多奇景多,自然风光绚丽多彩,千姿百态。


早在唐末宋初,来湘的游客就感叹其山水景观之丰富和齐备,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首曲子、一幅画已不足以表达。


于是“潇湘八景”这种中国山水景观特有的概述和可用诗、文、画、曲全景表达的方式应运而生,一度成了各地文人墨客的“爆款题材”。(所以说现在广州的“羊城八景”,北京的“燕京八景”,西安的“关中八景”,其实都是“山寨”...)


潇湘八景所指的八个地方


湖南的好去处实在太多了

你可以在张家界感受阿凡达式的奇幻仙境

摄影@张家界摄影旅游


在依水而建的凤凰古城感受“梦里边城风月”

@东方IC/图虫创意


或者深入湘西腹地

感受少数民族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敬

 

物华天宝

<把舌头交给火红的辣椒>


如果你是个吃货,这里一样不会令你失望。《史记》记载:“楚地饶食,无饥馑之患”


与其他省份相比,湖南地貌类型较为丰富:山区、丘陵、平原、湖泊、河川;加上地处中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在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下,山水田土里的各类物种繁衍生长,物产极为丰富,堪称“鱼米之乡”



湘菜在此基础上发源、成熟,历经各个时代的发展,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爱点美团外卖的同学对湘菜应该很眼熟了,湘菜离不开火红红的辣椒,它是湘菜的灵魂。


看了都会流口水的口味虾


明朝末年(约1640年),辣椒被引进中国。


辣椒种子从浙江来到湖南这片肥沃而湿润的土地上,不仅没被排斥,反而迅速落地生根,赢得人们的青睐。



世界辣椒带及辣椒在世界传播的路径@中国国家地理


究其原因,一方面,当地适宜种植辣椒,加之山区生民常受气候的阴郁与潮湿之苦,辣椒驱寒祛湿的特长得以发光发热。


另一方面,古代湖南经济相对封闭落后,交通不便、流通不畅,省外时蔬较难进入本地、食盐昂贵且难以获取,而辣椒味美价廉,又能杀菌消毒,于是成了农家最受欢迎的蔬菜。



湖南处于重辣区


300多年的吃辣历史,已经把湖南人惯得无辣不欢。


厨师离了辣椒根本没法炒菜,一盘素炒大白菜也演变成剁椒炒芽白;据说湘北岳阳山区还有把辣椒当作糖果逗小孩的习惯。


双峰县湘春酱菜园的员工在晒制辣酱


在那个商品短缺、流通不便的计划经济时代,湘人出行一定要带辣椒酱,等到辣酱用完之时,就是回乡之时...


地灵出人杰

<把心交给厚重的人文底蕴>


要说到文化底蕴方面,湖南也没在怕的。

 

湖南的历史,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悠长,在这期间,老祖宗们靠着山水自然的恩赐,辛勤拼搏,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你比方说这里有舜帝墓、炎帝陵;有媲美北国的南长城;有神秘的里耶文化;有对人类文明影响极大的东汉“蔡侯纸”;有世界上目前仅存的女性专用文字——江永女书;有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处处古韵犹存。


岳麓书院门前的对联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但湖南最让人惊艳的,还是它在近代中国的动荡岁月里,一窝蜂地涌现出众多政治军事人才,成为影响中国的关键力量。


以《辞海》为据,近代中国政治人物中,湖南籍人士44人,居全国之首,写下半部中国近代史。


韶山毛泽东故居

 

问题来了,为什么近代湖南能够产生如此多的英杰?

 

所谓时势造英雄,赶上了特殊的时机是原因之一,但总的来说是湖南人“爱搞事情”

 

其实最初的湖南人不爱搞事情。古代湖南是“南蛮之地”,开发缓慢,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大都是苗瑶等“蛮族”,文物远逊于中原和东南地区,所以“湖南人物,罕见史传”。


绿色路径为唐代至清代

“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人口迁移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湖南连遭战乱,人丁锐减,十室九空,随后有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大多是江西人),全省人口素质得到了更新:既糅合了移民的开拓与进取精神,又通过与少数民族联姻,附加上苗瑶等族强悍、刻苦的个性。


于是逐渐形成了“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也就是能吃苦又能战斗的特殊民风。


湖南在抗日战争中的四次重大战役


湖南的这种“韧劲”,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就已经领教过了。


日本人在湖南打了7年,集中最精锐部队,结果只拿下44个县,期间吃了无数败仗,每攻下一个地方都要脱一层皮。


中日的最后一次战役(湘西会战)在雪峰山一带展开,咱们最精锐的部队还没上场,日军就被彻底击溃了。(后来日本还专门去研究湖南人为啥这么硬气)


岳阳楼@东方IC/图虫创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信这句千古名句大家都很熟悉。


范仲淹写下的《岳阳楼记》对湖南人影响很深,岳阳楼成了先忧后乐的精神象征,激励历代湖湘士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吃得苦,霸得蛮”的特性,再加上心怀天下社稷的情怀使得一批又一批的湖南士人在国家不堪收拾的时候,纷纷搞起了“大事情”:


曾国藩一介儒生,却领兵对抗十万太平军,屡败屡战,最后打出“无湘不成军”;谭嗣同在狱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为中国近代改革献上第一颗脑袋;毛泽东为缔造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牺牲6位亲人...写下一部又一部不朽的铁血史诗。


这就是湖南

历史与今日的光辉

让这片锦绣山川更别具韵味


不管你为了湖南的哪一点而来

当你真正走近

一定会发现这里更多的精彩



主要参考文献:王越《美丽湖南》;聂荣华、万里《湖湘文化通论》;周兴旺《湖南人,凭什么》;常建《湖南人的性格解读》;杨旭明《辣椒在湖南的传播及其影响》;蒋祖烜《辣椒湖南》等


·  END  ·


推荐阅读:

甘肃羌塘新疆丙察察额济纳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本文首发于《自驾地理》

如需添加白名单或其他合作

请在微信对话框内回复:转载 / 合作




关注《自驾地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