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钟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楷书鼻祖”

2017-07-13 杨修 有啥好看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就要放完了,真心没有看够啊!!下部快点播吧!!

剧情的跌宕起伏、演员的精湛表现,让一个个原本留存于史料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变得异常鲜活起来。#尽管我最心水的杨修,死得真心有够早的!#

今天要说的这位历史人物比较特殊。

他的戏份并不多,但每次出场,发生的事儿,总和“书法”两字有关。比起他的仕途经历,后人更了解的,也是他在书法上的造诣。

他有“楷书鼻祖”之称,还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他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他的名字叫钟繇

▲钟繇

剧中有个段落,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曹丕称帝,司马懿欲笼络钟繇,其父司马防忍痛割爱,将一字难求的蔡邕碑帖送予钟繇。

钟繇得此碑文,欣喜至极,爱不释手。

谁知没过多久,尚书令陈群拜访司马懿,欲送一珍宝给司马防,打开一看,正是此蔡邕碑帖。

原来钟繇觉得这礼物收之不安,便将这“烫手山芋”想办法丢回给司马懿。

短短一集,两送碑帖。蔡邕书法之珍贵、钟繇的爱书法成痴,以及他的老谋深算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么,历史上真有钟繇得蔡邕碑帖这一回吗?钟繇真是如此老谋深算、城府极深之人吗?他的书法又是如何影响到“书圣”王羲之的呢?

带着这些疑问,小编请教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方波,听他来说说这位举世闻名的书法大家背后的故事。

▲《军师联盟》里的钟繇

       NO.1

 蔡邕、钟繇和王羲之,究竟是啥关系


这三人的关系,得从蔡邕说起。

蔡邕是东汉著名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其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蔡邕


关于蔡邕和钟繇有无直接的接触,并无史料可查证。不过,两人生活时间相距不远,钟繇是很有可能见到过蔡邕的书迹的。

据唐代张彦远(画家、绘画理论家)所著《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说:“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

根据张彦远的说法,钟繇的书法得传于蔡文姬,而蔡文姬自然是跟其父蔡邕学的书法。如此一来,“钟繇的隶书颇得蔡邕隶书之味”一说,便顺理成章。

▲蔡文姬


“这虽不是确证,但蔡邕有‘文人书法之祖’之称,钟繇和蔡邕之间有这样的师承关系,受他的影响是可能的。”方波补充。

▲蔡邕《熹平石经》


与蔡邕和钟繇的师承关系相似的,还有钟繇与王羲之。

▲王羲之


张彦远提及的“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有不少相似的记载。

张彦远说王羲之把书法传给了儿子王献之,王献之又传给了外甥羊欣。羊欣也在其《采古来能书人名》载:“晋中书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

唐代张怀瓘(书法家、书学理论家)《书断》载:“卫夫人名铄,字茂漪。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女(应为从妹),汝阴(应为江州)太守李矩之妻也。隶书尤善,规矩钟公……”也提到了王羲之的书法老师、晋代著名书法家卫夫人的书法传自钟繇

不过,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bug的。

根据现在可以查到的资料,钟繇的卒于公元230年,而卫夫人公元272年才出生,所以即使卫夫人书法传自钟繇,也不可能由钟繇本人相授。

那么,钟繇和王羲之的师承关系,也不像张彦远所说的那样。

 

NO.2

“楷书鼻祖”声望无二,憾已无真迹存世


钟繇被后人视为“楷书鼻祖”,楷书(小楷)的创始人。

其实,从书法专业的角度来说,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

“楷书名称出现较晚,楷书这种字体刚出现时,一般被称为正书或真书。所以,说钟繇是‘正书鼻祖’最为准确,我们现在称其‘楷书鼻祖’也并没错。”方波解释道。

而且,钟繇擅长的,不仅仅是楷书。

他擅长三种书体:一是隶书,用以写碑;一是章程书,即楷书,用来写奏章和公文;一是行书,日常使用。

那么,当时人才济济,留名于世的书法家也不少,为什么独独钟繇不仅在世时声望极高,还被后世奉为“楷书鼻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呢?

“汉末曹魏是字体的变动时期,是后世所认为楷书、行书出现和比较成熟的时期,钟繇在书法上的成就,及较高的代表性,使得他无人能比。”

▲钟繇《荐季直表》

南朝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 劣评》赞其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寥寥十几字,评价钟繇的书法气象博大,潇洒轻盈,飞动矫捷,蕴含力量。字里行间,落字紧密。这是关于钟繇最著名的评价之一,两者时间相距较短,评价也较为准确。”方波介绍。

“钟繇的书法主调古朴,相较隶书来说,颇具新意。相校后世的楷书,则又保存了古朴的质感,包含古朴和秀美的双重意境。”

▲钟繇《贺捷表》

那么好的书法作品,要是能留存至今,供后人观赏学习,岂不妙哉?

可惜的是,钟繇真迹今已无存。流传至今多为临摹本和伪书,一般认为有“五表”、“六帖”、“三碑”。

比如,“五表”的是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调元表》、《力命表》。这是现存钟繇书法艺术性最高的作品,但都不是钟繇的真迹。

唐代褚遂良(政治家、书法家)的《晋右军王羲之书目》中说,《宣示表》是唐代所传王羲之临本。

因王羲之亦为书法大家,所以他临摹钟繇的真迹非常成功,从中可以看到钟繇书法的情况。

▲钟繇《宣示表》

这也从侧面佐证,王羲之是学习、临摹过钟繇的书法的。

“那时古人写碑没有署名的习惯,有些碑可能钟繇参与了,或与他有关,但现已无从考证。”

方波介绍,一是因为年代久远,书法作品不易保存;一是因为当时的人,并不像现在,有非常强的收藏意识。所以即使像蔡邕、钟繇这样的书法大家,真迹也未能流传下来。

▲钟繇


NO.3

爱书成痴竟盗墓?重度拖延症令“十二奇策”失传?

钟繇除了是大书法家,还是著名的政治家。

所以《三国志·钟繇传》对他的记载多为政治故实,对他的书法艺术并未提及。

我们很难从魏晋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得知他的艺术情况。现存的不少文献对于他的记载,大多是在其出名后的穿凿附会。

《军师联盟》中钟繇得蔡邕碑帖真迹,无疑是杜撰的。

方波介绍,关于钟繇流传最广的,竟然是一个与“盗墓”有关的传说。

这个“钟繇盗韦诞墓”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晋名士虞喜的《志林》。该成书于西晋时期,且并不是严肃的史学著作。故事流传至今,又生出多个版本来。

大致内容是蔡邕将自己的用笔之法写成了一本书,叫《笔势》(又有称《笔法》、《用笔法》的)。蔡邕死后,这本书到了三国魏书法家、制墨家韦诞的手中。

▲韦诞

韦诞与钟繇同朝为官,一日,两日一同讨论笔法,钟繇见到韦诞有蔡邕的书,想要借阅,韦诞不肯。钟繇想要重金购买,又遭到拒绝。

钟繇求而不得,气得捶胸顿足,甚至吐血不止,昏死过去。幸得曹操送来灵药,才将其救活。而钟繇对这本书念念不忘,韦诞去世后,他用重金雇盗墓者将书盗出。

从此,钟繇尽得蔡邕书法之精髓,发奋研读、练习,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还有的版本里提到,钟繇临死前,还把这本书交给了他儿子钟会,并教导说“我用尽心思研究了三十年,读别人的用笔方法未能尽得要领,后学得蔡邕用笔法。和别人一起时,我就在地上几步广的范围内书写;躺卧时我就在被子上书写,被子都被我划穿了;上厕所时,我也在书写,整天沉浸于此,甚至忘记回家。我常常观察万物的形态,并拟之为文字的笔划、结构和形态,通过书写文字把那万物的形态表现出来。”

▲《军师联盟》里的钟会

这个故事,是不是听上去有鼻子有眼的。那么,钟繇真得爱书成痴到去盗别人的墓吗?

这个传说也是有bug的,因为按现在能查到的资料,钟繇卒于公元230年,韦诞卒于公元253年

钟繇比韦诞早死,又怎么雇人去盗韦诞的墓呢?49 31718 49 15534 0 0 2713 0 0:00:11 0:00:05 0:00:06 2930n>

由此来看,这个故事可能是杜撰出来的。但钟繇对书法的热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军师联盟》中关于他的书法的热爱的表现,想来也是比较贴切的。

此外,关于钟繇还有一个传说。

这个传说和荀彧的侄子荀攸有关。荀攸和荀彧一样,也是曹操的谋士。他足智多谋,擅长军事方面的谋划,曾多次帮助曹操化险为夷。

▲荀攸

相传荀攸作为曹操的军师,曾先后为他出过十二条计策。这些计策可谓精妙绝伦,被称为“十二奇策”

那么,这“十二奇策”的内容是什么呢?传说只有荀攸的好友钟繇一人知道。

但荀攸死后,由于钟繇未能及时将其编写成册,故“十二奇策”失传。

当然,这一传说也遭到了质疑。

因为根据现在的资料,钟繇比荀攸晚死十六年。如若真有“十二奇策”,以钟繇和荀攸的关系,以及“十二奇策”的重要性,不可能让它失传。

如果这是真的,钟繇就是个重度拖延症患者了。



【你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


良心安利|错过了上影节,别错过这3部日本电影

演得了仁义的刘备,也演得了狠戾的曹操,他是自带喜感的于和伟

我花了1000大洋,亲测这16部电影好不好看!!

一场鞭刑激得弹幕飞起!从张嘉译到吴秀波,为什么都爱(用)他

我去了白鹿原,发现张嘉译和何冰眉来眼去背后的大秘密

《死亡笔记》里的夜神月35岁了!藤原龙也除了帅没有缺点!

第92届日剧学院赏揭晓,《四重奏》揽六奖成最大赢家!

《鬼怪》获百想艺术大赏大奖!孔刘哭着发表的感言,你看了也会哭

《流星花园》重拍,朴有天结婚……承认吧!90后的青春时代也过去了

导演李路:《人民的名义》一播,很多网站打开IP库随我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