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寓言》|如何发挥人性恶德的优势,结出公共利益的善果。
核心书摘
《蜜蜂的寓言》是荷兰经济学家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著作,曾在再版三次后被英国全面封禁。之所以能够引起轩然大波,并引致了欧洲思想界和社会各界对它的批判,就是因为这本书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从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一基本认识出发,作者曼德维尔坚持认为,在美德和商业社会的动力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张力。
从曼德维尔悖论中,我们能看到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萌芽;也能看到休谟的那种人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促进美德之力量的情感伦理学的影子;更能看到哈耶克在20世纪公开承认他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曾受到过的影响。翻开本书,理解了“曼德维尔悖论”,之后我们或许就可以更为客观地审视人性的阴暗面——宽忍,而非认同。
关于作者
伯纳德·曼德维尔,1670年11月15日生于荷兰的鹿特丹,1733年1月21日,因患流感在伦敦去世,是18世纪初英国最有影响,最具争议的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讽刺作家,与荷兰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国际法之父”格劳秀斯、大哲学家斯宾诺莎齐名。
本书鲜知
学什么?如何发挥人性恶德的优势,结出公共利益的善果
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选用的语言,引起了许多初次阅读者的愤怒和震惊。比如赌徒千客、贩夫走卒甚至寻常无赖,都是喧嚣忙碌的繁荣社会之一部分。但也有人说,就算是莎士比亚来写一本谈论人类行为动机的著作,那也极有可能不及在《蜜蜂的寓言》里所看到的如此有力的论证的一半。
可以说,《蜜蜂的寓言》打破了人类“善良意志论”和“理性设计论”的迷梦,为人类大规模社会生活的组织方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路径。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我们就不难理解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开创性贡献,也不难理解曼德维尔在本书发表后为什么受到那么多人的非难与攻击了。
你还会发现
· 蜜蜂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点;
· 蜜蜂的“寓言”的概念;
· 如何利用蜜蜂的“寓言”。
一、曼德维尔笔下的蜜蜂王国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曼德维尔笔下的蜜蜂王国是什么样的。
提到蜜蜂,很容易联想到甜甜的蜂蜜。晚唐诗人罗隐就写过一首以《蜂》命名的诗:“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百花成蜜”听起来很夸张,但事实上,蜜蜂采花酿蜜的过程可比诗中描绘的更加艰辛。蜜蜂酿蜜到底有多难呢?我们列举几个数字,你感受一下:一只蜜蜂一天可以采花蜜0.27克,一只蜜蜂的寿命大概是30到40天,能飞出去采蜜的时间是20天左右,一只蜜蜂一生大约要消耗蜂蜜2克以上,所以,每只蜜蜂终其一生也只能为人们提供3克左右的蜂蜜。
再看看蜜蜂酿蜜的过程,你就更能体会蜜蜂们的“难”了。蜜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里,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这样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能酿成香甜的蜂蜜。所以,蜜蜂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勤劳。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知道,蜜蜂和蚂蚁一样也是超个体。我们在讲《蚂蚁的社会》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了解过什么是超个体,超个体群体内的生物不具有健全的生理机能,不同的蜂种有着不同的分工,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比如说,蜂后负责产卵,雄蜂负责给蜂后授精,而工蜂没有生殖能力,主要工作是采集花蜜和花粉、酿制蜂蜜等等。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蜜蜂群体也是通过合作来寻求发展的。但是,作者曼德维尔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蜜蜂王国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和谐。
曼德维尔笔下的蜜蜂的第一个特点就是贪婪。要解释清楚蜜蜂贪婪的特点,就必须得提一下蜜蜂身上的一种特殊习性:盗蜂。所谓盗蜂,是指在外界蜜源缺乏的季节,工蜂采不到蜜的时候,就会到其他蜂巢里盗取蜂蜜。
盗蜂是蜜蜂种内竞争的重要形式,但就是这样一种类似掠夺的形式,却会让蜜蜂种群更加繁荣。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蜜蜂通过盗蜂的形式,实现食物资源的再分配,保留强者,淘汰弱群和病群,最终让群体不断壮大。在蜜蜂养殖的过程中,有经验的蜂农在遇到盗蜂的时候,还会把这群强盗蜜蜂收编,让盗蜂和原来的蜂群合并,从而扩充蜜蜂的数量。
曼德维尔笔下的蜜蜂的第二个特点是“开口抱怨”。我们知道,工蜂根据体型可以分成很多种,有保卫蜂巢的工蜂,有专门培育幼蜂的工蜂。本来,他们之间都是“各司其职”的,但在曼德维尔的笔下,工蜂们也会“抱怨”。
比如,一个蜂群要和另一个蜂群竞争,就会爆发战争,蜜蜂们不得不迎战。在这个过程中,有的蜜蜂因为搏斗而死,还有的因为战争变成了残疾,不是翅膀掉了,就是腿断了。显然这些残疾工蜂就失去了采蜜的能力,食物会减半,而那些没有参加战斗的蜜蜂,却依然可以获得食物。这时,残疾工蜂就会“抱怨”这种不公。
在作者曼德维尔构建的“蜜蜂王国”里,蜜蜂们还有很多奇特的行动。比如,在乐园里,蜜蜂们和人一样具有了喜怒哀乐,拥有了欲望。它们会挥霍财富、享受生活;蜜蜂们会生病,会找蜜蜂医生开药问诊;而且蜜蜂还有自己的信仰,会成为一个传教士。
就像《蜜蜂的寓言》这本书里写的那样:“这些昆虫生活于斯,宛如人类,微缩地表演人类的一切行为。”从这个角度来看,曼德维尔所构建的“蜜蜂王国”,正是我们真实的人类社会。
二、蜜蜂的“寓言”是什么
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蜜蜂也是一种超个体,作者曼德维尔超越了传统生物学,把“蜜蜂王国”塑造成一个充满邪恶欲望的社会。那么为什么曼德维尔要用极尽讽刺的笔法,构建这样一个邪恶的国度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曼德维尔想借助蜜蜂向人类寓示什么。
1、蜜蜂的“寓言”
说到曼德维尔能写尽社会之“恶”的原因,就不得不提曼德维尔的人性观了。曼德维尔本身是一位“性恶论”者,他对人性的认识,和马基雅维利一脉相承。马基雅维利在他著名的《君主论》中有一个经典论断,他认为人都是“不知感恩、薄情寡义的伪君子和骗子,都逃避危险,贪婪地追求私利”。
曼德维尔承认“人性本恶”的观点,并且把人性中各种各样的恶德都揭示出来。比如他认为,人会贪婪、挥霍、奢侈、骄傲、虚荣、懒惰等等。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天主教教义中的“七宗罪”,罪行由重到轻依次是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和暴食(也有的地方把“暴食”放在“色欲”的前面,认为暴食的罪孽要比色欲重)。
既然是罪行,就一定要有惩罚。在《神曲·炼狱篇》中,但丁就写到了“七宗罪”的惩罚措施:惩罚傲慢的人,就让他负重;惩罚嫉妒的人,就把他的眼睛缝上;惩罚暴怒的人,就用黑烟熏他;惩罚懒惰的人,就让他一直不停地奔跑;惩罚贪婪的人就让他伏卧在地上无法行动;惩罚暴食的人就让他饥饿;惩罚好色的人,就用火焰烧他。在《神曲》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恶行的态度是打击和压制。
但是,在《蜜蜂的寓言》中,作者曼德维尔却向我们展现了对待恶的另一种方式,他认为一个人的恶德是可以管理的,恰当地利用个人恶德,能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为什么这么说呢?之前我们讲过《棉花帝国》这本书,大家都知道,工业化的第一步往往都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就拿英国来说,蒸汽机首先就被应用在了棉纺织业上。因此,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蒸汽机,但核心产业是棉纺织业。
那么恶德和工业化进程有什么关系呢?《棉花帝国》这本书告诉我们,英国本土是不生产棉花的,自然也就没有棉纺织业。在19世纪之前,英国人要用棉布,就得从印度进口,英国人对物美价廉的印度棉布需求非常大,这就冲击了英国本土的毛织品。
英国人对“国货”需求大减,英国本地商人的利益就受损了。这时,嫉妒的恶德就产生了。为了防止棉布垄断,英国政坛上就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反对棉纺织品进口。但是,在手工棉纺织领域,英国想和印度竞争,那基本没戏,别的不说,单就劳动力数量来说,英国就永远赶不上印度。
所以,嫉妒和攀比的恶德,让英国人只能在机器生产效率上想办法。正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英国人发明出珍妮纺纱机,后来又发明了蒸汽机,最终一步步引领英国走进工业时代。
就像《蜜蜂的寓言》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说,“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这也就是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写下了大名鼎鼎的《国富论》。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贪婪利己的,不断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这个思想,最终让西方经济学萌芽。
2、人性恶德的价值
过去我们都推崇美德,打击或压制恶德。现在,作者曼德维尔通过蜜蜂的“寓言”向我们证明,人性的恶德也是有价值的。
首先,人性中攀比的恶德能带来时尚创新。
我们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当今社会人们穿衣服已经不只是为了保暖,对衣服有了更多的需求,我们在读保罗·福塞尔的书《格调》的时候,就讲到过,越来越多的人想通过穿衣服来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所以就尽力模仿比自己更优越的人。
曼德维尔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教区里最贫穷的劳工的妻子,嘴上虽然嘲笑那些烫着时髦卷发的女人,心里却想着比过别人,于是自己私底下偷偷攒钱,省吃俭用很长时间,终于买了一件二手的衬裙。穿上衬裙,贫穷劳工的妻子瞬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商人们的妻子当然也不服气,但她们不屑和劳工的妻子比较,她们把目光瞄准了宫廷里的那些女人。
有一次,宫廷里一个有地位的女人到街上逛街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和一个商人的老婆“撞衫”了,她大吃一惊,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一样。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她立马找来裁缝,重新设计时装。女人们的“战争”就这样拉开帷幕了。有人为了攀比去模仿,有人因为攀比去追求与众不同、让人很难模仿,最终,整个时装业就有了活力,而且创新力十足。也就是说,攀比带来的竞争,最终能推动行业的发展。
除了攀比的恶德有用之外,物欲和贪婪的恶德还能刺激需求。
作者曼德维尔在书中指出,商业社会要想扩大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首先就必须制造需求。那怎么制造呢?除了刚性需求,其他需求都可以通过刺激人们的物欲和贪婪来创造。
当今社会这种“刺激手段”已经广泛运用在了营销中,这种手段用专业术语说就是“痛点营销”。像朋友圈里经常会看到的“从月薪3000到年入50万,只是因为掌握了这个技能”的文章,就是在刺激人性恶德中贪婪的一面。
谁都有绝望的时刻,谁不想实现逆袭超越别人呢?这种贪婪被刺激出来,自然就带来了需求。同样的道理,化妆穿搭课利用的就是女人害怕变老变丑的心理,保险业则利用人们担心身体健康的心理。总而言之,就像《痛点营销》这本书中说的:发现用户痛点,比营销战略更重要。利用人性的恶德来刺激痛点,最终就能促进市场的发展。
三、个人如何利用蜜蜂的“寓言”,发挥出人性弱点的优势
在了解了蜜蜂的“寓言”和恶德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之后,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个人如何利用蜜蜂的“寓言”,发挥出人性弱点的优势。
1、利用虚荣投其所好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利用虚荣投其所好。
我国现代作家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这本书中说:“面子、命运、恩典堪称是统治中国的三大女神,而在这三者之中,面子的势力又最大。”好面子说到底就是爱慕虚荣。很多人会觉得,虚荣是一个该戒的恶德。但实际上,虚荣心利用得好,也能达到正面的效果。
我国历史上,把虚荣心揣摩得淋漓尽致,还能利用这种恶德获利的首推清朝著名的贪官和珅。和珅虽然是出了名的擅长溜须拍马,但不得不说,在“伴君如伴虎”的政治高压下,和珅把臣子的身份演绎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中记载:“和珅聪明绝顶,口才便利……虽是小人,却有本领。”而这个本领就是能揣摩透乾隆的心思。
乾隆算得上是一位英明的皇帝,但是也不可避免地有弱点,乾隆最大的弱点就是好大喜功,说白了就是爱慕虚荣。到了后期,乾隆皇帝更加喜欢泱泱大国的皇家气派和豪华场面,但是他仍然想留下严谨勤俭、爱民如子的明君形象,这是一个矛盾,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和珅就替他背了这个“黑锅”。虽然乾隆皇帝明着下令不要铺张,和珅却在暗地里怂恿各级官员、各地富商加紧进贡。和珅还想出一个办法,叫做“议罪银制度”,说简单一点,就是官员犯了错,可以用钱来免去处罚,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这样,皇帝就有了一个“小金库”。
和珅整出来的这个“议罪银制度”可谓是一举两得,既保留了乾隆皇帝“廉洁持政”的高大形象,还为乾隆皇帝聚敛了大量财富。
和珅不仅利用乾隆的虚荣心大肆敛财,还非常了解乾隆爱听什么话。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平定台湾的林爽文起义军的时候,清军负责镇压起义军的部队屡屡受挫,乾隆皇帝急了,就准备御驾亲征。和珅一想,这怎么行呢,但又不好直接阻止,该怎么说呢?
只见和珅往地上一跪,张口就来:“皇上,台湾战事不佳是有原因的,您看在您统治的几十年里,对老百姓多好啊,轻徭薄赋,人头税都不征收了,哪里有您这么好的皇上?台湾之所以起义,肯定是不知道您的仁慈,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定是您派去管理台湾的人,没有把您的恩德带到台湾。所以依奴才愚见,要两手准备:一边继续用兵,一边换掉台湾的官员。换上一个新的官员,把您的恩德带去。”
和珅短短这几句话一说,乾隆皇帝听着那叫一个舒服,我们分析一下和珅说话的艺术。第一,和珅抓住了乾隆皇帝的虚荣心,夸赞了他的功德;第二,成功地阻止了乾隆皇帝亲征的打算;第三,还指出了破敌的方略,如此善于揣摩乾隆的心,难怪和珅会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宠臣了。
由此可见,虚荣的恶德如果善加利用,也同样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2、利用骄傲激发勇气
说完利用虚荣投其所好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利用骄傲激发勇气。
从小我们就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一直被看作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也被看成是一种要戒掉的恶德。但作者曼德维尔却说:“骄傲之心和人的本性密不可分,没有骄傲,构成人的复合物中就会缺少一种最主要的成分。”
其实骄傲这种弱点如果用得好,也是可以转化成优点的,举个例子。古罗马人非常注重凯旋仪式,在凯旋仪式上,通常先入场的是仪仗队和军乐队,仪仗队会手持凯旋军团的徽号。紧接着是运送战利品的方队,他们向罗马民众展示罗马军队的战果。
随后出场的是胜利的军队和指挥他们的统帅,统帅会身穿紫色长袍,手拿权杖,站在马车上,接受罗马民众的欢呼和崇拜。凯旋的队伍走过罗马的所有主要街道,最后把战俘和战利品献给诸神。凯旋仪式结束后,还会举办角斗和竞技的表演,让所有的罗马民众参与狂欢。
正是这样一种充满荣誉和嘉奖的仪式,充分迎合了人们的骄傲之心。一般的士兵看到了,也想成为一名凯旋的将军,他会认为,要是自己上了战场,也能担起这份荣誉,于是骄傲这种恶德就转化为英勇的行为,最终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所以,人性的弱点也是有价值的,掌握蜜蜂的“寓言”的核心之后,就能知道如何刺激人性的恶德,把恶德转化成优势了。
总结
以上就是《蜜蜂的寓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蜜蜂的寓言》这本书是作者曼德维尔的讽刺之作,曼德维尔用游戏的笔法深刻揭露了人类社会的本质,把人性的丑恶和弱点撕开给我们看。这本书超越传统的生物学,把“蜜蜂王国”塑造成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国度,里面的贪婪、掠夺和自私,也映射出真实残酷的人类社会。
《蜜蜂的寓言》这本书最大的颠覆,就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人性虽然本恶,但人性的弱点也是有价值的。蜜蜂“寓言”的核心就在于转化和利用,如果能恰当地利用个人恶德,就有可能给社会带来发展和繁荣。
所以曼德维尔才会在书中说:“娴熟地管理每一个人的恶德,将有助于造就全体的伟大和世间的幸福。”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2191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陈星空)
推荐阅读:
《大象的政治》|从大象的社会分层理解人类社会阶级的深层含义。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