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新书】《寻找多重宇宙》|我们的宇宙是怎么来的?又要走向何方?

约翰·格里宾 品卷一族
2024-12-10

我们的宇宙是怎么来的?又要走向何方?会有另外的世界存在吗?我们会遇到其他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吗?我们这个宇宙是偶然出现的,还是被上帝设计而成的呢?

核心书摘

我们的宇宙是怎么来的?又要走向何方?会有另外的世界存在吗?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宇宙的发问和探索从未停止。

《寻找多重宇宙》一书讲到了科学家们是怎么用大胆假设和严谨论证来研究宇宙的,讲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大爆炸理论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说我们的宇宙像是被设计出来的,还有量子物理的研究又是怎么引出“多重宇宙”理论的。

科学家们这些瑰丽而严谨 的研究成果让我们惊叹,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生存的宇宙居然充满了如此多的巧合,我们人类能进化到今天,真的是很不容易啊。这种种巧合让我们相信,要么我们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幸运儿,要么在我们能感受到的三维世界之外,还存在着我们暂时无法感知、无法理解的其它宇宙。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约翰·格里宾,毕业于剑桥大学,是天体物理学博士。他曾先后在《自然》和《新科学家》杂志任职,现任苏塞克斯大学天文学访问学者。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世界著名畅销科普作家,著有五十多部科普和科幻作品,其中的畅销书《寻找薛定谔的猫》系列尤为脍炙人口。

学什么

1、爱因斯坦与宇宙大爆炸

2、被设计出来的太阳系

3、量子力学与多重宇宙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据说爱因斯坦死后进入天堂,上帝将他安排在一间四人房间里。爱因斯坦问甲智商多少,回答为160。爱因斯坦喜出望外:“太好了!有人能和我一起聊聊相对论啦!”他又问乙,回答为一百二十。爱因斯坦有点失望地叹了口气:“也还好啦,那咱们还是可以探讨些数学问题。”最后问丙,回答为八十。爱因斯坦皱起了眉头说:“看来我们也只能侃侃股市了。”

显然这是个段子,估计是某位没赚到钱的股民的调侃。但这个段子里有一点是对的,现代物理和现代数学的确不是我们普通人能碰的,那是独属于天才的游戏。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就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因为人家说的每个字都能听懂,连在一起就跟听天书没啥区别了。好在有些圈内人士,照顾我们普通人的好奇心,愿意放下身段来做科普,把那些高深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我们听。今天要讲的这本《寻找多重宇宙》就是这样的产物。

本书作者约翰·格里宾,毕业于剑桥大学,是天体物理学博士。他曾先后在《自然》和《新科学家》杂志任职,现任苏塞克斯大学天文学访问学者。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世界著名畅销科普作家,著有五十多部科普和科幻作品,其中的畅销书《寻找薛定谔的猫》系列尤为脍炙人口。

本书告诉我们那些天才的科学家是如何探寻奇幻而迷人的多重宇宙的,内容涵盖了当今科学家们对宇宙构想的各种可能。它能回答我们对宇宙的各种疑问,比如:我们的宇宙是怎么来的?又要走向何方?会有另外的世界存在吗?我们会遇到其他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吗?我们这个宇宙是偶然出现的,还是被上帝设计而成的呢?等等。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维度解读这本书:

1、爱因斯坦与宇宙大爆炸

2、被设计出来的太阳系

3、量子力学与多重宇宙



一、爱因斯坦与宇宙大爆炸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爱因斯坦与宇宙大爆炸。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开始,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是很小的,我们所在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当时已知的五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动。但在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地球绕着太阳转的“日心说”。他说太空中的其它行星与我们的家园,地球一样重要,就连太阳,也不过是漫天星空中一颗普通的恒星。而与他同时代的布鲁诺则提出,宇宙中一定存在着其他类似地球的星体,生命也不仅仅是地球的专利,这种说法可以说是“多重宇宙说”的雏形。

到了17、18世纪,在伽利略、哈雷、牛顿等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影响下,人们开始认识到广袤的银河也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的,银河系之外还弥漫着大片的星云。再后来人们发现,就连银河系也不过是浩瀚太空中的一个小角落。“地心说”理论彻底崩塌了,原来我们的家园,根本就不是上帝为我们精心挑选的,它在宇宙中的位置毫无特殊之处。为此俄罗斯宇宙学家亚历克斯·维连金制造了一个新词,就叫“地球般的平庸”。

到了20世纪20年代晚期,天文学领域再次发生重大飞跃。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用光谱测量技术测量星系间的距离,发现宇宙中的星系团正朝着远离我们的方向移动,而且它们彼此间相距的也越来越远,哈勃的观察证实了宇宙正在膨胀。

我们可以把宇宙想象成是个篮球,上面点缀着许多随机点的油漆点。如果球体尺寸增加一倍,每个油漆点都会朝着远离相邻油漆点的方向移动。无论你选择从哪个点来测量,其他点都似乎正在后退。而我们所在的地球,在这个篮球上,就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油漆点而已。

哈勃的观察结果出来后,在物理学界却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因为早在他的观察结果出来之前,天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已经用自己非凡的大脑把它算了出来。他用的工具我们也很熟悉,那就是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小时候就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追上一束光线,它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你会不会看到一束静止的光波冻结在时间中?”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他从很早时就开始研究光速,并用严密的数学证明,推导出了狭义相对论。

用一句话概括狭义相对论,那就是:光速在任何恒动架构里恒为常数。意思是说,无论我们怎样加速,我们所能测量的光速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呢?爱因斯坦给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结论:当我们快速运动时,时间变慢了!也就是说,我们移动得越快,我们的时钟就走得越慢,我们的量尺也越短,所以,我们测量的光速是不变的。

既然时间和量尺都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熟知的物理量就要得到校正。爱因斯坦继续推导,又导出了下一个重大结论:质量是从能量来的,质能之间的变动方程式就是E=mc2,就这样,爱因斯坦用一个简捷的公式统一了“时空”和“质能”。

接着,爱因斯坦在“时空”与“质能”中,又加入了两个因素进行研究,那就是加速度和重力,这导致了广义相对论的诞生。

爱因斯坦还是用一个简单问题作为思考的起点:“如果一个人处于自由落体状态,他为什么感觉不到自己的体重了呢?”他由此设计出著名的“电梯假想试验”:一个处于封闭电梯中的人,他没有办法知道他的“失重”是因为电梯在坠毁,还是因为电梯本身就浮游在不存在重力的宇宙空间里;反过来,如果个人感受到重力,也不可能分辨出是因为电梯停在地球表面,还是因为正在没有重力的太空中加速上升。因此爱因斯坦认为,加速度与重力等效。

再进一步往下推演,爱因斯坦认为质量和速度一样,也可以改变时空,把时空拉弯。这就像是在床上放了一个铅球,从而把海绵垫子压出一个坑那样。而光在两点之间按照最短路径前进,如果我们观测到光线以曲线前进,就意味着空间本身是弯曲的,那里一定存在着一个大质量的物体!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实质。

那么,这一理论模型是怎么证实宇宙在膨胀的呢?在爱因斯坦看来,既然“物体能告诉时空如何弯曲”,那么只要知道宇宙中的星球质量分布,我们就可以直接推导出宇宙的形状。爱因斯坦假设宇宙中的质量是完全理想化的均匀分布,然后开始测算。很快他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测出的这个宇宙大小不是恒定的,最后,爱因斯坦在方程的左侧加了一项常量“宇宙常数”,得出了一个静止的宇宙解。后来他才发现,自己的假设前提是错的,真实的宇宙并不是静止的。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我们这个可见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个炙热的能量火球,当时它的体积比原子还小。这个火球突然爆炸了,整个宇宙开始迅速膨胀,而且一边膨胀一边冷却。经过大约90亿年之后,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地球才真正诞生。和古老的宇宙相比,它们的年龄只有45亿年,太年轻了。

我们能看到的宇宙最远距离,只能是大爆炸后光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由于宇宙膨胀,虽然大爆炸发生在137亿年前,但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远天体,实际上距离我们却不止137亿光年,而是大约400亿光年。这是因为光朝向我们开始它的旅程后,空间已经往后延伸了。我们的可见宇宙,就是以地球为中心的直径800亿光年的一个三维球体

那么,我们这个宇宙的归宿是什么呢?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我们逃不脱灭亡的命运。要么,宇宙会不断膨胀、冷却,直到变成一个温度接近绝对零度的冰凉世界;要么,宇宙会坍塌收缩,变成一团密度极大的炽热火球。如果宇宙是一个无限边界的开放宇宙,它就会被“冰”毁掉;如果它是一个有边界的封闭宇宙,它就会被烈火所摧毁。


二、被设计出来的太阳系

接着让我们看看本书第二部分内容:被设计出来的太阳系。

到了21世纪,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学界出现了两种令人震惊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宇宙是一个计算机仿真模型,换句话说,是真实宇宙的一个赝品。第二种观点则认为,我们的宇宙是一个“人”造结构,是由另一个宇宙的智能生物精心制造出来的。

这两种观点可以说都挺唯心的。它们认为,如果多重宇宙存在,且不同宇宙具有不同的物理定律,那么这个宇宙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因为像我们人类一样的生命形式,只能存在于这个宇宙中。它的形成条件如此严苛,充满了精确的巧合,以至于科学家们怀疑人类是计算机仿真或其它高等生物特意制造出来的。

英国皇家天文学家和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马丁·里斯专门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六个数》,讲的就是我们宇宙中的六个巧合。其中每个巧合都像最杰出的工匠那样严丝合缝,否则我们这个地球压根就不会诞生,下面我们就拿碳元素的生成条件来举例说明。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宇宙中的星系像一个个孤岛那样,漂浮在暗物质组成的海洋中。星系,包括我们人类自己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这些都被称为重子物质。通过观测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宇宙背景辐射,科学家们发现,大爆炸时的重子物质只有两种,一个是氢,占比75%;一个是氮,占比25%。

那么,其它元素后来是怎么生成的呢?科学家们发现,是核聚变反应。恒星是个炽热的火球,内部时刻在进行着核聚变效应,生成了其它重子。这些重子随着恒星的老化和消亡又扩散到宇宙空间里,为新星球的诞生提供原材料,最后形成了像地球一样的行星。时至今日,除氢和氮以外,我们宇宙中的其它重子的占比加在一起还不到2%,可见这种生成是多么不容易了。

而对地球上的物种来说,要想诞生出来,有四种元素不可或缺,它们就是:氢、氦、碳、氧。其中碳和氧都是由氦原子核结合而成的,氦原子核包括2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而碳原子核则包括6个质子和6个中子,基本上是由3个氦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而氧原子核包括8个质子和8个中子,相当于4个氦原子核结合而成,或者说是在一个碳原子核上添加一个氦原子核形成的。

但氦原子核结合成碳原子核需要的核聚变条件极为苛刻。先说第一步,两个氦原子核结合在一起,形成铍(读皮)原子核,但这个原子核极不稳定,几乎一形成就会破裂。正常条件下,根本就没时间让第三个氦原子核和它发生碰撞,形成碳原子核,这时就更不要说氧原子核了。没有碳元素,没有氧元素,自然就不会有像我们这样以碳为基础的生命形式。

所以科学家们进行倒推,既然我们人类存在,就说明当时我们的宇宙一定想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1954年,有个叫霍伊尔的科学家想出了一种可能,让整个核聚变过程处于激发态中,这种激发态的能量与一个铍原子核和一个氦原子核的能量产生“共振”,从而在没有碰撞的前提下生成碳原子核。这种共振就像是把一把吉他放在扩音器旁边,然后弹奏一个音符,用扩音器把这个音符放大成一个响亮的音符。如果这个音符的波长合适的话,吉他的一根或很多根弦都会随着这个音符一起震动,形成共振效应。

科学家们对这一假设进行了论证,发现要让一个铍原子核和一个氦原子核相结合,所需要的能量为7.3667兆电子伏特。他们假设存在着一种碳的激发能量级,比7.3667兆电子伏特高一点点,使得进来的氦原子核的动能适当地超出总能量,从而产生共振。后来的实验证实了他们的假设,这个激发能级为7.6549兆电子伏,刚好高于氦和铍相结合所得到的能级,从而可以引发共振。

再看一个数字,我们会发现更有意思。和容易破裂的铍原子核相比,碳原子核很稳定。如果氧的激发能量级和这个相近,氦原子核就会继续共振下去,最终让所有的碳迅速转化为氧。实验结果表明,一个碳原子核和一个氦原子核相结合需要的能量为7.1616兆电子伏,而一个氧原子核的激发能级是7.1187兆电子伏。在这种情况下,共振就不可能发生了,大家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真的就差这么一点点的能级。

这让我们禁不住赞叹造物主的神奇!如果碳激发的能级稍微低一点,宇宙中就没有碳,因为它不能被制造出来。如果氧能级再稍微高一点,宇宙中也不会有碳,因为所有的碳都会转化成氧。无论哪种情况,像我们这样以碳为基础的生命形式都不会存在。所以霍伊尔自己也感叹说:“这个宇宙中的物理定律如此精密,好像是被故意设计出来的!”而这还只是六个巧合中的一个而已!

听到这里,我猜大家也会细思极恐吧。在这个宇宙的上方,说不定正有一群高等智能科学家,正在把我们这个宇宙当成一个试验对象,正在微调实验装置的各个按钮呢。对于这群智能水平更高的“上帝”而言,我们这群实验动物的确是他们的天选之子,是这个“人造宇宙”的中心啊。

古人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我们的中国的老祖先则更进一步,认为中国是天地的中心。北宋著名理学家石介就曾说:“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日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就是说,中国位于天下中央。更精确地说,只有天子坐镇的地方,即国都,才是世界的中心。众所周知,中国版图最大的时候是在元朝,那时的“世界中心”一度位于岭北行省的和林,那里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北的“世界中心”了。

和林,全称哈拉和林,位于蒙古高原西部,今天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西南365公里处。和林最早是一座边塞小城,到成吉思汗称霸的后期,它的地位才日益重要,成为蒙古帝国的第四斡[wò]耳朵。斡耳朵是突厥语,意思是宫帐,也是帝王驻扎地的意思。当时成吉思汗已经向西征服了花拉子模国,帝国在中亚的领土大大扩张,导致哈林的地位也重要起来,排在了第四位。成吉思汗死后,他的继任者窝阔台大汗、蒙哥大汗把都城迁移到了和林,这里才真正变成了所谓的“世界中心”。

但这种状况并没持续太久。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政治中心开始往南转移,和林失去了首都的地位,开始衰落。但忽必烈又在漠北建立了元朝最大的行省:岭北行省,以和林为首府,使得这座城市重新焕发生机。由于蒙古人重视商贸,招引各国商人使节、工匠来这里发展,和林开始大力发展畜牧业、商业、手工业,经济也繁荣起来,再加上它地处鄂尔浑河河畔,水源丰富,农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当时的元朝一度想把和林打造成一座自给自足的重镇,于是通过迁移内地人口的方式,使得岭北行省的人口巅峰时高达200万以上。此时忽必烈打算通过屯田来实现漠北的粮食自给,于是在和林建立了屯田制。但因为漠北光照不足,耕种期短,屯田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么庞大的人口只能靠内地输血来供养。所以元朝史书上有“贫极江南,富夸塞北”的说法,元朝疏通大运河以及积极建立强大的海运体系,其初衷就是要建立一条草原向中原抽血的通道。

等到元朝灭亡后,明朝占领了这座城市,但它距离中原腹地实在是太远了,明朝没法在这里建立统治秩序,最终放弃了,自此和林彻底衰落。后来,清王朝虽然通过满蒙联姻合作,以盟旗制治理蒙古,但只是对内蒙古地区控制力较强,对外蒙古部落却无能为力。清王朝灭亡前夕,外蒙古正式独立。和林这个被设计出来的“世界中心”就这样脱离了中国的版图,永久地分离了出去。所以说,人为的设计也许能短暂推动一个地方的发展,为它创造一个时代机会,但终究抵不过天道循环啊!很多时候,“人定胜天”只是人类一个浪漫的想法而已。


三、量子力学与多重宇宙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书最后一个重点内容,量子力学与多重宇宙。

讲到量子力学,我们就得讲到光的波粒二象性。科学家们对光的本质很好奇,做了大量实验。有的实验表明光的行为方式像波,有的表明光的行为方式像一串粒子流。在这个研究领域,曾经出了很多科学大牛。比如爱因斯坦,他因为证实光的行为像一串粒子流,即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还有J.J.汤姆森,因为证明了光的粒子性获得诺贝尔奖,而他的儿子乔治·汤姆森则因为证明电子是波,同样获得了诺贝尔奖。

光的波粒二象性导致了学术界开始对微观世界的奥秘进行研究,进而发现量子世界的物理规律和宏观世界大不相同。其中一条就是不确定原理,这个原理是由维尔纳·海森堡在1927年发现的。海森堡提出,当一个量子实体拥有两个参数时,我们永远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精确测定两个变量的确定值。你对特性A的了解越精确,对特性B的了解就越不精确,反之亦然。比如说,一个电子,它的位置你界定得越清楚,你对它要去的方向就越不确定;你对这个电子的去向越确定,你就越不确定它的位置。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知道,要确认这个电子的位置,我们就得用光照它进行观察。光波碰到粒子后散射向各个方向,其中一些被我们的眼睛或者测量仪器接收,我们才能看到这个粒子在哪里。但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粒子图像不会绝对清晰,我们观测到的粒子位置的精确度不可能超过光的波长。当然了,我们可以使用波长更短的光,但光的量子性也随之凸显出来。光由光子组成,其能量与波长成反比。当一个粒子被波长极短的光照射,等于是在被高能光子轰击。这会使得粒子受到一定的作用力,从而改变其速度和位置。所以我们对它的位置就更不确定了。

有些科学家认为,因为测不准,所以包括光子、电子在内的微观粒子会出现不同状态的叠加。只有当观察者出现时,其中一些状态才会坍缩,最后只剩下一种状态。为了驳斥这种理论,另一位物理大咖薛定谔,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谔之猫”悖论。

假设有只箱子放在一个密闭大房间里,箱子里装了一个粒子。有只猫安静舒适地生活在房间中,旁边有足够的饮食。但箱子和一个探测器相连,这个探测器可以在某些指定的时间进行测量,从而得知粒子在箱子里的位置。如果这个粒子没在指定的区域,那么什么都不会发生。但是,一旦探测器检测到粒子移动到指定的区域,与探测器相连的毒药瓶就会被打碎,释放出毒气把猫杀死。

那么,此时的猫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呢?在宏观世界里,猫存活和死去的机会是50 : 50。但在量子世界里,用之前的观点看,这个房间中的波函数处于叠加态,一种状态对应的是一只活猫,另一种状态对应的是一只死猫。在同一时间,这只可怜的猫既死了又活着。它会一直处于这种状态,直到有人打开房门,看向屋内。此时波函数坍缩,这只猫的生死问题才得以确定。

薛定谔认为,这种解释貌似有理,但不能细想。如果你是唯一一位观察者,你怎么确定在你之上没有一位观察者,正在观察你是否要打开门来观看猫的生死呢?如果某位朋友对你的试验感兴趣,打过电话来,他算是你的观察者吗?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受到叠加和坍缩呢?为了解释这个疑问,又有一位物理学家休·埃弗莱特独辟蹊径,提出了多重宇宙诠释。

休·埃弗莱特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时,在一次聚会中,喝到微醺的埃弗莱特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是波函数不坍缩会怎么样呢?要是叠加态永远保持下去,会怎样呢?”清醒过来后,他对这个话题开始了持续研究。他不再用叠加、坍缩来解释,而是引入了观察者“分裂”概念。他认为每当进行量子测量时,就会出现观察者“分裂”。

具体来说,当我们打开房门去看那只猫时,原来的宇宙分裂成了两个。一个宇宙中的我们看到猫死了,另一个宇宙中的我们看到猫还活着。此时的波函数没有坍缩,但是整个宇宙,包括观察者自己,分裂成了两个独立的宇宙。如果朋友打电话询问试验结果,我们的回答又会导致宇宙发生新的分裂,这样的过程可以无限重复下去。

有些人会问,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这种分裂?埃弗莱特解释说:“一个分支完全无法影响另一个分支,还意味着所有观察者都无法觉察到任何‘分裂’过程。”换句话说,你可以把这种分裂想象成两根树干,这个树干与那个树干分道扬镳,已经看不到、感受不到彼此了。

埃弗莱特据此写了一篇论文,并以此顺利地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他离开普林斯顿大学,转行成为美国五角大楼数学部的一位负责人。但因为他的观点太超前了,他的这篇博士论文在学界没有掀起浪花,直到十多年后,物理学界才认识到其中的价值。有人评论第一次读到这篇论文时的震惊时说:“我们的宇宙竟然有10的100次方个略有缺陷的复制品,并且还在不停地分裂成进一步的复制品,到最后已经面目全非。这真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精神分裂症啊。”

此后,埃弗莱特的多世界理论开始走红,他也被称为多世界理论之父、“平行世界”之父,但此时的埃弗莱特已经开始接近生命的终点。他因长期抽烟、酗酒导致心脏病发作,于1982年7月19日逝世,享年51岁。不幸的是,1996年,他的女儿利兹自杀身亡;1998年,他的妻子也死于肺癌。埃弗莱特家族唯一幸存的家庭成员,是他的儿子马克,他后来成为著名摇滚乐队:鳗鱼乐队的词作者和主唱,他的音乐偏向黑暗和伤痛,饮含忧郁的气质,似乎在诉说着自己这个天才家族所发生的不幸。


结语

讲到这里,《寻找多重宇宙》这本书我们就讲完了。

我们讲到了科学家们是怎么用大胆假设和严谨论证来研究宇宙的,讲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大爆炸理论的关系,以及为什么说我们的宇宙像是被设计出来的,还有量子物理的研究又是怎么引出“多重宇宙”理论的。

科学家们这些瑰丽而严谨的研究成果让我们惊叹,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生存的宇宙居然充满了如此多的巧合,我们人类能进化到今天,真的是很不容易啊。这种种巧合让我们相信,要么我们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幸运儿,要么在我们能感受到的三维世界之外,还存在着我们暂时无法感知、无法理解的其它宇宙。它吸引着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思考时间、空间,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类的未来!这真是一场奇妙独特的烧脑游戏,不是吗?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6935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

【编辑:北橘星】

相关阅读:

【每日新书】《疯狂实验史》|科学家们都做过哪些疯狂的事?

《茶杯里的风暴》|从随处可见的现象中挖掘物理学的奇妙之处。

【每日新书】《迷人的材料》|10种改变世界的神奇物质。

【每日新书】《万智有灵》|超乎想象的动物智慧。

【每日新书】《码书:编码与解码的战争》|密码是如何给历史打上标点符号的。

上次推送内容:

【每日新书】《元宇宙通证》|元宇宙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

【家庭健康】三观不合击垮了很多婚姻

【企业那些事】00后开始盘核桃了,正在把自己包浆

【健康书分享】《失传的营养学》04您多长时间“检修”一次

【炳泽诗话】山的那边

本次推送:

【每日新书】《寻找多重宇宙》|我们的宇宙是怎么来的?又要走向何方?

【严选好书】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的威仪与闪光的明天。

【健康教育】孩子没有业余时间读书,该怎么办?

【健康全方位】《失传的营养学》05世界上有100%健康的人吗?

【炳泽诗话】故乡(二)

下次拟推送:

【每日新书】《多元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它的创世纪与审判日吗?

【药食同源】为什么说“百菜不如白菜”。

大湾区样本:数实融合的当下,大中小企业如何逐浪

【健康书分享】《失传的营养学》06《失传的营养学》健康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请珍惜会喝酒的朋友,好好和他们相处。

【炳泽诗话】大雪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