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批量案件里的律师,逐渐变成了流水线中的一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极光成长圈 Author 777w
批量案件的本质是将律师变成流水线中的一环。
01
——什么样的案件能做成"批量" ?
——同一主体,有大量诉讼服务的需求。
典型的有银行案件、明星肖像权案件、视频平台影视维权案件。
我个人总结认为,批量案件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违约类,二是侵权类。
违约类批量案件的案源来自当事人。比如银行必须先将难以收回的款项整理出来,律师才能获得相应信息,着手起诉。物业公司委托律师催讨物业费的流程也差不多——不提供业主名单,律师是无法开始工作的。
而侵权类批量案件不同,它的案源,一部分来自当事人,一部分来自律所。既然是能做成批量案件的侵权,一定是存在大量而广泛的侵权,通常公众皆可发现该侵权行为。比如明星肖像被商家擅自用于广告,独家节目被未授权平台盗播,未购买版权的电影在某网站被提供免费下载……当事人甚至会要求律所帮助他们寻找侵权线索,因为他们精力有限。
批量案件的特点是高度同质化——原告相同、案由相同、法律依据相同、诉讼请求基本相同。
律师的工作也无限趋近于流水线式,律师函、起诉状、证据材料先一键替换被告信息,再进行微调修改。一口气上传十多个案件到线上立案系统,等待调解、安排开庭、跟进判决和执行……
一位律师手上同时跟进的案件可以达到数百件,甚至上千件。
02
委托人与律所之间,通常以计件或计回款额提点的方式来结算律师费,也可能二者相结合。
如果是计件收费,律师的工作更单纯一些,只要考虑推进案件即可,过程和结果如何不必深究。
如果根据回款额提成,律师要考虑的就比较多了——
一旦执行后仍难以到款,这个案件的工作量投入是不是打了水漂?
委托人是否会适当支付基础费用?
履行能力较差的被告,是否要起诉?
律师的权限有多大?可以在多大范围内决定是否接受和解?
……
如果顺利拿到钱,提成之前,该如何扣除案件成本?
诉讼费、取证费、差旅费由哪一方承担?分配比例又如何?
……
算来算去,会显得比单纯做案子、领律师费的普通案件更像生意。
03
人人都知道批量案件繁杂又无聊,为什么还有很多律师趋之若鹜?
因为赚钱啊。
▋ 对律师来说,数量多且可预期的案源代表着稳定的收入。类似常年法律顾问服务,不管收入是多是少,有这些打底,其他业务接不接、怎么接都有了选择的底气。
▋ 对团队管理者来说,因为案件类型单一、内容简单,招聘助理、适当培训后便可迅速上手,人工成本低,且不用耗费太多精力管理。
发现了吗?
"批量案件值得做"的前提是,你得是食物链上层的人。
如果你是做批量案件的打工人,你将面对的是永远写不完的起诉状、立不完的案子和开不完的庭。
而管理者一旦计划进一步提升效率、将诉讼流程拆分,你的机械化程度会更高:写起诉状的人只写起诉状,立案的人只立案,开庭的人只开庭。
岗位划分越精细,接触的工作面越少,在自己的领域就越熟练,但对其他领域也越陌生。
你会觉得身体很疲倦,但大脑似乎没怎么转——与流水线上拧螺丝钉的工人并无二致,甚至连敲钉子的机会都没有。
这非常可怕。
至于助理们在初求职时如何识别这类团队,也非常简单。“案源充足”,就大差不差。其他的还得靠面试和入职初期进行观察。
总之,“提供充足案源”要么批量案件,要么有谈案业务员,值得每位律师敲响警钟。
毕竟只有自己的才是自己的。
案子多的律师一定要具备这些“神器”:
汇集各种赔偿标准、数据公式的计算器,
一键得出你要的数据,提高办案效率!
快来扫码领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