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1年二月读书笔记

Havid 哈读
2024-09-21

二月份读了北大教授汪丁丁的两本书,下面是读书笔记

<行为经济学讲义: 演化论的视角>


艾智仁:经济学——与其说它是关于理性选择的科学,不如说它是协调社会冲突的科学。


跨学科教育是问题导向的,你必须勇敢地提问。修经济学的课程,最重要的是学习如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也就是要掌握经济学的问题意识。海德格尔的洞见:问题决定了求解路线。


全部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是要解释"社会何以可能"。

全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至今为止,是要解释"合作何以可能"。


经济学家很注意理论命题是否与直觉或常识保持了一致,对那些令人惊讶从而是标新立异的命题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因为它们"反直觉"或"反常识",于是可能有新的知识,但更可能有错误(理论推演错误或模型结构错误),这是长期经济学训练中形成的一种警觉。类似的,数学家不同于非专业的数学爱好者,关键就在于数学家习惯于几何直观。一切数学定理,数学家都要求有几何直观或几何想像。


费孝通: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结构,决定了它可能积累什么样的知识。


社会结构里存储了大量的决策知识,让个体能够应付极不确定的决策环境,最高不确定的决策环境里,我们只能依靠文化传统。


凡今天被我们观察到的陈规,通常是或多或少有利于生存的,只不过,哈耶克指出,有许多陈规是我们有限的理性无法赋予理性解释的。


从大量的微观社会交往过程中涌现出什么样的宏观秩序,没有人可能预先知道。这一点意味着计划经济必定失败,涌现秩序的形状取决于初始设置包含的不确定性,演化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


柏格森认为,概念,就是用来涵盖生命体验的。如果你使用一个概念而毫无生命体验,这概念对你而言就是苍白的,它毫无意义,你不曾为它的任何部分感动过。法治,这个语词对你就仍是一个抽象概念,你会说,法治就是民主投票和多党政治,或者诸如此类你从书本里学到的概念。总之是从概念到概念的解释,或者用更多的概念来解释更少的概念。这就是无知的状况,因缺乏生活体验而有的无知状况,概念在你那里是贫血的,是苍白的,是很难被具体化的。这样的法治概念,你将来在中国社会里诉求它,会是什么样子呢?


哈耶克说,一个伟大社会的制度特征,就在于它鼓励一切个体在一切可能方向上探索,因为我们不知道在未来可能降临的灾难中,哪一个方向的探索可以拯救我们全体;拯救我们的英雄,由于大自然和我们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必须是匿名的——于是只能鼓励一切方向的探索。


奈特的洞见在于:我们对自由市场应保持警惕,因为毕竟它是靠着激发我们人性的贪欲及其他阴暗要素来创造财富。如果任其自由发展,那么迟早有一天,它将毁灭自由本身。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如果太不公平,经济的两极化就导致政治的两极化,这就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阶级斗争最终会炸毁资本主义社会,大家就都消亡了。所以,一个健康的社会,应逐渐确立一种有道德基础的市场经济。


社会发展依赖于个体的创造性,因为创造是个体的事情。可是个人创造精神需要社会宽容,宽容是整体的性质,没有宽容,个体自由也就消失了。所以,自由是整体的,创造是个体的。(宽容是整体的这是爱因斯坦的一个洞见,可能源于他在纳粹德国的生活经历)


休谟的名言:我们全部经验能够带给我们的经验原则,就是“从相似的结果推测相似的原因”。


<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成长的定义是:有能力欣赏更自由的人生。


公民意识要求每一个人都应严格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确保他在公共领域的价值排序(value)不受他在私人领域的口味(taste)的影响。


经济学的价值定义:importance felt(感受到的重要性)。


为什么哈耶克说自由绝不意味着幸福,因为你可以是一名幸福的奴隶,你也可以自由地失业。


在研究正义问题时,我们通常可以区分程序正义结果正义这样两种正义。这一区分很关键,几乎每一公共政策都难以兼顾这两种正义,于是只能要么倾向于改善结果正义,要么倾向于改善程序正义。


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中表达过下面这个观点:

人类就本性而言情感上追求结果平等,理性上追求机会平等。人对于结果的平等,永远抱有既不能实现,也不能放弃的梦想,但是人真正能够接受的却是机会的平等。所以凡是能够创造机会平等的制度,都是最伟大的制度创新。


诺斯指出,制度的最重要职能在于降低不确定性。


惯例,重复多次,潜移默化,由不习惯到习惯,形成习俗,然后,人们就很难忍受对习俗或惯例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民主也是如此的一套惯例,它必须融入日常生活习惯,才获得某种稳定性。


民主的初衷:确定一套能够协调利益冲突的抽象规则。

民主的条件:民主过程的参与者们在每一具体的利益冲突情境内多大程度上仍愿意服从他们当初赞同的一套抽象规则。


常识(common sense)的拉丁文词根意思是"社群感觉",它不是在实践之外获得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常识是融入于日常生活的关于如何作判断的感觉。


幸福的英文词根是"hap"(机遇),幸福的原意是"偶然发生的好事"。


Need(需要)不同于Desire(欲求)或Demand(需求)。经济学家讨论的"需求"是基于理性选择模型的,给定个人偏好和预算约束,一个人形成的对物品的质和量的购买愿望。另一方面,心理学家讨论的"欲求"则是生物个体的情绪过程之凸显。Need之所以翻译为"基本需要",就是要区分于欲求和需求。基本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命的“物理—生理—心理”之最弱条件。


在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任何表达之前,先有关于重要性的感受,当生命个体感受到真正的重要性时,便有了表达的冲动。


宽容,是民主政治的第一项情感训练,民众必须有机会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讨论,然后才有可能通过自由对话改变自己的偏好,从绝不宽容到较为宽容,再到非常宽容。


一个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是独裁的或民主的,不取决于它的宪法、法律、政策以及其他“外化的”行为是怎样的,关键是它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操纵或帮助大众参与自由对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哈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