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好自己的小船
by Havid
前几天是微信朋友圈这个产品发布十周年,不少人在朋友圈回顾了自己的第一条Post,我也有点好奇,翻回去看了一下:
十年变化最明显的不是我的发量,而是相机的像素
发过“村里第一个坐飞机”的题材,转过今天的我看标题就不会点进去的文章,写过今天看起来脸颊发烫的评论
更新频率逐步从话痨降低到彻底沉默
后来仅发自己可见的内容,仅用于记录
重开了一个副本账号,慢慢又沉寂
据我的观察,朋友圈其他人之间的互动也少了很多,而最新的数据显示,有2亿以上的微信用户设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见。“三天可见”这个功能本意是为了减轻发朋友圈的压力,结果反而进一步的降低了发朋友圈的意愿,这是我的一个直觉,没有数据支撑。
别误解,我不是在“指导龙哥做产品”,我是说,像微信这种体量的产品,每一步的产品决策不得不谨慎。之前还有不少人说微信底部的“通讯录标签页“应该让位给其它更重要的功能,他们的理由是“现在还有多少人是通过通讯录入口找人聊天的?”
且不说,保持产品的熟悉感,让用户有可以依赖的操作路径是一种很重要的产品设计理念。
且不说,微信的核心功能就是分享,通讯和社交,应该没有比联系人更重要的功能了。
更为重要的是,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已经假定了两个前提:
搜索更高效
用户都会用手机输入法
有人会说,这难道不是吗?还真不是,根据极光大数据的调研数据,有29.9%的微信用户好友人数在50人以内,滚屏会比搜索更快。
我没有查到不会用手机输入法的比例,但是我们国家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5%,2020年总人口为14.12亿,也就是1.9多人,很大的基数,即使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也会是很大量的用户。
朋友圈历史记录还提醒了我的善忘,很多事情我压根不记得发生过。比如近期受疫情复燃的影响,感觉好像这几年一直生活在疫情的阴影之中,但是翻看记录,过去两年多,绝大多数时间都还是正常的生活状态。
在熙熙攘攘的关于防疫路线的争论中,我发现很多人似乎也忘记了这一点,当时不管我们是运气好还是伟大决策的功劳,早期路线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应该是一个事实。我们特别容易基于当下的感受线性外推,得出过于乐观或者悲观的感受,这也是我们不要在牛市或者熊市做总结的原因。
关于疫情,我看到的一个事实是:同一个时期,奥密克戎造成的死亡总数比德尔塔要高,这个数字在美国、在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得到证实。
它的原因在于,虽然它的病死率比较低,但是由于它产生了大量的感染者,使得病死率的基数一下扩大了。很大的基数,即使是一个很小的比例,也会是很大量的死亡。
以香港为例,在过去前四波疫情当中,总共的感染者总数大概在一万两千左右,死亡总数是不到220人。第五波疫情三个月的时间120万的感染者,报告死亡数已经达到了9,000。
我上面这样子说,特别容易被理解为不是赞同就是反对什么,这也是当下公开讨论的困境,仿佛世界只有黑白,没有灰色的空间。我只知道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信息不够,讲的都是“大家都跟我一样”,所以应该“移掉联系人标签”这种观点。我更愿意相信的观点是,做产品的“龙哥”不得不从更大的群体来考虑问题,这是两难的困境。
前阵子深圳说要“静态管理”一周,家里领导说,家里只有半袋米,微信群看到别人都在超市抢购,问我要不要出去买一点。我说,开什么玩笑,那是大妈们干的事,深圳是一线城市。。后来吧,深圳确实照常运作,外卖甚至比平时还快,咖啡也能点,送过来上面拉花都没有怎么散,但是,东方明珠的故事告诉我,我还是过于Naive。
我突然间明白过来,老一辈的人之所以这样子,或许不是我所认为的偏见,而正是有足够的生活经历。。生活,给我上了一课。
我是个特别容易代入别人惨境去想像的人,所以什么恐怖片,血腥片,灾难片基本不看,对于别人正在遭受的困难,如果做不到共情,至少你还可以选择沉默。《置身事内》全书的最后一句是:生活过得好一点,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
我自己还不错,但是我不能代表其他人也说不错,应该是基本的底线吧。
最后把这段话送给最近有点丧的朋友们:
无论疫情、股票市场、还是政治和地缘冲突,今天都远远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坏的时候。
不过,这是我们这代人遇到的第一次。是过去几十年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人,第一次遇到的时代逆流。
而且,这也是移动社交网络普及以来的第一次,社交网络起到了信息和感受放大器和共振器的作用,这可能进一步放大了世界的混乱和不确定感,以及由此给很多人带来的意义感和秩序感的缺失。
Captain your own Ship.
不管你觉得世界多么混乱、不确定,首要的还是要先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具体生活,从这里开始建设秩序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