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刊:不一样的教师节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一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孙晓阳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拿起教案和课本,对坐在讲台下面的三个学生发出了下课的命令。
那三个孩子今年刚上四年级,父母亲都出去打工了,爷爷奶奶在家陪伴他们,因学校离家很远,这个学校的孩子们中午都在学校食堂吃饭,下午由校车送他们回家。
孙晓阳看着夺门而出的孩子们,又关爱地叮嘱一句:“别走远了,中午饭马上就好了。”然后径直走向那个几十年来一直被视为学生食堂的自己的家。
孙晓阳看见妻子在那里忙碌着,面板上一大张面已经擀成,炉子上的锅里冒着白气,把一股浓浓的肉香送到孙晓阳的鼻孔。
孙晓阳揭开锅盖:“改善生活啊,有羊排骨可以吃了。”
孙晓阳的妻子一边忙碌着,一边对孙晓阳说:“今天教师节,煮几块羊肉咱庆祝庆祝,也让那几个娃娃好好吃上一顿。”
孙晓阳走到妻子跟前,捋了捋妻子垂在脸颊的头发,温柔地道了一声:“谢谢我的老婆,这些年辛苦你了。”。
“去!去!去!没正经的,让娃娃们看见!”
二
一九八四年的那个秋天,孙晓阳十九岁。师范毕业后和同班的梦浩一起被分配到了离县城很远的自己的家乡来当老师。
那时候的乡村学校条件很是不好,破旧的教室,逼仄的校园,两个人一间教工宿舍,还被煤油灯熏得墙体看不到一处白色。
梦浩的父母亲都是国家公职人员,自小过惯了富裕生活的他,在走进校园的一刹那就已经开始想着如何早一点离开这个破地方。
看着黑洞洞的宿舍,梦浩把行李扔在床上,狠狠地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这是什么破学校,老子一天也待不下去。
孙晓阳并不辩解什么,也没有必要辩解什么。这是他的家乡,生他养他的家乡。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这里的父老乡亲们眼巴巴地盼着有人教他们的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有更大的出息。
孙晓阳征得校长的同意后,用白石灰把宿舍的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从教务处那里找来一些报纸把宿舍顶篷也重新糊了一遍,然后对梦浩说:“就这样吧,看上去也算是有个样子了,虽然不比城里,但也算是个像样的宿舍了,凑合着住吧。”
梦浩尽管心里不乐意,但看着孙晓阳的那份认真与执着,抵触情绪也渐渐平息了下来。
这是一所完全中学,小学部和初中部都在一个校园,一到九年级共九个班,每个班级二三十个学生,全校共三百多名学生。
由于老师少,孙晓阳他们每个人都是跨科目和跨年级上课,在教小学语文的同时还要教初中数学,甚至还要带物理或者体育和音乐。
那时候的师范毕业生,在学校里是什么课都学习,毕业后就什么课都能教,被称作是万能生,着实为教育事业做出过很多的贡献。
三
春季开学的时候,梦浩没来报到。一周后他来办理离校手续,他已在离县城比较近的一个镇子上去教书了。那里条件好了很多,不用跨科代课,最重要的是不用在煤油灯下备课,还可以每天回家吃饭。
孙晓阳送走了梦浩,回到宿舍准备好教案,继续穿梭在小学和初中的教室之间。这里是他的家乡,这里的孩子们需要他这样的老师,改变家乡的教育面貌也是孙晓阳考入师范的主要心愿。
有几个孩子离家很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孙晓阳就在自己的宿舍里为他们架起了锅灶。孙晓阳说,不难,多加几碗水,多下一点面的事情,只要孩子们不饿着,家长就放心了。
一个月以后,学校招聘了一名高中毕业生来学校,接替了孙晓阳的小学数学课。但孙晓阳并没有因此轻松多少。
高中毕业的学生,没有专修过心理学和教育学,对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总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常常和孩子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家长也不去找校长,总是找孙晓阳诉苦,代课老师也是一肚子的委屈对孙晓阳倾吐。
孙晓阳周旋在家长、学生和代课老师之间,心力比自己亲自带他们还累。但孙晓阳从不埋怨,能够培养出一个出色的老师,自己的那点苦与累算不了什么。
四
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孙晓阳早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看着他的同学们一一都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孙晓阳的父母亲急在心里。
在这个偏远的山区,来个梦浩这样的男生,一个学期结束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哪个女孩还愿意来?即便是来了,也是如梦浩一样,根本不想在这里久待,都想着找个城里的老公,有朝一日带自己飞出山窝窝。
三年来,孙晓阳每天都要给中午不能回家的孩子们做一顿午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孙晓阳是学校的做饭师傅呢。分配到这里来的女孩子们都认为孙晓阳是个好男人,但只适合做朋友,不适合做丈夫。
秋天开学时,又有一个老师没来报到,调动文发下来,那个老师被调到县城学校去了。这些年这样的现象经常发生,如当初的梦浩一样,不想待在这里的人太多了。他们在踏进这个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想着用什么办法可以早一点离开。
那个时候的乡村学校不像城里的学校,调走一个就立马补上来一个。乡村的学校,老师不够,可以从村里毕业的高中生中招聘进来,作为临时代课老师,如果教得好,可以参加考试进行转正。孙晓阳曾经就培养了一个,已经成为学校的正式老师了。
村子里有个女孩,高中毕业两年了,一直想自己复习考大学,但每年都差那么一点点进不了大学的校门。如今正好有个招聘小学数学老师的机会,那女孩便被招聘进来,教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
女孩来到学校后,看到孙晓阳每天都给孩子们做午饭,自己也不时地去给孙晓阳搭一把手。孙晓阳有了助手,给孩子们做饭的信心就比以前更大了。他俩变着花样的午餐,赢得了家长们的支持和信任,家长们更放心了。
又是几年过去,学校的老师们年年都有调进的,也年年都有调出去的,只有孙晓阳和那个女孩一直坚守在这里,给孩子们做饭,教孩子们知识。
那年教师节的时候,校长为孙晓阳和那个女孩主持了婚礼。从此,他们两个在学校里安家,把那些中午回不了家的孩子们当成是孩子的孩子一样。
五
这些年农村人口城镇化,孙晓阳所在的山村大多数的孩子都被父母送去城里上学,留在这个山村小学的孩子们也就越来越少。
老校长已经年迈退休,老师们一波又一波地调来,待不了多久便又是一波又一波地离开,他们的离开比孩子们读书的节奏还快。
孙晓阳也想过要离开大山,去城里买套房子安享晚年,但想想那些孩子们亮闪闪的求知的眼神,他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妻子对孙晓阳说:“你的同学们都去了城里,都在城里有了楼房,你一辈子都这样守着大山,守着这个小学校,不后悔吗?”
“古人都想找个深山让自己隐居起来呢,你我不用费尽心思去寻找隐居的山林,在自己的家门守着自己的事业,不用跋山涉水,还能发挥余热,教这些不能进城的孩子们读书识字,有什么可后悔的呢?”孙晓阳坚定地说。
“倒是委屈了你,这么多年跟着我,天天都为娃娃们做饭,没有像别人家的女人一样过上城里的生活。”孙晓阳停了停后,伸手揽过妻子的肩膀入怀,有点愧疚地说道。
六
孙晓阳的妻子又何尝不想过城里人的生活呢!在他们的儿子进入县城中学读高中的那年,孙晓阳的妻子就想在县城买一套房子,一边陪儿子上高中,一边在城里找个别的活干。
但孙晓阳硬是让儿子住进了学生宿舍,以“儿子的高中课你又辅导不了,再说了,小学校的孩子们也离不开你”为由拒绝了妻子的请求。
孙晓阳在的妻子心头千万个不快乐在沸腾,但也只能悄悄地将那些不快很快降温,因为他爱孙晓阳。
都说爱屋及乌,因为爱孙晓阳,她便爱孙晓阳热爱着的事业。儿子住校,有他的老师教导,自己便只好跟随孙晓阳坚守在日益消失的山村小学,没有别的,仅仅是因为那一分热爱与执着。
七
“孩子们,赶紧过来,开饭了!”孙晓阳的妻子推开孙晓阳揽在自己腰里的手,出门招唤孩子们来吃饭。
村子里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中学已经并到镇子上去了,在这里上学的几个孩子,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只留爷爷奶奶在家守着自己一辈子苦苦挣来的那点心血。
孙晓阳每天早上都去各家把他们接回学校,上完课后和孩子们一起吃中午饭,下午放学后再一个一个把他们送回家交给他们的爷爷奶奶。
今天是教师节,妻子特意煮了羊肉,还炒了几个自家小院里种的时令蔬菜。两个大人,三个孩子,团团围坐,其乐融融。
孙晓阳的手机响起,是几条祝福短信:
汗水晶莹,润绿千根竹;丹心透艳,催开满园花。敬爱的老师,您的学生卓玛祝您节日快乐,健康幸福!
育人才,苦口婆心似慈母;授知识,千丝万缕如春蚕。敬爱的老师,您的学生华旦祝您教师节快乐,永远健康幸福!
孙晓阳一条一条地翻看着短信,幸福的泪花益满眼眶……
作者简介:星语,齐帆齐微刊签约作者。一个喜欢安静,喜欢文字的女子。闲暇时喜欢约三五好友喝茶聊天,也会独自一人一本书,一杯茶,安静地行走在文字里,以一枚文字的温度温暖自己的心灵。
为什么要选择写作?
为什么说写作是最好的投资?
写作是最好的精神寄托想写作就写吧!人生从来就没有太晚的开始
为什么中年女子写作者越来越多?低学历有机会可以成为作家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点个在看哦
听说优秀的人都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