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林徽因一生的人都明白:林家人,不仅是文艺之家,更是英雄之家,一家忠烈。林徽因的堂叔林尹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堂叔林觉民,辛亥革命的烈士之一,他写的《与妻书》被列为语文教材,情意真切,震撼人心;三弟林恒,在抗日中牺牲。
而他的父亲林长民成为一家的顶梁柱,忙于政治,在北洋政府中担任高官,他这位高官,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北洋政府有好人”。但是这个好人混不下了,不得不辞去外交委员会一职,随即被打发到欧洲一个闲差,这次对林长民的打击很大,恰是这样的打击,他还是决定带上了女儿林徽因同往。自此揭开了林徽因人生真正的航程,开拓了眼界,找寻到自己真正的路程。
林徽因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关键,在于她的父亲林长民。林徽因说,父亲林长民是自己唯一的知己,而林长民也认为林徽因是他唯一的知己。父女情深,可见一斑。
1925年,林徽因在美国留学期间,她的父亲被流弹打中,不幸身亡。这对于林徽因是人生的又一次巨大打击,她的人生导师就此离去,她不知道人生何去何从;而对于林家,发生突然,措手不及,更是一次致命的经济问题,当官多年的林长民仅仅留下三百余元现钱(按民国消费能力,估计无法支撑一个家庭一段时间),一家人经济来源直接断掉,而作为长女的林徽因远在美国留学,没有工作,暂时也无法支撑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作为林长民的好友,战友梁启超为此着急,成立了“抚养遗族评议会”,但未能筹备更多资金,此事也就暂且搁置。林徽因希望马上回国,但是自觉自己回国也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决定打工供养自己把最后一年留学生活对付过去,她把这个想法告诉家里。
她的母亲何雪媛不同意林徽因这样,她仍希望林徽因自己安心读书,但是,作为母亲只能嘴上说说而已,她也支撑不了什么,尤其是,林徽因与母亲的关系一直比较冷淡、尴尬和痛苦。从她给闺蜜费慰梅写信中窥见一斑:“最近三天我自己的妈妈把我赶进了人间地狱。我并没有夸大其词。头一天我就发现我的妈妈有些没气力。家里弥漫着不祥的气氛,我不得不跟我的同父异母弟弟讲述过去的事,试图维持现有的亲密接触。晚上就寝的时候已精疲力竭,差不多希望我自己死掉或者根本没有降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那早年的争斗对我的伤害是如此持久,它的任何部分只要重现,我就只能沉溺在过去的不幸之中。”
相信何雪媛的爱并没有改变林徽因的主意,但是梁启超的来信让林有所触动。梁启超来信大意是:我不同意你回来,对自己来说,无外乎多供养一个女儿读书,而这个女儿他是非常爱的。此时未来的公公兼父亲林长民的战友提出这样的想法,除了这一点感情外,还有对林徽因才能的肯定,他不希望金钱的匮乏毁掉一个才情绝伦的女子。
但是,此刻的梁家情况并不如意,准备启用股票利息解决这个问题,对付一天是一天,明年再说明年的话。他还给梁思成私下打听,林徽因留学费用还能支撑多久,尽快告知,以便筹款及时寄到。梁家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这样资助林徽因,这样的爱护,让林徽因感动,时刻提醒着急不辜负父亲战友的这一份感情,认真把学业完成。未来可期,林徽因确实没有辜负梁启超的这一份厚爱,成为中国建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一份感恩,一份感情,一次成长,中国建筑业之幸!作者简介:蓝胖说说,简书签约作者,《超职场计划》《问唐》正在出版中。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