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我遇见一个人》:孩子如果得不到回应,他的世界会漆黑一片

齐帆齐 2024-02-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娜娜有书共读 Author 娜娜


没有谁天生就会做父母,育儿路上难免踩几个坑,连著名演员马伊琍也不例外。
马伊琍曾经非常自责地表示,在大女儿爱马一岁左右,为了培养她尽早地独立入睡,采用了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育儿理念叫"哭声免疫法"睡眠训练,具体做法就是:孩子睡前或半夜睡醒后,会哭着求抱抱,这个时候她在一旁麻痹自己坚决不抱,也不给予任何回应。
孩子只能在黑暗中自己哭累了继续睡去。直到爱马读幼儿园时,马伊琍才发现孩子相比同龄人非常的缺乏安全感,后悔莫及。好在她醒悟得早,在爱马身上采取了很多补救措施。
所以身为父母,要么凭本能去养育孩子,要么广泛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理念。切忌听凭专家的一言之词,或照搬身边人的经验。
事实上越是严重的心理创伤,越是多发于生命早期。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这便是今天共读书目中的核心观点。
这本书叫做《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作者是李雪,知名心理学家,曾是物理系的高材生,但她不再期待用物理学去解释整个世界,而认定心理学才是通往真相的钥匙之一。
张德芬说,对于即将成为父母的人,这本书是必读教材。当然,也适合从事心理学、心理咨询,或者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以及每一个想要探索自我的人。


1.没有回应,孩子的世界漆黑一片

前文提到过马伊琍育儿过程中曾使用过“哭声免疫法”,当年提出这个观点的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华生。他有句名言: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从中随机选出一个,我都可以训练成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他认为一个婴儿通过环境的塑造和训练可以输出任意自己想要的结果。
华生不光传播自己的理念,也亲自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实践。遗憾的是,他的大儿子严重抑郁,在30岁那年自杀。女儿有人格缺陷,也多次尝试自杀。另一个儿子一生流浪,靠接济度日。
不禁让人唏嘘,当年中国会有多少母亲受到这个观念的影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下了难以挽回的过错。
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降临,离开与自己一体的温暖子宫。如果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他的哭泣得不到回应,那他幼小的心灵体验到的都是绝望的滋味,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是孤独和黑暗。
李雪认为:绝望的母婴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来温暖生命最初的孤独,这些坑人的育婴法正在批量的为心理医生制造者潜在客户。
如果婴儿在生命之初对获得母亲及时回应感到绝望,他未来的人生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给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男宅女。另一种是如果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就会歇斯底里,没有界限地索取。
所以面对婴儿的哭泣,一定要给予及时的回应,不能觉得他们是婴儿所以什么都不懂,婴儿在得不到回应的煎熬中,会累积巨大的恐惧和愤怒,继而影响到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如果在儿童期父母能发现孩子的不正常表现,还是有机会补救和疗愈的,那是孩子的内心在呼唤婴儿期缺失的爱。父母要从症状中理解孩子的需求,感受到孩子的痛苦,给予接纳和弥补,那么婴儿期的创伤很有可能被治愈。
马伊琍在爱马读幼儿园期间发现孩子安全感缺失,及时补救后,爱马健康阳光地长大了。所以父母懂得多少育儿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和自省,这样才有机会修正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不当行为。

2.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时期的及时满足

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一个著名的糖果实验,实验规则是不吃掉眼前的一颗糖,20分钟后就可以得到两颗糖。之后经过十几年的追踪,当年能够坚持20分钟的小朋友成人后拥有更多的自制力和自信心。
这样一个实验居然被一些“专家”拿来当做先进的育儿理念,提倡父母故意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踩过这个坑。
育儿这种事,最忌讳只看到表象就拿来作为教育圣经。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能够及时的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难也无需勉强,只需如实相告。但是如果父母刻意的不回应,刻意的延迟孩子,在孩子心里就内化了一个不愿意满足自己的苛刻客体,使得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去主动创造苛刻与被苛刻的关系,投射性的认为别人都不愿意满足自己,自己不配过舒适顺畅的生活。
李雪认为,延迟满足能力的真正成因恰恰是父母能够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会被满足。如果婴儿时期经常被及时满足,通常不到两岁的孩子就已经能够耐心等待必要的过程了。对于那些幼时经常被及时满足的人,画大饼对他们没有太大的诱惑力,他们会理智的衡量付出与收益,不会活在别人编织的梦幻泡沫中。
有父母会担心及时满足会让孩子不懂得珍惜,但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只有需求一直被否定,被批判,被延迟,这些痛苦长期积累才会让他成为一个不讲道理和索求无度的人。
被及时满足的孩子,更懂得珍惜和享受当下。而幸福只存在于当下。

3.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小孩a玩过刀子,用刀子切过纸,划过桌子,甚至割伤过手指。小孩b见过刀子,但每次想要碰的时候就会被家长禁止:“刀子危险,不要碰,会伤到你,绝对不能玩,知道吗?”被禁止了几次之后,小孩b再也不敢碰刀子了,这两个小孩出去玩儿,不小心被绳子缠住,小孩a马上在周围寻找类似刀子的尖锐物体割断绳子,小孩b只会惊恐的大哭,原因很简单,小孩a体验过刀子带来的感受,智力自然发展,小孩b只是学习过刀子会伤人的知识,智力没有发展,发展的是恐惧和制约。
对精神生命最好的扼杀就是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用自己的判断替孩子做选择。
在婴幼儿阶段,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体验才是滋养孩子精神胚胎的养料,知识如果是经由体验总结出来的,那就是利于孩子发展的,相反,只是单纯地灌输知识,而没有让孩子切身体验,这样即使赢在起跑线上,在后面的人生路上也要付出其他的代价。
所以不要干预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奏,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由感受体验各种事物,别用成人狭隘的头脑来限制孩子无限的可能。如果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都教给孩子,孩子如何比你更优秀?
写在最后:
本书共分五个章节
第一章是觉察:遇见内在的婴儿,讲述亲密育儿的重要性,提出母婴关系会影响和伴随我们一生。
第二章是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讲述的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看见孩子和接纳孩子,放下成人的评判。
第三章是关系:讲述的是童年与父母的沟通模式决定了未来的关系模式。
第四章是内在: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验到扭曲的痛苦。
第五章是外在:你配得起更好。被成功学裹挟长大的孩子,他的人生不一定能轻松丰盛。破除潜意识中的限制性信念,未来的发展才不会受制约。
回看本书的题目《当我遇见一个人》,这个人可以是自己内在的小孩,可以是自己的父母,可以是自己的孩子,我觉得每个读者都能在书中感知到这三种角色的碰撞。在父母这个角色中,这本书告诉我们爱孩子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在孩子这个角色中,它带领我们探索自己婴幼儿时期和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通过真实的觉察和感知,在悲喜间看见自己内在的小孩,拥抱自己,疗愈自己。


 报名《故事文私房课》有大优惠福利 

 详情请点击以下链接:


她靠一篇故事,赚到了8000元的稿费


(扫码即可报名)


 温馨提示:知识付费,不退不换,谨慎考虑!


详情可联系 齐帆齐商学院运营官 微信


七七:ybn7_98

 舒格:yuzhiqin0124

 齐帆齐本人微信:qfq1199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我遇见一个人》:孩子如果得不到回应,他的世界会漆黑一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