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可是,我开的是书店》理想情怀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齐帆齐 齐帆齐 2024-02-21



关注并置顶本公众号,添加

V:qfq1199

备注“公众号”


作者|齐帆齐



在这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年代,在社会的某个角落,总会有小部分人,在坚守着自己的情怀,有着自己不灭的美好理想,拥有自己的精神乌托邦。

本书作者孙小迪和先生高明,在2017年怀着极高的热情与期待,卖掉了婚房,借了钱,贷了款,他们想开一间沈阳最好的书店,甚至想成为连锁品牌,成为东北地区最好的文旅店,或许能吸引2000万的资本投资。

《可是,我开的是书店》本书作者孙小迪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出版过3本书籍,省级作协会员,做过编剧,策划过童书,曾供职于青岛出版社。

她先生高明,曾是报社资深媒体人,也是中国最后一批调查记者, 他曾经的理想要写出最好的深度报告,揭露一些不公真相。

这样的一对中年夫妻,他们曾拥有过亮眼的学历和工作履历。

他们在中年开书店后,经历怎样的酸甜苦辣,啼笑皆非呢!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可是,我开的是书店》本书为非虚构记实故事,女主孙小迪开书店的吐槽,有对行业的感叹和现实面前的绝望,尤其在口罩事件来临后,每月面临倒闭的边缘。

孙小迪说,我以前供职国企,业余写作,我虽不富贵,但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没有这么穷过啊!

每月书店至少有3万元的固定开销,为了这书店,知道缺钱是如此难受抓狂的滋味,各种免费蹭书店拍照游玩的顾客,都让她无比气愤。

理所当然地把书店当作是网红打卡拍照地,说话大声嚷嚷,还有叫着外卖来店里,有宝妈当作是托管孩子的场所。



可这些人就是不买书,不愿意消费,小迪无数次说,我们这里是独立书店,不是图书馆。

女主小迪有次对坐店里喝奶茶的女孩说,就是有你们这样的人,所以独立书店越来越少。

有的来店里看实体书书,拍照,用她选的书单,套她对书籍的分析,和她热情地谈论契诃夫,博尔赫斯,小迪高兴在以为遇见知己,可对方一转身就去电商上买打折的书籍。还发布在朋友圈,说只要二七折。

孙小迪一次次地被现实抓狂,被奇葩客户气得无语。

她干脆放个黑板:谢绝拍照,消费入座,请让我们活得体面点。

本书有很多场景给我们思考,在这个时代,到底人们可还需要一家独立书店,哪怕主人公两人口子有深厚的学识,情怀很浓,选书水平极高,书店经常办一些读书节,对谈名家大师,似乎这一切在这个时代是如此地小众,有不合适宜之感。

因开书店和父母的对峙:

书里开篇有个段落,小迪开业前在等书货时,抽空拍照高兴地发布在朋友圈,说自己要开书店了。

一会她母亲打来电话认真地说,快把刚才的朋友圈内容删除,她父亲在视频一边说,你真不嫌丢人的。

她想起辞去青岛出版社的工作,到北京创业折腾。为了拥有自己的房子,还是回沈阳发展。提前一天她从北京托运的物件到她父母家里。第二天她人才到家,她高兴地想靠近父亲,她父亲推开她,也说她丢人,周围邻居议论纷纷。

小迪父母一直和别人说女儿从青岛出版社工作又被调动到北京,还写了几本书,是“别人家的孩子”,并没有对外说自己女儿已不是公家单位的人了。

这下女儿拉回那多杂物,让老两口觉得很没有面子。

再次让作者孙小迪尴尬自我怀疑是疫情来袭,书店下个月的房租和银行贷款都还没有落,靠信用卡套现度日。

一向还算生活体面的孙小迪和高明老师,因为想开一间理想的书店,被突如其来的疫情,落入尴尬困境,亲友们眼光都是巨大的无形压力。



孙小迪说我也想做让父母骄傲的女儿。19年年底,他们把书店扩大了,开了分店,想实现东北连锁文旅店,那时沉浸在自己的美好想象中。

她让父母到沈阳看看他们新搬家的大书店,好让他们骄傲一下,哪知疫情突然来袭,生意一落千丈。父母被迫困在异乡,忍受沈阳的各种不适应,更为女儿的书店发愁。

沈阳的冬天格外寒冷,因为疫情店面又无法开门。为了二月份的三万元书店开销,平常和睦的小迪和高明两口子彼此抱怨,都怪对方要开书店,甚至大打出手,手机摔碎,租住的老电梯楼,冰箱洗衣机都不好用,电梯里经常被扔进垃圾,一切的一切,都让他们陷入了人生谷底……

他们颓废了好几天,调整情绪后,决定想一切办法自救,微信上结清员工工资并辞退,对不起,养不活了。

他们开书店时有个微信公众号叫"离河故事",小迪的口号是:这座城市有800万人,你和我的故事会在这个书店发生。

孙小迪写了篇文章《不能华丽等死,要满身泥泞,打着滚地活下去》发布在微信公众号。

"我们只有两个人,我们的店也进不去…,我们在哪儿,离河书店就在哪儿,哪怕现在在一辆车上。

我们负责不了民计民生,不能解决大家的温饱,平时我们就是一个给予你们爱与美,灵与神的地方,如今我们一如既往,别忘了我们常对你们说的那句话,

读书治愈世界。"

她先生高明几天后写了另一篇《不要小看一家书店的求生欲》。

他们从朋友圈公众号拉了一个社群,开始做直播,尝试卖书,很意外,那些有情怀的人都纷纷出来支持,充值会员卡,有的家里已经有会员卡,还说给两岁的孩子再充一张卡。

很快孙小迪有了2万多块钱的营收,解决眼下开销困境。

小迪晚上和她爸妈抱怨开书店的各种心酸,她爸爸突然来了一句:谁让你当初从出版社辞职了?

小迪放下碗筷,吃不下饭,看着外面的大雪,她第一次真正后悔开了书店。是啊!如果没有辞职,现在顶多住家办公,不需要为每个月几万的开销发愁,不会落魄至此。甚至到后悔09年辞职去北京几年都是错误。

她突然明白,原来父亲不止不满意她开书店,早在她辞职国企工作,已经对她很有意见了。

那些日子,孙小迪两口子和她父母都是满日愁云,母亲大多时候还是安慰女儿,先好好过日子要紧,书店实在不行就转让出去吧!

那天晚上,小迪父亲接到他侄女(小迪表姐)的视频,表姐建议小迪父母从沈阳回青岛时,先从济南下来,她要好好接风,她表姐卖海参赚了很多钱,资产惊人,孩子国外留学,表姐还说小迪这几年混得不怎么样,很为她担心……

孙小迪一下更加绝望崩溃了,原来我在亲戚眼里是"混得不咋样"?原来表姐的一个视频,就让我的父母喜笑颜开。是呀!表姐给她父母买房子就像买玩具一样的,而我人到中年还把父亲的养老钱借来开店,不知啥时候能还上,还把房子卖掉了,还差了银行贷款,现在连房租都发愁。

小迪一次次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深深的怀疑人生,怀疑自己,追求梦想的意义在哪里?

小迪在《可是,我开的是书店》"最好的秋天"那一章里写2019年书店和各大出版社和很多知名作家举办的各种活动。

"每天的主题活动密密麻麻,我在台上讲喜欢的契科夫戏剧,沉浸式的音乐现场,温柔地在几千本书之间流淌,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想,开书店,太他妈美好的一件事了。"

那一刻的精神盛宴,让孙小迪觉得开书店真的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而在此时此刻,她已经深深的开始否定这一切。

现实和梦想到底哪个更重要?



或许孙小迪曾拥有过数次那样的心流幸福体验,这样极致的精神盛宴带来的满足又岂是她表姐卖海参能体会到的。

那晚,她父亲那句:为何你当初要从出版社辞职?孙小迪越想越气得哭,临睡前到发了朋友圈,发泄和赌气。她说从小到大,父亲都没有爱过自己,从没有认可过她,家族里的小佳,小晴任意一个都比她好…

她第二天,她母亲说,你怎么能这样写,你爸爸昨天一夜都没睡,还哭了,一早又去买菜去了,你都快40岁的人了,怎么还觉得爸爸不爱你……

书店一次次考验着小迪和高明的情感,考验着整个家庭。

以至于后来小迪对所有想开书店的人都是都是反对,反对,你们千万别再开书店。

书店不是美好无垢的桃花源,只是一桩尘世中的凡俗生意。在满足世人对于独立书店的一切想象之前,它要先让店主能够凭借书店活下去。

孙小迪和先生继续自救书店之路

因为封控期间快递发不出去,本地的一些客户书籍,孙小迪和先生开车一家家地送,客户也会从院子铁栏处,回给他们一些口罩和水果。

小迪为了感激在最艰难的时候这些客户会员的大力支持,她给157个人每人写了一封手写信,送了本书。

后来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他们最忠实的朋友。

疯狂接稿求合作,为了养活书店

孙小迪接了一个童书的策划编辑,还给别人写一个剧本,这样的剧本她以前压根看不上,现在为了救活书店,为了赚钱,也顾不了剧本多么烂,有稿费她就赚。

她先生高明接了一个推广大豆的广告片有了几万收入。高明还和以前的下属一起拍了一个微电影短片《沈阳,凌晨四点》。这下后面一两个月的开销钱有了着落。

他们把另一区大厦里的分店给退掉了,同时把400平的离河书店缩小到38平。

被逼走上电商之路:

在2017年开店前进货的时候发现在线下进货还不如在电商上批发进书,进货的时候高明就说了一句,这生意不对吧,进货渠道和零售渠道居然是一个渠道?

那时候他们对电商是充满了痛恨,觉得电商影响到实体店的生存,直到开书店三年后才知道,线上电商卖书都是当做一个引流的工具,是资本的泡沫。有的书店是成功人士的副业。

而他们两个倾其所有,还负债50万,用所有押注投入在书店上,带着美好的想象和热情,在现实面前一次次地被碰壁。

因为疫情,他们隔壁的潮玩店都在重视线上,尝试做淘宝和某音。

小迪也尝试拍视频发布自媒体平台,直到2020年10月,有一个资深会员女孩跟小迪说,小迪姐,你把朋友圈的读书感悟笔记发在小红书吧,点赞多就可以换钱的。

小迪一听很开心,说只要能赚钱我就干,我现在就一心想赚钱养我的店。她随意取了6个迪的名字发布了读书笔记。直到后来她才知道"点赞能换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此时,她和先生高明,还积极参加文创园的集市活动,沉重的书籍搬来搬去,只是想通过国庆的市集回笼一点资金,可是经过口罩事件后,大家的消费越来越降低了,不像奶茶和火锅能让大家报复性消费。他们一天从早到晚才卖几百块钱的书籍。

几天后,他们发布的小红书笔记爆了一条,点赞1000。粉丝一下涨了好几千,很多人咨询她推荐的书,小迪只是让大家去电商平台去买,毕竟线上价格反而便宜点。

后来问的人越来越多,2020年12月底,他们办了一次活动"书的盲盒",没想到一下火了,仅这次活动利用小红书和公众号就卖出去500多份盲盒,营业额达到10万元。

他们的潮玩店邻居,高明开饭店的发小,以前的员工,附近铁杠客户好友都纷纷来给他们帮忙打包。

整个文创园周边所有人都为她开心,看他们走出了低谷,甚至快递小哥说,最近除了优衣库,就是你们家出货走量最好了。

他们终于凭着联合线上实现了大逆袭,2021年3月小红书开通平台入驻卖书资格,后来她一直做视频和直播,撞见了风口,也得到平台官方流量扶持,一年突破10万粉丝,现在已过15万粉丝。



他们现在一场直播,销量是她之前几个月的量。小迪父母也成为了她的粉丝,看她的视频和直播,她母亲还买自己女儿课程专栏:《精读红楼梦》。她先生高明也有几个读书专栏,共读武侠小说之类的。还有解读《百年孤独》等。

上天到底还是眷顾了他们。坚守情怀的人终于柳暗花明,获得了市场的正反馈,她一直梦想在书店里遇见有趣的灵魂,通过自媒体平台真的遇见了许多陪伴支持她的人。

书里还有个关键人物:

他们在计划开书店之初,高明的好哥们关飞涛,就打了好几个电话,强烈反对他们开书店,让他们去北京好好的去干文化事业,小迪可以去做编剧,推荐高明去做百万公众号主编。他说你们在沈阳开书店开不了三年。

"罗永浩非得做手机,折腾得负债累累,你们别跟他一样,开书店就是为了证明在沈阳干这事不行"。

虽然极力劝阻,但是漓河书店真要开业的时候,他也尽力提供一些供应链资源帮助,只要有同事来沈阳出差,关飞涛都托同事来漓河书店看看,还买些书。

小迪后来通过网络自媒体平台,盲盒活动一举实现了书店扭亏为盈。小迪开心写了篇文章,一改之前的沮丧抱怨。《没有什么比书店能赚钱,更让人幸福的事情了》很多忠实读者为他们高兴转发。

关飞涛也有留言,"早就跟你们说了书店不行,但这么开,可以"。小迪指给高明看。随后高明和他打电话聊了两小时。

凡事最后能让人彻底明晰的只有自己。也许关飞涛早就看透图书沦为电商平台引流的工具,实体书店成了资本运作的炮灰。

2022年9月,小迪受江苏某出版社邀请去南通仓库做现场直播,那天推荐的书就是关飞涛主编的书籍《地球上最伟大的一场演出》,那场直播销售额突破20万元。高明还对关飞涛现场做了人物访谈,人生梦想,相谈甚欢。

情怀与现实的碰撞,痛苦与欢乐的交织,他们终于实现:"多年老友,各自努力,高处相见"。

我的感慨:

同是80年后人,同是省级作协会员,同是文字爱好者,以此篇文章向他们表达坚守情怀的敬意。虽然我们谁也不认识谁。

我只是某次打开她所在的平台,感觉这个读书博主和其他人不一样,她是非常生活化,很自然,很真诚不做作。有的视频甚至看上去大大咧咧,咋咋呼呼的。似乎什么都不在意,她拼的是深厚内涵和走心啊!

在其它视频中发现他们开书店的故事,更加欣赏佩服。文艺青年的三件套,书店,咖啡店花店。他们人到中年却倾其所有的去开书店,这股劲儿让人佩服呀!

看着他们的成长故事,就是一个爱折腾人的一路拼搏历程。在现实和情怀面前的冲突纠葛自救。

人生拉长线路来看,任何一个决策谁知道是对是错呢?如果他们当初一直在出版社,一个仍在报社,不从辞职,其实到后面一样承受各种被动,那时就更无力了。

好在,他们后来因口罩事件,因着养活书店,因祸得福,抓住了某平台视频和直播的风口,他们有时候两个人同时直播对话聊天推荐书籍,有时候轮流直播。开始每天直播,现在每周主要是在一天直播。一场直播都能卖1500本左右的书,而他们以前在线下书店,天气不好时,一天也才卖不出几本书。

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卖给自己认可自己的人,解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作为专栏产品,利人利己利众生,这已经是非常幸福美好的事业了。虽然过程曲折。

我看到高明老师的文章曾写道,真不敢想象,后来没有通过自媒体平台逆袭,拿到结果。我可能是做滴滴高师傅,或者一个外卖员,一个创业失败的中年男人。




 事事分成败,唯成长不可逆 

 投资自我永远是最明智的事 


齐帆齐商学院第三期写书营火热招募中,详情点击:



 温馨提示:知识付费,不退不换,谨慎考虑!


详情可联系 齐帆齐商学院运营官 微信

七七:qfq-n7

齐帆齐本人微信:qfq1199


 文 l 齐帆齐

封面 l 网图侵删

图 l 网图侵删

本期编辑 l 珍


  往期好文推荐


点击下方卡片,查看更多好文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和点个“  ”哦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可是,我开的是书店》理想情怀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齐帆齐 齐帆齐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