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南师大胡小勇:进入雷区的是K12校外学科培训,而非在线教育

胡小勇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2759

读完共需

8

分钟



近日,在《财经郎眼》节目中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小勇就在线教育为何突然“急刹车”,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解答。



暑期来临,原本会进行广告营销大战的在线教育行业,此时却深陷监管风暴,显得格外冷清。

 

早在今年3月份两会期间,“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的声音”就已然出现;之后,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多机构接连遭顶格处罚,在线教育频频遇冷;近期,为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目前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多座城市已开设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一出,在线教育突遭“急刹车”。

 

 
五问胡小勇教授:“在线教育怎么了”

 

01    

在线教育为何突然“急刹车”,从风口进入雷区?


我个人觉得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目前跌下云端的,其实不是所有的在线教育,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K12教育(指K12校外学科培训,以下均同)。第二,大家现在感觉是在线教育是突然踩雷跌下云端,但其实从更久来看,我认为在线教育的整治和管理是一个必然趋势。


2018年,教育部曾专门发文整顿校外培训,2019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两会后接受采访时曾专门提及中小学减负问题:


“减负难减负难,减负再难也要减,如果今天不减负,明日负担重如山。负担重如山,孩子不能健康成长,我们的学生会不高兴的,学生不高兴就是宝宝不高兴,宝宝不高兴,问题很严重,所以我们要持之以恒地治理下去,不获全胜决不收手。”


以前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后变为线下减负、线上增负,所以我个人觉得在线教育整顿是大势所趋。

 

在线教育的崛起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契机,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家长复工,学生却不能复学。政府、教育部门,甚至一些机构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使学生在家里有学上,解决了看得见、听得见的问题。这造成了一个很大的假象,使很多人认为在线教育一夜之间突然崛起。


但我个人认为在线教育的“急刹车”其实并不是今天才“急”,而是在线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必然结果。

 

大家不要误以为这是在打压在线教育,这其实是两回事。我们现在很多人讲在线教育,简单的把在线教育等同于在线应试教育,简单的把在线教育理解为K12教育,其实这一次国家重点出手整顿的是K12教育,尤其是以应试刷分数为导向的教育。

 

02    

同一演员成四家机构老师,怎么看在线教育虚假广告现象?


当资本烧钱进入在线教育行业,很多小说都不敢写的事情,出现在我们身边。同一位“老师”同时为猿辅导、作业帮、高途课堂和青北网校四家在线教育机构做广告。


广东一个“老师”同时出现在四家在线教育机构的宣传视频中,一会儿自称数学老师,一会儿自称英语老师,让人对其身份不免生疑。事件一出,广告截图也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和社交平台迅速刷屏,话题甚至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有网友翻出视频中的那位老太太根本不是老师,只是一个广告演员。


以前有很多人扮演专家教授“卖药”,这和在线教育广告造假是一个道理。传播学有一个名为“信源来源”的原理,从传播学上来说,这类行为确实有效,但这显然没有商业道德底线,他们利用的是家长、孩子对老师的一种崇拜心理。


在线教育“急刹车”其实并不是对在线教育的完全打压,而是要守住三个关键词:守底线、划红线、释潜能。

 

第一,守底线。教育要追求真善美,发布虚假广告首先便违反了真善美。


第二,划红线。我们显然看出这种行为不只是商业道德底线的问题,还显出在疫情之下,在线教育狂飙过程中管理的混乱,至少有相当一部分K12机构趁机打着公益的幌子杀入到在线教育中,干扰了教学进度。


第三,释潜能。我们强调不要把在线教育简单的等同于在线应试教育、在线K12教育。我们认为,如果有效引导在线教育,它还是会起到好的作用。

 

为什么在线教育会兴起?时代技术发展,4G、5G飞跃,为在线教育的兴起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我做过一些调查,好的名校、名师是最稀缺的资源,所以在线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起到了优质资源共享、连通器的作用。

 

教育服务规模的杠杆倍增。比如,我们以前上课,一个老师50个学生,我们名师很少,所以这几年国家致力于教育精准扶贫,把很多领导干部、教育人士下派。现在,我们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加便捷,领导干部、教育人士仍然在本地,但通过互联网远程同步课堂、专题课堂支教,就起到了教育规模杠杆倍增的作用。

 

03    

资本疯狂进入的背后,在线教育是一门好生意吗?


2020年巨头资本滔天,猿辅导、学而思、作业帮一年在线上投放烧掉11.13亿,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的融资总额超过539亿。

 

2021年3月18日,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文章,四问校外培训:广告漫天、低价营销、爆雷跑路,校外培训行业乱象频发——这是做教育,还是做生意?


学习重刷题、评价重考试,校外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这是教知识,还是教套路?


乱象屡禁不止,整顿难见长效,校外培训监管难题待解——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唯分数论助长培训热,学校教育供给待提升——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现在的资本扩张主要体现出来是资本的无序扩张。其实并没有人让资本贴钱,而是资本自己要去打垄断战、营销战,导致成本很高,如果国家不进行有效监管,弊端最后会转嫁到家长、学生身上。

 

我个人不太赞同把教育当做一个生意,因为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

 

04    

在线教育减少,会否只成为富人的专利?

 

教育是刚需,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比较稀缺的。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已经探讨了很多的相关举措。比如通过政府组织在线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来盘活优质教师资源,通过适当的财政补贴来开展对孩子的补课或补习。

 

另外,教育不能只成为刷题的家教,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除了刷语数英、考入北大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它发展途径。

 

05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是一个初心工程,我们国家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高度重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初心。教育行业不像其它民生行业,我们的教育其实更多追求的是学生的美好体验和个性化发展。

 

而现在在线教育砸的是分数,通过刷题来提升成绩,进而制造焦虑,制造新的需求。但大家不要把在线教育一盘推倒,去年7月15号,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发文支持疫情下的新业态发展,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在线教育作为新业态的第一名,这说明什么?说明在线教育有它的价值。

 

如果通过在线教育能够更好培养我们家长搞好家庭教育的能力,这可能会更有价值,这其中的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们应该做且可以做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ClassIn 教育信息化”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