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电教馆原馆长王珠珠:推进智慧教育需处理好六大关系问题

信息化编辑部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4063

读完共需

10

分钟


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中央电化教育馆原馆长、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王珠珠分享了题为《智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的演讲,对智慧教育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分享 | 中央电教馆王珠珠
整理 | 教育信息化100人
来源 | 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

智慧教育原年可以认为是2012年。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协同的教育。

智慧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它通过技术基础设施的保障和资源信息服务的应用,提高学习者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生存发展的适应性。

智慧教育帮助人类更好的应对变革,帮助个体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但不一定能够直接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包括高级思维能力。

智慧教育需要建设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模式和智慧教育制度,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01    
智慧教育在全国的推进
 
一、智慧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智慧教育在我国已经萌生并开始试点探索,一定会迎来普及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教育与技术结合的必然。
 


2012-2018年是智慧教育的萌芽阶段。

智慧教育由区域发起,如江苏、浙江等地,浙江宁波一直在做的智慧教育论坛比较著名,这个阶段是由区域发起,企业逐步跟进,专业力量参与其中,学校创新发展,进而引起教育部关注的一个阶段。

2018年-2022年是智慧教育的试点示范阶段。

2018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教育信息化2.0计划公布以后,部、省两级开展区、校试点,在这个过程中,专家的专业指导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每一个区都要求教育部专家组专家深度观察指导和参与实践。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政府主导、区域、学校和企业共同创新的一个过程。
 
2022年-2035年,未来,要用好支撑高质量教育的数字底座,建设信息时代的教育。

我们需要从现在的试点进行探索,探索智慧教育的基础建设、管理模式建设、制度建设、生态建设,以及以人为本的生态建设。


2、智慧教育发展的主要路径和特点

许多地区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校,智慧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实践路径。

各地采取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典型引领的策略,总体上已经形成行政主导,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发展格局,彰显出来在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下转型升级(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进程。

教育部采取的是以重点任务引导、各地自己制定方案,通过检查和指导,推动发展技术路线。一些省级单位(如江苏)采用指标引领、自查和申报示范校的技术路线。

在智慧教育的大旗之下,教育部、区域、专业力量、学校、社会企业等主体共同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教育的发展。

智慧教育正在进行转段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从过去一般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走向数字关系的分析,这对于各个地区都是挑战。

我认为,教育部和各地对于智慧教育的发展有不同的技术路线,这些技术路线值得我们很好的研究和参考。
 

3、智慧教育发展的主要进展
 
以政府名义发布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方案;以普及+特色的方式推进智慧教育,智慧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区域发展重点和未来建设重点交织的状态。

智慧教育全国性示范区,如:



2019年1月,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推荐遴选工作的通知》,提出六项重点建设任务:

(一)以课程和实践为核心建设师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的途径和机制;

(二)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三)依托学习过程数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精准性;

(四)构建数据互联融通的个性化教学支持服务环境;

(五)采用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区域教育资源供给服务能力;

(六)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现代教育治理能力。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求地方制定自己的建设方案,在以上六个方面建设自己的特色,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清思路的过程。

例如,江苏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在指标引领下进行的示范校创建。中小学和高校在五大类一级指标下有各自的二级三级指标要求,通过自评和评审分批确定合格和示范校。


各地的智慧教育发展情况不一,先行地方有先行地方的问题,后发地方也有后发地方的优势。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等不同地区应该怎样因地制宜实现跨越式发展,仍然是智慧教育下一步发展应该研究的问题。
 

02    
智慧教育推进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

从因果关系的传统分析方法到因果与数字结合的分析过程中,提升整体教育水平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以下我提出六个关系问题。
 
问题一:区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如何解决全国优质资源共享、区域发展和学校需求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区域化发展,学习者的个性特点提出了资源的不同要求,教师的教学习惯决定了选择资源的某些定式。

必须找到多赢共赢之道,互联网思维的解决办法是:多样性中的个性化。要进行集成整合、数据治理、数字画像和个性化服务。

信息化起步较早地区与后发地区任务不同,示范区域和学校不仅要看自己也要看全局和趋势,通过技术解决云-网-端-边的问题。

智慧教育的发展必须呼唤集约式发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如何合理配置云-网-端-边,而非孤立的只看到某一个学校、某一个地区。

发改委已经对大数据的整体发展有了实施方案。东部地区大数据发展迅速,搭建了很多的数据中心,但相对而言电力远远不够。从整个战略上来说,如何把一些计算力分布到西部电力足够的地方,让东部能够在云-网-端-边的技术下,得到优质、低成本的服务,这是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问题二:学生个人终端使用与网络学习空间的关系

人人拥有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是教育信息化1.0的战略任务,但实施难度大、认识不一致。今天看来必须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这是为每位学生打造一个网上书桌,为每位教师准备一间网上备课室,形成一个已学校为单位的网上社区的长期策略。从资源上传下载到社区分享是互联网思维在教育领域渗透成果,实行“一人一号一空间”是师生应用绿色、安全、可控的重要保障。

个人终端是应用各种软件基本条件也是收集各种学习数据的重要途径,提高学校配备的学生学习终端的比例仍然应该作为信息化条件装备的优先事项。学生在校分享智能终端仍然会是普及应用和随时收集数据的必然要求。
 
《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将新网络、新平台、新安全列为信息基础设施,新资源、新校园是特色的基础设施,新应用从教学、评价、研训、管理等四大场景进行布局,探索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改革的路径。
 

问题三:教学模式改革和学习空间之间的关系

经过新冠疫情的冲击,人类学习方式和学习场所将发生重大变化,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有师生都需要建立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和人际社会的三空间概念。学会在三空间中寻找和利用资源,发展自己,贡献社会。我们的教育要为他们未来的生存发展改造学习环境。把网络中的个人空间、机构空间、公共空间和社交空间与学校的各类物理教学场景结合起来。运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对学校、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食堂等进行规划设计、建设或改建、应用。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各类学习场景之中,建立灵活、非整齐划一的学习场景,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是学习模式与空间结合的新挑战。

在学校建设和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信息空间、物理空间和人际活动空间的之间的关系,让人际空间把信息空间和物理空间很好的联系起来。
 
 
问题四: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关系
 
宁夏教育部互联网示范区的一个教师曾跟我分享过他学习教育技术过程中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关于如何运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这个教师对网络上一个学生5:00起来奔跑的视频进行命题,一个学期的时间都在让学生写有关“奔跑”的作文。他利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学校云平台资源、外部资源、家长资源、班主任资源等,给学生们查资料、录视频,启发学生怎么样完成这一命题作文,他还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发布在他自己的朋友圈里,有时他甚至发现会有作家给他学生的作文点赞。我认为,这个老师带领学生学习的这一过程,正是利用大资源学习的过程。
 
信息素养不仅是技术能力、更是思维方式。当前应该强调用技术帮助老师增长见识,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在智能升级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教师数据分析能力的问题。


问题五:技术应用与技术伦理的关系

信息技术也是双刃剑。正确使用技术必须有两个方面的保障:一是社会伦理保障,二是制度法律规范保障。
 
随着智能技术的应用,数据获取、呈现与使用的越来越多,教师不仅要学会选择技术,适切地在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中使用技术,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更要帮助学生形成争取的价值取向,对个人发展、国家繁荣、人类进步担负应有的责任。

每一种技术的开发和创造性应用都会经历从不能到能的过程,创造技术应用创景,使开发的产品能够通过小试、中试到普及是智慧教育中相关技术应用的正确途径,不能任意超越。

关于教育提供的结果,需要有研究和审视的态度,对于学生的个体画像就应该适时、适量和有分析的呈现给学生或家长。

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每个学生适切的发展为本。


问题六:技术与人的关系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为现代社会培养各类合格人才。

教育技术的着力点是要推进人的现代性特征的培养。

智慧教育要推进人在社会中通过人机协同,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贡献人类和也给自身一个完满的人生。
 
最后,我认为,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了人,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智慧教育设计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和我们的落脚点。

专家简介 | 王珠珠,中央电化教育馆原馆长,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文章来源 |本文来源于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由教育信息化100人编辑整理。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正在寻找 “中国教育信息化100人”,希望被采访或者对教育科技感兴趣,可以添加我们微信:jiao2101708013,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提升智慧教育境界,引领未来教育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陈丽:“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和创新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智慧教育服务生态体系构建


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育新基建支撑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


教育部任昌山:“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的怎么样了?北京、运城、上海、武汉、长沙、广州、成都、雄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