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郭文革:“互联网+教育”三大发展趋势

郭文革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1549

读完共需

8

分钟


作者 | 郭文革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当前,在线同步视频会议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高频的社会学习行为。这种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每一个人参与社会学习的成本,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和传统在线教学带来巨大的变革空间,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教育生态正在形成,未来将形成“读、写、师生交互、考试评测、反馈”组成的完整数字化教育环境。“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将出现三个新趋势。

01

“读写”工具的变革


随着技术进步,学生的表达方式和认知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除了文字以外,视频、游戏、VR等都成了新的阅读内容;口语、音乐、绘画、影视、文字、图表、地图、VR、AR、MR等都成为现代学生的“表达”方式。数字读写能力正在成为学生必备的技能,伴随而来的是读写方式和读写工具的升级换代。

新的读写生态环境导致中国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从重视“教”的技术转向重视“学”的技术。

日益丰富的数字化内容,必然催生学生阅读工具和写作工具的变化。如果说,传统教育信息化更重视“教材”的信息化,那么现在,我们必须重视“作业本”的数字化。无论是多模态的阅读、还是多模态的表达,都要求“互联网+教育学”的重心,要从重视“教”的技术转向重视“学”的技术。



02

教育内容配套产业的变革


知识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形式正在发生变化,未来将引起教育内容出版、应用等配套产业的变革。最近,一些新的内容表达方式不断出现。人民卫生出版社依托在线教学平台,把融合了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在线课程,组织制作并出版了8门护理专业的数字教材;ClassIn推出的EDB课件,在同步视频教学屏幕上,采用多图层叠加的方式,将静态、动态教学内容以及互动操作等要素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以屏幕为中心的线上教学“注意力焦点”。这些探索表明,我们可能正在迎来一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升级。

数字内容的升级换代是一个涉及作者、制作者、发布平台、读者的复杂系统。只有当设备、软件、制作成本、使用成本都降到合理范围内的时候,才能形成一次产业升级。

现在,技术不断成熟,新的数字资源生态正在出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表达形式、内容组织结构、出版应用模式等,可能正在迎来一次的重大变革。这对于教学场景、设备、内容产业等都将带来一系列新的发展机会。新应用所带来的数据格式和数据流,也将成为未来智能教学的新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这是教育“新基建”的重要内容。



03

教学设计能力的变革


随着技术的进步,按照教学对象特征、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教学场景的传播特征来设计和组织教学,是对教师和教学机构的挑战。例如,在传统课堂教学、异步在线教学、同步在线教学三种场景下,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方案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当资源形态、教学场景、评价方式、教学模式的选择增加的时候,教学设计就变成了一项复杂的决策。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力,将成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的教育生态环境要求教师和教育机构建设自己的“教学工具箱”,这个工具箱中,除了传统的教学资源和教室场景以外,还要包括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各类在线教学平台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师要按照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特征,在自己的“教学工具箱”中,选择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教学场景以及教学活动等要素,组织和实施教学过程,完成综合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跟踪“互联网+教育”生态下不断出现的新教学支持要素、提高混合式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机构能力建设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长期持续的挑战。


注:郭文革,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数字化阅读实验室主任。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图来源于网络。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正在寻找 “中国教育信息化100人”,希望被采访或者对教育科技感兴趣,可以添加我们微信:jiao2101708013,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教育部长怀进鹏: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朱永新:元宇宙横空出世,会给教育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华南师大胡小勇:优化在线教育 促进教育全程公平(PPT)


华东师大祝智庭:教育数字化创变的实践逻辑与发展机遇(PPT)


北师大黄荣怀:借势在线教育浪潮 深化教育教学变革(PPT)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