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东师大杨晓哲:双向赋能:线上线下融合教育 |《OMO学习周》

杨晓哲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序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风起云涌,学生的学习已然发生改变。工业时代封闭式校园的环境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信息时代的教 育需要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常被提及,甚至被奉为金科玉律,那么学生的学 习需求变了,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不是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互联网时代呼唤新 的有效的教学方式,运用OMO混合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


什么是OMO混合式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教 学,就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 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 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届的共识是,只有将两者 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学习效果。


所有的理论不付诸实践都只能成为空谈。对于OMO混合式教学,仅仅知道其定义远远不够,老师们更需要清晰:


混合式教学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它可以帮助获得最佳的教学、学习效果?


教师又该如何拥抱混合式的必然趋势?


教师如何做落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国内一线名师是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的?


为此,《教育信息化100人》与《混合式教学创新者联盟》一同为大家带来最前沿、最专业、最落地的"OMO学习周"活动。


2021年11月29-12月3日,6位嘉宾进行了精彩分享,其中既有专门研究混合式教学的高校专家,也有早已开展多年混合式教学实践的一线名师。现特将6位老师的分享整理成册,我们一起打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让每一堂以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开展的课程都有依据、有方法、有效果!



目录


第1期/杨晓哲

双向赋能:线上线下融合教育


第2期/苏永康

教师如何拥抱混合式教学必然趋势?


第3期/王志军

教师如何做OMO混合式教学设计?


第4期/韩玉娟、刁善玉思佳

混合式教学落地案例——北京一师附小


第5期/邹贤莲 

混合式教学落地案例——重庆行远小学


本期分享 |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杨晓哲


介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执行主任;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

2021年11月29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杨晓哲作为嘉宾参加了“OMO学习周”活动,并进行了《双向赋能:线上线下融合教育》的主题分享。

本文仅摘录杨晓哲老师分享的一小部分内容:

什么是双向赋能?杨晓哲老师在分享中表示,线上线下作为学习方式的两个方面,彼此相互连接,且互相赋予优势。双向不仅仅指线上线下,也包括老师和学生、教育和技术。这几组关键词都是在相互赋能。正如我们看待技术的方式,也不是直接把技术拿过来。只有当我们有教育的想法,技术才能真正产生新的价值。
 
另外,杨晓哲老师提出在未来教育的场景中,离开线上的线下学习,可能会难以存在,离开线下的线上学习,某种程度上也很难孤立存在。目前广大中小学处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阶段,依旧以线下课堂、师生面对面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场域和场景。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借助一些线上的鲜明优势,例如拓展的时空,海量的、随时可调用的资源,过程中测试和诊断的便捷,补充线下面对面课堂的局限性。
 
此外,我们也需要面对线上线下不断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新的场域。很多学校已经有了更好的条件,例如学生可以自带智能设备,包括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等,在课堂学习中随时随地可以上网、协作、讨论,与智能设备、老师、学生之间产生丰富的互动过程。我们称这样的新场域,是一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场域。

以下为杨晓哲老师介绍的6个实践案例:


01
整合时空
 

在线上线下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凸显了整合时空的优势,它确实打破了课堂固有的时间和空间。
 
这里有几种整合时空的不同的可视化形态。既有课内、课外打破时空的整合,也有在不同的教室通过平台的方式展开链接,实现多师或双师同步的课堂,也有学校尝试课外时空的重整,还有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时空重组、班级和教师的重组。
 
在这样的方式下,就已经打破了教室、学校固有的时空界限,甚至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协作都会变成打破时空的新的融合。
 
前不久我们有一节公开课,几所联盟校展开了跨校之间多个教室的同步课堂。它不仅仅是教室与教室之间的链接,更让我们看到了打破时空之后,学习者学习共同体的进一步拓展。来自不同城市的学习者都可以在多个教室之间产生联动。在联动过程中,每个教室都有各自的学习时间,但他们在分享的环节又汇聚到了一起。
 
在这一节课中,我看到了一位老师非常用心的设计,他设计了一个非常小的课堂活动,特别有意思。他首先要求三个教室的同学都站起来,然后发布口令“小风吹”,屏幕另一侧黑色衣服的同学就坐下。这样的联动方式,似乎让时空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不仅仅是跨校之间的联动,如果一个学校内多个班级产生这样的时空重组,也会有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产生。
 

02
内容重组
 

我们也在思考,当我们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线上的学习资源,线下的教材、课本、练习册等等,如何把这些不同形态的资源,以及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进行重组设计,甚至如何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下,进行单元整体设计。
 

在我们的项目学校中,有一所学校就进行了线上线下教学内容重组的设计。当老师可以收集到更多学习资源,包括网络微课、线上的学习片段的时候,我们如何给这些学习资源赋予不同的学习方式,在单元整体设计的情况下展开重新组合,值得进一步展开思考。
 

03
流程再造
 

无论是自主学习环节,还是嵌入式评价环节、小组合作环节、个性答疑环节、观看视频学习的环节,如果只是在课堂中实施的话,每个学习活动和学习环节的时间都是固定的。比如让学生阅读一段课文,课堂中是5分钟的时间,就是5分钟的时间,读得快的人可能3分钟读完后就没有事情做,但读得慢的人有可能5分钟还没有读完。
 
而如果进行流程再造的话,不同环节之间可以异步,可以对学习时间进行弹性处理。
 
其实在十几年前,所谓的“翻转课堂”,也是一种典型的流程再造方式,它意味着学习者可以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展开学习,课堂内面对面时可以有更多交流和讨论。今天,如果我们有更加丰富的线上学习平台,有助于学生异步在网络空间中敞开讨论的话,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讨论的学习时间又一次翻转到课外和线上。
 
在这个过程中我听到一个小故事,对我而言也特别有启发。有一位老师跟我分享,他做了一个很简单的流程再造的尝试,而且是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迭代。
 
他做的尝试并不复杂。每节课上课前,他都会做好一个大概5分钟的学习视频,同时附上三道题目。他发现,一开始,有1/3的孩子看了视频,并且在课前就已经能够完全答对三道题,也有1/3的孩子观看了视频,但是答不对,还有1/3的孩子完全没有看视频,也答不对题目。

 
如果这只是一次性的设计,可能就不会有迭代,但这位老师不断追问,当自己已经在进行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利用线上的方式很好地收集到了课前的学情,且在这样的时空内展开了对学习的试探,那么,如何去组织线下的课堂?
 
如果课堂讲的内容和视频是一致的,也就意味着,1/3的孩子已经会了,另外1/3的孩子又听了一遍还是不会,可能唯一有变化的是,剩下的1/3的孩子在课堂中被动接受了老师讲的内容,多会了一点。
 
这位老师就思考,是否能设计一个课堂的小组活动,让已经会的孩子跟不会的孩子展开交流,探索他们之间学习方式的差异。另外,是否能让完全不看视频的1/3的孩子进一步展开学习,这些孩子存在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还是学习自信的问题。
 
所以,流程再造加上线上线下平台的支撑,可以去创造非常多新的设计。
 

04
人机交互
 
当有更多的智能交互设备的时候,我们可以做更多的人机交互。
 
一方面,老师可以在课堂中用智能设备去开展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的交互;另一方面,学生如果有智能设备的话,就可以展开更多自主合作和探索。

 
像百度、谷歌这类搜索类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更多资讯信息,而像思维导图这类的工具,可能更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还有一些工具可能是促进学习者不断产生协同、展开交互。
 
这两张图,左边这张是数学里面的数形结合,典型的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认知加工;右边这张是各种各样的物理虚拟实验、化学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在里面调整相关的参数。强调一下,学生并不是盲目调整参数,这是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促进自己认知加工的过程。
 
当我们在课堂中设计学习交互的环节时,这个环节可能不一定是师生的言语对话,它可能是让学生画一张思维导图,也可能是让学生去点评其他学生的写作。
 
过去我们很难做课堂中的学习交互,但现在我们有了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
 
第一,需要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去设计真正有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人机交互环节。
 
第二,课堂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也要减少认知的负荷。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在课堂中让学生画思维导图时,会提前做好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去拖拽关键词的模块,然后再连线,而不是让学生从无到有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就是在减少认知负荷,直奔学习认知加工的主题。
 

我们实验校的老师们在实践中有非常多鲜活的例子,他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平台,包括ClassIn里面也集成了很多交互工具,非常便于老师进一步展开设计。
 

例如图上这位老师会在提供关键词的情况下,让学生在课堂中连线绘制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下一步,他又以这个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作为再生的学习资源,让其他同学进行更进一步的拓展和补充。
 
图片左下角大家看到的这几条红线,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其他学生写好一段话,拍照上传之后,老师发动学生去看同伴写的作品,然后选出表达修辞手法的句子,相当于学生在课堂现场就可以点评其他学生,并且与其他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作品展开交互。
 
还有,课堂中老师发起动态投票,一下子就可以看到到底哪些学生更赞同a的观点,哪些学生更赞同b的观点,哪些学生更赞同c的观点。在下一步的讨论中,老师既可以同质分组,也可以异质分组。我就看到有老师在组成新的小组时,设置每个小组有5个成员,但不能所有成员都选相同观点。这样的异质分组在技术的支持下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并且学生也会为刚才的选择展开更进一步的讨论。
 
无论是学生有智能终端,还是老师使用像ClassIn这样的可交互工具,都是在创造一种新的线上线下融合的环境,它超越了课堂中师生言语对话的学习交互,非常值得关注。毕竟,在师生言语对话中,真正参与进来的学生人数是非常有限的,但在上面提到的这些人机交互中,却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和认知加工的过程中。
 

05
数据诊断
 

在平台的支持下,我们可以更多地把握学情,进行数据诊断、数据追踪、数据建模等等。
 
实验学校有节课特别有意思。在语文课名篇《我的叔叔于勒》的写作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写下不同场景下的一段文字,每个同学写的内容会以共享文档编辑的方式实时产生在大屏幕上,同学之间彼此可见。
 

过程中,不仅可以收集学生学习真实想法的数据,也可以看到学习者不同的想法。当老师抛出某个问题,有些同学可能没有跟上,就写了一句很简单的话,有些学生却文思泉涌,很快就写出了一段话。面对这些情况,如何进一步展开设计,是老师的新问题,同时,共享文档也将学生彼此可见凸显得非常鲜明。
 
所以,对学习数据的长期跟踪并非不可实现,只要选到了适合的方式,是可以很好地去探寻这一问题的。
 

06
因材施教
 

最后,无论是通过更进一步的分析、知识图谱,还是人工智能的技术,我们可以因材施教,顺理成章地有更多个性化教育的方式。
 
如果确实每个学生都有智能终端的话,老师可以更精准地把握真实的学情,但这个时候也需要更加关注老师抛出的学习任务,包括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另外,也值得回过头来从学生学习数据的角度进一步展开思考。
 

通过实验校的几个课堂实践,我们回顾了对线上线下融合教育不断探索、思考的过程。当然,在具体设计中,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的实施,在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场景下,我们更应该跳出过去的课时设计观念,去做整体规划,单元的学习目标不能通过单一的课时实现,可能需要5节课、8节课共同实现。
 
以什么样的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达成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学习目标,是值得思考的。在这个过程中,用线上和线下的技术支撑学习任务的完成,我们有资源、有工具、有平台,也凸显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优势。
 
同时,也不要忽视如何设计学习评价。有些学习任务本身就是评价任务,我们也要关注,学习评价的任务如何回溯学习者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目前来看,线上线下的学习技术更好地支撑着单元视角下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的双向发展。我们可以设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素养指向下的单元学习目标,也可以设计课时学习目标。基于大问题、大概念、大项目展开什么样的学习任务,用什么样的学习技术展开支撑,最后,用什么样的学习评价去设计和展开,上面是一个教学设计的框架,提供给大家。
 
只有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单元学习设计,整合技术的优势才能凸显出来。如果学习任务都是点状的,课时也都非常碎片化,可能学习技术也很难真正应用到学生的学习上,所以我们需要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进行单元课程设计。也只有当教学设计变了,技术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

观看课程回放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建了一个读者交流群,群内有学界、政界、企业、学校等多领域的朋友,大家想进群的也可以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王老师微信。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