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混合式教学落地案例——北京一师附小 |《OMO学习周》

北京一师附小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期分享 | 北京一师附小副校长、正高级教师 韩玉娟


介绍:曾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北京市科学规划课题,参与多项市规课题;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东城区杰出教师、全国可持续发展先进人物等荣誉称号。


本期分享 | 北京一师附小一级教师 刁善玉思佳


介绍: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曾获东城区课堂展示一等奖、东城区教学设计一等奖、北京市数字化教学课例一等奖;发表多篇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研究论文。


导语2021年12月2日,在OMO混合式教学学习周上,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韩玉娟副校长和刁善玉思佳老师分享了题为《OMO混合式教学案例:北京一师附小》的精彩内容,介绍了北京一师附小是如何秉承“快乐成长奠基快乐人生”的办学理念探索混合式教学的。


本文整理自《OMO学习周》第4期线上分享。


01

学校基本情况简介


学校的教学研究与学校的文化、历史传统密切相关。

北京一师附小现在有50个教学班,1897名学生,165名教职工,分为东西两个校址办学。学校在1986年提出“快乐教育”,在三十多年的实践中一直秉承着“快乐成长奠基快乐人生”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乐于读书,勤奋为乐;乐于服务,助人为乐;乐于锻炼,健体为乐;乐于交往,合作为乐;乐于参与,实践为乐;乐于开拓,创新为乐”的“六乐儿童”。
 

 
学校搭建了很多专业教室,并开设了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追求的是“快乐课堂”,即兴趣盎然的课堂、智慧共生的课堂、积极体验的课堂、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课题研究方面,从1986-1991年的“七五”期间开始,我们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题,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快乐课堂的形成。

学校设备方面,我们有以信息化为主的“乐e家”,“乐e家”是集“智慧教室、录音室、演播室、数字化体验区”为一体的空间。我们也有以创新实践为主的“乐创空间”,“乐创空间”是集“数字DIY、编程开源、3D境界、智造高地、工匠车间”为一体的创新空间。教学环境的创设,为学生的多元化学习提供了重要基础,满足了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

伴随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学校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也越来越多,用以满足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需求。这些培训中有学校开展的理念培训,也有技术公司开展的技术培训,还有教师自己开展的线上课程培训。

 
在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不断挖掘新的视角:

第一,通过flash、几何画板等软件技术开发,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第二,基于游戏化教学理论,开展游戏化教学方式研究;

第三,基于网络互动学习平台的学习方式研究;

第四,基于微课、空中课堂等优质资源,促进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第五,以培养综合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数字故事”学习方式研究。
 
“快乐教育+技术”,能够促进学生的快乐成长。所以在各种项目研究与课题研究中,我们更多思考了技术元素,在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层面也做了探索,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主要思考的是如何把技术应用于课堂,通过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在不断推进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学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首先,在观念层面上,老师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得到了提升;其次,在操作层面上,老师也不再仅仅是只会做PPT,而是可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比如利用iPad进行互动,或者开展双师教学;再者,在实践层面上,老师改进教学的能力也有所提高。特别重要的是,教师培训促进了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也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02

学校教学案例


案例一:信息技术支持下“双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1、研究背景
 


技术对教育有着革命性影响。在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中,技术的使用涉及到方方面面,学习正在被技术深度改变。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也改变了参与者之间的教育关系和学习的系统生态,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技术到底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面对这个新问题,我们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技术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不同校区之间的同步提升,于是我们想到了“双师教学”。

2、实践案例

我们所研究的“双师教学”是指由两位教师在不同的课程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同时开展的教学活动。它是一种通过线上线下协作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质师资共享和教育均衡发展。

1)助手型双师课堂

助手型双师课堂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突发情况。
 


曾经我们学校发生了一次突发事件,教六年级数学的杜老师突然嗓子无法发出声音,我们一时又找不到其他代课老师,所以当时我们就想到一个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双师教学”。

和六年级组的老师协商后,我们请其中的马老师作为主讲老师,对另一个班级进行隔空教学,杜老师则在自己的班级内协助马老师做助教。两个班在不同的教室里共同享受马老师带来的生动有趣的课堂。马老师是一级骨干教师,他的课程非常有特点,也特别受欢迎。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马老师、杜老师开展同步互动,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另一个班的孩子虽然没有跟马老师在同一个教室,但也达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上图也是我们学校开展助手型双师课堂的场景。一位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在同时给两个校区的学生进行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可以说,除了给自己班的学生进行讲座和教学之外,也可以通过“双师教学”的手段,传递先进理念,让其他孩子享受到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助手型双师课堂有主讲老师和助教老师,以主讲教师为主,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组织孩子们进行课堂活动。助教老师则在另一个班级辅助教学,根据主讲教师的安排组织学生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2)并列型双师课堂
 


“面积的认识”这节三年级课程由两个校区的老师联合教研。

我们在前期教研时,开展的就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在具体授课时,我们把这节课分成了两个重点部分。第一部分是“面积”概念的教学,这部分教学由平谷校区的数学老师作为主讲老师,带领东城校区和平谷校区的学生一起开展学习。第二部分是从度量的角度,深化“面积”的概念,我(刁)作为主讲老师,平谷的老师作为助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校区之间的学生也进行着思维碰撞和相互对话。

这次教学探索的重要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它贯穿了教学前的备课活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及课后的反思研讨活动。
 


图中是学生和景泰蓝车间在课堂上进行视频连线的场景,由车间的技工给学生现场讲解景泰蓝的着色。通过这样的连线,教学的主体已经不仅仅限于教师,它实现了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混合,实现了多方的社会性参与和教学资源的整合。

这对老师而言是极具挑战性的,我们要考虑清楚,为什么在教学中要进行双师教学,在哪些环节要做双师,以及如何才能促进两方师生的共同发展。

课前集体备课要把握教学本质与重难点,沟通教学思路,分配好各自的任务。在教学实施中,老师之间互为主讲,互为助教,进行隔空互动与交流。并列型双师课堂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但也对老师的理念和教学实施造成了挑战。如何把握课堂节奏,定位重难点,都还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

3、我们的思考

1)双师教学的优势

优势一,搭建了示范引领平台,实现各层次教师专业成长。比如,跨校区的研讨可以促进教师思考;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不仅有技术专家,也有教学专家促进老师的深度研究;包括在课后的交流分析中,老师也能获得成长。

优势二,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丰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除了主讲教室的孩子,我们还可以在屏幕上与其他教室的学生进行互动。对学生而言,接触的范围更广泛,获取的信息更多元,思维也更开阔。

主讲老师可以组织孩子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助教老师可以协助进行分组,组织讨论、实践,丰富了课堂的学习方式。

优势三,穿越教室地域围墙,助力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我觉得双师的目的就是要把教室打开,让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师资和课堂,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2)“双师”教学遇到的困惑

困惑一,不同地区学生的学习基础、方式、课堂表现等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受区域差异,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双方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思维水平存在差异。因此,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教学节奏的把控,仍需要适当调整。

双师可能就是要不断缩小这种差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打开视野。双师对老师的要求更高,需要老师开展充分教研,教学设计也需要适应不同孩子的需求。

困惑二,技术平台工具功能的研发与课堂教学需求的匹配度需要提高。

3)应对新挑战的措施

措施一,“双师”教学——教师教育观念与专业能力提升是关键。

措施二,加强校区合作——进一步形成教育的共同体与研究合力。

 


案例二:混合式教学理念下的数字故事实践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和学习,我们梳理了它的演变过程。我们认为,混合式教学从技术应用阶段过渡到了技术整合阶段,又发展到“互联网+”阶段。和前两个阶段不同,“互联网+”阶段可能更强调利用移动技术帮助学生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从而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随着混合式教学的演变,教师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刚开始我们更多在思考“如何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始更多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教学”。“互联网+”阶段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视角,所以现在我们又在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基于这些,我们现在对混合式教学有了更深层的思考,所谓“混合”,不仅是线上教学与线下面授教学的混合,更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学习环境下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的混合。

另外,通过对“双减”文件的解读,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从这个观点继续向下研究,一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二是要提高作业设计水平。

双师课堂主要是关于如何在课堂中促进创新政策的落地,而“数字故事”更多是在课后作业设计上的一些思考。

“双减”文件提出,要鼓励教师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这类作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便于教师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政策还提出,要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这类作业往往更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更多的是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基于以上学术和政策两方面的理论指导,我们研究了“制作数字故事”的作业。

2、数字故事具体实施与价值挖掘

什么是数字故事?数字故事是指以数字技术为主要载体和制作手段的一种新型教育工具,可以容纳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具有高度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及趣味性特征。

它和微电影或者短视频有些类似。学生会用技术手段记录下实践和探索过程,后期剪辑出一个具有故事性的视频。

制作数字故事会经历三个阶段:前期准备与计划、中期探究与实践、后期分享与评价。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为知识载体开展的实践活动。

 
《位置与方向》在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中属于“图形与几何”这一板块的内容,它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关键能力。

这是我们实施的三个流程:
 


1) 前期准备与计划

首先,我们采用了微课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学生通过微课可能就已经明白了,想确定一个物体位置在哪里,需要知道它的方向、角度等等。

然后,我们也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数字故事,并提出了制作要求。
 


同时,我们还要将生活素材与课本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素材,比如北京环球影城的游览图、北京动物园的游览图,以及我们学校的平面图。生活与知识的对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数学上的抽象化思维,也能让他们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之前的教学可能只是让孩子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现在要让孩子知道,在一个真实的情景中,如何到达某处地方,甚至如何作为一个“小导游”向别人介绍某处地方。这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

之所以这样设计,我们也参考了杜威的作业观。杜威认为,作业其实就是一种活动方式,通过这种活动,儿童实现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结。

2) 中期探究与实践

首先,学生要进行角色分工,并制作脚本故事。期间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同学之间会交流“谁当组长” “谁负责录制工作”。组长可以根据学生擅长的部分进行分工。

孩子们对此会特别感兴趣,但仅仅感兴趣是不行的。每个小组能力不同,有些小组从制定计划到推进都很顺利,有些小组可能刚开始很热闹,接下来就一头雾水。

这个时候,教师也要搭建一定的探究支架,帮助学生思考核心问题。下图是我们设计的一些支架,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境,按照这些支架也许就能顺利完成。当然这些支架也不是绝对的,学生可能有更好的方法。
 


比如学生会遇到“如何把复杂的地图转化为示意图”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到网上去搜,有的学生之前去过实地,就会把示意图画出来。学生把生活化的实际问题用数学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

传统的作业设计中,老师承担了“抽象化”的工作,给学生设计出了很理想的情境。但在“数字故事”的探索中,不需要教师再去特意设置一些探究问题,学生自然就会遇到开放的、复杂的、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所以在我们的作业设计中,学生呈现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结构不良”的问题。生活中“结构不良”的问题,往往更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另外,学生要记录整个研究过程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并进行反思。

设计“数字故事”的作业,我们始终以问题为引领,借助信息手段,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

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全方位发展,不仅仅获得了数学知识,更培养了合作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后期分享与评价

首先,我们对知识性问题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其实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比如有些孩子会问,“量角器0°横着摆还是竖着摆”。

另外,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技术手段、社会参与、合作沟通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反思。也就是说,评价要全面,数学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评价维度上,我们参考了OECD发布的《学习罗盘2030》。2019年,OECD发布《学习罗盘2030》,描绘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蓝图,《学习罗盘2030》强调学生创造价值、协调矛盾困境的能力,以及承担责任的勇气。我们也希望通过数字故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
 

 扫码观看学生的“数字故事”作品

视频中是学生们的一个“数字故事”作品,这只是视频中的一段。这支视频全部由学生拍摄完成,对于学生而言,这样一个一起策划、合作完成“数字故事”的过程,比只坐在教室里听课要好很多。

3、未来改进方向

在学生设计“数字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开展课程前对学生整体进行一次信息技术培训,可能效果会更好。

从评价的角度来看,最后让学生回归课堂进行评价的时候,做得比较粗糙,没有统一的量规,而且更偏重知识层面的评价,对沟通协作等能力的评价有所遗漏,后期可能我们也会开展更细致的评价。
 



结语


以上只是介绍了我们学校的两个典型案例,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关于混合式教学的探索,比如优质微课在课堂上如何用、智能工具在课堂上如何用等。我们现在有6个关于“快乐教育+技术”的工作坊,每个工作坊都在探索如何将技术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如何打造双师课堂、优化空中课堂、探索融合课堂。目前6个工作坊的运行都非常良好。
 


对于我们而言,探索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首先,要关注前沿的信息化教学动态,从认识上提升教师的现代化教育观念。只有理念认识到位了,行为才能不断跟进。

第二,无论是学校整体、学科教研组,还是老师个人,自觉的信息化培训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操作上促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第三,要通过“快乐教育+技术工作坊”的方式,从实践上提高教师改进教学的能力。

技术赋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和实际需求放在中心位置。同时,要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领导力,以更高的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虽然很多探索做起来很艰难,但我们会一直坚定地追求想要达成的目标。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

观看课程回放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建了一个读者交流群,群内有学界、政界、企业、学校等多领域的朋友,大家想进群的也可以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王老师微信。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