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吉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印发

吉林省人民政府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3492

读完共需

13

分钟


导读: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吉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来源丨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省。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互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01

关于《吉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共包括十二项内容:


  •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启吉林特色教育现代化新征程
  •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新时代培养有用人才
  • 三、聚焦 “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高服务振兴发展能力
  • 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持续增强教育发展动力和活力
  • 五、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加公平更高 质量的教育
  • 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 七、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增强科教新优势
  • 八、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 九、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 教师队伍
  • 十、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 “互联网+教育”发展
  • 十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 十二、强化实施保障,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02

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


十二项内容中第十项“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 ‘互联网+教育’发展”部分的内容如下:


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教育大数据治理,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一)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建设省级教育专网,统一管理网络地址、域名和用户,实现所有学校接入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互联网。
全面改善学校网络接入条件,加快推进5G与校园网的深度融合,按需扩大学校出口带宽,实现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万兆到县、千兆到校、百兆到班,有条件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深入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IPv6、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部署和应用,提升教育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推进“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智能化教学终端设施设备,形成以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仿真实训室等为核心的智能学习场所体系。
(二)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
完善吉林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吉林特色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建设各级各类教育线上线下融合示范课程,推进教育专用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利用,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
推动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深化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为师生提供智能化、精准化教育教学服务。
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动优质资源向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延伸。
推进“互联网+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通过“直播课堂”、“名师课堂”、“双师课堂”等形式,助力农村薄弱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
深入实施战略型紧缺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储备计划,推进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建设。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普及新技术支持下的混合式、合作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支持差异化的“教”和个性化的“学”。
落实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优化教学组织方式,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积极发展基于在线教育的“翻转课堂”,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虚拟教研室建设,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员培训,提高教师在线授课、网络教研、操作实践等基础能力。
将编程教育、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提升中小学生数字技能和信息素养。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智慧教育示范校、“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示范区培育遴选工作。
(四)推进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应用。
构建基于教育统计和教育评价的全省教育数据治理和服务体系,推动全省教育数据逐步实现“一数一源”。
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深度整合教育信息系统,实行统一的教育基础数据标准和业务标准,推进数据的规范采集、汇总、分析和服务,形成丰富、准确、可信的教育数据底座,加速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
探索利用智能技术建立多维、精准的学生数字档案,全面记录学生学习实践经历,推动学生数字档案在评价中的应用。
探索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评价创新实践,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采集、识别、跟踪、监测教与学全过程,开展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使教育教学更加全面、立体、客观、有效。
建成教育趋势发展监测平台,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的科学决策服务。
(五)强化教育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
健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强化网络安全监督检查。
完善教育系统网络资产数据库,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推进教育系统软件正版化工作,推动可信教育数字身份认证与密码应用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自主可控能力。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加强教育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态势分析,实现对重点信息系统(网站)实时监测。完善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加强教育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按照最小够用、分级保护、安全合规的原则,保障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安全。
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专题培训、攻防演练,全面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防护水平和处置能力。

03

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


对应还将实施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落实相关8个项目:
1.基础教育信息化助推项目。完善吉林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和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立中小学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体系和运行机制,面向脱贫地区、薄弱学校精准推送。
2.职业教育信息化赋能项目。指导职业学校系统设计学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重点建设一批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推进省市校三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遴选建设一批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线精品课程。
3.髙校智能学习体系建设推进项目。重点支持咼校建设一批咼质量暴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线上培训项目,推进高校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等智能学习空间。
4.智慧教育创新推广项目。支持建设一批智慧教育示范区,推进中小学校、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等建设一批智慧教育示范校,推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
5.“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项目。深度整合教育信息系统,建立不同粒度、不同主题、不同维度的基础数据库,构建多级学情、教情信息数据库,实现全省中小学生学业评价数据分析,帮助教师精准备课、精准讲评、精准教研。
6.“互联网+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项目。支持一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通过互联网开展结对帮扶,为结对帮扶学校配备信息化设备或数字资源,借助“直播课堂”、“名师课堂”、“双师课堂”等形式,帮助乡村薄弱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
7.教育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项目。建设省级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管理平台,健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预警机制,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保护要求,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构建全省教育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教育数据安全和师生个人信息保护。
8.吉林省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评测与提升项目。依托智能语音技术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与评测系统,开展智能化语言教学、培训和评测,提升国家通用语言运用能力。


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吉林省人民政府官网原文。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数字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备注职务+姓名,加入读者交流群


联系我们

焦晓娣:主笔&内容老师 微信号:jiaox1008

张沉浮:主编&总负责人 微信号:chenfu3721



《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发布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计划》发布

《河南省“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发布

推动智能时代教育创新!《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山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发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