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是United Network?UNStudio Asian工作经历实录

2016-08-26 Duran&棋子L UniDesignLab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这篇文章将首先带领大家初步了解下UNStudio及其作品,随后正文我们将与大家分享Duran同学的UNStudio实习经验总结(访谈形式)。



首先它当然不是互联网公司也不是联合国组织,而是一个建筑设计事务所!!!UN (United Network)旨在提倡一种自然和谐的团队协作,融合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精英。UNStudio 联网建筑设计公司(官方翻译~),是一家国际化的荷兰建筑事务所,由(前夫妻档)Ben van Berkel与Caroline Bos于1988年创立于阿姆斯特丹。 UNStudio的作品涉及城市化、基础设施、公共/私人及设备建筑等规模各异的众多领域。(你或许见过不少,但你可能并不知道它们出自UNStudio) UNStudio致力于为建筑领域做出应有贡献,能够在设计、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自身质量,跻身公共网络项目的专家行列。其作品无不体现出环境可持续发展、市场需求与客户意愿的完美结合。





简单介绍下Ben van Berkel — UNStudio联合创始人&首席建筑设计师

 

Ben爷先是在阿姆斯特丹的Rietveld学院学习建筑,后来又去了伦敦的Architecture Association(腐国最出名的知名建筑师摇篮)并于1987年完成了diploma with honours (AA是建筑界的蓝翔,本科五年毕业是diploma学位)。他和前妻Caroline于1988年创立了VanBerkel & Bos建筑事务所(随后改名联网建筑事务所UNStudio)。事务所成立初期,Ben完成了他的第一批项目Karbouw 办公楼,Remu发电站和Wilbrink别墅。1996年Ben被选中设计鹿特丹的Erasmus大桥,这给他对当今建筑师角色的理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逐步建立起了UNStudio的团队工作方法。在Ben理念的过渡期,他完成了知名的摩比斯宅邸(Moebius House)、Het Valkhof博物馆(1998)和Prince Claus大桥(2003)。近期的项目如位于斯图加特的梅赛德斯奔驰博物馆和Arnhem中央火车站(Arnhem Central),则反映了Ben在融合建造和建筑的持久兴趣。

 

Ben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并任教于Berlage学院(1992-1993)及AA建筑联盟(1999)。2011年Ben被授予哈佛大学建筑系丹下健三席教授。他现任Frankfurt amMain (德国)的Staedelschule建筑系主任及概念设计教授。




UNStudio经典作品双手奉上


Karbouw Office Building, Amersfoort,Netherlands, 1990–1992@UNStudio


Remu Electricity Substation, Amersfoort,Netherlands, 1989-1993@UNStudio


Villa Wilbrink, Amersfoort, Netherlands,1992-1994@UNStudio


Erasmus Bridge, Rotterdam, Netherlands,1990-1996@UNStudio


Mobius, Het Gooi, Netherlands, 1993-1998@UNStudio


Het Valkhof, Nijmegen, Netherlands, 1995-1999@UNStudio


Prince Claus Bridge, Utrecht, Netherlands,1998-2003@UNStudio


Mercedes-Benz Museum, Stuttgart, Germany,2001-2006@UNStudio


Arnhem Central, Arnhem, Netherlands,1996-1998@UNStudio


Burnham Pavilion, Millenium Park, Chicago,USA, 2009@UNStudio


New Amsterdam Plein & Pavilion, New York,USA, 2008–2011@UNStudio




听说过UNStudio的建筑狗立马能想到关于UNStudio的几个关键词:华丽的曲线,参数化,Rhino,高大上的项目...


相信不少建筑狗都看过几年前梁其伟在谷德上发布的那篇帖子讲述他在阿姆斯特丹UNStudio总部的实习经历。UNStudio虽是做参数化设计的大哥,但是其对参数化设计秉持着一种批判性的保守态度,它并不像大多数事务所那样痴迷无理由的参数化设计以及执着纯粹的美观和炫酷!(想想当下有多少参数化设计是真正的精品,而不是为了糊弄甲方,不是单纯的为了炫酷而炫酷。)


提到参数化设计那就不能不说Rhino,UNStudio的Rhino用的出神入化应该是建筑行业内皆知的。UNStudio使用Rhino的建模方式及精细程度和我们普通学生党所用的有很大同,大多数学生党只是为了简单的空间表达和效果表现,而UNStudio的Rhino模型可以做到指导施工图,这也体现了Ben爷融合建筑和建造的理念。大多数刚去UNStudio工作的同学,都会发现在这个知名事务所里自己完全不能说会Rhino,即使他们已经使用这个软件三四年。(详情可以参考谷德梁其伟实习经验总结或者继续看完本文)



精彩内容刚刚开始 ○ ○ ○ ○ ○ ○


大家是否觉得阿姆斯特丹对于大多数想要在国内发展的建筑汪过于遥远?其实UNStudio在2010年4月就已经在上海开设了UNStudio Asian分部,作为UNStudio的一个孩子,与阿姆斯特丹总部联系紧密,秉承UNStudio的一贯理念和风格,并且全球招聘精英团队。(PS:行业内很有竞争力的薪水和福利待遇)建筑汪们是不是对UNStudio Shanghai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期我们邀请到了已经在UNStudio Shanghai工作两年Duran同学与大家分享他在UNStudio的工作经历和生活,希望以此对广大建筑汪们有所帮助。



下面我们先通过一组Duran同学的照片记录来看看在UNStudio Shanghai工作是一个怎样的体验。



第一天报道完全没看出来这道黑色的就是正门,饶了很久,后来遇到 Supplier也吐槽找不到入口。



刚开始我就坐在这里,公司的最后一排,窗外景色不错。



窗外的景色,偶尔能看到悬臂拉着工人在清洗Facade。



Cristina,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姐姐,人超级Nice,是她带我真的学会了AutoCAD。



我自己买的乐高名片,被Fabian恶搞了一番。



Tamim,在UNStudio结交的第一个好友,特技是永远不停说话。



Fabian的生日野餐烧烤聚会,一群有意思的阿根廷人。



公司组织的一次SiteVisit,杭州来福士,是我亲自去过最酷的一个Site。



在公司看日出是必须的。



每个员工生日公司都会买蛋糕。



上海来福士办公楼下的杭州来福士模型。



CITICShanghai项目十月份完工,在上海长寿公园对面。



2016年4月的某一天晚上12点,全公司都在加班。



采访正文。



棋子1001号:Duran同学你好,谢谢你接受本次Archigo Studio的邀请来与众多建筑汪们分享你在UNStudio工作的经历。我们了解到你是英国建筑本科毕业,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你没像你大多数同学一样直接读研而是选择工作呢?你能讲讲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做出这样的决定?

 

Duran:在英国Year3上半学期末的时候,摆在我面前有两个选项:一是直接申请研究生读书;二是先去工作一年积攒工作经验。说实话完成了短短的三年本科的建筑专业学习之后,我自己的感觉是才刚刚开始学建筑才看见或者说摸到了其中的一些套路,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就结束了。

如果我当时选择直接去读书,由于英国RIBA的规定,我能选择的学校和研究生项目很有限,绝大多数的Part2项目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我决定工作,于是投了国内外很多事务所。其实我当时还是很羡慕周围有大把Offer的朋友们, 于是跟了一下风也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申请了Bartlett学院的MarchGraduate Architecture Design。虽然拿到了学校的offer,但后来2014年5月份收到UNStudio的Offer之后我毫不犹豫地把Bartlett拒了。

主要原因是当时自己并不清楚以后要走什么方向,直接去上学的话,万一走错了方向,时间和金钱成本消耗实在太大。而去工作可以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可以接触到更多业内专业人士帮助我从不同的角度更全面地了解这个行业。

于是没有过多的犹豫,2014年的7月份,我开始了在UNStudio上海的工作。

 


棋子1001号:都说UNStudio对Rhino的应用要求很高,你刚毕业就去工作有没有什么不适应?你能分享下当时的工作状态吗?

 

Duran:开始上班前一段时间,我居然有些紧张。虽然自己玩Rhino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在网上看了梁其伟的UNStudio工作情况介绍之后,对自己的软件(主要是Rhino)掌握情况有些不自信,为了正式工作之后不出丑得太厉害,毕业旅行之后一段时间在家系统学习了一下Rhino。

然而工作开始之后,事实证明,我确实不会用Rhino。从建模习惯,模型精度把控,到每个项目都有自己订制的插件,再到整个工作流程,都让我感受到自己根本不会画图。好在所有的Teammates都非常Nice,我的前三个月都不断向他们提问,他们有问必答,也帮助我快速融入整个公司,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疯狂加班中)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

 


棋子1001号:众所周知UNStudio是个国际化的事务所,里面的员工专业背景都很强,你刚进UNStudio时会不会压力很大?工作环境和氛围怎么样?

 

Duran:总体来讲,在UNStudio上海工作氛围比较轻松,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办公室,敞开式的办公空间非常有效地消除了上下级关系。然而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很能体会到,大家其实是一个很平等的关系,没有任何人摆架子,也不会有人因为自己的工作经验比你丰富而直接就命令你去做什么事情。给我的第一印象和在学校里的Studio十分接近,大家一起讨论分工合作完成设计,定期有Crit,只是这时候的Tutor变成了上海部的Director。

 


棋子1001号:UNStudio很强调团队合作,你能大家简单讲讲你们事务所的团队协作吗?

 

Duran:整个办公室常年维持在30-40人左右,包括30人左右的设计团队和10人上下的accountant、BD、HR、Receptionist。公司项目维持在三到四个,每个项目前期会一起做到Concept阶段,到了SD阶段就会分成Facade和Interior两小组每组大概5人左右,互相沟通交流极为频繁也会出现两小组之间的人员互换,以保证内外设计保持统一。在UNStudio上海,不论你是Trainee,Assistant,Junior还是Architect,大家都是平级的关系,做的事情大差不差,所有事情(基础的建模画图,与材料商沟通,与LDI开会,与业主开会,与幕墙顾问交流等等)都有机会接触,也可以向公司提出你想做的事情。

 


棋子1001号:你刚入职时的主要工作是做什么?和当初预想的工作内容一致吗?有没有对你对建筑行业的理解产生影响?

 

Duran:我刚进入公司被分进了CITIC Shanghai的一个商场项目,我从DD开始阶段一直跟到了DD结束到后来TenderReview和ShopDrawing Review,总计将近13个月。这个商场正在建设中,计划今年十月开业。

工作了将近半年之后,繁复的工作,无数次的返工,反复要扣的细节,一些在学校里完全不会注意的事项(因为与单纯设计没有关系,比如规范,招商的要求,预算不够,实际建造施工难度等等),习惯了只做Paper Architecture的我觉得有些疲倦,热情减了大半。

但是某一次和同事一起吃晚饭闲聊对我的影响很大,当时我们在讨论在学校里学建筑和工作中做建筑的不同之处。Kyle和Huaiming都觉得只有真正有建成建筑的设计师才能算作是建筑师,其他的纸上作品哪怕再精彩,再有理论根基也是空谈。所以我们画的每一笔都会被真正建出来,每画错的一条线都会被建错。听到这些话,感觉我内心的中二一下子被点燃了...然后就又拼死拼活干到现在,而且更加注意画图的精度问题。

后来看到CITICShanghai建成,我更加相信建筑这行只要坚持下去其实是Rewarding的,而且其实还算适合自己。我是一个集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与极为专一念旧为一的矛盾体,喜欢研究新东西却对于自己喜欢的一直坚持。而建筑对我来说恰恰是这样一个可以用一生去做的理想的职业,每一个项目都完全不一样能学到新的东西,但又有在建筑这一行不变的东西。

 


棋子1001号:你在UN Studio不知不觉的工作了两年,你的一些原来的同学现在都已经毕业了,而你即将重新进入学生生涯。你会觉得有所得失吗?或者说你觉得这2年的奋斗给你人生带来了哪儿帮助?

 

Duran:这两年的工作经验绝对是我一笔宝贵的财富,从最直接能够量化的软件水准的飞跃,建筑素养的提升,到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直能给予我支持以及建议的前辈。

加班的时候我们一起吐槽别人的设计,也吐槽业主的无礼要求。我们之间的交情是经历过无数个加班日日夜夜考验过的,哈哈。也是在与他们的沟通中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让我下定决心放弃了MIT的March I选择了AA Diploma。(能让我这么看重名利的人做出这样的决定还真的很不容易,现在想想还是有点肉疼T T)

 


棋子1001号:据说UNStudio的项目很多,加班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吧?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和感悟吗?

 

Duran:两年的工作转眼即逝,本月底我就要离职了。当我打开公司bookinghour的系统,看了下自己的工作时间,着实把自己吓了一跳。从2014年的7月一直到2016年6月,两年时间里我的工作时间超过了5200小时,加班加班,经常半夜睡觉似乎是我这两年的常态,也是我无法拥有自己正常私生活的最重要原因,再加上我还要忙着做作品集,考语言,申请学校,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度过了这样一段非人的时期,让我觉得在以后没有什么困难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这也是我来到这里之后学习到的,当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大的时候,永远只专注于手上的工作,否则只会让自己无从下手,最终什么也做不成。

 


棋子1001号:现在不少建筑汪们都考虑转行做一些不像建筑这种高付出低回报的行业。你有考虑过转行吗?还是继续专心做建筑?

 

Duran:现在说来还是太早,建筑师对我来说是个理想的职业,可是毕竟自己的生活太少,尤其是半年前在与前女友分手之后我认真思考了很久,之前的我完全没有成熟到能够将工作与自己的生活之间的平衡处理好。现在说什么都太早了,先去读完书在考虑吧。

 


棋子1001号:再次感谢Duran同学与大家分享他在UNStudio工作经历和感悟。如果有机会Archigo Studio将会再次邀请Duran同学给大家详细说说他接触的实际项目。如果大家想了解UNStudio的Rhino实用技能,可以关注UniDesignLab的软件Tips专栏!




我们身在国内可以欣赏到UNStudio哪些精品项目?



杭州来福士大厦(2008-2016)@UNStudio


北京国锐境界别墅(2010-2015)@UNStudio


上海新天地‘镜廊’装置(2014)@UNStudio


上海海伦SOHO广场(2011)@UNStudio


武汉汉街万达广场(2011-2013)@UNStudio


青岛园艺博览中心(2011-2014)@UNStudio


大连中国国家艺术博物馆(2010)@UNStudio


温州永嘉世界贸易中心(2013)@UNStudio


北京通州中央商务区(2011-2016)@UNStudi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