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UCL B-pro首次北京交流活动精彩回顾【内含嘉宾毕设视频】

2016-09-13 UniDesignLab UniDesignLab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UCL大学 B-pro 北京毕设分享会”是“UDL系列名校留学分享会”的首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为UDL第一次举办的免费线下交流活动。UDL以分享和交流世界最前沿建筑学术和相关经验的精神,以后将继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举办线下活动。期待建筑、景观、城市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在职人士或想要了解的朋友,能与我们在下一场活动再次相遇。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为您第一时间推送下一次活动的信息。


本次交流会由UDL主办,媒体支持平台有AC建筑英杰 ,LAC留设联,A+U杂志社,UED杂志社,建筑师的留学圈,建筑师疯人院,深圳观筑,褶子城市,触摸边际,画话,艺窝疯等。






○ 主办方信息

"UniDesignLab”由世界顶尖建筑学院毕业留学生创建,联合英国、欧洲、美国、澳洲等知名学府优秀毕业生,知名国际事务所在职建筑师,学者,博士,事务所创始人,甲方建筑师以及相关行业机构,整合全球资源,构建的学术交流和建筑行业咨询与共享平台。

 

目前着重于世界前沿设计报道、顶尖公司经验分享、海外留学经验分享、软件技巧分享,建筑旅行经验分享。业务包括留学业务咨询、作品集辅导、UDL公开课、线下交流分享会、设计workshop以及建筑旅行团。


注:由于即将接近海外研究生申请时间,我们的作品集辅导资费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且会更新出如“单个项目辅导”和一系列优惠优惠辅导方案,目前在公众号菜单中“辅导介绍”一栏和“导师介绍”一栏为旧版,我们会在中秋节前后完成相应的更新,具体详情请联系微信号:UDLservice01)


○ 活动主旨

首先,为希望去英国学习建筑的学生分享专业情况,教学背景和优秀毕业作品;其次让即将去英国学习建筑的同学们能和学长学姐面对面交流,为以后的择校提供参考;最后借着这次交流会的机会,集合北京地区有建筑热情的小伙伴,组建北京新青年设计圈,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和活动分享平台。


○ 活动海报



○ 邀请卡



本次交流会邀请了一共7位UCL Bartlett 14届AD专业优秀毕业生学生现身说法,用亲身经历讲述AD学习历程,他们分别是:


嘉宾1:王龙飞(14届UCL Bartlett AD 5组毕业生)

嘉宾2:刘文墨(14届UCL Bartlett AD 5组毕业生)

嘉宾3:李煜群(14届UCL Bartlett AD 1组毕业生)

嘉宾4:江原(14届UCL Bartlett AD 生物试验室7组毕业生)

嘉宾5:卢雨西(14届UCL Bartlett AD 生物试验室7组毕业生)

嘉宾6:梁珂(14届UCL Bartlett AD 4组毕业生)

嘉宾7:刘硕(13届UCL Bartlett AD 6组毕业生)


(注:公众号文章最多三个视频,其余视频请关注公众号,后台回复视频观看嘉宾毕设视频,回复录像观看交流会现场录像)


○ 交流会内容回顾


1
王龙飞 —Bamboo Group(RC5)



嘉宾介绍:UCL Bartlett AD 14级毕业生,曾在RC5第五大组研究学习,同其余四位成员一起完成全年研究设计项目。




作品介绍:Bamboo Group希望寻找到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在使用方面的新形式和新方法。针对于竹子的使用,无论是作为家具、特殊装置,还是建筑构件,能够结合数字化技术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实现在应用层面的新突破。全组将竹子三维空间弯曲定型作为我们的技术目标展开研究,同时配合竹子特性展开建筑形式的设计与研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28fpvyf3&width=500&height=375&auto=0
演讲回顾:活动开场首先展示了Bamboo Group的介绍视频,视频涵盖了全组成员全年对竹子材料研究分析的全过程,以及模型设计与建造的全过程。随后通过一系列图片和文本对研究细节做了深入介绍,如竹子特性报告,竹凳、竹椅、竹柱和竹空间的设计介绍,以及竹制品从人工建造向机械臂数字建造的转化。最后传达了团队对该项目的理解:通过竹材料的研究设计和古建筑群的选址,让参数化设计建造和传统历史建筑形成一种在文化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冲击和碰撞,以此提倡文化交融,多元合一的建筑理念。




2
刘文墨——Augmented Ceramics Group(RC5)



嘉宾介绍:UCL Bartlett AD 14级毕业生,曾在RC5第五大组研究学习,同其余三位成员一起完成全年研究设计项目。




作品介绍:Clay Group在现今黏土3D打印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尝试探索粘土这种传统材料在三维路径上打印成型的可能。研究成果将使黏土3D打印摆脱单一厚重的形式,具有更加灵活轻盈的构造。在未来更新的材料与技术手段支持下,该项目将成为一次性打印建筑尺度形体的重要参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282b99cu&width=500&height=375&auto=0

演讲回顾:嘉宾代表AD专业14级RC5[Augmented Ceramics]研究小组讲解了他们的粘土3D打印项目,按照项目发展的时间顺序介绍了我们的设计创新出发点,形式逻辑,以及在实践操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简单概括了本组的技术辅导,设备支持及日常工作环境等背景情况。为可能选择相同研究组或者继续深入该研究项目的人员提供了前期了解与带入。

 



3
李煜群——Fiber.Arachnoid Group(RC1)



嘉宾介绍:UCL Bartlett AD 14级毕业生,曾在RC1第一大组研究学习,同其余三位成员一起完成全年研究设计项目。



作品介绍:计算机辅助模拟多维空间编织技术从而改变传统的编织方式,并通过优化编织逻辑实现多机械臂协同编织,构造出简单秩序的逻辑下的混沌空间,同时多维编织的方式同时实现了在其内部的结构上的合理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28sk0at0&width=500&height=375&auto=0
演讲回顾:此次活动中本人对所在小组的AD毕业设计Fiber.Arachnoid的项目进行了解,其中包括全年的设计流程同时提出全新的多维空间编织的理念,并依托计算机的辅助模拟技术辅助设计,通过多机械臂的进行共同编织。并以自己小组的设计为例,简单介绍了RC1数字化设计的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同时简单提及另一关于增材制造的另一方向和师资情况。同时也分享了 关于这一学年对bartlett的AD的研究型设计课程的乐趣,并在最后分享了回国后的工作生活。

 



4
江原——Filatures Group(RC7)



嘉宾介绍:UCL Bartlett AD 14级毕业生,曾在BioA Lab第七大组研究学习,同其余三位成员一起完成全年研究设计项目。




作品介绍:Filatures是以生物研究为基础,探讨生物如何与建筑相结合。整个设计由细菌的生长出发,研究其生长规律。设计过程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以计算机模拟以及算法生成,设计的形态以此为基础;另一条线是物质为导向,研究如何控制湿度,温度及培养介质来更好的让菌丝生长。最后设计的虚拟性和物质性通过机械臂以及3D打印将两者结合。Filatures不仅探讨了数字化建筑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也探讨了建筑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周期性。


演讲回顾:本次活动非常感谢UDL的邀请,主要分享了我们组员四人在UCL一年关于生物性设计的讨论,我们组主要围绕菌丝展开,研究纤维状的微观结构所具有的空间结构性以及菌丝产品具有的环保特性。整个设计主要围绕建筑与生物的结合,机械臂制造与计算机模拟的结合,试图探讨虚拟与现实如何对接,生命体与非生命体如何共存等问题。同时也介绍了BiotA Lab作为新兴的实验小组的研究方向以及导师在生物性建筑领域的研究的成果 --生物混凝土。

 



5
卢雨西——Syn.[Eco]Plasm Group(RC7)



嘉宾介绍:UCL Bartlett AD 14级毕业生,曾在BioA Lab第七大组研究学习,同其余三位成员一起完成全年研究设计项目。




作品介绍:以绿藻细胞生长模式为逻辑的生态建筑方案设计,计算出建筑模拟生物机理从基地点阵中的核心原点进行有机生长。同时,方案设计制造出一种全新概念的建筑材料——可通过机械臂打印生产,内部可为藻类细胞提供生长培养基,并根据环境变化自我调节的凝胶材料。


演讲回顾:活动中对本人所在小组的AD毕业设计Syn.[Eco]Plasm项目进行了讲解,其中包括设计步骤与流程、全新建筑材料水凝胶的研究,数字化设计逻辑计算,通过机械臂3D打印物理模型等几个方面。并以个人设计为代表,介绍了RC7组的BiotA生物建筑设计小组的研究方向和师资力量。此外,解答了关于Bartlett的学习生活的一些疑问,也分享了自己毕业后的择业与创业方向,和相关经历的体验感受。




6
梁珂——Voxeltimber Group(RC4)



嘉宾介绍:UCL Bartlett AD 14级毕业生,曾在RC4第四大组研究学习,同其余三位成员一起完成全年研究设计项目。




作品介绍:Voxeltimber 团队致力于研发一种木材及其衍生品在高分辨率的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并在参数化设计理念 Voxel-Based 的空间下研究如何合理的组织材料。本设计希望通过对木质材料的研究、参数化设计的组织及数字建造的方法三个方面,对木材在3D打印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演讲回顾: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通过对我们组voxeltimber的讲解,全方位了讲述了RC4的学习方法与心得。Voxeltimber作为以木为原料的3D打印方式,实现了许多木制3D打印的可能性。RC4的设计思路以材料,机械臂工艺及数字化逻辑的研究为出发点,进而实现大尺度的3D打印建造。同时,以我个人的经历,为大家分享了我对参数化建筑建造的一些观点与见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众号文章视频上限为3个,想观看4组视频,请关注UDL公众号,后台回复“视频”即可)




7
刘硕——SanDPrint Group(RC6)



嘉宾介绍:UCL Bartlett AD 13级毕业生,曾在RC6第六大组研究学习,同其余两位成员一起完成全年研究设计项目。





作品介绍: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全新的手工艺,即将沙作为模具,并利用巧妙的方法来创建各种独特的形式。通过在一定的空间装填沙,从而达到用手工模拟3D打印的目的。这是我们项目 – SanDPrinted的精神。经过各种实验和尝试,我们发现PVA的铝管具有高度弹性,柔软性,丰富的尺寸和纹理,于是其最终被选定用以控制沙的形状。另一方面,我们设计了一个可移动的框架,来控制管的大致方向。因此,在这种手工艺下,基于织管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可能性将得以实现,沙和管可以重复使用,也是环保的。


演讲回顾:活动中对本人所在小组的AD毕业设计SanDPrint项目进行了讲解。包括设计理念,材料特性以及制作工艺的研究,重点讲解了生产工艺的探索和实现,另外也介绍了数字化模拟计算在该项目里的运用,以及最终在建筑层面可行性的分析等。同时以个人为力对所在研究小组RC6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研究方向,设计风格,以及导师信息等内容。


(公众号文章视频上限为3个,想观看6组视频,请关注UDL公众号,后台回复“视频”即可)

 


○ 现场热图









○ UDL筹备组人员

总负责人及策划:王龙飞

平面设计:刘彬彬、李晨晨

活动执行:王龙飞、李晨晨、刘奇


感谢UDL筹备组人员为此次交流活动奉献时间和精力!

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此次活动为UDL第一次举办的免费线下交流活动。

UDL以分享和交流世界最前沿建筑学术和相关经验的精神,以后将继续在北京、上海等城市举办线下活动。期待建筑、景观、城市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在职人士或想要了解的朋友,能与我们在下一场活动再次相遇。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为您第一时间推送下一次活动的信息。



(想观看交流会现场录像,请关注UDL公众号,后台回复“录像”即可)

活动现场录像下载链接(高清11GB):

http://pan.baidu.com/s/1miwadug


想了解更多关于UCL-Bartlett建筑学院

Architectural Design专业分类介绍

请点击阅读原文




请扫二维码添加主页君加入“北京新青年设计圈”和“UDL交流群”





联合媒体支持 Media Support 


AC建筑英杰【archchampions007】

最原汁原味的中外建筑名校学习经验分享

建筑师疯人院 &Z-One Workshop【Archifun】

专项治疗建筑设计师们的精神问题

艺窝疯【 camaywf】

文艺青年的终身伴侣


UED【UEDmagazine】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官方微信

《A+U》杂志中文版微信公众平台【architour】

文筑国际建筑文化交流品牌

建筑师的留学圈儿【jianzhuliuxuequan】

建筑师的留学圈儿分享海外建筑名校一手资源,打造留学建筑师高端社交圈。

LAC留联学社【lacstudio】

LAC留联学社专注设计类前沿知识传播与分享

深圳观筑【 atuchina】

搭建建筑行业与社会大众的沟通桥梁,线上线下活动覆盖全国,是建筑师相互交流的精神空间。

褶子城市【foldcity】

关注跨界设计,建筑先锋


画话【huahua_SAMOON】

傻木的任性好奇心

触摸边际【 Touch-Marginal】

涵盖规划、建筑、室内、构造、艺术及教育学等设计科学,上下而求索。


微度青年— 中关村创客乌托邦

一群有趣、有爱、有梦的微度青年的社交平台。Yes , we do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