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设计公司vs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工作体验对比
○关注我们, 请点击屏幕上方 UniDesignLab
添加主页微信 UDLservice01 加入UDL交流群
本文转自 全能小海龟
【前言】
世界那么大,你一定要去看看。
这篇文章的成型是在今年的暑假,无非就是我回国工作之后的一点感受,有吐槽也有认真的思考。上海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从来不缺乏建筑师和大师作品,但是我们有多么热爱我们的城市,我不知道。这半年的时间,迅速融入并认识上海滩的建筑行业,也有不少感悟。
码字不易,且看且爱护。
【正文】
—————–中美的工作环境—————-
Gensler在美国Washington DC的Office
美国的建筑公司规模普遍都比较小,20人以内的叫做小型工作室,70人左右的就算是比较有规模的中型事务所了,200人左右的基本就算是最大的office了。比如Gensler,HOK,RTKL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美国公司,他们各大地区的office也就是200人不到的样子,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也会超过200人。而且我所说的公司规模是指的全公司:包括设计,行政,人事,IT,出纳等等;全能的公司一般也都包含了景观专业和室内设计,或者模型小组,渲染小组之类的。我这几年在外都不常回国,也一直没有关注过国内的大型设计院,直到有一天我偶然一个机会去了我同学的单位(华中地区某知名国企),被一整座大楼的逼格给震慑住了;当然,办公楼也是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建的,基本设施因有尽有,食堂好像也有的;跟美国的office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后来我基本确定要回国之后,又在上海面了一些大的设计院,才深深的感受到国内建筑设计院的规模之巨大……某家专业做住宅的外企在浦东的office也是高大上的闪瞎了,硬件设施都不错。
那我客观的说一下个人的感受:大部分国内的单位,硬件设施还是比不过美国的公司;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员工太多,空间都比较拥挤。虽然说基本都是一个员工一个位置,电脑电话等基本配置,但是,在国内我基本没看到过给设计师配置画图板的……这个事情的原因我会在后面深入的解释一下。就整个公司而言,打印室的规模占办公室的比例也是非常小的,貌似打印机永远都是卡着各种图纸都在排队,或者各种乱码文件在刷纸,超级浪费,更不谈A2以上的彩图,基本不能靠公司内部出图。
而就我曾经所在的美国公司(上下规模70人),打印室是配有一名专业的员工每天上班伺候这些打印机们的!这个人是来自于打印机机器的公司的。他的工作是几乎每天都需要用各种护理液去照料这些打印设备,而且保证这些机器随时都是运行顺畅的,要不然office不能出图,大家都会疯的!在我们公司的打印室,还有大型的高级打印机可以内部出图打A1的彩图而且高品质(一张A1彩图市场价至少50刀上下)。只有在批量打文本的时候才会往外发,之前NewJeasy的文本报批打了20多套彩图,全是外面打好再装订好了送到公司来的,结果我们组老大principle坐在那里签字签了一整个下午……
补充:国内办公区基本完全没有公共活动区域。以前上班的时候,如果中午自己带饭,就可以和同事聚在一桌,聊聊天看看电视。不过这个跟文化和作息时间有关。比如美国工作,中午只有一个小时是吃饭时间,开个车出去再回来就要上班了;而在中国基本上至少有1-2个小时是可以吃饭加午休的。个人觉得这是在国内上班最大的福利,中午还能睡20-30分钟。(虽然我还没养成这个习惯)
—————–员工的穿着打扮,办公室内的言行举止—————-
Bjarke Ingels Group的团队
作为一个小妞,我真心不太喜欢每天化妆,上眼影画眼线,涂粉底抹腮红。BUT,在美国上班,我没有办法不去化妆,因为我要是素着脸跑去,我会觉得自己像个怪物!基本所有的女性,无论是前台,人事,还是做账的,都会有一个比较精致的妆容。所以女性同事之间,在公司里打照面的时候经常都会互相夸赞外表,你今天的衣服好好看,或者你的鞋子好cute。所以,如果你特别素,穿的也很素,那和同事之间最基本的对话都怕是很难展开了。反观国内的员工面貌,我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早先就有在设计院的朋友和我说,国内不讲究穿着,你会干活就好了;还有就是加班多,你怎么穿着舒服怎么来。牛仔裤可以穿,运动鞋可以穿,夏天女生的小短裤可以穿?! 反正大家都很随意……
在我正式上班以后,偶尔可以听到有的组女生们一起拉家常,说自己父母带着孩子去了什么公园,昨天在一号店买了什么好东西,或者很闲聊的一些话题。这样的场景在美国公司实在不常见。虽然同事之间也会拉家常寒暄周末去哪里玩之类的事,但是绝对不会大声或者在上班时间开始聊这些!当然,我后来才知道这都是很正常的,上班不是每分每秒都是单位的,而下了班也不是每分每秒都是你自己的。国内设计院的强度还是非常大的。
补充:一般设计院里,女生最漂亮的应该就是前台,其次就是秘书。做设计师的女生普遍就比较少,颜值能和秘书拼一下的都相当罕见了。当然,民企国企和外企这种面貌还是有差的。BUT,总体来说,设计师么,一般都比较对内;没有很多对外业务需要要求形象和气质,除非是要开会或者见客户。哎。国内工作压力大,加班真的太多了,所以我很少看到有身体好的建筑师,基本都没有运动的习惯。so sad… 我觉得知识和审美层面上都这么有货的建筑师们,为什么就那么不在意外表和形象呢?国内人的认知永远都是长得漂亮一点就被划为花瓶,就是不可能有又美丽又有实力的女性建筑师。
—————–工作的模式—————-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Genova, Italy
我入职之后,惊喜的发现国内的入职程序做的还不错。比如基本的电脑电话办公用品的配置都很到位,名片印刷的也比较利索。虽然入职培训没有按时,但并不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非要去问人事,因为身边同事太多,转个身几句话就知道什么事怎么做。(其实主要是别人也不会觉得被打扰,还蛮乐意跟你搭话)
而在美国的时候,我第一天入职的程序大概是这样的:首先在最大的会客室,人事要给我一共厚厚几百页的各种要签字的文件,有劳工合同,医疗保险,养老金等一系列有关文件和说明。基本上签了一早上的字,人事一边解释我们一边发问,直到所有问题都clear。而且单位来了新员工,公司前台都会有很大的welcome某某的牌子,然后全单位的人,只要来上班了都知道有新员工了。(随后人事也会群发邮件介绍新员工,基本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兴趣爱好等信息,表示欢迎新人来到这个大家庭。)paperwork结束之后就是先去跟组里的同事都打一圈招呼,然后把你领到你的位置,告诉你一些基本的东西。美国办公室内平均每个人占的空间都要宽松一些,而且一般每两个人就有一个很高级的专业画板,(我的director,相当于国内的主创级,就经常在他的画板上画草图做设计,手绘画的特别漂亮!)因为我特别喜欢大画板,后来私下问了一下大老板的秘书,才知道这一个画板差不多要2000刀。咳咳。随后就是IT技术部派人过来跟你讲你的分机电话,个人邮箱,公司的资料在什么地方,万一文件丢失了怎么办等等,手把手教你怎么融入公司规定的制度中来。而且我记得当时IT是个特别cute的实习生来tutor我的,还帮我把公司的邮箱日历等全部关联到我的手机里。以至于后来单位有什么会议,什么活动,哪天中午会有课程全部都会在我自己的iphone上即时提醒或者更新。我深深的感觉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所有的东西都是规规矩矩正正式式的,非常省心非常智能,感觉工作条件非常愉快。
当然,在国内就我目前上班的情况看来,我单位有内部的通讯软件,跟QQ很像,只要知道对方姓名,就能轻松开始对话。简单几句就能解决问题,或者打内部电话一下子也能说清楚,很是方便。虽然国内邮件用的真的不那么普及,但是公司内部有什么通知或者发布一些消息也是非常即时和到位的。
在美国,工作就是工作,标准的资本主义,你的每一分钟都是公司付过你钱的,你必须认认真真干活做事。连我们组最大的principle每次都还故作矫情抱怨一下说,又拉我去面试?我哪有那么多billable的时间?整体来说,上班的环境都非常正式和体面,也很讲规矩。每位员工都有一个timesheet需要填写,写你每天八小时的工作量,工作项目和工作内容。director每周是要检查一下,批通不通过的。然后组里还会有一个smartsheet,每个星期一的时候通过邮件发到组里每一个人,这样大家都能看到谁谁谁这周主要会负责什么项目,或者哪个项目哪个人会做多少工时在里面。所以工作内容非常明确,也很透明。为什么邮件这么普及,主要原因就是所有的事情都会记录在案。开会邮件通知,有活动或者紧急事件邮件通知,你不去都是你自己的问题。
相反,我感觉国内的工作环境就比较“灵活”。一个项目的进度基本根据甲方发的意见反馈,随时都进入改图模式;无论时间无论地点的为甲方的项目服务,工期节点也基本是甲方说了算,要赶着报批就死催进度。我经常听到我的组长会跟甲方电话的时候说,“那我们调一下就再发给您”或者“那我们再做一版给您”,其实内心是有十万只草泥马飞奔而过。而且在这种调整的状态下,换做在美国,绝对不会没事就跟你画一套CAD,一定会先跟你都讨论商议好方向,确定了之后再出成图。要不然什么都还不太确定的时候就画一版图,然后又调整又画又调整,这中间的无用功太多了。我慢慢发现,画图这件事,是真心不能把每一套图当作最后一版去画的!伤人伤己……关于国内设计院的问题,真的是说都说不完,下次我写个专题好了;希望全体的设计从业人员都能好好反思,然后改善我们的工作模式和环境。
补充:前些天我一个SOM的朋友从美国回来,大家聚了聚。我一向觉得美国的工作模式比较规范,基本都是直线前进,层层推进,最后的成果也都是比较理想的;因为我觉得这表示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对的方向和思考上。结果这个小哥直接说,”改图怕什么?给钱我们就改。改几版我们都改“ 我又忘了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做什么事都是先谈钱。虽然我以前在的公司前期想去抢一个项目的时候,也几乎是免费的贴上去送方案,但是送去的一般就是我们director的设计手图和一些计算指标;给你看的也就是一个意向,基本上设计为什么这么做,做成什么样子,都是我们设计方告诉甲方的。你要是喜欢,给钱我们就继续给你做。反正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基于公司签到的合同,多少钱做多少事,但是我们保证品质。甲乙双方有高度的信任关系,这一点在中国市场实在是太欠缺了。
—————–工作的内容—————-
Renzo Piano's drawing
在美国,项目普遍都比较小,以私人开发商为主。(其实也不小,只是我感觉不像中国都是大地产商,豪爆了的那种拿地盖房。)像我在方案组主要做的就是住宅,而且基本都是一定会建的。有一个在NewJeasy的高层住宅,我跟了半年左右就已经准备开始施工了。个人觉得,无论多大多小的项目,美国的设计公司都做的很细。看上去好像只是做的方案或者反复调整,但实际上都是不断在思考然后优化的一个过程。你会发现看似很小的东西,其实早都被思考到这个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了。有一次我觉得我的老板就是随便手绘画的一个courtyard的平面彩图,但其实他每一笔每一个细节都是仔细思考过的,他平面上画的一个椅子他就一定是反复想过这个地方到底能不能这样放,或者swimming pool这边到底怎么用绿化去遮挡视线的交叉。相比国内的酷炫效果图,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有的项目效果图做的真心好看,可是总感觉没深入进去的样子;或者有些建成了的项目,去调研看看的时候发现和效果图的感觉相差甚远。关于“效果图”这个事情的存在是需要认真思考其必要性还有真实性的。
还有一点我特别想说的是,在美国的公司,IT配合做的比较好。整个公司的文件都是一个共享盘,基本所有资料都是透明公开的。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分配工作的时候可能同一张CAD的图,你完全看不出是出自好几个人的手,而且随时都是可以继续画下去的状态。怎么解释呢,就是公司都会有一套非常标准非常系统的要求,(定期还有CAD/REVIT的课程,一边培训一边答疑)CAD里面每一层layer的线性颜色都是做了统一规定的,谁画都需要按照这个标准来;这样同一张图,不同的人都可以直接接手开始工作。而且有意思的是,我们几乎从来不传CAD文件与甲方交涉,都是用带公司title的图纸(JPG/PDF)进行阶段性的汇报,而且这个图一定是反复在公司内检查过没有问题才会往外发。每一次与甲方进行对话一定都是会被记录下来的,邮件来往就是最好的形式,时间地点人物,什么内容,什么反馈意见,一目了然。
在国内的工作内容和形式我就不多做解析了,毕竟我也只是刚回国工作,也在慢慢适应和调整。偶尔遇到一些奇葩的事情我爱吐槽之外,更多的会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或者能不能改进,或者怎么才能引导这个行业朝着更高效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筑师理应该是非常全能,理智与感性的结合,受人尊敬的高级职业;虽然说工资还算可观,可是性价比实在太低。在国内,完全是一副苦逼到死,还被甲方秒虐的感觉……不应该是这样的!真的不应该。
我还发现有个毛病,就是本身做设计这件事情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常常一个小组做出来的项目,都到了最后已经在施工了,主创就会说,千万不要说这个是我做的。总之回头看看就发现,再好的设计,从开始成形到落地基本,说夸张一点就是面目全非,说好听一点就是有些技术偏差。想想我们做建筑师的也很可悲,再好的想法和设计,卖不出去也只是给甲方打工生钱的帮手,那些所谓的情怀早都被现实蹂躏的灰飞烟灭了。所以我常常很佩服那些能卖掉自己设计的建筑师,他们是成功的businessman,他们能说会道又很charming,其实已经不怎么做设计了,只是大范围把控一下,接到的活也需要有in house真正有能力的设计师去完成。但不得不反思一下,为什么设计和落地能差那么多?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设计师根本控制不了细节,或者说难听一点就是根本没设计细节。就比如一个楼梯,哪怕同样的设计,不同的材质就能有截然不同的感觉。那么建筑师对材料的了解有多少?对设计施工的detail又有多么大的把握?
不是我要做广告,我记得我刚回上海去过一次俞挺在旮旯办的讲座,刚好听到的是凌克戈讲他的团队做的武汉Hilton度假区的方案。从设计图纸到最后完工,那个施工图纸漂亮的叫一个惊艳!我简直就想打一份裱起来,挂在自己家的书房。这样的作品和态度真的应该立为行业的榜样!
—————–工作的薪酬—————–
Le Corbusier
[这是一条不归路] 2014年我有在豆瓣上具体吐槽过薪资问题,近期也会重新整理出来。
在美国,建筑师的社会地位还是相当高的,可是薪资实在是low到社会底层。我很难想象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一路学到高中之后会不理智的选择学建筑。基本上就等于,选择了一条工资不高也不好就业的行业,而且学得还非常累。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呢?我猜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真的学不好数理化,就算有些天赋也学不过亚裔和印度朋友。如果真的去学艺术,那就等于这辈子不要想发财了。艺术类就业属于永远占据倒数第一的行业。我干妈的老公就是sculpture教授,谈不上多有钱,但是社会地位很高,也受人尊重,艺术作品更是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所以赚多赚少也基本看运气。So,建筑呢,结合了理性与艺术,特别完美的两边都搭了一半。不像理论有标准答案,但又不像艺术天马行空,所以很大程度上有自由发挥的意志在其中。我在美国读研的时候,同一份作业,所有学生的作品挂出来都完全不一样,挺震撼的。你能从你的同学身上学到的可能比从老师那学到的还多。不过话说回来,会选择学建筑的美国人肯定也是有一定天赋的,比如非常有艺术天赋,他们的表现力相当的强;比如非常能说,在我们可能看来很怪异的东西,他们能说的天花乱坠让你觉得也是个不错的答案;再比如他们非常擅长软件,rhino可以做出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或者从小就是混迹workshop的做工小能手。总之,选择学建筑的人一定是喜欢这个行业,而且能在某一方面脱颖而出的;要不然去做个会计都比建筑师有钱,有前途。那医生,律师,CS就更不用说了;同样的毕业生出来,人家年薪10w起,不开宝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CS的。architecture student找得到工作的年薪4w起差不多,宝马奔驰想考工资买就5-10年后再说吧。真的。
在中国,建筑行业曾经一度是极红的专业,原因就是太好就业了,工资还高。现在微信上有很多推送文章都在讲过去十年设计院的形势,什么房地产的黄金十年,还有什么建筑师的寒冬。虽然我的体会没那么深,不过我很欣慰的是,建筑这一行门槛还是一直挺高的,比如必须科班出身,而且中国普遍的建筑学专业都是五年制,怎么样都训练到了。不像很多其他行业,可以半路出家做个程序员,或者去做个销售。我们所谓的建筑师都有非常强的“自我优越感”;但现实是,很大一部分人都在设计院画图做drafting,谈不上做设计。就算是做设计,很多很多也只是paper architect,或者是为甲方在做设计。咳咳。我真的觉得是个表面光鲜其实苦逼到死的自嗨职业。而且,不是我说实话,建筑师作为中游的设计者,能力既不能往前延伸到做决策的层面,又不能往后拓展到施工落地的层面,好无力的。怪不得自己“鸡肋”。
年薪一定程度上也因人而异,不像美国层级标价比较清晰。在中国,2010年前后开始,到现在工作五年的人,基本上坚持下来还在设计院做的年薪都能在50w以上。像2010年之前的,我个人目前还接触的不深;但是就我所知道的在设计院工作十年的基本年薪都是百万了,最普通的也有100w;像类似所长的这种副总裁级别的早都年薪300-500w了。但这些人好像大部分都是工作狂,基本一心都扑在工作上。有些身体垮了的,或者领悟人生了的,又或者回归家庭了的,后面也都做做副业去了。人生不止赚钱有乐趣,但是赚到钱之后还能找到自己的乐趣,人生也就很圆满了。
总之,国内的建筑行业肯定是比美国的要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毕竟发展中国家,城市建设还是相当有需求的。坐上去了,年薪百万锦衣玉食;混的一般般的,也能过得小康衣食无忧。我说过,美国工作十年的老建筑师,年薪也撑不过15w上下,还不谈美国恶心人的赋税。除非后来转型自己接活开事务所,那基本上就是business man了。年薪自然能上一个层级,但是身上的担子太重,全公司上下老小全靠你开工资你养着,操碎了心,还容易终日惶恐,万一遇到经济危机活不下来就倾家荡产了。anyway,我还是很喜欢的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家都要找好自己的方向,Life is a gift,don’t waste it.
【结语】
2015年的行业形势特别差,称之为寒冬。我身边在设计院的朋友都告诉我,做的活比往年都多,但是钱比往年都少。各大设计院先后裁员减薪,推送的文章大多都是建筑师何去何从。连上海滩的大佬们都觉得投标投伤了,没意思。有一个高层的朋友刚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跟我说,“行情是差,但最后留下的也就是真正喜欢做建筑和会做建筑的。”兴许也是一件好事。随着这几年建筑学专业的扩招,大量的建筑学学生供过于求,市场已经容不下他们五年苦学的本领了。大院也都还肩负着社会责任感,广招实习生,继而提供少量的就业机会。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行业的跌宕,也都算历史了……
补充:国内公司电脑里用的软件,全部,全部,都是盗版!美国公司,连sketchup都只有买的普通版,Adobe,Office,Autodesk等只要电脑桌面上有的全部是公司花钱购买的企业版。我只想吐槽,盗版软件用户体验有多么差!更不用说window的系统都是盗版……
Life is an Advanture. Live it UP!
====================================================
关于 全能小海龟:
80后留美研究生,一线设计院建筑师,自由写作人。游历中国,美国和欧洲70多个现代城市,参观拜访数千记的历史和近代优秀建筑作品;对城市的热爱一定要亲身体会。
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末尾跟上公众号旧闻链接,欢迎了解更多其他相关资讯。
“不要再称呼我美女设计师”成功转型到甲方的Trista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