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探索丨青岛市城市微空间利用及设计研究(二)

2018-01-09 QUPRC 青岛规划研究


Richard George Rogers英国建筑师

公共空间对城市居民的幸福感非常重要。

本次青岛市城市微空间利用及设计研究改变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开展现场调研,鼓励公众参与,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

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线上和线下两方面。线上依托青岛规划研究、青岛新闻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我身边的口袋公园-青岛小型公共空间调查》、《青岛市城市微空间问卷调查》等调查研究活动;

线下通过实地调研及现场访谈,观察空间活动,了解民众需求。同时,鼓励民众参与设计,并计划结合社区规划师制度试点,提供各类民众参与规划、社区治理的路径。


1

我身边的口袋公园-青岛小型公共空间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鼓励市民提报身边的小型公共空间(微空间),号召大家共同发现,经研究后将城市中没有合理利用的小空地、闲置地改造为城市的口袋公园


截至2017年底,本次调查市民共提报微空间61处,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

市民A 提报地点:香港中路街道青岛国敦大酒店阳光百货之间

把这个地方整体设计起来,当成休息活动的地方,安装座椅。


市民B 提报地点:市北区四方街道温州路48号

有个公交站,很多路车,没有休息的地方。增加候车亭,增加可休息的座椅。

…………

阳光百货与温州路小型公共空间


2

青岛市城市微空间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公共活动空间和微空间使用情况三大部分,共设置18个问题。通过青岛规划研究微信公众号、青岛规划展览馆投放。共有247人参与问卷,分析结果如下:居民活动场地以楼下周边空间、小区绿地为主,步行距离5-10分钟内。居民对现状微空间利用情况满意度较低,空间被停车、杂物占用严重且设施不足、景观效果较差,建议增加活动场地、绿化面积;提供休息座椅、运动设施。


户外活动的地点、微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结果

户外活动的内容调查结果

微空间改造建议调查结果

3

实地调研及现场访谈

本次选取中山路、西镇、台东、海琴广场周边、李村公园周边以及崂山姜哥庄作为典型区域开展调研,共梳理城市微空间176处。

对6处典型区域“停留活动”进行分时段的现场调研,使用者以儿童、老年人居多,活动类型以休息休闲、运动为主,包括下棋、聊天、休息、静坐、儿童玩耍、健身、理发、接送孩子、带孩子等。

调研期间,对空间内休闲的附近居民(45人)和过往行人(27人)进行访谈。附近居民意愿主要集中在:丰富活动场地,可以提供散步、儿童玩耍、广场舞、运动等多种活动,增加健身设施;增加长凳与座椅,提供休息场地。过往行人意愿主要是增加绿化面积,注重植物搭配、小品雕塑等公共艺术,美化环境,提供座椅等休息设施。


4

人群活动需求与设计要素推导

商务区微空间主要使用人群为周边工作人员。同时,因其较强的开放性特征,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休息、交流交往空间。主要活动包括交谈、散步、休息、行走、阅读、观赏等多种活动类型。

商业区微空间主要使用人群为购物人群及商家。同时,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休息、交流交往空间。主要活动包括交谈、休息、行走、观赏、展卖、街头艺术等多种活动类型。

商业、商务区微空间一般处于城市标志性区域,应突出观赏性、标志性,加强景观、小品设计。其中商务区重点提供游憩设施和散步、休闲活动场地;商业区重点提供休息设施、展卖空间,条件允许可以提供各类公共活动场地。另外,还可以提供共享单车停车场地等。

居住区微空间贴近居民生活,应以功能性空间为主,为周边居民提供日常活动空间。设置休息设施和散步、休闲活动场地,提供运动健身设施,重点关注老年人和儿童需求。


5

关于社区规划师和社区治理

对于微空间改造设计和维护,建议通过社区规划师这一平台,形成沟通媒介,了解公众诉求,科普规划设计,引导运营维护。引导直接利益相关者(如微空间周边社区居民)直接参与空间改造设计。在空间预留民众参与的场所,如公众园艺区、文化艺术展示墙等,提高参与感。引导周边社区居民自发对微空间进行维护和日常管理,使空间与人形成良好的互动。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