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慧眼读城】第七辑——基于道路网和建筑基底的街道形态分析

青规院大数据中心 青岛规划研究 2020-02-27





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城市规划由增量规划逐步转向存量规划,在当前中国城市设计回归以人为本的背景下,以街道为代表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的街道形态(如贴线率、高宽比)评价方法多采用主观评价或人工测算形式,难以在片区或城市层面开展系统、定量的评估分析。本文采用英国学者哈维提出的基于道路网和建筑基底的街道形态测度方法,以青岛市为例分析街道形态在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总体分布及区域特点,为街道空间形态定量分析、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等提供实证基础。

方法与数据

现实中城市道路两侧建筑基本都是前后错位布置,根据哈维提出的方法,利用现有青岛中心城区建筑基底数据(含建筑层数属性)、以及道路中心线数据。通过对道路中心线分别向左、右两侧依次计算缓冲区,确定这条街道的街墙宽度。根据这条街道上每个建筑沿街贴面长度相加得出总贴线长度,贴线率即街道墙两侧建筑的总贴线长度占整条街道长度的比例。在计算高宽比时,按照每个建筑的贴线比例对建筑高度进行加权计算,即沿街面长度越大、在街墙贴线长度中占比越大的建筑,其建筑高度对该道路的沿街建筑平均高度权重越大,最终计算建筑平均高度和街墙宽度之比。

        建筑基底与路网


 

评价指标示意图


街墙宽度分布


沿街建筑平均高度

情景展示

贴线率和高宽比共同反应了街道界面形态特点。高宽比可对街道界面在垂直维度上进行片段式表征。贴线率是衡量街道界面连续性的一项核心指标,比值越高,街道界面越连续、齐整。不同的贴线率和高宽比场景会带给人不同视觉感受。以下结合不同业态,展示了在四种情景下街道步行体验。

可以看到:高贴线率和高高宽比街道一般会营造一种封闭环境,相反,低贴线率和低高宽比街道会营造一种开敞环境。街道在高贴线率、低高宽比形态下,加之丰富的底商,可以为步行者提供较好的购物、休闲体验。低贴线率情景下,若能配套绿色植被,则可以塑造安静舒适的步行环境,否则会显得枯燥乏味。

贴线率、高宽比不同情景展示

中心城区空间分布特征

青岛市中心城区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李沧区、城阳区、红岛经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该范围内共包含路段1.3万条,建筑物14.9万个。计算结果表明:中心城区平均建筑贴线率35%、平均高宽比0.25。此外,路段之间的建筑贴线率存在较大差异性,最高值为98%,最低值为0,标准差为24%。

在ArcGIS 中将青岛市所有路段按建筑贴线率和高宽比大小分为5 类,可见街道贴线率由西部老城区向外总体呈递减趋势,高贴线率区域多集中在老城区和商圈周边,如团岛、台东、李村商圈,以及曾经依靠轮渡和港口而发展起来的小黄岛;而贴线率较低区域多发展起步较晚,区域特点表现为以高层住宅或写字楼为主,楼间距较大,部分区域存在待开发地块,如崂山金家岭、黄岛长江路、李沧世园会等区域。

与贴线率不同,高宽比在新老城区间没有明显差异,这主要因为老城区普遍街道狭窄但楼层较低,新区楼层高但随着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街道也进行了一定拓宽,建筑高度和街道宽度在相对关系上变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黄岛薛家岛和崂山金家岭高宽比普遍较大,近几年高层住宅和写字楼建设在这些区域发展迅速。

从东岸、北岸、西岸各组团指标可以看到:三组团街墙平均宽度无明显差异,东岸是青岛近代史上发展最早和最成熟的区域,路段总数、贴线率和高宽比均明显高于北岸和西岸两个组团,说明东岸城区街道连续性好,同时高层建筑更为集中。



贴线率分布


高宽比分布

特征区域分析

本文结合贴线率、高宽比等测度指标,从居住性区域(里院、团岛、新都心)选取典型代表,定量分析不同时期街道风格,探究青岛街道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新老青岛人生活变迁。并从中获得街道公共空间对人群行为指引的经验。

居住区空间分布



里院居住区

青岛里院位于青岛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依地势和街道而建,曾经的里院市井生活氛围浓厚,是当时青岛中下层市民主要生活居住形式,发展鼎盛时期有500余处。里院临街建筑连续紧凑,贴线率高达81%,街墙宽度仅22米,虽然道路狭窄,但两侧建筑多以二到三层为主(底层一般为商业用途,二层以上为住宅),平均高度7.6米,高宽比仅0.48,体现了“窄马路、矮建筑”的街道空间布局风格,是让行人感受较宜人的街道空间尺度,使人步行其中既能感受到空间的围合感,又无压抑之感,最适合步行等慢行交通。人性化的街道形态也为休闲购物营造了良好环境。


团岛居住区

团岛居住区位于市南区西端,临近青岛火车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青岛市政府对原台西民众大院拆迁改造而成,以多层居民建筑为主,形态依旧延续了里院式的围合式建筑,外围界面感强,街道连续性十分完整,贴线率达到78%,同时街道延续了里院“窄马路”的风格特点,街墙宽度为29米,但街道两侧建筑开发强度已明显高于里院,沿街建筑平均高度为15米,高宽比0.64,街道围合感明显增强,同时使该区域形成紧实、有序的建筑肌理。生活在该区域的居民已经从里院时期逐步转向现代化居住方式,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加快,人群流动速度的加快使这一区域的空间和功能更加紧凑、便捷。其多样化的商业功能也为其人气的聚集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都心居住区

近几年,新都心借助地铁3号线建设和完善的商业配套,强势崛起。如今新都心高楼林立,居住氛围浓厚,商业繁荣,成为青岛新型居住区的代表。用地集约化发展、人口增加使居住用地高强度开发,建筑高度甚至达到100米以上,且由于受到高层建筑板式、点式形态和日照、消防等要求的制约,两座建筑之间有一段较大的楼间距,单个地块面积和规模也有所增大。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和越来越大的城市规模对于城市道路的功能和等级有着更明确的要求。较高等级的城市道路两侧并不宜人的高高宽比和低贴线率减少了居民在道路上的步行和驻留,但提高了道路安全性。小区的内街两侧多有商业和服务功能的裙房,大部分的人行交通、活动空间以及小型商业服务从城市街道转向小区内街而车行交通的重担则更加明确的落在不同等级的城市道路上


不论是里院居住区、团岛居住区、新都心居住区,其贴线率和高宽比,不仅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青岛新老建筑空间布局方式,还反映了青岛市各个历史阶段的生活特征,体现了青岛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而在街道公共空间设计和优化当中则体现为更多的考虑人在不同空间中的通行感受因此,在存量城市建设用地的改造设计当中,应摒弃“拍脑袋”的逻辑思维,而要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出发点,从现状和历史中提取数据和经验,在适应新时期生活需求的同时,传承优秀历史基因,让历史记忆和现代宜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街道内涵和品质。通过对空间的塑造引导人的行为,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建立特色鲜明、幸福宜居的街道公共空间体系,增加区域活力,提高城市生活的整体水平。

特别感谢:清华大学龙瀛团队的大力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