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研究】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

钟侃 陈晓桦 等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9-06-13

宁夏彭堡于家庄墓地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于家庄墓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彭堡乡撒门村西北2.5公里,冬至河支流大营河的东岸,背靠清水河和冬至河之间的高源,西临冬至河及大营河冲积而成的平川,自然环境适宜于人类居息。墓地北端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表明,远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墓地南10公里处,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修筑的战国秦长城遗址仍历历在目(图一)。

  由于当地群众在村中取土、建房,历年来屡有铜器、骨器及殉牲的头蹄骨出土。固原博物馆和县文管所曾陆续进行了征集,并有所报道[1]。1986年夏,固原博物馆曾在墓地中区进行探查,但未发现墓葬。1987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发掘。发掘工作从7月13日开始,9月27日结束。发掘工作由钟侃主持,参加发掘的除我所陈晓桦、樊军同志外,还有宁夏固原博物馆的延世忠同志。发掘和整理过程中,得到宁夏固原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墓葬概况

(一)墓葬分布

  于家庄墓地南北长500米,东西宽50米。原来是相连的一片坡地,近现代由于水土流失及取土、建房等原因,墓地内形成一条由东向西的冲沟。一条从东北向西南的村间大路,与冲沟相交,将墓地分隔成北、中、南三区。墓葬集中在中区,共20座(MI—MZ)。北区只清理3座残墓(NMI—NM3)。南区5座(SMI—SMS),其中一座残墓。中区的20座墓葬排列不甚整齐,但仍可看出为南北向纵行排列,各墓间的距离4米—7米不等,方向在20°—107°之间,相互间没有叠压打破关系(图二)。


(二)墓葬形制

  南区的5座墓葬和北区的3座残墓,墓口距地表深约0.85米。中区的墓葬因村民在平整场地时已将表土全部取去,故墓口距原地表的深度难以判明。在保存有完整人骨的21座墓葬中,只有2座是儿童合葬,其余均是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或东北,面向上或偏向两侧,均无葬具。人骨的头部均低于足部,呈足高头低的姿态。墓葬形制可分为两大类,即竖穴土坑墓与洞室墓。洞室墓又可分为四类,即竖穴土洞、凸字形土洞、刀形偏洞和凹字形土洞墓。

  1.竖穴土坑墓 完整的有6座(M5、M19、SM2、SM3、SM4、SM 5)。墓坑为长方形竖穴,墓口略大于墓底,墓的大小不一。儿童墓3座(M5、M19、SM3),长0.86—0.95米,宽0.45—0.55米,深1.2—1.8米(以头部计算,下同)。成人墓3座(SM2、SM4、SM5),墓坑长1.37—2.20米,宽0.62—0.95米,深1.03—1.2米。人骨的一侧放置随葬器物,现以SM3、SM4为例进行说明。

  SM3,墓坑略呈长方形竖穴,头端大于足端。墓坑长1.3、宽0.95、深0.80—1.25米。方向25°。没有殉牲。是一座儿童合葬墓。仰身直肢葬。右边人骨4—5岁山,面向左侧,除铜刀置于两腿之间外,其它随葬品均在人骨的左侧。左边人骨面向右侧;年龄在6—7岁之间。除带扣、环饰在大腿之间外,其余随葬铜器在人骨的右侧(图三)。

  SM4,墓坑是较规整的长方形竖穴土坑,长2.20、宽0.90、深0.84—1.60米。年龄25—30岁,男性。单人仰身直肢葬,人骨头部有扰动,面向不清,方向75“。殉葬有马头、马蹄骨、羊头、羊蹄骨。人骨足高头低。除一件铁短剑和少许随葬品置于俄骨之间外,其它随葬品均置于人骨的左侧(图四)。

  2.洞室墓 可分四类。

  (l)竖穴土洞墓 完整的有4座(M6、M10、M12、M14)。这类墓的特点是,在一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道的纵向一端下部掏挖一个浅洞作为墓室。由于洞穴较浅,人骨的头部和上身在洞室内,人骨的大部却仍置于墓道之中。据人骨签定,此类墓埋葬的均是儿童。随葬品均置于墓道中的人骨两侧,不在洞内。殉葬的牛、马、羊的头、蹄置于人骨足端上面。现举M12、M14为例加以说明。

  M12,墓道长1.15、宽0.55、深1.50米。在墓道的一端,距上口深1.10米处掏挖长0.75米、和墓道等宽的洞室。人骨被扰乱,但仍可看出是仰身直肢葬。方向107°。人骨的头部、胸部置于洞室内,下肢骨在洞外,随葬品全部置于下肢的两侧。墓葬填土后,在墓道上口的前端再放置牛、马的头、蹄骨(图五)。

  M14,墓道长1.0、宽0.55、深1.05—1.45米。在墓道一端,距墓道口深1.05米处掏挖出一斜坡底的浅洞,进深仅0.20米。方向90°。人骨头部置于洞内,其余部分置于墓道中。仰身直肢葬。随葬品大多置于人骨腹部两侧,殉葬的羊头、马头与羊、马蹄骨置于墓道上口的前端。

  (2)凸字形土洞墓 完整的有7座(M1、M4、M7、M9、M11、M15、M17)。这类墓的特点是在方形或长方形的墓道一端中间掏挖出和墓道相垂直的洞室作为墓室。墓室底前高后低。人骨的一部分置于洞室外面,大部置于洞室内。仰身直肢葬。随葬品均在洞内人骨的两侧。除M7为儿童和Ml人骨年龄不能判明外,其余5座均为成年男女。殉葬的牛、马、羊骨大多置于墓道近墓室的一侧。现举M巧、M17为例加以说明。

  M15,墓道为近方形的竖穴土坑,长2.60、宽2.20、深1.50米。在墓道后端的中间部位,深1.50米处掏挖前高后低的狭长土洞为墓室,长2.38、宽0.57、高0.5米。方向80°。人骨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大多置于人骨的左侧,牛头、羊头及牛、羊蹄骨置于墓道的后端,吻部朝向墓室(图六)。

  M17,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长2.10、宽1.70、深1.38米。在墓道后端的中间部位、深1.20米处掏挖出长1.97、宽0.57、高0.60米的狭长土洞墓室。人骨为仰身直肢。大部分置于洞室内。方向70°。随葬的铜戈、铜刀、铜铁等在人骨的右侧,其它在左侧。殉葬的牛、马、羊的头、蹄骨在墓道的中部或后端近墓室处(图七)。

  (3)刀形偏洞室墓 完整的4座(M3、M16、M18、M20)。这类墓的特点是在长方形墓道后端的一侧(一般在左侧)向里掏挖出狭长的长方形土洞充作墓室,人骨完全放在洞内或大部分置于洞内。仰身直肢葬。随葬品大多置于人骨的两侧,仅有少量的马具置于殉葬的牛、马头骨附近。现以M16、M20为例说明如下。

  M16,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长2.20、宽1.80、深1.40米。在墓道后端的左侧,循着墓道的一边向里挖掘出狭长的土洞墓室,长2.30、宽0.70、高0.62米。人骨仰身直肢,面向上,股骨以上置于洞内。方向70“。随葬器物大多在洞内人骨的两侧,也有部分在排骨的右侧。殉葬的牛头骨、羊头骨大多置于墓室一侧的墓道中。

  M20,墓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长1.87、宽1.56、深1.80米。在墓道后端的左侧,循墓道左侧边缘向里掏挖出狭长的土洞作为墓室。墓室里低外高,长1.28、宽0.60、高0.64米。人骨完全置于洞内。仰身直肢葬,面向上。方向85°。随葬器物大多置于洞内人骨的左侧。殉葬的牛、马、羊的头、蹄骨置于墓室前端或墓道近墓室的一端,有少量车马具散置于殉牲头骨周围(图八)。

  (4)凹字形土洞墓 较完整的只有M2一座。在北区也清理了一座(NMZ),另外二座(NMI、NM3),因处于断崖处,墓道已大部塌落。这类墓的特点是在长方形墓道一侧的两端,各向里挖掘出狭长的土洞作为墓室,两个墓室之间以生土为隔梁,墓葬平面似凹字。以M2为例,墓道为不规则的长方形,长1.,7、宽1.巧、深2.20米。墓室里低外高。左侧墓室长约1.70、宽0.65米,人骨扰乱,但仍可判明是仰身直肢葬。人骨的股骨以上部分在洞内。右侧墓室长1.8、宽0.80米。人骨朽蚀较甚,葬式难以判明。殉葬的羊、马头骨分别置于人骨的足下。方向55“(图九)。

(三)殉牲

  彭堡于家庄墓葬,普遍存在殉牲现象。中区的20座墓葬无一例外。南区的5座墓葬中,除SM1为残墓及SM3、SM5未发现殉牲外,其余2座均有殉牲。北区的3座残墓,除NMI破坏特甚未发现殉牲外,其余2座残墓均有殉牲。殉牲的种类有牛、马、羊的完整头骨或领骨、蹄骨。此处墓地共殉完整的牛头骨分具,马头骨42具,羊头骨1“具,此外,还有大量的马、牛、羊的领骨和蹄骨。

  殉牲的方式大致有两种:多数是将殉牲和人骨同置于墓道或墓室的底部,位置因墓葬形制不同而异。竖穴土坑墓,多置于人骨的足下;土洞墓则置于洞外的墓道近墓室一侧,有的由于殉牲数量较多,还分数层堆放。殉牲的吻部都朝向墓室。少数墓不把殉牲放置墓底,而是在墓葬填土后,将殉牲理在墓道一端上口处。

  各墓殉牲的数量多寡不一。多者如M4,羊头骨53具,牛头骨2具,此外还有羊的领骨130具。少的如M17仅有牛、马头骨各1具,羊头骨2具。M18仅牛、羊头骨各2具。就一般情况而言,竖穴土坑墓殉牲的数量较少,而以各种类型的洞室墓殉牲较多。

随葬器物

(一)陶器

  7件。一件为双耳罐,其余为单耳罐。仅一件单耳罐为夹砂灰陶,余均为夹砂红陶。制法均为手制。器形不太规整,腹部大都不对称。烧制火候较低。陶胎较厚。以素面为主,个别器物颈部饰锯齿形或绳索形附加堆纹。器表普遍有烟良痕。下面介绍几件保存较完整的单耳罐。

  M17:16,夹砂灰陶,口略侈,深腹较鼓,平底,单耳,口径8.6、底径5.6、高13厘米(图一0,1;图版拾叁,2)。M10:2,颈下饰一周锯齿状附加堆纹,口径11.3、底径5.2、高9.8厘米(图一0,4;图版拾叁,5)。NM2:19,口径9.6、底径6.6、高12厘米(图一0,2;图版拾叁,1)。M5:l,口径8.2、底径4.8、高8厘米(图一0,3;图版拾叁,4)。


(二)铜器

  673件。器形有剑、戈、矛、刀、鹤嘴斧、斧、凿、锥、马衔、节约、管状饰、牌饰、泡饰、扣饰、车辔等。

  短剑 3件,分二式。

  l式:2件。首似两个相连的半圆形,扁茎,格略呈“一”字形,直刃,柱状脊。NM:2右1,通长15.4、刃长9、格宽2.2厘米(图一一,玩图版拾肆,5)。

  Ⅱ式:1件(SM5:13)。首为蘑菇状,扁圆茎,“一”字形格,剑身呈柳叶形,棱形脊。通长23、刃长14.2、格宽2.6厘米(图一一,;2图版拾肆,6)。

  1件(M17:6)。中胡三穿,长方直内,内上一穿,援平直,锋端呈圭形。通长188、援长11.1厘米(图一一,7;图版拾肆,3)。

   5件。NMZ:3:1,矛锋圆钝,中脊较细呈柱状,散较短,翼侧有二对穿的圆形钉孔。通长14.4、玺外径1一7厘米(图一一,5)。SMS:1,矛锋尖长,中脊明显,散较长,絮侧有对穿的圆形钉孔。通长15.1、囊外径2厘米(图-一,3)。SM4:47,矛锋尖长,中脊不明显,矛身断面呈菱形,黎侧有对穿的钉孔。通长26.2、囊外径2.2厘米(图一一,4)。

   16件,分二式。

  l式:9件。刀背呈弧形,刀尖略向下弯,柄端有方孔。M6:2,长19.8厘米。M12:33,长15,4厘米。M7:16,长18.4厘米(图一一,10)。

  Ⅱ式:7件。刀背平直,柄端有不规则孔。sM3:8,刀尖稍上翘。通长20厘米(图一一,的。伽3:2,通长20.2、刀宽1.5厘米。SM4:36,刀背平直,刀尖略向下弯。长19.2厘米(图一一,9)。M17:5,长条形,刀尖略残,向下弯。长17.6厘米。

   5件,分三式。

  Ⅰ式:1件(M17:13)。尖锥体状。长2厘米(图一一,17)。

  Ⅱ式:一件(NMz:右4)。矮尖锥体状。长1.4厘米(图一一,28)。

  Ⅲ式:3件。三翼式,短挺。M17:10,长1.8厘米(图一一,19)。

  鹤嘴斧 2件。SM5:43,中间有椭圆形銎。长13、銎径1.6厘米(图一一,23)。M19:4,一端呈斧状,有扁刃,另一端为鹤嘴状,中间有圆形銎。长9、銎径l厘米(图一一,1;2图版拾肆,4)。

   2件。SM4:24,长方形銎,斧身两侧缘略内弧,双面刃,刃略外弧,斧身上端有对穿的三角形钉孔。长7.8、銎口3.2X2厘米(图一一,14)。M19:5,长方形銎,斧身略呈梯形,双面刃,銎内有朽木。长3.3、銎口2.2x1.2厘米(图一一,6)。

  凿 3件,分二式。

  Ⅰ式:1件(M4:7)。圆角长方形銎,上端有对穿的圆形孔,凿身上宽下窄,双面弧形刃。长6.5厘米(图一一,15)。

  Ⅱ式:2件。SM4:25,方形銎,銎沿较厚,凿体上宽下窄,双面弧形刃,两侧中间有明显铸缝痕迹。长5.8、銎口1.1X1厘米(图一一,16)。

   10件,分二式。

  Ⅰ式:9件。四棱形,一端双面扁刃,另一端呈尖状。M4:1,长8厘米(图一一,11)。

  Ⅱ式:1件(M14:18)。上端尖圆呈枣核状,断面为方形,下端扁圆。长5.9厘米。

  车軎 12件,分二式。

  Ⅰ式:10件。圆筒形,权端封闭平齐,另一端为圆形玺,有对称的圆形孔。大小不等。大者长10、里径4.,厘米;小者长,.5、凳径3.1厘米(图一二,1)。

  Ⅱ式:2件。圆筒形,尾端钝尖,奚端略宽。SM4:1,长7.4、粱径4.3厘米(图一二,2a)

  马衔 11件,分二式。

  I式:6件。单节。NMZ:5:1,扁条状,两端有圆环,成对出土。长11.6厘米(图一二,3)。SM,:9:1,制作粗糙,截面呈扁圆状,两端有扁条状圆环,成对出土。长16厘米(图一二,4)。

  Ⅱ式:5件。由两节组成。两端为圆环,中间以二圆环套接。有大小两种。大者如SMZ:8,长205厘米;小者如SM4:5,长16.5厘米(图一二,13)。

  节约 10件。为圆角方形,正面圆鼓,背面乎,有圆孔,侧面有孔互通。NM3:8:1,高2、宽(长)2.7厘米(图版拾伍,7)。

  竿头饰 4件,分三式。

  I式:1件(Ml:17)。首作圆球形,长方形柄,柄端有对称的半圆形缺口。高3.8、柄口1.6x1厘米(图一二,8)

  Ⅱ式:l件(SM,:4。)。首作扁球状,圆筒形柄,柄部有对称的钉孔。高.36、柄口径1.3厘米(图一二,7)。

  Ⅲ式:2件(SM4,l,、16)。首为一鸟头,方形柄。sM4:15柄口有对穿的钉孔,高3.6、柄口边长1.4厘米(图一二,;5图版拾伍,4)

  铜铃 1件(M11:1)。桥状扁平纽,椭圆形纽孔,体扁圆,铃面有两个矩形孔,有横梁,悬铃舌,舌下端粗大,摇之有声,铃口为扁圆形。高4.7厘米(图一二,6)。

  铃形饰 19件,分四式。

  I式:4件。纽为圆管状,铃体略呈筒状。M12:42,中部受压变形,高.34厘米(图一二,9)。

  Ⅱ式:2件。顶有圆拱形纽,圆形纽孔,铃体下部有对称的缺口。M,:21,高3.5厘米(图一二,10)。

  Ⅲ式:4件。M14:24,器体侧面略呈人字形,顶有圆形纽,圆形纽孔,饰陀螺纹、乳钉纹。高3.8厘米(图一二,12)。M14:23,顶有圆形纽,甬部较长,铃体略呈人字形,饰三道斜线刻划纹。高3.7、宽1.3厘米(图一二,15)。M14:25顶有圆形纽,圆形纽孔,铃体略呈人字形,甬部饰陀螺纹。高3.6、宽1.4厘米(图一二,14)。

  Ⅳ式:9件。5M3:9,顶为圆环形,甬较长,饰斜方格纹,铃体中部有缺口,两侧铸有棱线。高3.9,、铃口1.乡x0.7厘米(图一二,11)。

  带扣 14件,分三式。

  I式:11件。NM:2右2,扣环平面圆形,饰交错弧形纹,扣舌位于环内缘,舌尖外突未出环外,纽略呈方形,圆形纽孔。长5.4、环径4.3厘米(图一三,4)。M15:8,扣环平面呈椭圆形,环面饰交错的弧形纹,扣舌位于环内缘,舌尖外突未出环外,扣纽略呈扇形,两侧有二道凹槽,三角形纽孔。长6.2、环径5.1厘米(图一三,乳图版拾陆,6)。M17:4,扣环平面近圆形,环面饰三周方点纹,扣舌位于环内缘,舌尖外突,近方形纽,方形纽孔。长,6、环径4.4厘米(图一三,6)。NMZ:左2,扣环平面近圆形,环面饰二周方点纹,扣舌位于环内侧,舌尖外突,未出环外,近方形纽,纽孔圆形。长,.8、环径4.2厘米(图一三,7;图版拾陆,3)。

  Ⅱ式:1件(M11:23)。扣环平面呈圆形,扣舌位于环外缘,舌尖斜伸出环外,扣纽呈长方形,背有拱形纽。长4.3、环径3.1厘米(图一三,1;图版拾陆,2)。

  Ⅲ式:2件。SM5:20,扣环平面呈椭圆形,扣舌位于环内侧,舌尖外伸,突出于环外,扣纽呈方形,背有拱形纽孔。长3.1、宽1.8厘米(图一三,3)。

  带钩 1件(M14:18)。钩部残缺。器体狭窄,背有“T”形纽。残长4.1厘米(图一三,2)。


  鸟纹饰牌 43件,分为二型。

  A型:35件。平面为“S”形,正面有鸟纹图案,背有拱形纽。分六式。

  AⅠ式:4件。由反向对称的双鸟头组成。弯曲处有两个月牙形孔。Mll:4`4,长.46、宽1,8厘米(图一四,耽图版拾肆,2)。

  AⅡ式:1件(M14:19)。由双鸟头反向连结而成,眼、嚎、耳均清晰可见,耳、眼下部均为镂孔。长3.5、宽1.5厘米(图一四,10,图版拾伍,5)。

  AⅢ式:1件(MZ:9)。由双鸟头反向对称连结而成,眼、嚎、耳均清晰可见,弯曲处饰一周方点纹,有圆形孔。宽1.7、残长3.5厘米(图一四,14)。

  AⅣ式:l件(M17:9)。,为双鸟纹的变体,鸟眼、咏、耳完全消失,中间有圆泡。长4.6、宽2.2厘米(图一四,2)。

  AⅤ式:13件。均出自M16。为变体的双鸟形,饰卷云纹。M16:3,,长4.5、宽1.9厘米(图一四,;3图版拾叁,3)。

  AⅥ式:15件。均出自SMZ。正面圆鼓,背面凹。其一长.45、宽1.6厘米(图一四,15)。

  B型:8件。扁平长方形,正面有对称的夸张鸟头形图案,分三式。

  BⅠ式:l件(M14:10)。双鸟变成了中间有圆泡的云纹,两端有两个圆形镂孔。长斗.3、宽2厘米(图一四,4;图版拾肆,1)。

  BⅡ式:1件(M14:6)。透雕伫立状双鸟纹图案。长3.8、宽2.4厘米(图一四,9)。

  BⅢ式:6件。Mll:13,正面中部有圆柱形突起,背面有桥形纽。长5、宽2.3厘米(图一四,13)。

  椭圆形饰牌 6件,分二式。

  I式:2件。平面略呈椭圆形,有鸟首形纽。M2:8,长37厘米(图一四,12)。M15:14,平面略呈椭圆形,有方形纽,圆形纽孔。长3.2厘米(图一四,11)。

  Ⅱ式:4件。略呈椭圆形,有两个不规则的孔。M19:6,长.38、宽2.7厘米。

  圆形牌饰 8件,分二式。

  I式:2件。平面圆形,正面有一拱形纽,两面平直。M14:29,径2.9厘米(图一四,16)。

  Ⅱ式:6件。M7:7,正面中间有突起的乳头状圆泡,器面内圈有一周凹弦纹,缘内饰一周凸起的星角纹,背有桥形纽。直径4.8、厚0.2厘米(图版拾陆,5)。MI:11,正面正中有乳头状圆形突起,缘内有凹槽一周,内饰小三角纹,背有桥形纽。直径5.7、厚0.2厘米(图版拾陆,4)。

  连珠状饰牌 27件,分四式。

  I式:l件(Mg:17)。平面为长方形,由三排各四个圆泡组成。长.27、宽2厘米(图一四,8)。

  Ⅱ式:10件。由两排各三个梅花形圆泡连结而成。正面凸起,饰乳钉纹。M12:13,长4.3、宽2.5厘米(图一四,6)。

  Ⅲ式:11件。由双排各三个圆珠连缀而成,饰卷云纹。M17:1:3,长.37、宽2.6厘米(图一四,5)。

  Ⅳ式:5件。为圆扣状连珠形,中间有穿孔二个,泡之间有凸棱三道。MS:22,长.38、宽2.2厘米(图一四,7)。

  双鹿牌饰 1件(M12:l)。透雕。雌鹿作回首状,雄鹿双腿骑在雌鹿骸部作交配状。长3.4、宽3.1、厚0.25厘米(图一五,2;图版拾伍,3)。

  马头形牌饰 l件(M,:2)。透雕马头图案,马头内曲,颈部饰两排方点纹,背有拱形纽。残长5.3、宽4.4厘米(图一五,l)。

  蛇形牌饰 1件(NM3:11)。平面略呈葫芦形,背有凹槽,近蛇口处有一圆形孔,背面有拱形纽。长111匣米(图一六)。

  连纽饰 34件,分二式。

  I式:31件。两端作圆扣形,中间上下有尖状突出,正面凸起,饰乳钉纹,背凹,有横长条纽。M12:29,长3.4、宽16厘米(图一五,12)。

  Ⅱ式:3件。由两个圆扣连结而成,正面圆鼓,饰乳钉纹,背凹,有横长条纽。MI5:2、长3.2,宽1.2厘米(图一五,18).

  兽头饰 5件,分二式。

  I式:1件(M12:48)。两端圆扣形,中间兽头形,3.7、宽2.1厘米(图一五,;3图版拾伍,6)。

  Ⅱ式:4件。兽头尖耳,尖嘴。背面有竖长条纽。SMS`32,长2.7、宽x.6厘米(图一五,5)。M7:17,兽头尖耳,尖嘴,背面眼间有一桥形纽。长26、宽1.6厘米(图一五,4)。

  铜扣饰 34件,分二式。

  I式:12件。圆扣形,正面尖突,背有桥形纽。有大小之分。大者直径2厘米,小者直径0.9厘米。M12:37,直径2厘米(图一五,14)。

  Ⅱ式:22件。圆扣形,正面圆鼓,呈梅花瓣状,背有纽。M14:22,直径13厘米(图一五,17)。

  铜环 11件,分二式。

  I式:3件。SM3:4,圆环状,环面饰交错突起的旋涡纹。圆环外缘处有一凹槽。环径4.8厘米(图一五,8)。M9:33,圆环状,环面饰交错的弧形纹,圆环外缘有两个小凹槽。环径5.2厘米(图版拾陆,1)。

  Ⅱ式:8件。制作不规正,截面椭圆形,内外两侧边出棱,环有接口,其上饰横向刻划纹。M12:11,环径5厘米。M3:19,环较大,横截面呈椭圆形,径.56厘米,

  铜蹲 2件。一端细一端粗,粗端有圆形鉴,其上有对穿的钉孔,奚内有朽木。M10:20,长5一、黎径1.5厘米(图一五,15)。

  铜鹿 12件,分三式。

  I式:5件。卧状,仰首,竖耳,四蹄内收,细腹中空。M14:1:2,身长5.2、高4.9厘米(图版拾伍,2)。

  Ⅱ式:3件。M16:29,卧状,四蹄内收,连为一休。长4、高8厘米(图一五,;6图版拾叁,6)。

  Ⅲ式:4件。卧状,四蹄内收,作跃起之势,细腹中空,骸部有对称的镂孔。M5:8,身长5.7、高5.9厘米(图一五,7;图版拾伍,l)。

  铜管 58件,分三式。

  I式:5件。截面长方形,管状。SM3:1,正面饰折线纹,两端有横向凹槽。长8厘米。出土时管内装有骨针两根(图一五,9)。M1:510,两面饰横,’8”字纹。长5.8、宽1.1厘米。出土时内装皮条包裹的骨针(图一五,11)。M16:17,正面饰折线纹,中间有一道凹槽,背面镂空。长6、宽1.7厘米(图一五,13)。

  Ⅱ式:28件。圆管形,饰有均匀的螺纹。M12:40,长4.7、直径0.9厘米(图一五,10)。M12:7,长9.7、直径1.,厘米。出土时管内装有四根骨针和一件铜锥。

  Ⅲ式:25件。两端为圆管形,饰均匀的螺纹;中间为圆球形。M16:21,管径0.65、长3.1厘米(图一五,16)。

  泡饰 116件,分六式。

  I式:6件。正面圆鼓,背面凹,中间有两长方形孔以代替纽。M17:8,径4.4厘米(图一七,1)。

  Ⅱ式:6件。正面圆鼓,背面凹,有对称的四个桥形纽。MI0:15,径3.2厘米(图一七,2)。

  Ⅲ式:17件。正面圆鼓,背面凹,有一桥形纽。M17:7,径.38厘米(图一七,3)。M17:2,径27厘米(图一七,4)。

  IV式:70件。正面圆鼓,其上有一个或二个桥形纽。有一个桥形纽者,大的直径81、中的6.2、小的2.6厘米。SM4:22,直径6.2厘米(图一七,1。)。有两个桥形纽者,大的直径9.9、小的直径8厘米(图一七,6)。

  v式:16件。SM4:31,正面圆鼓,边缘下折,背有纽。径2.8厘米(图一七,5)。

  Vl式:l件(SM4:37)。正面中间突起呈圆泡状,背凹,有一桥形纽。径2.6厘米(图一七,9)。

  条形铜饰 12件,分二式。

  I式:2件。长条弧状,侧视呈桥形,两端有一长方孔。Ml:35,长9.5、宽1.6厘米(图一七,15)。

  Ⅱ式:10件。长条形,两端半圆形,背面两端有拱形纽。M3:7:1,长.74、宽2.4厘米(图一七,8)。

  漏斗形器 1件(M7:3)。上口呈圆形,下口呈五边形,一侧有椭圆形孔。高1.6、下曰边长2.8厘米。

   1件(SM4:41)。已残断。扁圆管状,上饰七行折线纹组成的狭带纹。径6、外壁宽(高)3.8厘米(图一七,7)。

  扁连环饰 50件。每节为五个扁圆环并列连在一起。SMS:27,长.34、径1.4厘米。出土时有多个铜扁连环与铁扁连环串接在一起,置于死者的腰部(图一七,13)。

  马项饰 131件。均出自NM3,横断面呈半圆形,正面有多道凸棱,背面平,管内残存绳索痕迹。长3.3、径2.1厘米(图一七,14)。

  L形铜管 1件(Ml:24)。形体呈“L’’状,一端圆直,另二端方扁,二孔相通,折角欠J空。长5厘米(图一七,12)。

(三)铁器、金器

  随葬铁器中,大都因锈蚀严重而残碎,可辨器形的只有短剑、扁连环饰、长方形牌饰等。

  长方形铁牌饰 1件(M17:15)。锈蚀严重。器形略呈长方形,背有纽,正面中间有一圆突,形同双鸟纹牌饰。长4.5、宽2.4厘米。

  金牌饰 2件。M3:9,平面略呈椭圆形,上有弧形纽,纽下部有三个小圆孔。出土于死者骼骨下面。长径4.7、短径4.2、厚0.06厘米。重7.2克(图一七,12)。SM4巧。,平面为长方形,有五道凹槽,呈搓板状。长1.5、宽l、厚0.05厘米。重0.4克。

(四)骨器

  755件。有马镰、带扣、节约、三瓣形器、兽头饰、长条形器、骨匕、弓弥、骨链、骨针、串珠等。

  马镰 31件,分三式。

  I式:23件。用动物角制成。一端较粗,有圆形斜切面。另一端细圆。正面中部有一圆孔,两端有剔刻的宽条带,侧面有两长圆形孔。NM3:2:1,长17.3厘米(图版拾柒,2)。NM:32:5,正面中部无圆形穿孔(图版拾柒,3)。

  Ⅱ式:3件(NMZ:9:1一3)。一端兽头形,另一端半圆形。腹部中间有一圆形穿孔,侧面有两长圆形穿孔。长皆13厘米(图一八,;图版拾柒,4)。

  Ⅲ式:5件。sMZ:21,用动物角为原料,一端较粗为圆角方形,另一端细圆,中部有凹槽并与顶部孔、侧面长圆形穿孔相互连通构成十字形穿孔。长7.6厘米(图一八,2;图版拾柒,5)。Ml:2,一端圆形略粗,另一端细圆,外部磨光,中部有凹槽与粗端的顶孔相通。长6.4厘米(图版拾柒,6)。

  带扣 1件(M3:10)。扣面略鼓,呈圭状,窄端有圆形孔,中部有长方孔,宽端有扣舌向外斜伸。长9.6、宽5.5厘米(图版拾捌,4)。

  节约 52件,分四式。

  I式:18件。圆形,正面略鼓,四侧面有孔互通。NMZ:4:2,高1.7、径2.9厘米(图一八,11)。M7:30,高z、径4.6厘米(图一八,15;图版拾捌,7)。

  Ⅱ式:18件。两端半圆形,中间椭圆形,有一道剔刻横条带,四侧面有孔互通,长侧面孔之两端分别有一道凹槽。Ml:7,高2.3、长4.6厘米(图一八,9)。

  Ⅲ式:5件。平面略呈方形,器表微鼓,有三道剔刻的横条带,四侧面有孔互通。SMS:6,长3.5、宽3.4厘米(图一八,12)。

  Ⅳ式:11件。圆管状,四侧面有孔互通。M4:17,器表有三道剔刻的横条带。长4. 4厘米(图一八,3)。SM4:53,器表有剔刻的横条带。长3.6厘米(图一八,10)。

  当卢 29件。形制相同,仅有大小之别。形似三个半圆相连,正面略鼓,背面桥形纽较宽。M20:18,长4.9、宽3.6厘米(图一八,13)。NM3:3:3,三个半圆上剔刻卷云纹。长7.3、宽5.7厘米(图一八,6;图版拾捌,9)。

  兽头饰 1件(M4:10)。兽头两耳竖起,嘴部有一横向凹槽,似张口狂叫,颈为长方形,有椭圆形孔。长2,l、宽1.2厘米(图一八,5)。

  条形骨器 15件,分四式。

  I式:6件。表面有五道剔刻的横条带,两端侧面有二长圆形穿孔。NMZ:11:1,长6、宽1.5厘米(图一八,14)。

  Ⅱ式:4件。两端半圆形,中为长条状,器表有二道剔刻时横条带,侧面有近长方形宇孔。NM2:11:4,长6.3、宽1.2厘米(图一八,4)。

  Ⅲ式:1件(SM5:39)。表面有三道剔刻的条带,两端条带内有圆形穿孔,一端二孔,另一端三孔,侧面又有二对称长圆孔。长11.5、宽1.8厘米(图版拾捌,1)。

  Ⅳ式:4件。NM2:14:2,一端雕刻一兽头,另一端呈三角状,两端均饰三道剔刻的“v”形条带纹,中部三道横条带两侧各剔刻二个圆突,正面鼓起呈脊状,两端内侧有长方形穿孔。长21.2、宽3.8厘米(图一八,7;图版拾捌,3)。NM2:14:1,两端呈三角状,饰三道凸起的“v’,形纹,中间亦有三道剔刻的横条带,器表两侧有长圆孔。长17.9、宽2.5厘米。SM2:18,一端圆角方形,有三道剔刻的横条带,内侧有圆形孔和长方孔各一。另一端呈三角状,有三道剔刻的“V”形纹,内侧亦有长方孔。长26、宽4.2厘米(图一八,8;图版拾捌,2)。

  梯形骨器 21件,分四式。

  I式:9件,NMZ出土7件,NM3出土2件。平面略呈梯形,器表饰凹凸的条带纹和圆圈纹。有大、小两种。大者上宽2、下宽4.5、长(高)9.5厘米;小者上宽2、下宽2.2、长(高) 7.8厘米。

  Ⅱ式:2件。正面略鼓,下端外弧呈斧状,两端各有一个长圆孔。Ml:22,上宽2.2、下宽4.6、长6.5厘米(图一九,1;图版拾柒,8)。

  Ⅲ式:4件。两端钝尖,饰剔刻的“V”形条带纹,有二个不规则的长圆孔。NMZ:12:l,上宽2.2、下宽2.9、长,.7厘米(图一九,7)。

  Ⅳ式:6件。器表剔刻半圆形宽条带,中间有一圆形孔。NM2:12:5,上宽4、下宽5.2、长2.7厘米(图一九,2)。

  长方形穿孔骨器 12件。正面略鼓,两端剔刻,略低于中部,中间有一长圆孔。Ml:25,长3、宽2.2厘米(图一九,9)。Ml:37,正面略鼓,中间有一圆形孔。长1.8、宽1.2厘米。

  “V”形骨器2件。形体似马鞍,断面呈“V”形,器表饰四道剔刻的横条带,两侧有对穿的圆形孔。Mz。:l,,底宽3.,、高3.6、长6厘米(图一九,3,图版拾捌,8)。

  柄形器 12件,分二式。

  I式:2件。器形略呈腰鼓状,中部有对穿的圆形孔,一端封闭,有二道剔刻的冬带纹,另一端有孔与中部的圆孔互通。NMZ:8:l,长,.2、径2.9厘米(图一九,2;3图版拾捌,6)。

  Ⅱ式:10件。用动物角制成。长圆形,一端中空,另一端封闭,侧面对穿一圆孔。SM4,59,长4.8、径2.5厘米(图一九,8)。

  骨管 5件。圆管状,中空,器表均磨光。M7:27,器表剔刻两道突起的横条带,一端有对穿的长圆孔。长4,5、径2厘米(图一九,13)。Ml:11,器体中部有对穿的小圆孔,器表剔刻凸棱,磨光。长3.7、径2厘米(图一九,14)。Ml:29,表面磨光。长3.5、径2厘米(图一九,17)。

  筒形器 7件。SM,:38,扁圆筒状,一端有一圆形穿孔,两端均剔刻两道宽条带。长8.6、径3.5厘米(图一九,4)。NMZ,16,扁筒状,截面略呈椭圆形,器表磨光,两端剔刻二道宽条带,两面均饰卷云纹。长10、长径斗.4厘米(图一九,1;8图版拾柒,7)。

  弓形器 1件(NMZ:15)。一端已残,残留一端饰涡纹,器表略鼓,用凸凹的条带纹将器身分为四段,每段内剔刻凹凸的三角纹,部分纹饰用黑、黄颜色涂染。器身一边有三个小圆孔,边有二个小圆孔,背面稍凹。残长16.8厘米(图一九,15;图版拾捌,5)。

  菱形器 10件。平面为菱形,中间有凹腰,两侧有对穿的长圆孔。Ml:33,长56、厚l,厘米(图一九,19)。SM4:44,器表剔刻横条带和菱形纹,两侧各有一长圆孔。一氏2.9、厚1.2 厘米(图版拾柒,1)。

  弓饵 4件。用动物肋骨二片对粘而成,上端宽圆,下端细尖,上端一侧有半圆形凹槽。M17:17,尖部残,残长10.3、最宽处1.7厘米(图一九,5)。sMZ:27,长14、最宽处为1.6厘米。

  骨匕 l件(Mg:11)。用动物肋骨磨制而成。通体长条形,柄部有一圆形孔,扁刃。长11、宽1.3厘米(图一九,6)。

  骨镞 5件,分二式。

  I式:1件(SM4:61)。尖管状,锋部钝尖,下端有圆孔以安装箭杆。长2.5厘米。

  Ⅱ式:4件。三棱形。M4:6,长3.9厘米(图一九,22)0sM4:48,长1.5厘米。M4:,,长2.5厘米。

  骨锥形器 3件。均出自NM2。磨制而成。器身圆锥状,上有圆环。长5.2厘米(图一九,21)。

  马蹄形饰 1件(M1:30)。纵剖面呈马蹄状,表面磨光,中间穿孔。长1.1厘米(图一九,0Z)。

  骨环 9件,分二式。

  I式:8件。M20:14,圆形,中间有一圆孔,截面圆角长方形。环径22、厚。.3厘米(图一九,12)。

  Ⅱ式:1件(SM4:62)。平面略呈椭圆形,一面较平,另一面稍鼓,2.7、厚0.4厘米(图一九,16)。

  骨针 15件。出土时装在铜管内。用动物肋骨磨制而成。M14:8,长4厘米。

  串珠 518枚。圆片状,中间有圆孔。径0.4、厚0.15厘米。

(三)石、玉器

  出土数量较多,一般为项饰或佩饰。

  绿松石串饰 217枚。扁柱体,中间穿孔。有翠绿、浅绿两种颜色。有大小两种。大者长1.1、宽l厘米(图一九,11);小者长0.3、宽0.2厘米。

  玛瑙串珠 76枚。有扁柱形、算珠形、圆球形、圆管状,皆中间穿孔。颜色有淡红、紫红、黄褐色三种。M15:29,近圆管状。长1.5、最大径1.5厘米(图一九,10)。

  玉珠 9枚。圆管状,中间穿孔,白色半透明。MS:6,长.38、径.07厘米(图版拾柒,9。)M5:14,长1.2、径.07厘米。

  料珠 10枚。M15:30,白色,扁圆柱体,中间穿孔。长1.9、宽1.2厘米。M5:19,黑色,圆管状,中间穿孔。长l、径0.7厘米。

 结 论 

  固原是西周、春秋、战国、秦时关中通往西北的咽喉,有“中华襟带”之称。西周时期的遗存,在固原县中河乡孙家庄曾发现有车马坑和墓葬各一座[3]。以青铜短剑、戈、矛、车马具、饰件等器物组合为特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存,在固原县及与其相邻近的彭阳、西吉、隆德等县及甘肃庆阳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近年来已经公布的地点便有五十余处[4]。但是,这些遗存大多未经正式发掘,从而对全面了解这种文化遗存带来不少困难。固原彭堡于家庄墓地和场郎墓地[5]的发掘,较全面地揭露了这种青铜文化遗存的内涵,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于家庄墓地的文化特征

  于家庄墓地的墓葬地表都没有封土和其他标志。墓葬形制以土洞墓为主,有17座,竖穴土坑墓有6座。除凹字形土洞墓M2和竖穴土坑墓SM3是儿童合葬墓外,其余都是成人单人葬。多议式均为仰身直肢,头朝东,在20—107°之间。没有使用葬具。

  于家庄墓地盛行殉牲的习俗。完整的22座墓葬中,有21座殉有不同数量的牛、马、羊头骨和下领骨、蹄骨。其中以羊头骨为最普遍,少者l具,多者53具。殉牲的头骨或蹄骨,一般放置在墓道靠墓室的一侧,头骨吻部朝向墓室。殉牲数量多的,则在填土中分层摆放。土洞墓的殉牲数量较多,土坑墓的殉牲数量则相对较少。

  随葬器物以铜器和骨器为大宗,陶器很少,只在M4、M5、M10、M17和SM1、NM2等墓各出1件单耳罐或双耳罐。铜器中有短剑、戈、矛、锨等兵器,但数量不多,最常见的是刀、凿、铜管、扣具、锥、环、泡和各种饰件。骨器制作较发达,器形除当卢、镰、节约、锨、针外,还有各种饰件,制作精细。随葬品的放置位置,除在墓道中放置少量的车马具外,大多随身携带,置于墓室之中。

(二)时代

  类似于家庄墓地的青铜文化遗存,除了在宁夏的固原、西吉、彭阳、隆德、中宁、中卫[6]和相邻的甘肃宁县、庆阳、镇原、正宁[7]、秦安[8]等地发现外,还发现于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地区[9]。除内蒙古杭锦旗桃红巴拉、凉城县毛庆沟[10]、哼县窑子[11]的材料较丰富,且经正式发掘外,其余各地的材料较少,有的还未经正式发掘。所以我们在对于家庄墓地年代推定时,以内蒙古上述三个地点的材料为主要参考。

  于家庄墓地出土的I式青铜短剑剑首与毛庆沟的IV式,即所谓“变形触角式”短剑剑首相似。该式时代原报告推定为春秋晚期,于家庄I式剑的时代也应与之相近。Ⅱ式剑剑首为蘑菇状,比较罕见,与内蒙古呼鲁斯太的短剑剑首相似[12],时代可定在战国早期。

  于家庄墓地出土的I式刀,背与柄无明显界线,和桃红巴拉所出相同。桃红巴拉墓葬的时代报告定在春秋晚期,于家庄I式刀的时代也应定在此时。

  青铜带扣,于家庄的I式与毛庆沟的I、Ⅱ式相同,和桃红巴拉所出也相同,据此,该式带扣时代应为春秋晚期。

  鸟形饰牌,是于家庄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其中的AⅠ—AⅢ式与毛庆沟的Ⅰ. Ⅱ、Ⅲ式相近,这三式鸟形饰牌,报告将其归人第一组墓葬,时代定在春秋晚期,于家庄的AⅠ—AⅢ式时代应与之相近。于家庄的AVI式鸟形饰牌,明显晚于上述各式,时代可能进入战国早期。

  除上述青铜器之外,还应提到M17出土的青铜戈。这件戈内、援平直,锋部尖圆,中胡三穿。与北京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宋公差戈[13]相近,也与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时期的YYM32:3戈[14]相近,因此,此戈的时代可定在春秋晚期。

  综上所述,于家庄墓地的时代可定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于家庄墓地的28座墓是否可进一步划分早晚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则由于这批墓没有叠压打破关系,二则由于墓葬数量较少,尤其是竖穴土坑墓,只有6座,这就为进一步分期带来了困难。但某种迹象似乎表明,土洞墓的时代可能要早于竖穴土坑墓。如l式青铜短剑,剑首像两个半圆形组成。Ⅱ式剑剑首呈蘑菇状,这种剑首可能是由I式剑剑首演变而来,时代应较晚。I式剑出于NM2,为土洞墓,H式剑出于SM5,为竖穴土坑墓,这说明竖穴土坑墓SM5时代可能晚于土洞墓NM2。又如青铜带扣,I、Ⅱ式出于土洞墓,Ⅲ式出于竖穴土坑墓。1Ⅱ式应为带扣的晚期形式。这也说明,竖穴土坑墓的时代可能晚于土洞墓。

(三)于家庄遗存和相邻地区青铜文化的关系

  于家庄墓地随葬器物丰富,较全面地反映出这种文化的内涵,从而有可能将这种遗存和邻近地区的青铜文化遗存进行对比,以确定这种遗存在考古学上的地位。

  就目前已发现的材料而言,类似于家庄墓葬的青铜文化遗存,除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以外,主要在陇山周围地区。陇山以东,目前只有陕西扶风刘家的姜戎墓葬,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与于家庄墓葬的相似性。刘家姜戎墓葬,除一座是土坑竖穴墓外,形制清楚的十五座墓全是偏洞室墓[15]。葬式也多是仰身直肢,头向东北。M41出土的双联小铜泡、铜铃和铜管,分别与于家庄墓地出土的接近。M41属刘家姜戎墓葬的第三期,其年代推定为“商代前期至周人迁岐”时期,虽与于家庄墓地的年代相距久远,但却表明扶风姜戎墓地和于家庄这类青铜文化遗存有密切关系,是探讨于家庄这类青铜文化渊源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料。

  于家庄墓地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青铜文化相比,它们之间则表现出了更多的相近性。两地都盛行殉牲的习俗,随葬器物组合中,都有相同的青铜短剑、刀、带扣、双鸟形饰牌、环饰、铜管、兽头饰等。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也明显存在。首先表现在墓葬形制上。鄂尔多斯地区的青铜文化墓葬均是土坑竖穴墓,未见土洞墓。在随葬器物上,于家庄墓地所出的矛不见于鄂尔多斯地区。骨器制造业的发达及各种骨制品之多,也是鄂尔多斯地区所不能比拟的。而鄂尔多斯地区的陶器,除单耳罐可作比较外,其他器形则未见于于家庄墓地。这种明显的差异,是难以将于家庄墓地纳入鄂尔多斯青铜文化模式之内的重要根据。

  还需要指出的是,于家庄墓地与太行山以北、燕山周围地区的所谓山戎文化也有许多相似的也方。除了表现在殉牲的习俗外,还表现在许多器物的相似。如两地都有相近的戈、短剑、刀、锥、凿、斧、带扣、铃饰等器物[16]。当然,它们之间的差异同样明显,显然是不同部族文化的反映。

  总之,于家庄墓地,虽然程度不同地和陇山以东的姜戎文化、鄂尔多斯地区的匈奴文化和燕山周围地区的山戎文化有相近的地方,但都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于家庄墓地的遗存,刀、目前已发现的材料看,它只存在于陇山周围地区,有着明显的地域特点。应该是一支自成系统,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青铜文化。

(四)族属问题的推测

  类似于家庄墓地这类青铜文化遗存分布的地域大致以陇山周围地区为中心。随葬器物中除斧、凿、锥等手工工具外,未见有农业工具。盛行以羊、牛、马的头骨或蹄骨殉葬,且数量巨大。随葬青铜短剑、刀、戈、矛、银及大量的泡饰、扣饰和马衔、马镰、节约、当卢等。这些情况表明,这种文化遗存的居民决不是农业民族,而是从事畜牧业,“习战攻”的民族。

  于家庄这类青铜文化,无论从其存在的时间看,还是从其分布的地域看,都与春秋时期的“西戎八国”关系密切。

  西戎八国的地理位置,即所谓“陇以西”,据顾领刚先生考究,当为今甘肃之陇南及陇西诸县,岐、梁山以北,大致为今甘肃陇东诸地,兼及陕西、宁夏。具体地说,“蒜诸在今甘肃天水县,绢戎在今陕西凤翔县,翟在今甘肃临挑县,貌在今甘肃陇西县。义渠国广大,其都城在今甘肃宁县,大荔在今陕西大荔县,乌氏在今甘肃平凉西北,胸衍在今宁夏灵武东南[17]。这些地区,大都有类似于家庄青铜文化遗存的发现。因此,我们将于家庄墓地推定为西戎的文化遗存在时间和地域上,都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西戎文化是以陇山周围地区为中心,从原始社会晚期经过长期发展起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就现有材料看,我们可将宁夏,甘肃庆阳、秦安等地发现的青铜文化统称之为西戎文化,以与鄂尔多斯地区的“先匈奴文化”相区别。

  西戎文化和鄂尔多斯地区青铜文化,或称之为“先匈奴文化”[18]之间有较多的相似性,这一现象可能与西戎文化的一比界和“先匈奴文化”相邻,因而相互影响有关。也可能在西戎与周、秦的长期战争中,部分西戎人投奔匈奴,加人匈奴民族之中有关。正如蒙文通先生所说;“义渠既失河南,余众为匈奴”[19],这虽然说的是战国晚期西戎最后一支义渠戎被秦所灭,义渠戎余部成为匈奴的情形,但是,西戎中不断有部族加人匈奴的情况,在春秋或战国整个时期也完全可能存在。

  西戎是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强大民族,在西周晚期以后便形成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并先后与周、秦相抗衡。对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少数民族,考古学研究中至今仍是一个未曾涉及的领域。于家庄墓地和杨郎墓地第一次较全面地揭示出西戎文化遗存的内涵,其在考古学研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插图由郑克祥、黄丽荣绘制,照片由吴殿卿、程云霞拍摄。


  执笔者 钟侃 陈晓桦 延世忠

注释:

[1]钟侃、韩孔乐;《宁夏南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载《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l983年。

[2]本报告人骨的年龄、性别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韩康信同志鉴定的。

[3]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县西周墓清理简报>>,《考古》l983年11期。

[4]罗丰:《固原青铜文化初论》,《考古》1990年8期;刘得祯、许俊臣:《甘肃庆阳春秋战国墓的清理》,《考古》l988年5期;钟侃、韩孔乐:《宁夏南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l983年。

[5]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宁夏固原杨郎青铜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93年1期

[6]钟侃:《宁夏中宁县青铜短剑墓清理简报》,《考古》l987年9期;周兴华:《宁夏中卫县琅窝子坑的青铜短剑墓》,《考古》1989年11期。[7]刘得祯、许俊臣:《甘肃庆阳春秋战国墓葬的清理>>,《考古》1988年5期。

[8]秦安县文化馆:《秦安县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文物》1986年2期.

[9]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

[10]同[9],223—226页。

[1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凉城崞县窑子墓地》,《考古学报》,1989年1期.

[12]同[9]。

[13]程长新:《北京发现商龟鱼纹盘及春秋宋公差戈》,《文物》1981年8期。

[14]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山戎文化考古队:《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山戎部落墓地发掘纪略》,《文物》1989年8期。

[15]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7期。

[16]同[14]。

[17]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

[18]田广金:《近年来内蒙古地区的匈奴考古》,《考古学报》1983年1期。

[19]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109页,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

本文出自《考古学报》 1995年第1期,79—107页。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所成立于1986年6月,承担宁夏全区地下和地上文物的调查保护、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工作。

官方网站:www.nxkg.org.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