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界撷华 | 陈明哲:《明哲文选》自序 — 感恩•惜福•惜缘

以下文章来源于明哲钻石俱乐部 ,作者陈明哲

《明哲文选》收录了我过去三十年来发表的文章,其中多篇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有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的严谨论文,也有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培养企业家战略思维的应用文章;有我怀师忆父的真情抒怀,也有我服务社群的心得反思;还有中外学者、企业家对文章的点评,以及媒体的采访报导——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杂集」。文选是杂集,这篇自序也很另类,由于着力颇深,篇幅较长。一来,如同学术论文,有众多的脚注说明(请阅读书籍查看脚注);二来,因为各类文章不少,自然有许多想说的话,内容不仅包括一般传统自序涵盖的缘起、动机、对读者群的关照等,也包括了全套书,尤其是《明哲文选》系列一《承传行践:全方位管理学者的淬炼》的介绍。因为系列二《动态竞争:后波特时代的竞争优势》系列三《文化双融:执两用中的战略新思维》自成理论体系,从传统中国读书人的角度来讲,是某种程度「成一家之言」的「学问」,所以不需要作太多的介绍。

从纯西方主流学界的角度来看,第一本书即使有不少文章曾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恐怕仍然难登「学术」大雅之堂。然而,从我的观点来看:第一本书实为第二本书与第三本书的基础,更是我学术研究、教学育人核心理念的真实呈现。第一本主要写「人」:写深深影响过我的长辈恩师;写我如何在西方学术界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写我如何琢磨出一套心法和方法,在课堂教学、学术活动、咨询培训中与人互动,相互启迪,群智共享。这些,是我作为管理学者的淬炼过程,也是我「承传行践」的具体展现。将书名定为「承传行践」,而且使用「承传」一词,不是一般惯用的「传承」,意在彰显「先承而後傳」──「承先启后,薪火相传」,大明终始,大易生生之精义。因为数十年来我的一步一履,都是在众多福缘中有幸不断承蒙恩泽、成长提升,在感恩中分享回馈,传道授业,立人立群。因此,第一本是根基,第二本、第三本则是由此开展的枝干,分别讲述我的两大管理思想及其实际应用。

文如其人:

这套书就是我,我就是这套书

上述看似「矛盾」的说明,其实反映着我的真实心声:虽然我在西方主流学术的核心待了三、四十年,但是因为我深受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我对「学术」或「学问」的见解恐怕与目前主流的看法大相径庭。一如中国传统重视进德修业的读书人,我始终认为读书是为了改变器质,知行合一才是「学」,「世路人情皆学问」(《毓老师说易经•坤卦第二》),「经纬天地谓之文」(《尚书•尧典》马融、郑玄注)。因此,我是一个长期身在西方学术象牙塔中,却又非常「入世」的行践者。

我想经由这套书来表达传统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与境界:「其文如其为人」(苏轼〈答张文潜书〉)。作为一个毕生追求「精一执中」的现代管理学者来说,这套书所要传达的「一」点,就是「文如其人」。或者说,犹如孔子删述《春秋》时表明心意:「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着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凡走过必留痕迹」(法证之父埃德蒙•罗卡),这套书就是我「行事」的总结,也是我一路走来的行迹。简单来说,这套书就是我,我就是这套书。

因此,这一系列的文选(目前先出版三本)某种程度是我的「自传」,是我学术生涯三十年所思、所写、所言、所行,一步一脚印的痕迹,回答了每个人一生中必须要面对的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Who am I)?我做了什么事(What have I done)?这(些)事有什么意义(What does it mean)?

我始终认为做人、做事、做学问,其实是一件事。做人是本,是源(原、元),做事与做学问都是做人的延伸与反映。在此,我想稍微修改河南康百万庄园中,我很喜欢的一副楹联,来表达这个想法:「学道无形,学道即是人道;作品有形,作品即是人品」。中国自古以来强调道德文章,从做人到做事,再到做学问、写文章,或经商、办企业,甚至大到治国理政,小到干活办事,一以贯之。遗憾的是,或许是过去一、二百年来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完全乱了套,本末倒置,分不清楚先后顺序、孰轻孰重。做人不仅和做学问、写文章无关,甚至于为了争取文章的发表,不择手段,放弃原则。学术界如此,企业界也不遑多让,抄短线、求快钱,为了商业利益牺牲了道德底线,甚至于朋友情谊与家族亲情。

这套书彰显了我个人面向人生三大基本问题时所做的选择,也代表了一个出生草根,却有机会领略传统中华文化,从事现代管理研究的我,长期面对中西文化冲击、「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尚书•大禹谟》),以及科技速变、时局动荡的情势,在对时、势、道、术的思考判断下做出的连续选择。


感恩、惜福、惜缘

这套书的出版,我确实很感恩、惜福、惜缘—这句话是我用中文上课时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开场白。

回顾过往,我首先感恩我的出生与成长背景。年纪越大、阅历越多,我越是感恩我在台东出生成长到17岁的这段经历。以整个台湾而言,台东是名符其实的「偏乡」,相对于台湾的其它城市,它既落后,资源(尤其是教育)又匮乏。但不理想的成长环境始终是驱动我不断向上求进的动力。动态竞争理论体系的创建,从无到有,从边缘走到主流,与我出生成长的背景有直接的相关;文化双融视角的推出也是如此。过去三十年有幸身处国际学术主流的核心,但是台东出生成长所形成的边缘思维,始终使我的所思所行与我周遭的精英甚至于权贵大不相同。由此,让我领悟到「和而不流」的中庸思想精髓,并启迪我创造和行践「文化双融」这一学术思想。

我很怀念和珍惜自己亲历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当时,民风朴实、群贤齐聚,承传文化与勤苦奋斗之风浓厚,培育出众多优秀的青年与创业家,后来在海内外、不同的行业中发光发热,例如我所尊敬、或为人所熟知的李安、林怀民、裴正康、施振荣(宏碁集团创办人)、郑崇华(台达集团创办人)、温世仁(已故英业达创办人)、「文化双融」专业经理的代表张孝威等人。这个年代,正是我在大学受教养成的时期。《周易•蒙卦》说:「蒙以养正」,求学期间我有幸受教于许士军、司徒达贤,以及姜占魁(已故)等第一批在美取得管理学博士并返台任教的师长前辈。他们的学养风范,让我得以在来美求学之前完成了基础的准备。对此,我既惜福也感恩。

我更感谢赴美深造的机缘,因为当初我在台湾没有出色的成绩与显赫的学历,却幸运地拿到我唯一的博士班入学许可。在马里兰大学完成学业后,有幸任教于当年大家梦寐以求的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为我后来成为全方位管理学者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更惜福,过去三十年来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与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前两者是全美顶尖的研究型商学院,而后者则是最具代表性的教学型商学院。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文化,截然不同的思维,大相径庭的考核标准,提供我极富挑战性的学术生涯,是焠炼我文化双融、执两用中的最佳人生实验场。

我还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要感恩。书中我介绍了几位影响我最深的师长,如启蒙恩师姜占魁先生。我离台前的一段学习时光中,姜老师带着我一本一本地「啃」组织学、管理学中最经典的英文原著。当时我英文程度不太好,大部分书是读不懂的。但姜老师从不嫌弃我,从不浇我冷水,他只是默默地带领我,鼓励我这个出身偏乡、不知天高地厚的穷小子勇敢负笈美国求学深造。

又如中西文化双融的人生导师(ambicultural mentors)爱新觉罗毓鋆与William H. (Bill) Newman(威廉•纽曼)教授。毓老师的身份与经历相当特殊,他是清朝宗室礼烈亲王后裔,幼年进宫,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伴读;青年时,留学日本、德国学习军事。1947年迁居台湾后,老师毅然决定以传承华夏智慧、弘扬中华文化作为后半生志业,开始了六十余年「潜龙勿用」的讲学与教育生涯。在毓老师「天德黉舍」的求学期间,我从老师的言传与身教中,见到了活的、真的儒家精神,以及经世致用的实学。同时期,我在学院中修读企业管理,接受「西学」专业教育,两处的学习看似彼此「矛盾」,实际上毫无违碍,是我扎根双融、修习基本功的时期,由此我深刻了解到生命的核心价值,找到人生的方向与意义。回顾这段殊胜的经历,我恍然大悟,原来在我离台赴美、迈向人生下个阶段前,最重要的准备就是进入「天德奉元之门」

威廉•纽曼教授是我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1988年的国际管理学会会议上,我还是只是个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年轻学者,通过介绍,有缘与他这位已退休二十多年且有丰富实务界经验的管理学泰斗相识。纽曼教授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智者,他在九十年代初就预见了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北极的重要战略位置、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性等等。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期,他是首批进入中国发展管理教育的四位美国教授之一。当时,他协助已故的余凯诚教授,在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教授现代管理,他们共同开启中国现代管理教育的先河。比尔学术地位很高,但时刻怀着赤子之心,始终沉稳而谦逊地著述与行事。他让我知道,在美国这个非常市场化的环境中,仍然能够成为一位人文关怀的学者,做真正的自己;他赋予我超越当下,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能力;他更时刻提醒我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中华文化底蕴,我很怀念和他在一起的时光。

除了师长的教诲,朋友、学生也深深影响我,我珍惜这些人际连结与缘分。我从小受父母影响,很喜欢交朋友,把情义看得特别重。虽然长期「忝寄儒林」(毓老师语)、久居学术界,因研究的需要,必须经常过着「出世」的生活,以便专心基础科研,求真尽善。然而,杏坛、教室却是与人结缘最好的地方,三十年来有幸与中美企业领袖、专业菁英结缘,教授过的企业领导者至少有一、两万人。在学术界因为长期服务学术社群且担任国际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第68届主席(此学会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两万多名会员),接触的全球学者、专家为数更多。此外,我也不忘育人的初衷,立人立群,先后创立了全球华人管理学者社群(Chinese Management Scholars Community, CMSC)、中国管理学者交流营(Chinese Management Scholars Workshop, CMSW)、动态竞争国际论坛(Competitive Dynamic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CDIC)、以及精一学堂(The Oneness Academy)、王道薪传班(Wangdao Management Program)、夏商全球领袖班(Xiashang Global Business Program)等各类企业高管培训项目,传授知识,作育英才。

因缘际会,我在1997年夏天受中国国家教委与MBA指导委员会邀请来到北京,在清华大学为中国第一批管理学教授(当时中国有MBA项目的学校共54个,每校一人)培训十一天。1997年中国尚未加入WTO,当时的GDP只有79,715亿人民币,是2019年(990,865亿人民币)的15.4%(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后),也就是说,中国在过去这段时间中GDP实际整整成长了649.6%。我有幸从清华园开始,以小观大、以管窥天,在过去的22年,见证了整个中国大环境的改变与成长,尤其是企业管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与茁壮。一般人都会强调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各种数字指针上的成就,然而,从我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自我1984年在美国接触中国第一个MBA学生开始,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就是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人才。

清华园这十一天的教学相长,影响了我日后所做的很多事情,不论是教学、研究,或是社群建立。2013年我们这批1997年共学的教授好友,在清华园重聚并发起成立了中国管理学者交流营,每年轮流在国内各高校与从事管理教学及研究的高校教师和研究者们开会聚叙,目前年会主办学校已经排到2026年。对我个人而言,清华国学院时期(1925-1928)的四大导师,即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与赵元任,更是我心仪私淑的典范。这是多大的缘,是多大的福,我感恩。

最後,我最大的感恩与珍惜是能够将自己从小就喜欢的「竞争」兴趣(年少时喜欢各式各样的竞赛,篮球比赛曾有一场得到44分的纪录),变成学术研究的主题,把我喜欢助人、与人为善的个性变成教学育人的志业。「尽己之谓忠」(朱熹《论语集注》),三十年来,我做到始终忠于我的专业,忠于我的研究,更重要的,忠于我自己,未曾辜负「文如其人」、「尽己之性」传统中国人的人生追求。

立言出书的初心

介绍了此一文选的性质,感恩我一路走来所接受的众多缘份与福气,还要向读者们坦言叙明我编著这套书的初心,其实很单纯,只有「一」个:我只是想为我中文EMBA、DBA的「学生」或是企(创)业家、专业人员提供一套完整的「教本」,希望他(她)们从中找到一些在经营企业或做人行事上有所帮助的洞见与方法。

首先,作为一个作育英才的学者,我的想法可能有些另类,因为,20多年来我已经没有了视「学生」为学生的观念,始终定义我的身份是他们的「伴读」。我始终认为,「没有学生哪有老师?」而所谓的学生其实是我「共学适道」(原词出处参见《论语•子罕》)的伙伴。正所谓教学相长,「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对我来说,他们都是我互切互磋、共同成长的「学友」。我惜福惜缘,感恩这些学友把目前这个世界最稀缺的「诚信」两字给了我,这恐怕是我创立经营的各种学术、企业社群,或是「明哲平台」这个统合性大社群的独特之处。

其次,我要让我的「宝贝」学生们知道,这套教本中的每一句话,或是给企业的每一个建议都是有凭有据的。它也许是学术研究的发现,也许是我长期观察世界各国企业的心得、多年实际行践的经验,而且最好的实务来自最好理论的指导。我要让大家知道,我讲的是「实学」,是一套可用、好用的学问。更重要的是,这套教本整合了中西两个文化与企业管理的优势,并将文化与哲学理念、系统化知识、经验与案例以及应用性工具,一以贯之地融合。

再者,「远近大小若一」(《春秋公羊传何氏解诂•隐公元年》),对于我个人而言,虽然不能改变大环境,但希望能改变小教室(小研究室),由「小我」逐步影响「大我」。我希望这套书经由「小教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学术界的学风,照亮中国乃至于全球华人企业的大未来。

检视当今中国企业,不论大小,虽然凭借市场的需要长年来快速成长而开枝散叶、甚至业大财大,然而,很多「基本功」仍然有待补强充实。许多公司仍然采取且战且走、游击队突进的方法,欠缺正规军的系统化经营、全球性的思维,经常追求投机式的快速扩张而非致力于创造长期价值的终极理想。我一向认为,中国企业的发展除了要吸收西方企业制度的精华,更要联结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善用华夏智慧的底蕴,左右开弓,中西合璧,永续经营,以造福桑梓,美利天下。

中国企业应当往前多走一步,寻找企业的「魂」。虽然中外企业都强调企业文化,但中国企业应当顺着文化的脉络,善用华夏智慧;以此为基础,思考如何培养企业的「魂」,如何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找回未来可资依托的精神。有此依凭,可以从中深思:身为中国企业,哪些才是留给中国经济、社会和历史的永恒遗产?如何才能为人类文明或世界的永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哪些只是风光一时、如梦幻泡影的过眼烟云?这套书或许还可以直击一些中国企业家的内心,回归他们想要成为「法大行小」、全方位整合型「将才」的目标。

再从全球化思维的层面来讲,中国企业应当思考,如何平衡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经营,如何整合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如何从一个令西方畏惧的竞争对手,变成令西方尊敬的竞争对手等。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这套书有助于启迪他们进一步理解西方系统性的战略思维与完整的管理知识体系;并且在经验与方法的层面参考、借鉴诸多西方等发达国家的实务经验,寻找到可作自身依据的参照标杆。虽然目前的大环境瞬息万变,未来挑战非常的多,但是从长期永续的发展来看,中国企业现在更要勇敢地思考怎么成为「百年企业」

在企业家之外,我也希望这套书对广大专业人士有所帮助。我在书中透过自身经历,展示职业的意义如何真正地源于生活,如何将职(专、志)业融入人生,以及职业、专业与志业在意义与境界上的不同。这套书可以示范如何在专业和人文方面达到理想的平衡,如何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专业群体,特别是行业领先的群体中,并与群体实现多赢。

「企业士」的观念是过去我对中国企业家与专业人士的最大期望,并且长年阐述推广。然而,面对环境剧变、价值混淆的时代,中国以至于全球的百工百业、不同阶层,迫切需要各种类型的品性正直、才具卓越、胸襟开阔的人士,以实际的「行」来树立各行各业的典范。因此,我更想以包含企业士、公务士、医务士、教育士等等,涵盖所有职业类别面向的人群的「专业士」一词来述说我的想法。其实,「专业士」就是「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春秋繁露‧俞序》)理念在当代的一种展现。士大夫是传统中国稳定社会、安定人心的主体,士大夫也多以此自我期许、承担责任。由此来看,「专业士」是新时代的士大夫,是「群士」,不同位置上的人士都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安定与升华的力量。此时此刻,尤其是在COVID-19全球浩劫后的再生与重建上,扮演旋乾转坤的角色。

「专业士」不是空泛高远的倡议。细察我们生活中、工作上,乃至于社会各个角落,不难见到纯然克尽本份、脚踏实地、做事用心,勤勉于保身安家、敬业乐群的「小人物」身影,他们都是维持社会安定的沉默力量!坦白说,我也是这样的「小人物」的其中一员,因为我每天所思考的,只是如何在我的「小教室」、「小研究室」(小书房)中,把该做的事做好,如此而已。您我都是社会中的一颗小螺丝钉,不要小看「一」的力量,只需要找回你的心,「素其位而行」(《中庸》),在自己的工作与日常生活中真诚落实,就能成为一位利他益世的「专业士」。

这套书同样可以提供普罗大众参考。从生长的起点上来讲,我和绝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我也与那些在「平凡」岗位上一生兢兢业业、恪守正道的普通人无本质上的区别,至多是多了一分坚持,多了一分努力,多了一分幸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套书更多的是让人们了解「What’s possible?(什么是可能的)」,不要自我设限,只要跨出第一步,你不知道你可以走多远。因此,无论是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还是知足常乐的人,都可以从我对自己与师长的介绍、学友的回馈中领略到人性的真善美,感受到专业的尊重与乐趣,并获取面对明天的动力。


献给探索自己、活出自己的您

总体而言,这套书其实是写给所有想了解自己,思考如何真诚面对自己、活出自己,在意自己心「魂」的人。

我一生追求的就是如何顺己之「性」,作为一个缺点不少,年轻时候训练不扎实也不够努力的我,作为一个本来应该被这个社会淘汰的「边缘人」,一如常人却把我的个性(好的也好,不完美的也罢)发挥到极致。一个人的一生结果如何,是「成」是「败」(每个人定义不同),有太多的情境因素与运气,非个人所能决定。但是我的做法是选择每天认真地面对我自己,真诚地「求阙(缺)」(曾文正公语),做自己,对我自己负责。尽管这只是一个「小我」的选择,然而一个人只要能够真诚面对自己,至少可以保护自己,顾及家庭,甚至于在专业上小有所成,和睦亲友。

其次,每一个人的「心」有不同的大小,对于一些公心比较大的人,「小我」的选择可能产生造就「大我」的贡献。或者说,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个人是一个小宇宙,从我这个小宇宙来看世界这一个大宇宙,只要一个人「诚意正心」(语出《大学》),也就是只要意念真诚无妄、心地干净纯正,做事就有正向力量,看世间诸事万物,虽然纷纷扰扰,也能一目了然。这或许就是中国人素来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千万不要低估自己、小看「小我」。归根究底,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如何面对自己,在生活中找寻自己,甚至于实现自己。这套书我以个人为案例,将我有限的经验与这个世界所有的「人」或是想学「做人」的人互励共勉。

结语:感谢与愿景

2020年初,在这套书临近付梓之时,恰是整个世界面临最大挑战的时候,全世界的企业都在面临着百年以来最大的「一变」。在这个剧变的环境、高度不确定的时代中,我们每一个人(或企业)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在变中求定、定中求静、静中求安、安中求虑、虑中求得(《大学》)?这套书记录了我一步一脚印,「终日乾乾」(《周易•乾卦》),面对挑战,不断超越、不断回归、不断观照初心的努力。能够把初心变成愿景,把专业变成志业,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套书或许能成为根治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缺失「本源」痼疾的一剂良方。

《明哲文选》目前出版的这三本书,某种程度上只是我「鲤山又一村」的第一小步。我始终心仪曾国藩(文正公),从年轻时就喜欢阅读曾文正公选集,除了在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方面面师法他,力求一以贯之,也注重用文字记录人生点滴,可以说他的言行事迹就是我这一个入世之人的范本。作为《明哲文选》的后续,将来还有系列连贯的出版计划,甚至还想整理出版我平常往来的文书信件,尤其英文书信更是我平日在美面对中西文化冲突、学术实务对撞,我个人如何执两用中,做出适时适当的选择;也就是我如何「Be Myself」(做自己)的具体做法与「真」、「实」的功夫等。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将多年所做、所为、所思、所写的「全集」公诸于世。

首先出版的这三本书共收录了60余篇文章,从翻译、校对、编辑与整理,到最终出版,乃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与贡献的结果。尤其感谢连婉茜(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负责领导整个团队,从整套选集的架构安排,到书中每处字里行间的内容考虑,从最初的想法、到后期的付梓,均付出了甚多心力与时间。她对这本书的「用心深细」(熊十力语),让我感动。感谢刘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协调整套书的出版事宜,以及林豪杰教授(台湾中山大学)对此书的形成提出诸多具有启发性的建议。感谢谢岚为多章内容进行整理与撰稿,武珩为本书的整体结构提供宝贵的建议,以及庞大龙(西安交通大学)、谭畅(西南大学)、张国义教授(台湾东华大学)、黄怡华在翻译与校对工作上的投入。同时感谢路江涌教授、林道谧教授所带领的北京大学团队,台湾政治大学许牧彦教授所带领的姜占魁薪传学者团队,他们支持了部分章节早期版本的翻译工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纪珍教授与林文琛所带领的“动态竞争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团队、西南科技大学何波与张宏亮教授带领的明哲钻石俱乐部与“凉山小朋友”,为本书提供支持,在此敬申谢忱。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套书,协助我将30年来的为文与行事的成果呈献给世人。由于时间有限,在英文文章翻译、校对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转译上不尽理想的地方,在此谨向读者表示歉意,文责当然由本人自负。

感恩,惜福,惜缘。这么多位好友、学友的努力,让我有机会把众多分散在中英文各类期刊的文章汇聚在一处。这一套书以「明哲」二字当作书名,既感念父母养育之恩,更想藉由「明」、「哲」这二字的深意彰显华夏智慧的精华。「明」等于「日」+「月」,日起月落,月起日落,体现了大易「生生之道」,它有薪火相传的底蕴,也和终始之道若合符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明」字也有自明(「明德」)与新民的意思,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哲」关乎人生,拆解此字,表示思考折中,能用中道,也就是执两用中的意思。「哲」也有头脑缜密、内心清明如镜的涵义,犹如《尔雅•释言》所说的「哲者,智也」。「明哲」二字代表我对故乡台湾、中国大陆、旅居全球各地的华人企业家与专业人员,乃至全球各国、各个文化背景的企业家与专业人士,最大的期许:自觉觉人、己立立人;洞悉天下,永续经营;共同延续并创造崭新的华夏与世界文明。

陈明哲

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

(Charlottesville, Virginia, USA)

2020年6月

《明哲文选》于2020年12月25日正式出版,目前共3卷。如需购买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 感谢阅读 --

⬇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学界撷华 |  周欣悦:一个商学院老师的白日梦

学界撷华 | 白长虹:在全球变局中坚守引领使命

学界撷华 | 白长虹:商学院面向实践转型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亚欧更多资讯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