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专栏】程红兵:读点有文化含量的著作

2017-04-19 程红兵 深圳师者情怀

编者按

近段时间诸起师生自杀、杀师事件一再冲击大众眼球,令人扼腕长叹。这说明教育界潜在的问题如暗潮涌动,随时都可能浮出水面。国人当警醒,教育要反思。任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短视行为 。 

素质教育渐行渐远,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当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极度令人堪忧。升学率的竞争异化为明争暗抢优质生源。很多领导和老师把上课简化为解题训练,把教学当成追名逐利的工具。学生成了答题机器,教师成了实施机械操作的熟练工。这都远远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因而导致很多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家校冲突频频发生,校园暴力屡禁不止,恶性事件此起彼伏,社会各界怨声载道。

情怀君认为,扭曲的价值观才是造成当前各种教育乱象的总根源。一切向钱看的功利价值观把理想主义、高尚的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冲击得七零八落,乃至无影无踪。曾几何时,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胸怀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是几代青年的真实想法与日常话题,姑且不论其理想的合理性,但至少他们是真诚的。可如今谁若奢谈理想抱负与人生价值,将被视为稀有动物。在如此现实功利的语境与环境下,理想主义者还有立锥之地吗?曾几何时,忘我的工作、不计名利的付出,最令人感动、敬佩!可如今轻则被斥之为傻子与异类,重则惨遭排挤与打压。呜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呜呼!自己不高尚,却不允许别人高尚的人大有人在!

面对普遍错乱的价值观,学校教育有责任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众所周知,中小学各科内容都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当前的现实是高度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乃至无视其人文性。情怀君认为,从技术主义走向人文主义才是当今教育的明智选择,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同时还是疗治各种教育沉疴的唯一药方。今后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将更加凸显其重要性,甚至决定着教育效果(注意这里是"教育"而非"教学")。情怀君曾提出的"爱心比教法重要,情怀比分数重要""师生关系对教育效果有决定性影响"等观点与上述观点是一脉相承的。那么究竟如何提高人文素养呢?情怀君的回答是:长期坚持无功利性阅读,特别是坚持读一些有一定深度的人文书籍。

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著名中学校长程红兵先生二十多年前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一直在为改变现状而鼓与呼。程先生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界少见的清醒者与实践家,他创新而不偏激,公允但不守旧;脚踏实地而又眼光高远,坚守良知底线而又平和包容;肩负道义责任,怀抱家国情怀。他的众多理论思考、改革探索与创新实践对中国基础教育而言是极具指导意义的。今天推送程先生的近作,该文反映了作者关于阅读的诸多独到思考,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情怀君捧读其文,感悟其识。沐浴大家风范,体悟大师智慧。

(深圳高级中学黄元华微信 hyh7261917,长沙刘强弘)


年终岁末,学校党支部让我推荐书目,我欣然应允,推荐了三本书,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西蒙的《耶路撒冷三千年》,丹尼尔的《自由的基因》。


回想起来,我好像多次应邀推荐书目,几乎每一次都十分认真地推敲书目,常常还要附上长长的推荐理由,我当然知道,推荐书目,其实很容易给人好为人师的感觉,凭什么你就有资格推荐别人应该读什么书,凭什么你要推荐这些书让别人读,真的讲不清楚,真的有点强加于人的味道,但还是改不了当老师的习惯,就是喜欢推荐书,我在上海市建平中学执教高中语文的时候,就养成一个习惯,每个月给孩子们推荐一本文化名著,后来渐成气候,每月一书成了我的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现在作为校长,向教师推荐书目,其实也是希望老师们多读书,因为我知道,不少学校的不少老师已经不读书了,他们只是做题,读教材,读教参,读练习册,读中考试题、高考试题,如此而已,身上原本有的读书人的味道慢慢消磨殆尽,书卷气没有了,代之以十分功利的世俗气、市侩气,面目慢慢变得不那么秀气了甚至有几分可厌了。有时我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有些常年在高三执教的老师越教越像高考试题了。”这些话我其实不忍心说,因为我知道老师们也是被环境所逼的,他们原本不应该是这样,他们原本并不想这样,但现实很残酷,强大的高考中考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把解题做题当做最为重要的事情。教师是职业读书人,如果现代社会连教师都不读书,那我们还能期望什么人读书呢?


教师需要读书,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呢?或者说教师首要的应该读什么书呢?一般人也许认为应该读专业类书籍,语文老师读语文,数学老师读数学,除了学科专业之外,作为教师读读教学技艺类的书籍,这也许是不错的选择。但我以为不然,教师首要的还是应该读读有点文化含量的著作,读读教育与文化相关的著作,因为我以为读书影响人的气质,读书影响人的格调,读书影响人的颜值,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有什么样的气质,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有什么样的格调,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有什么样的颜值。教师即课程,作为教师你走进教室你就是课程,你就是教育,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反映出你的气质修养,反映出你的精神风貌,你走近学生,你的一举一动,你的气质格调,就影响着学生。我向老师们推荐德国大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作者开宗明义就说到:“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如何使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雅思贝尔斯还说到:“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雅思贝尔斯把教育定位在灵魂的唤醒,精神的铸造,这其实就是人的精神气质的修养,而身为教师的个人气质修养直接影响孩子。


我向老师们推荐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就是希望老师们从教育的原点上去思考教育,去探究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核心要义;我向老师们推荐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老师们回头反思一下我们当下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我们原初的教育目的吗?我们背离了没有?我们是否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我向老师们推荐西蒙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就是要让老师们了解一个古老的犹太民族之所以有那么强的生命力、那么强的抗击打能力,与教育有什么样的关系?我向老师们推荐丹尼尔的《自由的基因》,就是要让老师们知晓一个英国人如何认识自身历史和当今世界的“他人视角”,了解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进而思考学校教育培养自由人格的意义。我向老师们推荐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就是要让老师们了解儿童与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孩子们的问题也许就是充满哲理的天问,进而思考学校教育如何关注儿童的哲学生活,保存好孩子的哲学天赋。我向教师们推荐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是因为欣赏他的观点“定义知识分子的,不是他们做什么工作,而是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他们所维护的价值”,知识分子“为思想而活,而不是靠思想生活”, “知识分子最赞许的一个美德,是有能力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成为知识分子,意味着“不仅参与到创造性的思想活动中,而且也担负社会责任”。


读点有文化含量的著作,让教师的气质充满魅力。


(作者自负文责。未经授权,他人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程红兵,现任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1961年生于厦门,安徽六安人,1982年大学毕业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市级骨干教师带教导师。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原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市级骨干教师带教导师,上海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湖北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高评委语文组委员,上海市高中语文教材审查委员,上海市高考命题语文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劳模协会科教分会副会长。

 转 发 是 一 种 美 德  

长按此二维码 识别关注本号 

分享更多美文

依托单位

深圳黄元华名师工作室


有意合作者请联系“情怀君家园”园长

黄元华主编

微信:hyh7261917,QQ:2603126632

投稿请发至邮箱:2603126632@qq.com


“情怀君家园”宣言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感动。

总有一些事让人不忍放弃,相携坚持,

总有一群人胸怀理想,心忧天下。

精诚合作,互助共进。

天下兴亡,你我责任。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感恩有您,情怀永存!


恭候朋友们尽快长按上面的二维码识别关注本号,并惠赐大作!有您相伴的日子,情怀君倍感温暖,步履更加坚实,意志更加坚定,胸怀更加博大,目光更加高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