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围棋与战争系列(一)破釜沉舟

铁船长 A铁船长围棋B 2024-03-04






都说围棋是一种文化,但跟传统的吟风弄月的形象毫不沾边,最接近的就是军事了。下棋就像一场战争,毕竟围棋本身就是自带胜负属性。船长一直想写一个围棋与战争系列,因为围棋是中国发明的,最早的起源就是军事。我就从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记载比较详细的战争—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争霸开始吧。

然而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是一个庞然大物,个人能力有限,全面论述只能是瞎子摸象。于是,船长采用庖丁解牛的手法指选取其中一个点:刘邦和项羽领兵有什么不同?

口说无凭,为了证明和围棋的关系,当然要附上一局棋谱。


刘邦和项羽的战斗力指数对比


实际上,大多数人认为项羽天下无敌,是把一个东西搞混了,就是军事能力并不等于个人的武力值。就跟打游戏一样,玩过三国一类游戏的都知道,一个将领有武力值,还有统率力或者指挥能力。如果单纯对比武力值,项羽显然是秒杀刘邦的。所以在一般读者心中就出现了一个战无不胜的英雄形象。然而,要是对比统率值,指挥力这些指数,刘邦就远远高于项羽了。这些能力在战争中都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武力值

这是个人的战斗指数,越是小部队小规模作战,这个占的权重就越大。比如说在垓下项羽乌江自刎前,项羽只剩下28骑,可一样在千军万马上来去自如,解锁了斩将夺旗的成就。这种场合个人的武力值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统率值:

然而在大规模的战争中,双方长期对垒的场合,那么统率值,就会发挥一个恐怖的乘法关系,就像团战中的辅助加成,加一个buff。项羽本来是霸王,刘邦只是个汉王,在战争过程中,各地的小军阀都各自站队。刘邦越打越强,项羽的人数却是越打越少,这是为啥?统率值个人魅力点数不够啊。

指挥值:

大军团作战还要考虑后勤的关系,指挥能力就要大显身手了。拿破仑说:“业余军人考虑战略,职业军人考虑后勤”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双方的选择受到很多后勤能力的限制,这里刘邦就理解的更深刻。刘邦屡战屡败但总能稳住阵脚,项羽一战失败就无可挽回就在于后勤能力的差别。说项羽兵败后勤不为过。举个例子,团战的时候对方一个超级医生,死去的队友总能满血复活你还玩个屁呀。
一句话,初期刘邦屡败屡战,只是情势使然,因为项羽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围棋解读:

项羽在计算能力死活对杀手筋上面全面上风,正面硬刚无敌。而刘邦在全局构思以及空的理解上面有独到之秘。


项羽好比天杀星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无论天时地利人数都不占优势。偏偏反其道行之,破釜沉舟,正面硬刚,竟然一举击溃了秦军主力章邯的部队。从这点讲,项羽类似于上个世纪号称“天杀星”的日本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善于硬杀独块大龙。然而讽刺的是,加藤正夫在杀大龙最凶猛的阶段偏偏是成绩最差的时期,在日本各大挑战赛中经历了八连亚的尴尬,丝毫不次于咱们的“韧圣”。以后棋风扭转变的均衡之后,一举获得五个大头衔,这个时候倒反而变成了“善于半目的加藤”。


下面我们看一局加藤正夫硬杀独块大龙的棋谱,我称之为棋盘上的“巨鹿之战”。



谱1(1-36)宋义的拖延

巨鹿战役的序幕是楚军援助被秦将章邯进攻的赵军(张耳陈余),赵军危在旦夕。而楚军的主将宋义受楚怀王的指使,为了制约项羽,故意在路上拖延45天之久。体现在本局棋谱上,双方也是布局不疾不徐极为稳健,战斗也如蜻蜓点水一般不疼不痒,宛如宋义的拖延。

谱2(37-73)破釜沉舟



宋义的行径自然激怒了项羽,项羽可不管什么程序正义,一怒拔剑直入中军帐将宋义斩杀,获得了全军的统帅权,随后直扑巨鹿。章邯得知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迎击项羽。照理说,项羽的部队无论人数经验素质都在章邯之下,况且又是背水列阵。没想到项羽破釜沉舟义无反顾和秦军拼命,硬是凭着全军血战击败了如狼似虎的秦军,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大胜。面对如此有利的局面,章邯当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失败啊。
 

反映到棋盘上,黑37镇堂堂正正,就像是项羽吹响了进攻的号角,耶利哥的城墙都会在号角声中倒塌。再看下面的三颗白棋,拆二加小飞的形状,况且又是先手,就一块孤棋也无缠绕的担忧,怎么也不会死啊!白棋不慌不忙的治孤,没想到黑47点破釜沉舟不讲武德,直接要对赌大龙的生死。白棋此时似乎仍然有些轻敌,掉以轻心,悠然地左冲右突,做活过程中还想顺便破空。到了黑棋73的时候,已经陷入了天罗地网,必须直面生死的考验。



谱3(74-93)九战九胜



在历史上项羽也不是一战破秦,随后九战九胜把章邯逼上了绝路。章邯原本准备负隅顽抗,不料后院起火。赵高弄权派人申斥章邯,来了一个神助攻。内忧外患之下,章邯完全失去了抵抗意志,全军投降项羽,最后章邯的20多万秦卒也全部被坑杀。想一想当年的长平之战,也可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回到棋盘上,本谱白棋仍然在奋力挣扎左冲右突。而黑77、79等着手毕其锋芒,反而展开了更大的包围网,这个手法非常值得学习。白88粘无谋,最终断送了一线生机,以下大龙束手就擒。

这是一盘50年前的对局,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当然不能说是高水平,但仍然是非常精彩,尤其是硬杀独块大龙特别的过瘾。本局黑棋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刘邦有点像道策



而刘邦具有划时代的战略意识,很像日本围棋历史上的道策。当其他的围棋大家们还在执着于扭杀计算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见合的理论,全盘占大场的构思。
至于对空的理解,刘邦很像是李昌镐。一场战斗下来看上去窝窝囊囊没占啥便宜,然而实际上实地却已经领先对手了,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
篇幅有限,我们下次再讲了。



围棋的起源
三国英雄与围棋
Alpha Go自战第二局研究——“阿尔法狗"中的人类战争史
铁船长评棋(八)攻防要点的感觉




铁船长微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围棋与战争系列(一)破釜沉舟

铁船长 A铁船长围棋B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