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术教育不是画猫画狗,而是研究文化和独立思考

这是「课堂观察」系列的第 1 篇文章

编者说


还记得你上过的美术课吗?画猫画狗画糖葫芦?一说起“美术课”,我想到的是,二十年前我在县城上小学的时候照着课本临摹画花和朗读教材的情景。在我们那,美术课被归为“杂科”,正视都谈不上,更别说会有人告诉我那跟批判性思维有什么关系。


长大了,见识多了点,但那些疑问也从来没有被好好解答过,比如,艺术都是天马行空想出来的吗?它不需要逻辑思考吗?欣赏艺术是个人体验,但真的没有公共评价标准吗?假如艺术是个人创造的产物,那么艺术教育又是在教什么呢?


以下这篇介绍耀华美术教学的文章未必可以回答上述所有问题,但至少是个启蒙。如果在我这么大年纪的时候能接受这样的引导和训练,我想那些问题我一定有办法自己找到答案。因为这些引导不仅是知识,更关乎常识、素养和能力。



老师档案

Stephen

来自爱尔兰

艺术教育硕士

艺术设计师

曾在爱尔兰、台北、多哈等地任教

现于广州耀华教授高年级美术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最终能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学习者(Independent learner)。也就是说,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收集资料、深入了解,从中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实践,完成自我学习。

 

我不把自己看作是去教导学生和灌输知识的“老师”,我更像一位协助孩子解决问题、完成创作的帮手。我把教室门敞开,学生创作时播放音乐,就是希望教室成为一个艺术作坊(Art Studio),学生是来这里实践创意、完成作品的。

 

——Stephen老师


 

悬挂在教室外的话:创造力是允许自己试错,艺术是知道保持哪些“错误”。



这是耀华学校广州校区七年级的一堂美术课,主题是面具,我们以此为例来旁观学生怎样参与,怎样学会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怎样将想法付诸实践,一堂美术课是怎样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



从细节出发,打开全球视野

 


面具专题的设置本身就是一次全球范围的文化探知。从非洲的木头面具开始,他们一种一种地研究,澳洲面具、中国戏剧面具、巴西面具……这研究并非仅仅是了解面具的做法、材料,而是以面具为切入点,了解这一文化。

 

在每种面具的第一节课,老师都会先介绍这一文明的概况,而面具的特点又反映了文明。这些介绍里,涉及到了世界历史、宗教信仰、人文地理……小小的美术课,已经打开了学生的全球化视野。

 

教室里张贴的非洲面具文化背景:

为什么非洲面具那么重要?

它们是非洲传统的一部分,在各种庆典、战前准备和灾荒时候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明确学习目标和原因,主动参与


 

在开始课程时,老师会先和学生交流这一专题课的意义和目标。他会分享自己完整的想法——学习这个的目的是什么?要经过怎样的过程?有什么要求?这样,学生就不会稀里糊涂地被动去接受,而是主动地思考和参与——我要做什么?怎么做?

 

老师自己的课件写满了细致的课程目标和进度


老师给同学们看的学习目标:掌握面具特征、制作和分析对应文化特点



好奇心驱动查找数据,完整展示成果


 

老师简要介绍文化背景和面具后,千奇百怪的面具仍显神秘,学生的好奇心就出来了。

 

这时,学生需要分组或单独查找数据,深入了解面具文化,并最终做成幻灯片(PPT)分享给全班同学。非洲面具形状怪异,还是用木头做成的,学生不解为何如此,所以发问:非洲面具为何如此奇怪?非洲面具是用来做什么?

 

然后,他们用英文跟全班同学分享研究结果。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怎样清晰、简要地概括自己的思考和信息,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都会得到锻炼。

 

同学们自己做的展示

提出问题:非洲面具有什么用?

查找资料整理出答案:社会和宗教活动里需要佩戴,往往预示佩戴者身份得到神化



着手设计,唤醒创造意识


 

在了解了这一文化、面具特点和形式之后,学生们便要开始在纸上设计自己的非洲面具模样。这时候,老师会自己先做一个,然后带大家回顾非洲面具的形状特点,再开始操作。

 


同学们尝试制作的纸质面具,体验面具里的对称和色彩搭配



实验技法操作,调整方案


 

这个时候,老师会和同学们一起操作,制作各自的剪纸面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实际感受到面具的对称、图形以及材质所带来的影响。有了这一实际体验之后,他们要再回看自己的面具设计,再调整图形或者材料,以完善设计。此时,设计图纸上不仅要有图,还得配有详细的说明——设计的意义和为何使用这种材料等,来为下一步制作做好准备。


 一位同学的设计图纸,详细记录和展示对于面具的分析和材料的运用



因地制宜,寻找解决方案


 

设计工作完成后,他们需要将纸上的设计制作成立体的“非洲面具”。非洲面具的材料是木头,可学校里找不到做面具的木头,怎么办呢?

 

他们采取了废物利用的小妙招——用打湿的旧报纸混合胶水,发酵一晚上之后,就可涂抹啦!

 


在底板上铺就混合物,等它晾干之后,便成了结实的面具。

 


老师演示如何制作立体面具


反思过程,沉淀思想


 

在这些文化探索和实际操作都结束之后,老师会分发一张表格,上面包含了关于非洲面具的基本知识和学生自己对此次专题反思的开放性回答。

 

最终,老师会细致地根据每一个环节里,学生的表现、积极程度、对内容的理解等给学生评分。

 

Stephen老师的评判标准:知识掌握、实际运用、作品发挥



老师只是学生的助手


十一年级的学生翻了翻自己的美术画册告诉记者:“老师不会告诉我们怎么做,而是演示给我们他的作法,有一个大体的思路,然后要自己思考怎么做。”她手头要做的是人像画。原图是自己的侧影,而她已经尝试了水彩、线描等多种描绘方式,最后选择了在一张黄纸上用碳描。

 

在选定主题后,老师会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技法,并和学生沟通作品想要达成的表达效果,据此推荐学生不同的思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不重复别人的思路,而是呈现自己独特的地方,这,也是最终作品的核心。

 

对艺术家的作品(图右)的重新创作(图左),改变纹理和颜色,体验不同效果


Stephen老师曾在世界各地教授美术,他刚来这里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学生对“美术”几乎一无所知。他们说不出什么喜欢的艺术家,也不会谈论艺术作品的意思,更不会把自己的思路通过图像、物体设计等呈现出来

 

美术教室里,十一年级的学生感叹道, “以前的学校里,能上一堂美术课都很不容易啊……上得又很水。”她之前在传统学校念书,如今转到了耀华,才真正感受到了美术课是什么样子,学会怎么用画笔,怎么欣赏艺术作品,怎样动手完成一个课题。

 

“这个老师最开始以为我们(中学生)那些基础的都会了,已经要独立设计作品了。现在就是follow他慢慢学,一步一步。”而在这学期的课程结束之时,她的画册里将展示出一个完整的探知过程:绘制的关于自己所选艺术家的简报,对其技法和思想分析的临摹作品,多幅各个角度寻找切入点的尝试作品,以及最后那幅与自己的灵感结合的作品。


 

学生眼中的校园建筑

更细致地观察生活,学生绘制的细节图


Stephen老师带着学生从艺术家梵高作品里获取灵感。学习油画技法后,分析梵高的画,再创造属于自己的“向日葵”。图为学生对于梵高向日葵的分析和模拟。


在分析和模拟之后,设计自己的花朵形象,运用到画作里。图为一个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浅粉花朵融合到画作背景里。


正如Stephen老师所言,一堂好的美术课,在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同时,更与实际生活的能力息息相关——细致的洞察力、长时间打磨作品的耐心、不断尝试的锲而不舍以及不同于他者的独立创见。



撰文 | 湾湾

编辑 | 樊素



1

END

1



推荐阅读


回复关键词“1” 获取“我未曾经历却向往的教育:广州耀华走访笔记”(深度好文)


回复关键词“2” 获取 “这个国际学校的孩子人见人爱,他父母说是这么培养的......”(家长专访|音频及图文)



耀华国际教育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欢迎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点击“阅读全文”了解耀华广州校区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