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网瘾少年怎么教?看因游戏休学两次的他如何逆袭

▼点一下,听声音


我不想当老板,我就想当个打游戏的


 “网瘾少年啊!”在学校食堂一提起Kyle,他的宿舍老师脱口而出。Kyle是耀华国际教育学校广州校区11年级学生,今年17岁,游戏整整陪伴了他10年。期间,他两次因为游戏休学,“网瘾少年”的称号由此得来。

 

Kyle长在单亲家庭,是个暴脾气。回看自己的童年,他认为自己的暴躁和不安与父亲角色的缺失有关。“我小时候觉得一个家就是没有爸爸的,后来才明白一般家庭是父母都在的。”初一那年,妈妈带他做了一次英文心理咨询。咨询快结束,他崩溃大叫:“我要爸爸,我要爸爸……”

 

小学三年级,好朋友推荐他玩一款游戏。他看见屏幕上的玩家有上万粉丝的支持,他心动了,从此开始在游戏的厮杀和胜利中寻找成就感和认同感

 

Kyle的五年级在一所推崇国学教育的学校里度过,老师对全班说:“你们要好好努力啊,因为你们以后都是要当老板的。”Kyle应道:“我不想当老板啊,我就想当个打游戏的。”

 

 暴力下的叛逆少年


在家里,因为打游戏,Kyle和妈妈经常发生冲突,甚至会动手。妈妈打儿子,儿子对妈妈说:“我长大以后要打你。”这种暴力互动持续到初二,妈妈第一次在和他的冲撞里跌倒在地。之后,妈妈换了种管制方式,直接拔网线,关电脑。

 

暴力还来自公立小学的同学和老师。他比同龄人矮小,说话又直接,动不动爆粗口,“老是被高个的同学揍,那时候老师会拿黑板擦扔同学身上”,他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决定让儿子转学到一所崇尚国学的私立小学。


他们背诵国学经典、莎士比亚,但是Kyle的数学成绩却一落千丈。妈妈考虑再三,六年级的时候又把他转回了原来那所学校,她希望儿子有更扎实的知识基础。

 

初一,他吹小号,打篮球,参加学校文艺表演,当数学课代表,数学和英语成绩名列前茅,但仍然不是一名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他希望被瞩目被重视,不惜犯错。


初一下学期数学期末考,他早早完成试卷,觉得无聊,就把答案打在电脑里供同学传阅。“因为当时我们班要是没有我的数学成绩,平均分会很低很多,虽然最后没有取消我的成绩,但是我名声败坏了。”


▍投入舞台

 

进入初二,学校开始抓考试,重视“初升高”成绩,体育、音乐和美术课都没得上,没有了他喜欢的展示自我的机会,Kyle开始对学校反感。

 

他不是老师眼里“听话的乖孩子”,他想要自己的声音被听见被认可,拒绝被同化,这样的个性总是和老师的标准发生冲突。

 

作文课上讨论“丑小鸭与白天鹅”的故事,他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丑小鸭永远不可能变成白天鹅。老师没有给分,直接划了一把大红叉。妈妈觉得,他写的是有创意的,语文作文题,不可能全错,都是有讨论空间的。她去和老师交流,老师的回答是,这是语文课,还是要跟着语文课的习惯去讨论精神、价值,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它就应该是一个励志故事。

 

最让Kyle受不了的是老师对成绩好的孩子写在脸上的偏心。一次篮球活动,班长用手抓了他的脸,他很愤怒,追着要打班长。第二天,受惩罚的只有他一个人。事后写的检讨书毫无悔意:班长做得不对,他打了我,我也要打回去。“我认为他们应该把我当人。如果对我公平几次,我可能也不会那样。”

 

他代表班级参加游泳比赛。班主任提到了所有参加学生的名字,唯独没有提他。他问班主任,老师的反应是:“咦,你居然参加了?”他哭了。

 

叛逆、不服从,让Kyle渐渐成为学校里的重点打压对象。又一次,他对着教学楼的柱子踢球,被隔壁班的老师批评。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在场的七位老师,不论有没有教过他,都转过身指责他。Kyle回忆起那次“被七人围攻”说,“挺有成就感的,觉得自己四面楚歌,但舌战群雄。反正他们说什么我也不听。”

 

孩子愈加暴躁,忧心的妈妈去找班主任交流,老师没有谈她期待听到的教育和培养,而是直接告诉她,你孩子的成绩可能会拖我们后腿,不如转学吧

 

第三次转学


那时,恰逢广州耀华创校,听了宣讲会上“全人教育、融合中西”的理念,Kyle妈妈决定一试。


“这里的人都很善良,至少我没被欺负过,所以没那么压抑了”,不过同学们依然会打趣Kyle,说他不如他的好朋友Simon高大,英语也不如Simon地道,“他们说的这些都是事实,是朋友间逗笑,也是想要我变得更好。”

 

老师对他的评价也不一样。语文老师叶蒙蒙欣赏他的思维独特,在一个关于“虎父无犬子”的讨论里,当所有同学都关注父子关系的影响时,只有他首先从定义切入,提出何为“虎父”的疑问。

 

但是,他依然无比渴求被认同,毫不掩饰自己的感受,暴力影子仍然徘徊在他的行为模式里。


如果同学们没有认真听他的分享,他会发火:“你们为什么不听我的?”打篮球时,他的肢体异常活跃,会通过越界动作发泄力量。叶蒙蒙看出了他异常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经常和他交流,给他更多表现机会,让他获得认可。“认可多了,他就不那么躁了。”

 

叶蒙蒙这样总结每一次谈话,“看似漫不经心地和他聊些别的,其实是在构思谈话的套路,因为身经百战的孩子,你说的都是他们习惯听到的。大人的套路有时候是不真诚的,是别有用心的,但孩子们的反应从不掺假。只有,真情为之。”

 

老师成了他信任和感激的人。去年,有传闻说叶老师要离开学校,他刚好见到老师在收拾东西,便躲到楼梯间大哭起来。“老师虽然只教我语文,但是她什么都会来跟我聊,给我很多建议,让我自信。她尊重我,我也尊重她。


▍和叶老师

 

中方校长尚尔娜解释了师生交流的门道,“不以权威要求孩子听话,而是和学生建立个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只是用权威让孩子服从,他们会想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为什么要相信书本?老师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和孩子建立联系,无微不至的关心、学富五车的知识等等,这些才会让孩子真正信服,和老师密切配合,一起学习进步”。


妈妈的反思


Kyle在经历转学,Kyle的妈妈也在经历管教思想的转变。


她开始阅读心理学和哲学书籍,“当孩子出状况的时候,一定是父母有问题,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自己有问题。我也是这两年才开的窍,朋友说,你多看看自己吧,你自己要什么。我们这一代人真的看不懂自己,被父母高压过来的,然后用我父母那一套东西直接套在我儿子身上,强加到他身上,他就非常受罪”,她渐渐明白,儿子是独立的个体,她要改变跟儿子的相处方式

 

如果她做错了,她会向孩子道歉。如果孩子错了,她不会上来就骂,她愿意倾听,给他解释的机会,“其实这是跟孩子沟通的好机会,是我能够得到他信任的机会,他说了实话,我会说谢谢你这么诚实”。

 

孩子磨蹭,以前的她会说:“你怎么还没洗澡啊?”后来她发现,这里有一个预设的家长标准“现在洗澡才是对的”,其实对孩子来说,他可能有自己的安排。所以她会换个说法“挺晚了,是不是该洗澡了啊?”这样就是问候,而不是要求。“我如果早一点有这样的状态,可能他早就改过来了,”Kyle妈妈感叹道。

 


“我要休学打游戏”


宽松的环境和老师的关注,让Kyle得到了施展空间,但游戏依然是他回家后的成就感源泉。一旦得不到自己认为理所应当的认可时,他就转向游戏寻求慰藉。

 

十年级时,叶蒙蒙老师把进步奖颁给了班上另一位成绩提高明显的同学,而在Kyle看来,自己成绩名列前茅,理应得到嘉奖。他又生气了,这次回家告诉妈妈:我要休学,当职业游戏玩家。

 

妈妈尝试劝说无果,只得和学校联系。外方校长Bawden认为,如果一个学生真正的热情和才能在于做游戏职业玩家,那么他完全可以去做这样一件事。只是,这个决定不能是一时兴起。中方校长尚尔娜的反应是,孩子做这样一个决定,需要了解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要谨慎对待,不能是他一时头脑发热。

 

在和Kyle交流的时候,尚尔娜并没有马上否定他的想法,而是让他调查“职业游戏玩家”的生存状况。她要求Kyle写份报告,认真作分析:目前有多少个职业玩家?他们的收入怎么样?成功的比例是多少?作为一个专业玩家,需要哪些基本的个人素质?他们的精神状态怎么样?怎样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真的有很大决心,那么完成这份报告他应该没什么问题。”

 

Kyle回家迅速查找资料完成报告,准备在家打游戏一周后去和校长汇报。

 

可是,打好游戏原来也没有想象中简单。决心升级的Kyle开始和更大区域的玩家比拼,这才发现,自己的水平不够。他玩了一天,连输九局。如果打游戏不能赢,那根本不能获得任何快感了。熬了一周,他回到学校继续上课。


▍和两位校长在一起


成为校园名人


叶蒙蒙老师觉得,要让个性直接又敏感的Kyle安心留在学校,需要重新让他感受校园对他的善意和接纳。于是,作为对他之前学业表现的认可,叶蒙蒙给他补发了一个“优秀奖”,平时课堂,也给他更多机会回答问题,让他充分表达。

 

这时,Kyle赶上全校演讲比赛,主题是“学会谦卑”。“我从小就情绪充沛,表达的时候,人越多越不紧张,心想着这个我肯定擅长。”


回家后,Kyle几乎没查什么资料,不到二十分钟就写完了约一千字的演讲稿。他的观点是,我们不该谦卑,要勇于展示自己的能力。表现力强的他代表班级参加了全校的比赛,以和其他所有同学相反的观点拿到了第一名


▍演讲比赛拿第一

 

演讲比赛结束,Kyle信心大增,一起踢球的学弟们也开始尊重他了。“九年级的时候我脾气暴躁,踢足球时如果队友不传球给我就会生气,所以不招人喜欢。比赛后,他们开始喜欢我了”。

 

紧接着,圣诞晚会上的戏剧表演让他得到了更大的成就感。


校长尚尔娜对他扮演的恐怖小店里的医生角色记忆犹新:“那个角色内心阴暗、不顾别人感受,他演得非常好。你看他平时和人说话时候其实是会紧张的,甚至手足无措。可他的表演非常细腻,我们发现了他这方面的天分。”


▍戏剧舞台上的Kyle

 

来自英国的戏剧老师Jemma谈到Kyle时禁不住赞叹:“他非常认真、投入。我每次给他一个任务,他总是完成得超乎预料。谁会不喜欢这样的学生?”她拿出Kyle刚刚交给她的作业,截止日期是第二天,他已经提早完成。翻开后,是工工整整的英文书写。


▍Kyle的戏剧作业

 

Jemma说,刚开始上课Kyle并不配合,“瘫坐地上,四仰八叉,甚至狂笑不止。我当时就看出来,这个孩子需要关注。”正式排演节目,Jemma给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Kyle这才发觉戏剧表演的有趣之处。他背台词过目不忘,表演时全情投入,身处舞台中央享受台下的掌声,让他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演出后,他在学校火了,成了名人。他趁机推销自己的游戏才能,开始做游戏攻略解说视频,每个花费时间两三个小时,一共做了五六十个,视频结尾写上:楷哥制作。学弟学妹们慕名加他微信,叫他“楷哥”。



第二次休学


处在满足感里的Kyle也在那时候迎来了青春期的情愫。他对一位女同学心生好感,向女孩表明心意,却意想不到地被拒绝了。

 

失恋,把Kyle心里的窟窿又挖了出来。10月份,他又告诉妈妈自己“不上学了,要打职业赛”。

 

Kyle这次比上次更坚定,“锻炼了一年,我的水平已经高了很多”。面对Kyle的再次发难,尚尔娜校长深知,还是要先让他自己改变想法。

 

于是,她、Kyle妈妈和Kyle三人在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长谈。尚尔娜校长坦诚地跟Kyle分享自己的经验:“每个人都扮演很多的角色。我在学校是校长,但我也要是个妈妈,我们要平衡这些角色。作为一个学生,想要追求职业梦想,也可以两者兼顾,并不影响和冲突。”她提出,可以先尝试每天一定量的游戏锻炼时间。但Kyle坚持要“全职做职业游戏玩家”。

 

Kyle妈妈在这次交谈里选择了站在孩子这边。她说,孩子已经折腾了“职业玩家”这件事这么久,如果不让他去尝试,他不会真的断了念想,“碰壁也是早点碰好”。

 

最终,经过商议,学校决定先和孩子约定休学到12月份,给他时间尝试。不过,这段时间,他需要每周回学校参与戏剧排演,并担任低年级的足球队教练。

 

对于这样的破例处理,学校内部不乏争议。

 

校长尚尔娜回应,“首先,按照学校的规定和普遍的观点,这就是不能接受的。其次,一边回家打游戏,一边回学校参加活动,这会不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给他们不好的榜样?这件事情的选择上,无论怎样都有得有失。我们努力想做的就是,我们不想放弃这个孩子,我们希望他能够回到校园里。几经考虑,我们才和他约定,不能对外宣扬自己是因为要打游戏职业赛休学。允许他回学校活动的考虑是,这是这个孩子跟学校仅存的联系,如果这个都没有的话,我们可能就真的把孩子推走了。我们还跟Kyle和他妈妈一起制订详细的时间表,包括他是不是每天有时间锻炼身体,是不是能够按时吃饭,是不是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用邮件的形式发给家长,因为虽然它是休学状态,但还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要保证它各个方面都是健康的。”


▍休学期间的计划和日程表


当恋爱成为学习的动力


不到约定的12月,Kyle就向妈妈提出想回学校了。因为他发现,第一,游戏的世界冠军都是学霸;第二,自己的个人能力强,可是团队合作不行,级别就上不去。“我弄清楚了,实力是有的,但并没有必要非要在游戏上证明自己。”同时,学校也召唤着他:戏剧老师特意给他每周多安排一次排练;之前拒绝他的女生也回到他身边,希望能够更多陪伴她。

 

他的返校,让戏剧老师和校长“高兴得抱在了一起”,尚尔娜说,“但表面上,我们正常,没有过分宣扬,因为不想让孩子有一种我游戏没打好的心理负担,就是让他轻轻松松回来”。

 

回到学校之后,Kyle发现,一个月不上课已经让自己落下了太多功课。“我以前成绩就是靠一点小聪明,落下太多就要马上开始恶补了。”期间,女友不满他打游戏,和他分分合合,但他依旧不改,经常冷落女友。没过多久,女朋友转学去了澳大利亚,和他彻底分手了。

 

“彻底崩溃了,哭了好多天。”二月初,妈妈和Kyle进行了一次长谈。妈妈告诉他:把自己变强。谁都会喜欢上进的人。

 

Kyle删除了所有的游戏,决心考取澳大利亚最好的高中,追回女友。他开始每天背单词打卡,上雅思课程,读更多的书,运动,“我开始背单词查资料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十多年有多么无知。”背单词成了他的新爱好,“背的新单词我都尽量在第二天英语课上用出来,老师提问到单词什么意思,我能回答出来,很开心。”

 

家长会上,有老师和Kyle妈妈讨论,“恋爱”成为孩子的学习动力合适吗?Kyle妈妈说:“不管这个动力是什么,能够促进他学知识就可以。等他懂得多了,自然就会有新的判断。”

 

坚持一段时间后,Kyle爱上了这种充实的生活方式,再翻看前女友的动态时,他没有了以前那股执拗劲儿,“我觉得一个人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之前总是被牵着走。”

 

Kyle跟着学校组织的游学团去过了剑桥大学,听那里的学生讲述大学生活,社团、交际圈、理财……这让他心生向往,“想上大学了”。

 

四月份学校的中英文演讲比赛上,Kyle以《告别虚无,主宰网络》为题,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无数的键盘敲击中,我的成绩大不如前、颈椎日夜酸痛、脾气异常暴躁、爸妈日夜百般焦虑。这时,留给我的,除了虚无,还有什么呢?幸运的是,这一切惨痛的代价让我觉醒,我不能纵容自己继续堕落下去……”

 

虽然最后没能卫冕,位居亚军,但他在朋友圈写下的那段接受失败、欣赏对手的话收获了一片点赞:“未能续写传奇,不过这次是心服口服的。Nicole逻辑清晰、发音标准、用词准确、(台风)稳如泰山。祝贺她!”


这个曾经狂妄,一路跌跌撞撞的孩子,正在学习谦卑、坚持,正在寻找他喜欢的那个自我。


 

记者 | 湾湾

编辑 | 樊素


1

END

1


听你说

你怎么理解这个孩子的成长故事?

怎么看待学校和家长的做法?

或者

你的孩子也沉迷游戏

你也在焦虑和困惑

欢迎你告诉我们

让我们做你的倾听者

甚至跟你一起想办法

帮你走出困境

或许

我们还可以为你创造一个空间

让你找到更多的同路人

留言或者写信给我们吧

yewwah@163.com



                                                                                     耀华国际教育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欢迎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阅读全文”收听订阅「牧童记」完整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