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孤独与干扰间找到一个迷人的平衡点 | 学习疑问自查 跨领域运用 杂谈

阳旸 YOUNGs灵感笔记 2022-11-03




可以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喔



做事三分钟热度怎么办?

有三分钟的热度就有三分钟的收获。





学习基础步骤自查:



学习容易走神?

避免在一个环境干扰很大的地方工作和学习

有适合的好的学习伙伴。

最好的精力最难的知识开始,越往后越轻松。

仍觉得学习很难,试试问自己是否有基本的知识体系有没有掌握。


短时间内要看很多文献/书/材料,看不进去怎么办?

抓主旨看,外加两个例子。

有目录先看目录,找相关点。

身旁有摘抄或者笔划工具最佳。


学习太急于求成?

从小的基础的点开始,做十分钟就可以完成的知识。

比如你要做一篇大论文,先忘记大论文,只当你要学习某一个知识点,比如purchase intention,先花十分钟找到purchase intention的定义。


然后你告诉自己,今天只做这一项。而等你完成了这一步,你会在其中找到某一些成就感以及开始对其他相关点感到有兴趣,这是意义所在。


如何把握学习效率

推荐书籍:《Deep work》

大多数人学习的极限也就是6-8小时,在一开始投入学习的状态不要给自己定太多时间。


学习容易分心?

不要让自己拿到能轻易干扰到自己学习的东西。

如手机可以下载种树软件,每次25分钟,是没有办法玩手机的。

或者把手机等其他娱乐电子产品交由同伴保管,互相监督。



学习时脑中杂乱,静不下心?

尝试运动,或仅仅散步。动体和动脑切换效果更好。


学习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拥有的人将拥有更多,没有的人连他最后仅剩一点也会被剥夺。

人往往低估互相之间的差距。多学习对方长处。多“厚积薄发”。


无法高效学习,你是否需要一段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

有些人可能需要在图书馆坐上一下午,晚上才能进入学习状态。

一段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如果对你是有必要的,那么也请你保证好大段的不被打断的学习的时间。

如果你容易在中断之后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你可以把原来学习25分钟休息10分钟改为学习60分钟,休息5分钟。


你所习惯的学习方法真的是对你最优的学习方法吗?

当然,改变方法并不意味着与过往所熟悉的方法割裂,只是多一种可选择的途径。尝试问问身边的人,他们是如何学习的,可以借鉴吗?


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课程要怎么潜心学习,好像是为了高GPA?

也许要先思考,为什么要拿高GPA,或者这种动力仅仅来源于简单的攀比,而不是高GPA对之后的某一个人生目标特别特别的有价值,高GPA对大多数人而言是申请一个更好的学校,很有可能内心深处也并没有认识到得到高GPA对目前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可以这么想,我的目的是为了去检验我的学习能力,或者一些学习方法,或者用学科本身学到的东西去辅助和理解其他的学科。


感觉自己很有天赋,但是太懒不想努力用功学习怎么办?

天赋和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不是最被看重的。最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和目前学习状态的方式。战术上和战略上的思考都很重要。



学习的阶段:背诵-理解-领域内应用-跨领域应用


举例说明类比法在跨界领域学习中的应用

(医疗与军事)


其实如果并非是考试,去写一篇论文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去想办法理解某一知识点。

论文其实是属于内容创作的范畴,内容创作需要快速记忆、理解、应用与跨界。


实验分为两个小组,

A小组看过案例1与2,B小组只看过案例1.

注:两组人员知识水平均相当。


案例1:


你是一个肿瘤科的医生,现在有一例病症,急需用辐射疗法消灭病菌。当使用效果强度大的射线,的确可以消灭肿瘤,但也会消除周围的健康组织。但使用强度低的射线,健康组织得以保留,但是强度并不足以消除病症,陷入两难的你,现在应该怎么办?


(先思考再看下文)


案例2:


一支军队要进攻一个堡垒,一共有10条路可以抵达这个堡垒,但是路上均地雷弥补,如果军队集中从一条路进攻堡垒,将会出发地雷,导致大量伤亡,但若只有一小批士兵通过一条路,则可以安全避开地雷,所以军队决定将部队分为十个小分队,分头行动,最终在堡垒前汇聚,最终,军队攻破堡垒。


A小组(看过案例1、2):有30%的人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B小组(只看过案例1):有10%的人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先思考再看下文)


当实验员提示A小组的成员,请多思考案例2,再得出案例1的答案时,有90%的人得出了正确答案。


(如果还是未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有疑问提出的,欢迎文末留言)



案例与提示揭示了什么?学习中类比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学习原先的已被前人讨论过的知识,以及为什么要去做类比,在这里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我会发现生活中一些朋友,是非常地能够举一反三的,反应极快,思维敏锐且一针见血,然而特别遗憾的是即使如何地羡慕,经常也无从下手。但,我想还是有迹可循的吧。


看书,特别是看商科类书籍的时候,对案例要求非常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比如课前的seminar,老师更会先要求我们看案例,因为,当我们看案例总结出来的知识点,和书上权威性归纳的知识点,是非常有区别的。


当我们获得这两个部分,我们进行类比,去找出其中的异同点,而后去思考,为什么我的思维倾向性会想到这里,为什么我不知道还可以往那方面多了解一下。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们往往更愿意总结和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当我们先去思考,而后与权威思想碰撞,一定是会有一些新的东西产生的。


给人讲解知识。

这是我百试不爽的一个方式,

”什么你不会?那我一定要和你讲一讲。不行。要讲到你懂为止。“


也许我好像还没有懂得很全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对方发现了问题,还是我自己发现了问题,都是一个对信息反刍而后真正转化为知识的过程。


最近一直在写大论文,关于social media的,无意间发现一本书,是《socialogical imagination》。


评分也非常高。


想象力指的什么。很多人缺乏想象力,看问题只能看到自身以及周遭发生的。作者认为,人需要社会学上的强大的想象力,我们要学会把个人的一些苦难,小群体的现象,进行社会升级,问,难道社会就没有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我出现问题,而仅仅是我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们将发现更多,理解将变得更加透彻和准确。


还有例如,我所喜欢心理学知识新媒体知识,如何能结合我所学的商科知识?


心理学可以关联到消费者,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购买意愿等等。新媒体知识中,产品运营内容创作等都是可以运用到商科领域的。所喜欢的东西,一样可以变成学以致用的东西。多对所学知识进行联想,知识就可以串起来。



最近也很困扰写文章的题材,有发现千篇一律的地方,写了过于无意义,也有一些无论如何去看,都有新发现的立意。


新世相写 逃离北上广

南方周末写 空巢青年


看出一些殊途同归而又不同角度的地方了吗?


逃离北上广,

重点在于青年的内心世界,对生活切实地体悟。

空巢青年,

多针对经济压力方面,社会方面探讨。


而他们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新闻里的人,这些不管是为了梦想,事业所要奋力一搏的青年人。


你最关心什么?

我最关心新闻里的人。

 ——柴静


当你思考你身上出现了某些问题是,你不要只思考自身,你可以尝试把自己放在历史的框架中思考。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历史的洪流当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当你遇到一些个人的挫折,一些想不明白的事情,你去想,是否不止我一个是这样的,是否别人也有同样的困扰,他们在哪里?我可以找到他们并尝试着进行交流吗?在这些事件之上,是否存在一些social issue,是立于社会的大问题框架下的?


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当你尝试这么去做,你会发现更多。



学习的时候,你可能真的有些怀疑道,你真的要做这个东西吗?你也许知道内心深处很可能就是抗拒这个东西的,但是你也许是在避什么?可躲避什么呢?找到你所最期待的,即使它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一定是你潜意识里最重要的力量


另外,立一个标杆

当你感到迷茫的时候,找到那个你想成为的人,或者在某一方面所羡慕的人,他也许是名人,你可以读读传记,也许是朋友,你可以多问问。“你是怎么获得学习动力的,你是怎么找到你所需要的那些资料的,你在此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


于我来说,高质量的鸡汤喝高剂量的鸡血都是必须的,动力这种东西,有效期很短,且半衰期快,需要不停地不停地给自己以鼓舞。



另附一些其他的已被证实有用的学习方法。


测试效应:Testing Effect

在相同的可利用时间下,测试比重复再现的长期学习效果更好。


分散效应:Spacing Effect

在相同的可利用时间下,分散时间的学习比集中式学习的长期学习效果更好。


生成效应 Effects of Generation

在相同的可利用时间下,需要更多回忆或产出的学习比再认式学习的学习效果更好。


交错效应 interleaving effect

在相同的可利用时间下,不同类学习内容的交错学习比逐一功课式学习的长期学习效果更好。


变动效应 effects of variation

变换学习的方式和环境,比一成不变式的学习,其学习的长期效果更好。


必要难度理论 the theory of desirable difficultly

以感受到困难的方式来学习,相较于感觉轻松的学习,其长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推荐书目:《阅读技法系统

读书无定法

读书的方法因书的性质、目的、情境而变化,无需恪守一法,更可自辟蹊径。

阅读需杂食

读书如饮食,不同的书交汇穿插阅读,更全面且不易遗忘等。



这篇文章的思考也来源于近期和一位朋友的交流,

在此表示感谢 :)

有任何需要探讨及有疑问的地方,欢迎文末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