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我为准」后,再也没有阅读焦虑过

机智的阿饭 阿饭的宝藏 2021-04-27

饭饭的第 122/365 篇原创更新


最近在练习一个新的选书读书方法,相比于别人推荐了书但总是死活看不下去,这个方法更容易找到到自己喜欢且读的下去的书。


方法就是从头到尾认真把一本书的目录看完,只要有 2-3 个点吸引你,就可以开始看这本书。


连目录都没有耐心看完,就不要指望买了这本书会看了,趁早放弃吧,不用老是为难自己还责怪自己不行,每次买书前可以用这个方法筛选下。


有些书看目录看不出来,我会去豆瓣底下看大家的读书笔记,看大家提炼的书籍精华里有没有自己心动的点。


其实很多一般的书,仅有的那么点价值看完大家的读书笔记就够了,真没必要买书。


也不要只因为别人推荐就开始看一本书,就算一年看 100 本书,我们一生能看的书也是非常有限的,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自己没感觉的书上了。


通过目录选书,刚开始会比较难,感觉目录上写的好像都很想看,买来发现完全不是。但只要按照这个方法选书看书多了,就会很熟练的,反正看完目录最多也就几分钟。


我自己就是这样,度过了前期不适应期,体验到这样选书对于阅读乐趣的极大提升后,就爱上了这种选书方式,也能读完更多书了只按自己需要读完全书


按目录选书看书,还可以培养出知识结构感,因为每一次选择都是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来的,不知不觉间你会对自己各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非常清楚。


这种以我为准的方式,很容易跳出一本书一个作者的框架,晋升到主题阅读,就是一个主题同时阅读很多本书,这种读书方法我也还不会。


这种选书看书方式不适用已经成为经典的书,不过要买来这辈子反复看好几遍的书也不多。


而且人生只读基本经典的书还挺难做到的,尤其是很多新知识也是需要补充的,所以其它杂书也是要读的,至少趣味性会更强。


哦,对了,大家在真正开始看一本书之前,也可以好好看下序言。


良心的作者或者编辑会在序里把本书的来由或者核心意义以及阅读建议放到序里面,对我们看懂这本书会有很重要的作用,千万不要跳过。



写在最后:


以前很贪心,好书、好纪录片、好的课程,都想看都想学。历史的、经济的、社会学的、自然科学的、博物学的......


很显然,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看完,更何况目前的重心更多时间还需要用来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但之前一直放不下那个执念。


为此焦虑过蛮长时间,觉得那么多好的东西没有时间去看去阅读,太可惜了。


可是今年开始,好像突然没那么焦虑了。每次别人推荐的时候,并不是无脑加入到清单里面(现在极少增加清单),而是会先问,什么类型的书或者电影?结构是怎么样的?


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知道了我喜欢什么类型、需要什么类型的书和电影以及其它。


专注在这几个类型里面,我才能享受到深度的愉悦,自然也就舍弃了之前以为或者觉得应该需要了解的各科的知识。


当然,大家要不被我局限住。


对于涉猎广泛这件事没那么焦虑,很享受这个过程的读者,也可以继续保持广泛涉猎,记得之前有读者说她是「多项潜能者」。


反正按自己的感受来,这件事情也没什么非得怎么样的标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