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了58本书的卢曼说他从来“不逼”自己写作

机智的阿饭 阿饭的宝藏 2022-12-19


饭饭的第 190/365 篇原创更新



这是真实写作流程的第二篇,第一篇在这:


我的文章都是这么“挤”出来的


不看第一篇也问题不大,看了会更好~



///



今天要介绍社会学家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也叫Zettelkasten(德语)。


这个方法最吸引人的是,他说他从来从来不逼自己写作,然后他一生写了58本书,其中有很经典的社会学著作。并且在他去世后发现,他家里还未成型的资料量比他已出版的还要多。


我从他身上学到第一个东西不是卡片笔记写作法(这需要时间积累),而是这个理念:



高效率的人不会与不利的阻力作斗争


“我从不强迫自己做任何我不喜欢的事情。每当我思路卡顿的时候,我就会转头去做别的事情。”好的安排可以让你做到在不同的任务间自如切换,而不会破坏整体安排,也不会漏掉重点部分。


“我只做容易的事情,我只在马上知道要怎么写的时候才会写作。如果我有片刻的动摇,我就会把这件事放在一边,然后继续做别的事”(Luhmann et al.,1987)


对成功人士的研究一再证明,成功不是源于强大的意志力和克服阻力的能力,而是源于高明的工作环境事先避免了阻力(Neal etal.,2012;Painter et al.,2002;Hearn et al.,1998)


高效率的人不会与不利的阻力作斗争,而是像柔道冠军一样转移阻力,这不仅要依靠正确的心态,也要依靠正确的工作流程。


这几句摘自《卡片笔记写作法》,也是目前介绍卡片笔记写作最全面的一本书,曾经给flomo 投稿详细的分享了书中的重要知识点:


flomo weekly vol.029 - 不写,就无法思考


那篇要素过多,今天这篇只分享最初入门需要知道的,包括结合我自己的真实写作流程。



还是照例先分享我的真实写作流程:


1,新建选题笔记(最好直接能写好标题)


首先,我会在My Home文件夹里新建10个以内的笔记,然后写上标题,这些都是我最近在思考的、想要将他们发展成一篇文章的选题。




2,每天浏览这些选题笔记,新增小段思考


每天早上都会先浏览这些目标选题,去调动大脑挖掘和这些选题有关的思考。


不用直接奔着写完一篇文章去,想到一点就把一个点写成一个小段就行,甚至只记录一个简单的想法都可以。


因为每天浏览这些选题笔记,平时在阅读、交谈、放空的时候,我们的意识雷达会自动的搜寻相关的素材。


一旦发现就马上记录下来,我会用 flomo 随时随地记录下这些灵感或者摘抄,然后空下来的时候整理这些想法这摘抄,放到对应的选题笔记中。



3,选题笔记中素材多了,可以试着串成文章


一旦选题笔记中有了9-10个小段了,就可以尝试组织一下文字,将这些段落串成一篇完整表达的文章。如果发现不行也没关系,这样就知道还缺什么,之后的阅读思考注意下就行。



上面就是最基本的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流程。


如果你会双链笔记,且有野心用数年时间的积累,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卡片笔记库,我这里也简单讲下我在用的方法。


差别就在于第二步,我不是直接在选题笔记下面记录想法,而是会在卡片笔记库里新建一张卡片,写完想法之后,超链至对应的选题(可以对应多个选题)


我最近在尝试的craft笔记软件


然后就是不断新增卡片库中的想法笔记(每条笔记必须遵循原子性),并且不断浏览和向这个卡片库发问,去发现卡片与卡片之间的关联,一旦发现有意思的关联就会把卡片用双链关联起来(一定要写清楚关联理由)


不知不觉,选题笔记下面会有很多超链过来的素材,多了之后也是一样的,想办法把这些素材串成一篇文章。


用双链的方式增加选题笔记下的相关素材


卡片笔记库最终会发展成真正的第二大脑,卡片和链接就是模仿大脑的神经元记忆方式(拓扑结构),不断正确的积累之后,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很有思想的朋友,不断向它发问和交流,它总会给你未知的启发。


我在研究Zettelkasten的一些笔记

卢曼提到笔记盒的是伙伴,是沟通而不是查找



Tim Urban 如何做笔记和写作


(以下下内容来自 happy xiao 的博客,我会在文末放上他的博客链接。很喜欢他的博客,可以看到非常多英文互联网世界的精华知识。)


Tim Urban 是互联网上最知名的博客作家之一,他的博客 Wait But Why 吸引了数百万读者,Elon Musk 也是他的粉丝。他在 TED talk 的演讲,目前在 YouTube 上的播放量达到了3300万,排名所有 TED 演讲的第一位。


Tim 使用的工具:


- 我用 text editor(文本编辑器),我甚至都不需要 Word 或 Pages,
- 我只需要一个最基本的一打开就是一个白色小窗口的东西,我可以随意改变大小和往里打字
- 我只需要最基础的加粗/斜体/高亮功能,我不需要 margin
- 我只需要一个可以随意拖动和改变大小的小窗口,因为有时我会有12个这样的窗口同时打开,每一个都是正在研究的话题的一部分
- 我使用 Chrome 浏览器,每次复制好引用部分,我就 cmd + tab 找到12个窗口里对应的那个然后扔进去
- 我不需要复杂的功能,因为我知道我的东西是什么,它们在哪
- 当我看到粗体时我便知道它对我很重要

这是我按他说的展示大概的效果


Tim 如何研究、做笔记、写作:


- 现在我有12个段落,有时我事先就列好了12个段落的提纲,然后把我所有的研究分发进去
- 但最开始时,我只有1,2个窗口,其中第一个是所有我看过文章/视频的链接
- 然后我开始把链接里有用的东西复制到对应的链接下面,慢慢的我就有了一些想法
- 然后我打开第二个文件,把想法全部倒进去,这个文件会变得非常长
- 然后就像 wizard hat(Tim Urban 著名的比喻)一样,具化的想法慢慢行成大纲的雏形
- 我会从头开始读这第二个文件,然后把内容转移到其他细分的文件里去
- 然后我会重复这个过程7遍,直到我对这个话题研究的非常清楚
- 最后我会有一个很紧凑的只有提纲文件,以及另一个以每个提纲中的段落名为标题,包含其所有相关笔记的文件
- 当我开始写作时,我会打开这个装满笔记的文件放在屏幕左边,然后一个 Word 文件放在屏幕右边
- 这就是全部过程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看懂,我第一次看到的后大受启发,这是一种快速的卡片写作法。


Tim Urban 用的其实也是我说的,不是先构想出一个大纲,而是先列12个空白的编辑框,然后往里填充选题相关的素材,然后全部摆在眼前开始排列组合。


不要觉得这很随意,事实上这反而比我们用头脑构思出来的大纲要巧妙和有灵气的多,而且直接拼图会比用脑子构思简单和高效的多。


只用脑子构思是需要长期大量专业训练的作者才能做到,普通人写作往往就是卡在这里写不下去的。


所以我说卡片笔记写作是最适合普通人的写作方式,它把构思的门槛拉到很低。


我们没办法在脑海里构想出一幅画来,拼图还不会嘛。



写在最后:


其实卡片笔记法还有很多很深的理念需要研究,今天这篇是写给新手的,我尽量简化到最简单且是有效的流程,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


然后,国外有个研究Zettelkasten 非常权威的网站,有大量的热衷与此的人在上面不断实践和分享他们的心得:https://zettelkasten.de/


还有今天《Tim Urban 如何做笔记和写作》部分的原作者的博客:

https://happyxiao.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