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扩】中铁五局承建的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暨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荣获鲁班奖
喜报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暨地质博物馆
入选2020~2021年度第一批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名单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暨地质博物馆位于贵阳市云潭路与兴筑路交汇处,与贵阳市奥体中心遥相呼应,建筑总建筑面积39561.7平方米,建筑总高33.3米。主要功能包含地质博物馆展厅、地质资料馆库房、综合业务用房、多功能报告厅及配套用房,其中档案馆等级为甲级,博物馆按建筑规模为大中型馆,类别为自然博物馆。
特点VS难点
项目特点和难点可归纳为洞、石、矿、guan(两“馆”、两“管”)
1.洞
建筑立面为展现贵州省喀斯特地貌“溶洞”的独有特征(洞高25.4m,跨度36m),场地受限钢结构吊装施工难。
2.石
建筑整体为古文“石”字且呈贵州省特有“蘑菇石”状,18.7m超长悬挑钢结构施工控制难。建筑立面及材质纹理以横向线条展示贵州沉积岩的肌理特征,幕墙倾斜70°~107°不等,选材及施工工艺要求高。
3.矿
结构耐久性设计为100年,对高耐久性凝土质量控制要求高。同时贵州省率先对磷矿化工实施“以用定产”系列政策,建筑业采用磷石膏新型建材对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提出新要求。
4.GUAN(两“馆”、两“管”)
建筑功能为地质博物馆和地质资料馆的两馆合一,包含序厅、展厅、会议室、贵宾室、卫生间、4D影院、设备房等房间,专业繁多,管线复杂,对深化设计、主要材质、关键工艺等技术管理要求严。
高点定位
打造全新坐标
贵州是古生物化石王国、矿产资源大省,地质文化丰富多样,为了反映出贵州地质独有的特点,项目自2016年10月18日开工,以“高点定位、突出特点、争创鲁班”为目标,全力以赴打造原创精品工程。以贵州梵净山著名的“蘑菇石”为原型,将场馆整体外观打造成一块傲然屹立的灵石,以此体现贵州地质地貌的雄奇多姿。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认真履行“策划先行、样板引路、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管理方针,建立健全了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将创优目标逐层分解、量化落实到人,力争将项目打造成贵阳市地标性建筑,成为贵州地质文化新名片。
精益求精
智造品质工程
匠心倾注,臻于至善。为集中展现贵州几代地质工作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让宝贵的资料档案有一个保管安全、利用便捷的“家”,项目积极引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运用BIM技术将施工蓝图转化成模型,通过三维可视化的VR-AR技术进行工作汇报、方案交底,应用推广了建设部“十项新技术”中的8大项、31子项,让智慧建造为工程建设提质增效。
精益智造
质量特色与特点
建设过程中,项目通过提取诸多贵州地质地貌特色和元素,融入建筑的造型和立意之中,以此展现贵州矿产资源丰富,隐喻贵州地质人 “金石不渝”的情怀。
硕果累累
擦亮企业品牌
足履实地,稇载而归。历时三年,项目先后获得“2018年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2018年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2019年度贵州省黄果树杯优质工程”等荣誉称号。建设期间,项目还举办了多场省级市级观摩会。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暨地质博物馆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成为了贵州省国土资源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游览胜地,有效促进了贵州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形象,对贵州省的地球科学普及教育、矿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古生物化石保护、地质资料归档存储和开发利用等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