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共出了114位状元,这个省独占49位,看看你的家乡有几位
点击上面“新历史怪”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一千多年间一直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而普通读书人一生苦读就是为了能在科举考试中榜上有名,从而踏入仕途。但科举高中并非易事,更多学子只是一年又一年地成为陪跑者,甚至有的人从翩翩少年一直考到头发花白都未能考取一寸功名。
科举制度发展到清朝已经日渐完备,从地方到中央都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考试的等级次序非常分明。在清朝并非人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在进入正式的科举考试之前会有一个资格考试,称之为童试,而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童生试通过之后则进入府州县学学习,学成之后则成为秀才,秀才即是功名的起点。别看秀才等级比较低,很多人一辈子最终也只是个秀才而已。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所谓乡试是在本省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只有秀才方可有资格参加,考中者均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到第十名称为亚元。会试是由礼部组织的,一般在乡试结束后第二年的春天举行,考中者均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就是皇帝直接主持考试并钦点,考中均称为进士,共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到三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从清朝建立到科举制度被废除(1644年-1905年)的261年间,在历年的科举考试中一共出现了114位状元,根据他们的籍贯统计如下:
江苏49人;
浙江20人;
安徽9人;
山东6人;
直隶、广西各4人;
八旗、江西、湖北、广东各3人;
湖南、贵州各2人;
河南、陕西、四川、各1人;
山西、新疆、台湾、云南、甘肃0人。
江南地区果然是人杰地灵,仅江苏和浙江两省的状元数量之和竟然占了一半还多,江南作为自宋代以来全国的经济中心,文教事业果然是大大领先于全国其他各省。
那么你的家乡出了几位状元呢?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