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如何优雅高效地阅读
大学时班里有个特别爱看书的同学,室友形容他:“拿张纸巾都要看看上面有没有字可以读读。”
确实,我们小时候读物太少了,所以特别珍惜。家里的几本大部头小说、亲戚邻居家的小人书、杂志,我都是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多遍。
但是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阅读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每个人每天都要过手大量的信息。
另一方面,我们的时间也被分隔得越来越支离破碎。这是一个充满了碎片化的时代,不管是信息还是时间。
如果没用很好的应对措施,很容易就陷入漩涡之中,获取了一堆没有营养甚至让人更焦虑的信息。或者像在海边被信息大浪打了一下,空留一身水,脑袋里却什么也没留下。
分享一下我最近在阅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分信息源、如何读和阅读原则几个环节。
1. 书籍
虽然经常叫嚷要培养自己读电子书的习惯,纸质书还是我的最爱,只是家里的书架越来越不给力。
现在电子书的资源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了。早期用kindle,这几年我主要使用微信读书APP。
电子书的好处是省钱省地方。可以先读个大概,适合收藏的或者难啃的再买纸质书。
还有,我虽然不太习惯读电子书,但需要快速搜索书中内容时,还是要靠电子书。
2. Newsletter
这是今年的新发现。简单来说,Newsletter就是个人创办的杂志,作者会专注于研究某个领域,通过邮件的形式把最近发现的好内容、新想法发给订阅人,多数是每周一次。
这个网址是方可成老师整理的“中文Newsletter导航”(打开速度稍慢,要等一下),有免费也有付费的:
目前付费的我订阅了“产品沉思录”,199元/年。上面链接也是从“产品沉思录”邮件获得的,可以说是打开了我的新视野。
这个网址是“产品沉思录”往年精选版(免费),很多有价值的好文章:
3.公众号文章、博客
各领域、各个主题都能找到不少好文章。时间久了,不难筛选出自己喜欢的作者。
4.微博、朋友圈、即刻等
有了好的阅读源,接下来就是读。
我觉得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对于书籍,保证每天(每周)的固定阅读时长;碎片化阅读,则要设置好固定的阅读渠道。
1. 保证每天(每周)的固定阅读时长
书籍更适合集中注意力阅读,最好安排在不受打扰、适合专注的时间段。
我每天尽量保证20分钟以上,在早上开始写作之前或中午。周末陪力力上钢琴和吉他课的时候,是我最大块的阅读时间,可以长时间痛快地沉浸于阅读。
如果无法做到每天,就每周三次。初期最好记录实际阅读时间,起到监测和督促的作用。
记在书的目录、纸片上或用计时软件都可以,这篇分享过我的做法:
2. 设置好固定的阅读渠道
等人等车等吃饭、接娃放学……碎片化时间太多了。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找不出时间读想读的东西,而是经常下意识地点开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软件,然后就沉迷进去了。
所以,设置固定的阅读渠道非常重要。
作用有两个:养成习惯,空闲的时候直接去这些地方阅读;保证有一定的存货,才能随时随地读起来。
有不少稍后阅读的APP,不过我选择了最简单的几种方式。
a. 微信收藏
平时在朋友圈或微信群看到别人分享的文章,一下子没有时间看,先点收藏。
b. 置顶微信
c. 邮箱
And,微信的“浮窗”功能很好用,来不及看完的文章直接浮窗,下次点开继续读不断片儿。
阅读也要有自己的原则,我发现以下两点对提高阅读效率很有帮助。
1. 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不需要利用所有的时间去阅读,留一些思考的时间。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把手伸向手机,也是为了逃避思考。
2. 适当做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