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音乐是用音符写出来的,而不是思想丨德彪西丨马拉美丨《牧神午后》
奥迪隆·雷东《独眼巨人》
爱德华·马奈描绘的马拉美
这幅画是法国洛可可风格弗朗索瓦·布歇的《牧神潘恩和河神之女西瑞克斯》。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是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出版过《千姿百态》画册。
印象派大师德彪西的《牧神午后》
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
斯托克夫斯基音频+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41b4s13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1882年4月18日-1977年9月13日);美籍波兰指挥家;在牛津大学皇后学院毕业后,入伦敦音乐学院;1905年去美国任管风琴手兼合唱指挥;1908年在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任音乐指导;1912年任费城管弦乐团指挥,将该团训练成为以音响绚烂华丽、效果丰富多采而著称的乐队;组织全美青年交响乐团、纽约市交响乐团和美国交响乐团。他从1917年开始录制唱片,1929年开始作广播演出,并作有巴赫、德彪西等作品的乐队改编曲;斯托科夫斯基的指挥风格豪华壮丽,对比强烈,充分发挥了乐队的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
卡拉扬音频+视频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27wk2j8c&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们无言的灵魂和沉重的躯体之昏厥/终在压倒一切的寂静的中午平定下来……”
——马拉美评论德彪西《牧神午后》
德彪西丨马拉美丨《牧神午后》
德彪西的作品中最为风行,也最能概括其笔下那种朦陇的美感和迷离斑驳的色彩的,就是这首前奏曲《牧神午后》。这是德彪西以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为蓝本,作出的一首音乐诗篇,又是一幅巧妙运用色彩和光线变化、笔触鲜丽动人的印象派画卷。各种乐器都被调配出温柔的、梦幻般的音色,组合成一片颤动着的音响涟漪。旋律本身及其发展并不十分重要,倒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效果更为突出,使得音乐的明暗和疏密都具有千姿百态的娇柔和美感,鲜活的、清新的和声气氛中蕴藏着细腻敏感的情思,使音乐好像被赋予了一种奇妙的渗透力。这音乐又好像把视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结合在一起,散发着一种把梦幻气息和感官享受揉合起来的丰盈之美。
卡拉扬的德彪西管弦乐金碟
马拉美的诗歌《牧神午后》大意是通过牧神(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上身像人,下身为兽,头脑简单而耽于声色之乐的人物;他带领着羊群,在森林里一边吹着牧笛,一边跳舞游乐)的独白,描述一幅幻想的神秘画面。在一个懊热而倦怠的夏日午后,牧神在森林里醒来,脑子里恍惚记得自己遇见了两个美丽的山林女神,她们洁白如雪、光彩照人。他狂热地把她们拥人怀中,感觉到一阵冒渎而又**的喜悦,可是她们不敢接受他的这种冲动的求爱,拒绝了他的拥抱。这好像是一场幻梦,又仿佛是确实的经历——是幻是真他自己也说不上来。森林里越来越暖和,牧神的头脑昏昏沉沉,也许这终究只是他脑子里离去了的幻影。他又沉入梦乡,嘴里还在嘀嘀咕咕:“再见,女神们!我要去看看你们躲藏的地方。”
Charles MunchDavid RobertsonDaniele Gatti托斯卡尼尼莱纳
乐曲的开始,由长笛独奏出光影摇曳、纤细柔弱的半音阶主题,代表在酷暑的森林中沉睡的牧神形象。温暖而倦怠的圆号伴随着淙淙流淌的坚琴把这支懒洋洋的美丽旋律包围起来,簇拥着、呵护着长笛上的主题,使音乐兼具了丰满而又蓬松的美。长笛上的旋律经过重复之后,展开到更加华丽富饶的音响里,各种乐器纷纷接引,简单的素材通过运用新的节奏、音区和音色,展示出丰富的、不断变化而又和谐统一的意境。起始奏出的长笛上迷离恍惚的音色感染了其后的整首乐曲,因此,不但在次序上,而且就性质来看,长笛也是全曲的领军人物。在这首乐曲中,木管乐器发挥了极其突出的作用,德彪西使用了三支长笛、两支单簧管、两支双簧管和一支英国管来为之吹奏柔美的气息,其余的乐器使用也并不复杂,只不过是两架竖琴、四支圆号、传统弦乐组和古色古香的小钹——这些乐器本身也都是色彩丰富的调色板。德彪西就在这些乐器上调色傅彩,为马拉美的诗篇作出了画面效果可与印象派画家争胜的“音译”。《牧神午后》的问世引起了广泛的赞叹,同时也引起了一阵惊呼和不解,从此,人们借用了一个绘画流派的名字来称呼这种别开生面的音乐——印象派,德彪西从此为西方古典音乐开一代新风。
马拉美《牧神午后》选段
梁天培译
啊,仙女,让我们堕入甜美的回忆:
“透过芦苇,我看出了神的心胸,
他们平息一场出人意外的狂风,
然后从林间到天际,长叫一声。
突然,阳光一闪,象宝石那么晶莹,
光辉的形象眨眼不知去处。
我赶过去,那时便看见那个少女
在我眼前,困倦得昏昏欲睡,
她们落在情网当中,如痴如醉,
紧紧的拥抱更显得相爱相亲。
我抱起她们——还是那样难解难分——
把她们举到这个玫瑰丛中,
那儿,阵阵芬芳随着和风吹送。
还有我们的游戏,我们的欢乐
会开出朵朵鲜花,象旧时的天国。”
我爱你,纯洁的天使,我的俘虏,
即便是一个重担,我也欢欣鼓舞;
你想逃避我火一样热烈的双唇,
我却要给你闪电般的狂吻。
我吻过那年长的双足,爱的火花
又射向那年幼的羞怯的心房。
于是她们两人,连同那绵绵情意,
便被从前的清白完全抛弃。
她们眼中含着泪滴,可怜的露珠!
往日的天真烂漫从此溘然逝去。
绪任克斯(或西琳克丝)(Syrinx)是希腊神话里阿耳卡狄亚(Arcadia)的山林女神,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Artemis的随从,以贞洁闻名。一天绪任克斯发现自己被潘(Pan)追逐,在即将被追上的时候,绪任克斯请求父亲河神拉冬(Ladon)把她变成芦苇。潘看到绪任克斯所追逐的女郎变成了芦苇,便折芦苇做成排箫来纪念他所爱恋的人。潘神(Pan),译作“潘恩”,又称为牧神。专门照顾牧人和猎人、以及农人和住在乡野的人,希腊神话中司羊群和牧羊人的神。最初是在阿耳卡狄亚的神庙里祀奉,后被认为是帮助孤独的航行者驱逐恐怖的神。人们把他同罗马神话中的浮努斯神相等同。
奥伊斯特拉赫: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135gg566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德彪西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