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莫扎特如何成就福特文格勒破除平庸的艺术魅力丨带我们走进彼此灵魂深处丨莫扎特《第39交响曲》

2016-04-18 完颜阿骨多 西方音乐评论



1944年2月8日,德国著名指挥家威廉·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1886年1月25日—1954年11月30日)在柏林歌剧院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莫扎特第三十九交响曲的现场录音,是该曲目不容忽视的一个重量级版本,其中第一乐章庄严恢宏的序奏和第三乐章对比强烈的小步舞曲最值得称道和推崇。

柏林国家歌剧院


在首乐章设计一个序奏是莫扎特晚期交响曲最成功的亮点之一,不仅在“林茨”、“布拉格”等作品中大放异彩,而且直接影响到后世作曲家的交响创作,贝多芬第四交响曲的开篇段落就是光辉范例。莫扎特第三十九交响曲(K543)的序奏是一个慢板,以乐队齐奏和声乐句开始,柏林爱乐在老富的调教下,一上来就充分展示出坚定、大气、绝不妥协的强大气场,定音鼓的落锤震撼人心,唯有相邻两句之间的小提琴下行乐句能将这种充满张力的紧迫感适度减缓,如此再三发展之后,小提琴组奏出一段被老富刻画得十分尖锐的过渡句,长笛随即演奏由小八分音符构成的悠扬乐段,那感觉就像来自一个令人向往的远方,又像是发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呼唤,空灵而又飘逸,质朴而又迷人,弦乐组优雅地给予曼妙的应答,带着令人沉醉的遐想和希望,将这段“只应天上有”的隽秀乐思逐渐推向高潮,随后,高音部与低音部开始分道扬镳,前者的和声乐句气势如虹,后者的音阶乐段底气十足,呈现出互不相让且又难分伯仲的对峙局面,正当这短暂的冲突出现归一的迹象并渐趋平缓之际,老富又突然“指使”弦乐高音部利用其在音色和音量上的明显优势来个“回马枪”,以小提琴组近乎凌厉的音响效果重新“挑起”纷争,同时又使管乐组和弦乐低音部在定音鼓的配合下与之形成激烈对抗,最后任由这种对抗停滞、消逝在弦乐高音部与管乐组的最后一次对话中,让听众真正感受到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可能是莫扎特同类题材作品中最优美的杰作之一,老富大刀阔斧地将其划分为两大阵营,让动感十足的舞曲主题与极富田园情趣的中段部分形成鲜明对照,前者在弦乐组昂扬饱满的齐奏和定音鼓响彻四方的伴奏下,更像是一首耀武扬威的行军进行曲或者朝气蓬勃的节日庆典序曲;后者将单簧管置身于一片深幽悄寂之中,独自吹奏一曲甘甜柔美的醉人旋律,小提琴组羽化登仙般的承接乐段穿插其间,共同挥就一幅写意山水抑或一首抒情十四行诗;前后反差极大的戏剧性对比,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也许有人会问,这还是莫扎特吗?的确,刚听这个版本时,我也认为这是老富在刻意挖掘和着力突显莫扎特成熟时期音乐作品不同于以往清爽明快风格的艰深成分,但当我认真分析了莫扎特晚期作品的和声特点,尤其是仔细聆听了《狄托的仁慈》(K621)序曲中同样尖锐凌厉的不谐和音之后,终于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一个满脑子想着《唐乔万尼》(K527)和c小调钢琴协奏曲(K491)的人,是不可能遵循谨小慎微、中规中矩的中庸之道的。我们通常喜欢把莫扎特看作是典雅精致、天真无邪的洛可可式作曲家,但那不过是历史的误解和后人的一厢情愿罢了。从这个视角来看,还真不是老富重塑了莫扎特,而是莫扎特以其固有的强烈个性和特有的人格力量成就了老富破除平庸的艺术魅力。当然,我们还是要感谢不拘一格的老富,是他唤醒了我们重识莫扎特不被熟知的另一面的冲动,帮助我们走进这位伟大作曲家的灵魂深处。


巴伦博伊姆演绎莫扎特K4891


莫扎特《降E大调第39号交响曲》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 6月26日的完成第三十九交响曲,7月25日完成的第四十交响曲,8月10日完成的第四十一交响曲)之一。该曲曾被人们尊称为“天鹅之歌”,以表达对莫扎特和这部作品的仰慕之情。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自始至终贯穿着舞蹈性的节奏与旋律,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主义精神。

共4个乐章:

1.慢板序奏转主部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序奏以乐队演奏和声乐句始,然后长笛奏小8分音符音型,弦乐优美地应答。呈示部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圆号与低音管与之应答,然后转由大提琴承奏,木管应答。经经过部,第二主题转入降B大调,拥有两个相互对照而优美的主题,先由小提琴与木管,大提琴伴奏;再以弦乐表现。呈示部结尾极短,经反复后,进入发展部。发展部以第二主题及其前后出现的乐句为材料,然后又以原型进入再现部。

2.行板,降A大调。第一小提琴奏优美的第一主题,反复后出现相当于副主题的旋律,最初主题重现,反复,加入新乐念,开头主题再出现,然后进入第二主题部,第二主题为降E大调。这个乐章无发展部,直接进入再现部,按原型再现,以各种主题为材料形成终结部。

3.小步舞曲,稍快的快板,降E大调。这是莫扎特最美的小步舞曲之一,经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小步舞曲主题天真而又活泼,中间部与之形成对照,优雅而富田园情趣。

4.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充满喜悦,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后,转成不同的素材,有海顿的风格。由第一主题再衍生出第二主题,呈示部结尾后,进入短暂的发展部,然后以原型呈现再现部,进入终结部,这个乐章的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各有反复记号。


莫扎特第39交响曲K543 伯恩斯坦指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187x2eif6&width=500&height=375&auto=0


莫扎特第39交响曲K543 哈农库特指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187qm38ea&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