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背谱还是不背?这是个问题丨教你对付钢琴老师的背谱要求丨焦元溥:为什么要背谱丨但昭义:识谱是背谱的前提丨看李赫特如何为不背谱辩护。

2016-06-21 焦元溥、张惠勇 西方音乐评论



焦元溥丨为什么要背谱

    据台湾联合报十三日报导,原定今年十月三度在国家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的法国钢琴家萨洛(Alexandre Tharaud),被两厅院评议委员会列为C级,以致未能拿到档期。外传萨洛被评为C级,是因他演奏时看谱「不专业」。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49d10maj&width=500&height=375&auto=0Alexandre Tharaud 演绎 Erik Satie

   这则新闻暴露极为严重的问题。兹事体大,笔者将以两周篇幅讨论。

   首先,让我们看看背谱。钢琴家音乐会上背谱,其实只是由李斯特开始的习惯而非规定。今日许多名家,如古德(Richard Goode),就向来不背谱。


    更著名的例子是已故大师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而他亲笔写下的反背谱呼吁,可说义理周延、面面俱到:

   「很不幸,我很晚才开始在音乐会中看谱演奏,虽然很久以前我就已预知我其实该这么作。想想还真讽刺,看谱演奏,根本是昔日惯例,而那时曲目还没有今日多,内容也没有这么复杂!但如此明智做法,到李斯特就结束了。时至今日,填满我们脑子的并不是音乐,而是一大堆无用数据,把人累得要死。

   本来弹琴的目的只是奏出好音乐,让听众感动。但现在背谱成了一种竞赛,成了炫耀记忆力的机会;你说这多幼稚、多无聊!一如我尊重的老师纽豪斯曾说,虚荣先行,就是本末倒置。把乐谱放在面前,就可起提醒作用,约束演奏者藉艺术之名而行使的『自由』,减少所谓的『个人风格』。

   当然有乐谱在面前,就一定没那么容易能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你需要花更多时间,努力练习,培养好习惯;有鉴于此,越早开始看谱演奏就越好。在此让我给年轻钢琴家一个忠告:请采用我这个更健康,更自然的方法,那就不会一辈子来来回回就只演奏那几套曲目而把观众烦死,也会使钢琴家创造出更丰富,更多采多姿的音乐生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125gkoa0y&width=500&height=375&auto=0李赫特演奏肖邦“冬风”练习曲Op.25 No.11

这个演奏中,我们可以看到李赫特是多么认真看谱

   背不下乐谱,并不意味不熟悉或不了解。作曲家总该知道自己的作品吧?史特拉汶斯基能写复杂乐曲,却没有记忆才能。当他写其《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时,「几张手稿不翼而飞,想重写却完全想不起来。所以我始终不知道现在出版的这一乐章,和遗失原稿有多大差别,但我敢说它们很不一样。」

   普罗高菲夫钢琴造诣绝佳,但即使弹他自己的作品,「花在背谱上的时间和练琴的时间根本一样多,甚至绝大部分时间都拿来背谱」,在时间有限又畏于人言的情况下,最后他只得选择作曲而放弃演奏——而这是多大的遗憾!


   李希特通篇讨论,念兹在兹的其实只有音乐,这也的确是许多名家看谱的用意。列文(Robert Levin)录制莫扎特奏鸣曲时就看谱演奏:「正因这是录音,任何小细节都不能漏失,所以我更要看谱」从这位作曲家出生至今,多少人在莫扎特钻研上曾经达到列文的成就?但他更是戒慎恐惧。而如此心意,其实也可回到李斯特:他背谱之初,也非所有作品都背,演出自己创作时反而看谱,就是为了让听众知道其演奏「有所本」,他也是严肃作曲家。

   背不背谱,老师可以要求,比赛可以规定,但到了舞台,就该尊重演奏家。若不经思考,也不讨论音乐,只是因循惯例,以此知识、学识、见识俱无的观点臧否,这等「评议」又专业何在?(来源:联合晚报)


说说背谱

 

   自从李斯特开创了背谱演奏钢琴的先河,其追随者就都要循其道而行之。那么,如何能更有效的背谱使演奏发挥得更好?为此,记者(△)请北京新空气双钢琴小组的成员毛东黎(□)、于洋(○)谈谈他们的背谱经验。

 △:双钢琴的背谱是很困难的,你们经历了中国首届双钢琴比赛、瑞士雷丁·格尔双钢琴比赛的洗礼,又参加了不少重要的演出活动,背谱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呢?

 □:背谱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肌肉记忆、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分析记忆等等。不要孤立的运用某一种方法,而应综合运用。我们喜欢用分析记忆的方法。这是一种更可靠的记谱方法。我们从乐曲的和声、曲式、转调段落的构成等诸方面分析记忆,在演出时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很默契地找到一个起点接着弹。

 △:和声、曲式对一个孩子而言不是太过专业了吗?

 ○:其实,对小孩子来说,老师不必用这些专用术语。只要告诉他哪个段落与哪个段落是大体一致的,这个乐句与那个乐句有什么异同就行了。关键是要培养孩子在识谱、背谱时会找这些规律。这样,所谓乐曲结构孩子也就明白了,谱子也能背得事半功倍。

 △:你们排练的每一首双钢琴作品都背下来吗?

 □:是的。背奏也是一种能力,能力就要靠培养,靠从量变到质变的训练过程。大量的背奏练习只能使背奏时间越来越短,记忆越来越牢固。所以,我们觉得背奏的训练应该从初学琴时就开始,不一定每首作品都背,但要有计划的进行训练。比如:一个月背二、三首,从技术负担小的曲子开始等。总之,背谱的训练不能少。

 ○:有的孩子还有这样的问题:背着、背着就把正确的乐谱背错了。所以,背会之后还要不断地看谱子。另外,背熟的曲子不要一味按原速弹奏,放慢速度弹弹看,如果弹不下来就说明孩子还没真正掌握。会背的曲子最好能在众人面前表演一下,感受背奏表演的效果。

 △:双钢琴作品的背奏与独奏作品的背奏有哪些区别?

 ○:我们背奏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自己演奏的那一部分已经很熟练了,可两人一合就不行了。原因是音响变了,两人都不适应。既弹自己的,又听别人的,让双方合作的更默契,共同完成演出这其实又是一种能力。我们认为孩子们也应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没条件弹双钢琴作品,可以背奏一些四手联弹作品。

  □:不少演奏者都有这样的感受,看谱子是制约,而背谱才能更好地进入到音乐中去;换个角度讲,孩子学了若干年钢琴,都不能给大家背奏表演一支曲子,不也是一种遗憾吗。还有,如果在表演中孩子背错了谱,家长也不要过分责备。因为失败的印象会相当长时间留在脑海中,再加上家长的责备,就极易丧失自信心。自信心是失去容易,得到难。家长一定要注意在背谱这个问题上对孩子自信心的保护。

 △:看来,只有运用好的方法,多背谱才能提高背谱能力。这也是走好了迈向钢琴表演艺术的第一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155l7p2ry&width=500&height=375&auto=0
但昭义弟子王雅伦演奏肖邦《即兴幻想曲》

在雅伦的演奏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她的自信心


张惠勇丨浅谈在钢琴教学中对儿童读谱与背谱能力的培养

 导读:文章对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读谱与背谱的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儿童的钢琴教学中,读谱与背谱的能力培养应建立在眼到、心到、手到、口到的基础之上。  

 在钢琴学习中,儿童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读谱与背谱的问题,正确解读乐谱是准确演奏作品的首要前提,而精确无误的背谱又是正确诠释作曲家作品风格,保持作品完整性的必备条件。因此,对于儿童读谱与背谱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学琴一开始就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演奏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每一首美妙的乐曲都是由不同音符、不同节奏、不同演奏方法、不同速度等构成的,这就需要演奏者的眼、耳、心、手同时协作。

   一、眼到  

 在钢琴教学中,许多儿童的演奏存在着大量的错音、错拍子等最基本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疏漏,因此教师要不断强调准确读谱的重要性,即准确表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是基于我们精确无误的对乐谱的二次再创作,要求孩子们不仅要看到音符所在的线与间的正确位置,低音谱号与高音谱号的转换,更要看到位于每行乐谱前面的调号,正确按照调号来演奏乐谱中的升、降记号,因为对调号的无视,往往会造成整个乐曲调性及风格的改变。有了正确的音符作为演奏的前提,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应该注意乐曲中的力度记号,如p、f 、mf、crescendo、ff等等,只有在演奏乐曲时准确地将作曲家的力度要求表现出来,音乐才会丰富多彩,形成立体感很强的多层次空间感。除此之外,乐谱中所标记的表情记号也是应该提醒学生们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正确演绎表情记号所提示的内容,是正确演绎乐曲风格的一个主要手段。但有的学生经过了三到五年的学习,甚至不知道dolce、espress、tranquillo、cantabile 为何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告诉学生每一个表情记号的含义,提醒学生应该多查音乐术语字典,以求准确诠释乐曲的内涵。  


 二、心到 

 真正美好的音乐源自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有心中感受到了曼妙的音响,在演奏中才会通过手指表达出动人的意境。因此,在读谱与背谱的过程中,要在自己的心中确立以下几个观念。第一,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要求学生在背谱时注意到不同的作曲家对音色的不同表现要求,在演奏时通过正确的触键方法得到好的声音。这也是在钢琴演奏中区分不同时期作曲家作品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二,确立良好的节奏与速度感。在钢琴音乐中,支撑优美的音乐线条的往往是极具生命力的节奏,正确演奏出乐曲的节奏特点,是正确诠释乐曲风格、情感与特性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详细讲解各种不同的节奏特点。另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注意,那些标记在乐曲前面的速度提示。一首乐曲的速度往往是乐曲风格的展现,在演奏时全然不顾作品的速度要求,会造成对作曲家意图的错误理解与诠释。因此,在学习新作品之前,教师就要提醒学生注意在内心正确解读乐曲的节奏与速度要求,必要时可以通过节拍器来规范学生的演奏速度。第三,树立良好的乐句感。一首乐曲,是由乐句这一具有基本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的,正确理解乐句和划分乐句是准确诠释乐曲的重要前提。学生的演奏应基于准确地分析、解读乐曲的结构与乐句。读谱与背谱时要清晰明确地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逻辑关系,从而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准确演奏乐曲。

 三、手到

 在钢琴演奏中,指法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正确的指法,是寻求手指与键盘之间的合理关系、手指与音符之间的合理关系的重要途径。同时,正确的指法,也是弹好乐曲,表达音乐意境的关键。正确的指法非常有助于儿童背谱。在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的钢琴作品中,每一个作品的指法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在弹奏过程中,掌握住乐句中的一个关键指法,后面的音有时就可以下意识地顺手弹出,而不必去死记硬背。因此有意识记忆整首乐曲的指法,会有助于完整记忆。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在教授孩子们乐曲的同时,真正做到“授之以渔”,要求学生在学习新作品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出适合自己手指条件的合理指法。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根据乐谱中所标记的指法,结合学生手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弹奏指法。  

 四、口到  

 从巴洛克时期开始,器乐从以歌唱为主的艺术形式中脱离出来,而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纵观各个时期的钢琴作品,我们能从中发现大多数作品都是具有歌唱性的。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其能够弹出简单的曲调之后,就要求其演奏要具有歌唱性。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在学习一首新乐曲之前,尽可能地先唱出乐谱中具有歌唱性的部分,仔细分析乐曲中的乐句、呼吸、旋律,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认真体会其在歌唱时的情感要求、语气要求,一般来讲,如果孩子们能够很好地将旋律演唱出来,在随后的演奏中,往往都会将乐曲的歌唱性完美地再现出来,从而获得音乐的美感与乐趣。正如匈牙利著名钢琴教育家柯达伊所强调的那样:“不先歌唱就开始乐器的儿童,一生中注定没有音乐。”(注意:不要在演奏过程中要求孩子们歌唱,会忽视耳朵的倾听功能)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复调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分别演唱左手和右手部分的旋律,在熟悉旋律之后,再要求学生在弹奏右手旋律的同时演唱左手部分旋律,反之亦然。长此以往,学生通过演唱,在演奏时可以清晰地通过左右手的配合再现复调的优美旋律。

 综上所述,对于钢琴的初学者来说,在读谱与背谱时,如果真正能够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口到,那么孩子们在演奏时就能够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是儿童学习钢琴的一个起点。钢琴艺术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知识领域,愿孩子们可以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真正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所带来的美好感觉。  

   参考文献:

   [1]魏廷格 著《钢琴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

   [2]但昭义 著《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华乐出版社,1999年

   [3]《傅雷家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但昭义:识谱是背谱的前提

问:

    钢琴老师夸女儿乐感比其他孩子强,而且记忆力也特别好,所以她平时练琴时不喜欢看谱子,全凭自己的记忆力。开始我们没太在意,认为是孩子能力强的表现,但现在学的曲子越来越难,孩子识谱弹奏跟不上进度,遇到长一点的曲子,又很难背全,造成她现在对练琴没有兴趣。我想问问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谢谢!

                                                                      浙江·宁波  吴敏

答:

    你的孩子有很好的记忆力和乐感,这不论是学习音乐或文化都是非常好的素质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记忆就是学问。能记住知识,日积月累,知识越多,学问就越来越大。所以,记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乐感对感悟和表现音乐来说,也是非常可贵的天赋,这两者都是学习音乐的好条件。

    具体来说,学习音乐之初,依靠记忆学习新作品是一种可行的好方法。著名的日本“铃木教学法”就主张对儿童音乐启蒙教育采用从听辨模仿开始。但是,学习到了一定的时间以后,就要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学会识谱弹奏。这也就像会说话的孩子到了一定的时间还得上学读书,学会识字和读写一样。如果是能说话,但不识字,不会读写的话,最终还是文盲。这点与学习音乐不识谱是同一个道理。

    从来信可以看出,你们并没有适时地引导孩子学习识谱,所以,才会造成以上所讲的状况。不过你们也不必丧失信心,这个道理其实与会说话后再学识字与读写一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理解能力的加强,识谱对他们而言只会变得更容易,而绝对不是更难。当然,这需要家长、老师和孩子相互配合来学。像学习识字的方式来学习识谱,我想加上她良好的记亿力,这将会是件非常简单并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就能出成果的事。

    另外,我著有一本《少儿琴教学与辅导》的书,其中第6章是专门就儿童识谱问题给予的指导性建议,可以提供你们帮助孩子学习识谱参考。同时,你们也要配合钢琴老师的要求来帮助孩子学习。最后,祝愿你的孩子能顺利渡过识谱这一重要阶段,在钢琴学习上取得飞侧生进步。

                                                                        但昭义(本文摘自《琴童》)



购买本书可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学术讲座公众号

听课

热爱古典音乐,岂能不加强人文修养?

为您推荐最好的人文社科艺术视频课程!

来这里见大师

古典音乐微信群开放加入,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